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有的人在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学会了抛弃自己的内心感受。
人类历史开端之时,不论如何恐惧,不论对死亡如何提心吊胆,不论肉体上多么痛
苦,人们总是英勇地与入侵者作战,以保护自己的家园。
不关注内在感受本来是一个必要的规则,但最后却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否定
模式。
28
… Page 29…
有的美国军人受到大肆赞誉,原因在于,他们将钉子刺入自己和别人的皮肉中,却
毫不在乎,这把自我分裂的目标推到极致。
如果自我分裂和相互虐待倍受推崇,有的人就会下意识地想把自己可怕的分裂经
历,推广给其他人,让他们与自己一样痛苦。
“我们是坚忍不拔的。”(知觉体验遭到了阻碍)“我们可以断定。”(情感体验遭
到了阻碍)“我们只面对冷冰冰的事实。”(我们的直觉遭到了阻碍)
人格分裂导致知觉、感觉、直觉的伤失
如果我们被教育成怀疑自己,或是不相信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可能就会忽视
自己的内心感受。我们可能知觉迟钝:“这个伤口是怎么弄的?”或是感觉不灵:“我
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工作,为什么我还要干?”或是无视直觉的提醒:“我应该知道不该
去那儿的。”可悲的是,那个恼火地向妻子要外套的杰克,就是这么走上自我分裂道路
的。
追溯到上一代人,当杰克的父母还是孩子的时候,别人也常常对他们下定论。在杰
克的妈妈简的童年时期,她受伤时的感觉与杰克是相同的——但她否定自己内心的感
受,觉得自己做得不好。除非她表现得好一点(按照大人们对她的期望),要不可没人会
喜欢她的。因此,成人之后简变得对自己很不自信。
简其实有可能最终对自我有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因为她相对于杰克有特殊的优
势,她周围的文化环境不但鼓励她开发了自己的智能,而且还允许她发展理解和表达内
心感受的能力。因此她并不需要放弃自己的知觉体验与直觉体验。理论上看,她可以保
持自我。然而,一次严重的创伤削弱了这个优势。
杰克的爸爸,迪克,学会了扭曲自我和自己的感受。他所在的文化环境在支持他开
发智力的同时,激励他“刚强不屈”,使他忽视了自身的很多特质。他学会在自己的人
生体验中拒绝认识自我。他学会了自我分裂。
他不可能对同事的不幸感到难过,男人不就是需要竞争吗!
他也无法感觉杰克对他的需要,直觉是女人才有的东西!
他不会因为心疼就停止自己的行为,退缩难道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吗!
29
… Page 30…
没有被逆向定义的孩子,真诚又充满爱心
当我们搞清楚自己的本性时,我们就了解并相信自己了。由此我们提高了自知能力,
并保持与内心的沟通。像苏茜和那个把书粘贴好的女士一样,有了辨认和反抗控制行为
的能力。
与杰克的经历相对照,让我们想想一个没有被逆向定义的孩子,人们没有从外到内
地给他下定论。他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定义自我。他的体验是真实的,并以真实的面目清
晰地表现出来。因此他能够认识自我。他能明白自己的感觉、动机、直觉和知觉。他可
以描述它们,并且知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不同的时候他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恭敬、勇敢、大胆、表现欲、惊奇、悲伤、恼火、
兴奋或者彷徨。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了解自己,没有什么能够妨碍他向别人奉献真诚与
爱心。
他不用为了服从父母的旨意而忍住眼泪,也不用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也不用为迎合
父母的需要而扭曲事实,而让父母来理解他。这样他将认识自我,明白自己的感受,知
道自己能忍受什么,懂得他的经历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
那些受到反向定义的人,是由别人来告诉他什么是他所需要的,他的感受应该是怎
样的等等,他并不清楚自己的真正感受。他们通常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也把握不了自己
的经历有什么意义。他们与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分裂现象。
那么他们是怎样认识并发展自己个性的呢?
※情景测试 1:测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状况
下面的测试,从三种情景测查你对孩子的控制状况。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诚实回答,
并参照书后的解释,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以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容面对未来的
日子。
一露西是个四岁的小女孩。一天,她和妈妈打算去郊游。“准备好了吗?”妈妈问,
“马上就好。”露西坐在地板上一边穿袜子,一边回答。妈妈回头看看,发现她左脚穿
了一只绿色的袜子,正试图往右脚上套红色的,显然她喜欢这样穿。如果你是露西的妈
妈,你会:
A 马上阻止露西,要她一定穿同色的袜子才能出门。
30
… Page 31…
B 好言相劝,最终让孩子服从妈妈。
C 提醒她,袜子穿同色的才好看。
D 随她去,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
E 对露西加以赞赏。
二儿子上初中了,你希望他将来考上重点高中,所以每天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有
一次儿子刚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就有同学打电话约他出去踢球。你如何对待:
A 绝对不允许。
B 必须做完作业,才能出去。
C 限定踢球一小时,马上回来完成附加作业。
D 他只要能完成额外作业,随便踢多长时间都行。
E 反正是附加作业,不做也行。
三孩子即将高考,成绩一直不错,你希望他报考法律专业,可孩子一直对历史感兴
趣,想报考历史系。你如何处理:
A 孩子太幼稚,一定得替他做安排。
B 和孩子商谈,最后让孩子听从自己。
C 找来亲朋好友,让众人说服孩子。
D 只是提醒他,爱好和前途是两码事,最后由孩子做决定。
E 完全由孩子做决定,不施加任何压力。
以上选项 ABCDE 所代表的分值分别为:4、3、2、1、0。请算出你的得分。书的最
后会一章,专家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情景测试 1:测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状况
31
… Page 32…
9…12 分 你对子女有过强的控制欲,一般不会做出让步,常常居高临下,把自己的
想法强加给子女,常用教导的口吻:“你必须”、“你应该”、“你一定”。因为平时
比较武断,子女往往口服心不服。
建议你适当地收敛自己,严格要求而不横跋扈,给子女一定的自由空间。
5…8 分 你对子女有较强的控制欲,也能给孩子一定的民主,但要避免过多的唠叨
或说教,对小事不要管得过多。
0…4 分 你是一个讲民主的家长,对孩子比较宽松。当然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偷
东西、撒谎、逃学等,相信你会严加管教。
建议你对孩子宽松民主而不放任自流。
第七章 非正常的建立自我
孩提时,他们是我们的上帝,但即使是上帝也不能随便给我们下定论。
如果一个人处在自我分裂的状态中,认识自我就只有一个方式,从外到内地创造出
一个自我,这叫逆向创建自我。
根据别人的观点塑造自我,先天不足
这很悲哀,但又可以理解。长期处在自我分裂的状态时,人们会成功地学会抛弃自
我。他们认为自己是谁就扮成谁,喜欢自己是什么样就装成什么样,还特别愿意按照别
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表现自己。
他们已经习惯了否认自己的智慧,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而且是毫无意识的。这
些处在自我分裂状态中的人,并不根据亲身体验来完善自我,而是依据别人的期望、观
点和评价来扮演自己。
他们的观点、信仰和好恶等,通常不是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这种体验来自于人们
的生活经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形成的,而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父母的指令和
文化的影响,往往是其根据或标杆。其结果就是逆向创建了人格。
多数人通常会下意识地根据别人的观点塑造自我,在别人眼中他们的形象如何,这
成为衡量他们自身价值的标准。
32
… Page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