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丹溪手镜-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x阿胶甘平微温x 续气入手太阴经,补血行厥阴路。主阴气不足,泄利无休。 
炙甘草汤润经益心血, 
猪苓汤滑窍利小便; 
故阿胶汤阴血不足以补之。 
x鸡子黄甘温x 除烦热火疟。 
阿胶汤补阴血; 
苦酒汤缓咽痛。 



卷之中发明五味阴阳寒热伤寒汤丸药性(二)

〔咽痛不能言〕

属性:x桔梗辛苦微温有小毒x 手太阴经分之药,行胸中至高之分,止咽痛除寒热, 
利咽膈定喘促。桔梗汤散寒,佐甘草除热,甘桔相合,以调寒热咽痛。 
x苦酒即醋,味酸温x 助诸药行经。 
苦酒汤敛咽疮; 
猪胆汁汤润便硬。 



卷之中发明五味阴阳寒热伤寒汤丸药性(二)

〔建中焦之邪〕

属性:x胶饴甘温x 补虚止渴,健脾胃补中,故建中汤用以温中散寒而健脾。 
x甘草甘平x 安和药石解诸药毒,调和脏腑神养脾胃。治五劳七伤,通九窍百 
脉,发散方解表,厥逆方温里,承气汤调胃,白虎汤清肺,柴胡汤缓中,泻心汤 
导热。中满相反不用,内外上下中无所不至。 
凡四十九方同用。 
x大枣甘温x 安中缓脾润经,益胃补养不足,调和百药。 
桂枝汤发表; 
附子汤除湿; 
十枣汤益土胜水; 
小青龙滋荣和卫; 
柴胡汤调寒热; 
建中汤缓脾胃; 
复脉汤补不足; 
吴茱萸汤止呕逆,治客噫能补胃弱。 
凡二十九方同用。 
x芍药味苦酸x 专入太阴经,除湿益津液,缓中通五脏,止腹痛,利膀胱,赤者泻,白者补。 
越婢汤益津液; 
甘草汤益阴血; 
建中汤收正气; 
小青龙主气逆; 
黄芩汤固胃; 
麻仁丸敛津液; 
大柴胡挟阴; 
真武汤除湿。 
下后胸满,当去;传经腹满宜加。 
凡二十一方同用。 



卷之中发明五味阴阳寒热伤寒汤丸药性(二)

〔安蛔虫之厥〕

属性:x乌梅酸缓x 主劳热虚烦,收肺气喘急,治下利不止,除口干好唾,故乌梅丸以安蛔厥。 
x蜀椒辛温大热x 温中利关节,止利消宿食,开腠理发汗,逐寒湿通经,合和 
于乌梅丸中温藏寒安蛔。 
x祖按x∶伤寒方论一章,是据古方升降补泻以为主治之本,乃定局也。伤寒药性 
一章,是详品味阴阳良毒,以为佐治加减之用,乃活机也。学人熟读而深省焉,治伤寒无余蕴矣。 



卷之中

杂病分气血阴阳(三)

属性:日增夜静,是阳气病,而血不病;夜增日静,是阴血病,而气不病。 
夜静日恶寒,是阴上溢于阳;夜静日热,是阳盛于本部;日静夜恶寒,是阴 
旺于本部;日夜并恶寒是阴部太盛兼有其阳,当泻其寒,峻补其阳。 
日安夜躁烦是阳气下陷于阴中,当泻其阳,峻补其阴。 
日恶寒,夜躁烦,为阴阳交,饮食不入死。 
阴盛格阳,目赤烦躁不渴,或渴不欲水,脉七八至,按之不鼓,姜附主之。 
又伤寒二三日,身冷额上汗,面赤心烦者亦是。 
阳盛拒阴,表凉身痛,四肢冷,脉沉数而有力,承气汤主之。 
阳厥极深,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势困,脉附骨取之有,按之无,乃阳 
气拂郁不能运于四肢,故身冷。先凉鬲,以待心胸微暖,可承气主之。 
x阴证x 身重,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口鼻气冷,水浆不入,二便不禁,面刺。 
x阳证x 身轻动语有声,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利,口鼻气热。 
x内伤x 见于右手关前气口,躁作寒,已寒作躁,已不相并,但有间,晡时必减,潮作之时神倦。 
x外伤x 见于左手关前人迎,无问,晡时必剧,潮作之时,精神有余。 



卷之中

恶寒(四)

属性:有湿痰抑遏其阳气不得外泄,脉沉缓,治宜江茶香油姜汁同服,吐其痰;以 
通圣去芒硝大黄麻黄加四物汤。 
伏脉有热甚而血虚,脉沉而涩,宜四物四君子陪地黄黄柏。 
x战栗有热x 



卷之中

热烦(附劳五)

属性:x内热曰烦,外热曰热x 
脉浮大而里虚为虚;细小而实为实。暴热病在心肺;积热病在肝肾;虚热不食自汗气短属 
脾虚;实热能食渴便难属胃实;火郁而热、五心热,乃心火陷于脾;血中伏火,心神烦乱不安, 
宜镇阴火;阴虚热;酒食肉热。 
x肺热x 日西而甚,喘咳寒热,轻者泻白散,重者凉鬲、白虎、地骨皮散。 
x心热x 日中甚,烦心、心痛,掌中热而 ,以黄连泻心汤、导赤散、安神丸。 
x肝热x 寅卯时甚,脉弦,四肢困,热满、转筋,筋痿不起,以泻青丸、柴胡饮子。 
x脾热x 夜甚,怠惰嗜卧,以泻黄散、调胃承气治实热,补中治虚热。 
x肾热x 如火,因热不任起床,以滋肾丸、六味地黄丸 
x木香金铃子散x 治暴热心肺上喘。 
大黄(五钱) 金铃子(三钱) 木香(三钱) 轻粉(一钱) 朴硝(一钱) 柳白皮汤下三钱。 
x地黄丸x 治肾热不能运动。 
熟地(八钱) 茯苓 泽泻 牡丹皮(各三钱) 山茱萸 山药(各四钱) 蜜丸酒下。 
x柴胡饮子x 治肝热,两胁下肌热,脉浮弦,寅申候者。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一两) 大黄 川归 芍药(半两) 活石(三钱又方三两) 
x三黄丸x 治胃实热。 
x四物四君子加升柴x 治脾虚热。 
x补中益气汤x 
人参 白术 黄 陈皮 甘草 川归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水煎。 
x火郁汤x 治四肢热、五心烦热,因热伏土中,抑遏阳气。 
羌活 升麻 葛根 芍药 人参(五钱) 柴胡 甘草(三钱) 防风(三钱) 
上葱白三寸煎。 
x朱砂安神丸x 治血中伏火,心神烦乱,蒸蒸不安,兀兀欲吐。 
朱砂(一钱) 黄连(一钱半酒炒) 生地 甘草 川归(半钱) 心下痞除地黄加大黄并丸。 
x四物补阴丸x 治阴虚。 
四物汤 人参 白术 黄柏 龟板 青黛 栝蒌 姜汁丸 
治酒肉热。 
x凉鬲散x 退六经热。 
连翘 栀子 薄荷 大黄 黄芩(半两) 朴硝(二钱半) 甘草(两半) 
上酒下八钱。咽不利、肿痛并涎嗽,加桔梗、荆芥;咳而呕,加半夏;鼻衄呕血,加归芍; 
淋闭,加滑石、茯苓;痛秘,加木香、沉香。 
x六一加辰砂薄荷丸x 治表里热。 
活石(六两水飞) 甘草(一两) 共为末。 
x朱砂凉鬲丸x 治上焦虚热,肺脘有气如烟上。 
黄连 栀子(一两) 人参 茯苓(五钱) 脑(五钱) 朱砂(三钱) 蜜丸。 
x黄连清鬲丸x 治心肺间热及经中热。 
麦门冬 黄芩 黄连 
x当归承气汤x 治狂热甚。 
x四顺饮子x 治血热日晡热者。 
x桃仁承气汤x 治血热夜热者。 
x潮热者x 芩连甘草汤;平旦发,阳分也,白虎加芩;日晡潮,阴分也,肾主 
之,用滋肾丸;辰戌时,加羌活;午间加黄连;未时石膏;申时柴胡;酉时升 
麻;夜间当归;有寒加四君子。平旦热属肺,日晡热肾主之。 
x五蒸汤x 治蒸劳。 
人参 知母 黄芩(钱) 石膏(二钱) 甘草(五分) 地黄 竹叶 葛根 茯苓(钱半) 
粳米 以小麦煮水煎,随虚实加减。 
实热加芩连柏大黄; 
虚热加秦艽、柴胡、乌梅、蛤蚧、青蒿、牡丹皮、鳖甲、小麦。 
x肺,鼻干x 乌梅 天门冬 麦门冬 柴胡 紫菀。 
x大肠,右鼻孔干痛x 大黄 芒硝 
x舌白唾血x 石膏 桑白皮 
x气身热喘促鼻干x 人参 栀子 黄芩 石膏。 
x昏昧嗜卧x 牡丹皮 
x心,舌干x 黄连 地黄 
x小肠,下唇焦x 地黄 赤茯苓 木通 
x脉,唾白脉不调x 归 生地黄 血发焦 地黄 桂 童便 
x脾,唇焦x 芍药 木瓜 苦参 
x胃,舌下痛x 石膏 粳米 大黄 芒硝 葛根 
x内食无味而呕烦躁不安x 芍药 
x肝,眼黑x 川芎 川归 前胡 
x胆,眼白x 柴胡 栝蒌 
x筋,甲焦x 川芎 当归 
x三焦,乍寒乍热x 石膏 竹叶 
x肾,二耳焦x 石膏 知母 地黄 寒水石 
x膀胱,左耳焦x 泽泻 茯苓 活石 
x脑,头眩热闷x 地黄 防风 羌活 
x髓,骨中热x 地黄 当归 天门冬 
x骨,齿黑腰痛足逆x 当归 地骨皮 牡丹皮 鳌甲 地黄 
x肉,支细趺肿,腑脏俱热x 石膏 黄柏 
x胞,小便赤黄x 泽泻 茯苓 活石 沉香 生地黄 
x参归散x 治骨蒸劳。 
人参 柴胡(同川归炒) 鳖甲(麦芽汤浸七日) 秦艽 川归(同柴胡炒) 川常山(酒浸三日) 
甘草 前胡(半两) 茯苓(七钱半) 地骨皮 北知母(炒) 乌梅(二个) 煎服 
x牛膝丸x 治肾肝损,骨痿筋缓不能收持,亦治腰痛。 
萆 (炒) 苁蓉(酒浸) 菟丝子(酒浸) 牛膝(酒浸治肾) 杜仲(炒) 蒺藜(治 
肝等分) 桂(一钱半) 
上以酒煮猪腰子丸,酒下。 
x脾胃虚x 四君子主之。 
x肝乘之胁痛、口苦、寒热而呕,四肢满,淋溲、便鸡、转筋、腹痛x 宜用柴胡 防 
风川芎 独活 羌活 芍药 白术 桂 
x心乘之宜x 黄芩 黄连 黄柏 芍药 地黄 石膏 知母 
x肺受病x 咳嗽寒热,懒语嗜卧短气,宜补中益气。 
x水浸侮x 作涎清涕,冷泄,肩甲腰脊痛,宜姜附桂。 
x诸病能发热x 风寒、水湿、火燥、七情,皆能发热也。 
x五心烦热x 小肠热、心虚热、日晡热(女疸),胸中烦热、肝中寒、足下热(酒疸) 



卷之中

疸(六)

属性:疸 有酒疸、女劳疸、女疸,日晡热、足下热,皆湿热为之。有谷疸、酒疸、 
黄汗,前治相同,宜五苓散、茵陈汤下。 



卷之中疸(六)

不治证

属性:女疸其症额黑,日晡热,小腹急,足下热,便黑时溏,此大热交接入水肾虚 
流湿于脾也,脉寸口无脉,口鼻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