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要控制我].controlling.people-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能对她好一点吗?”我问。  



    “她就是因为我暴怒才走的,我怎么能对她好点呢?我就是这么个脾气。”  



    在我们接下来的谈话中,他处理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清楚了。说不出什么理由,他就 



觉得  



    如果他表现得十分狂暴与愤怒;  



    如果使劲吵闹,让妻子认为是她使他发了疯;  



    如果大肆羞辱和胁迫她,告诉她死了自己做主的心;  



    甚至干脆饱揍她一顿。  



    就能够使妻子认为离开丈夫是错的,就会乖乖的回到他的身边。  



    很明显,正是他强烈的控制欲,迫使妻子离去,这就是他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并 



不意味着他在发神经。与所有侵害者一样,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那些制造紧张关 



系的人,并不是在自觉的情况下伤害了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13 


… Page 14…

    在前面的例子中,妻子和丈夫都渴望亲密的关系,但对于不同的人,亲密有不同的 



含义。对于什么叫亲密,如何做才能达到亲密,双方的观点恰恰相反。一个人对于建立 



亲密的关系存在错误的见解,居然还付诸于实践,这实际上消灭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 



性。  



    什么是行为发生的情境?  



    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不管他的目的 



是“建立亲密关系”还是“做点好事”——会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既然所有的压制 



行为都有逆向的性质,它们可以被认为发生于逆向情境中。  



    首先让我们自己真正了解情境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如果你只看到我大声喊叫,面 



红耳赤,东张西望;我的行为就会显得很奇怪,难以解释。但如果你知道了这一行为发 



生的情境——我正在观看足球比赛——我的行为就不再是无法解释的了。在这个例子我 



们可以看到,了解情境或拓宽视野能够很好地解释我的行为。  



    除非我们知道行为发生的情境,不然连普通的行为也无法解释。一旦我们了解行为 



发生的情境,我们就能够对行为做出解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存在 



着逆向关系。  



    知道了反对他人行为发生的情境,我们就可以开始解释他们的行为了。  



                         第三章 行为的目的 



目的很好,结果却不一定好  



    我们已经知道,习惯性反对别人的行为,经常发生于逆向情境中。大多数控制欲太 



强的人,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所采取的强制性行为,都是为满足某种特殊需求的,这 



种需求很可能违背他们原本良好的目的。  



    由于受到误导,他们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来满足需求,其实多数时候他们根本就不 



知道需求是什么。结果当然是破坏性行为,无法实现所谓的需求,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 



环。  



   无视别人存在的行为,即使目的很好,结果总是不好  



                                                                            14 


… Page 15…

    虽然很多控制者的目的,是想正确地对待别人,并希望别人也如此对待自己。可多 



数情况下,他们良好的目的总是没法实现,因此付出的努力总是付诸东流。  



    有个古老的故事,叫做“米勒的女儿”。讲的是一个叫米勒的人,和魔鬼进行了一 



场交易:用自己的一部分地产(后花园)以及上面的东西换终生的富贵。他极爽快的就同 



意了这笔交易,因为他觉得只是损失后花园和一棵苹果树而已。但是他“考虑”得太不 



全面,他女儿当时正好在后花园玩耍,因此女儿也被魔鬼带走了。  



    当妻子告诉他这个噩耗时,为时已晚。米勒和妻子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们的 



女儿非常痛苦,经受了各种折磨,才逃脱魔鬼的控制。  



    米勒想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个目的并不坏,但是他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在魔鬼掠走他女儿之前,他就已经“失去”了女儿。正因为他没真 



正把女儿当回事,所以当有情况时,也想不起女儿来。如果他真把妻女放在心上,在做 



这件事情之前,至少应该和她们商量一下。这样他就会知道,女儿当时还呆在后花园中, 



也就不会和魔鬼进行这样的交易。或者,他女儿知道了他的打算,就可以提前离开后花 



园了。  



    但米勒没有这么做。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像米勒一样,做事的目的很好, 



就是不考虑别人,这样仍然会事与愿违。这个古老的寓言,今天仍然具有实际意义。  



    我在写米勒的故事时,就经历了一次“米勒事件”:  



     一个态度和蔼的电工,来我家检修电器。我很明白地告诉他:“我正在书房工作, 



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先和我打个招呼。”  



    而他根本没有认真理解我说的意思。就这样,无意识的控制行为发生了:  



    当时我正在对书稿做一些编辑工作,突然,屏幕“啪”的一声关了——停电了!所 



有数据都丢失了。周围没有声响,也没有什么人来向我说明发生了什么事。一阵死寂之 



后,我飞快跑出屋外,想弄明白怎么回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他是不是触电了?”  



    他很好,他正在工作!  



    是他切断了整座屋子的电源。如果他问问我,就一定不会这么做,但他就像米勒一 



样,不考虑我的存在,似乎就没我这人似的。  



                                                                           15 


… Page 16…

    我告诉他我正在工作,他却置若罔闻?非得我是一个将军或者法官,他才能上心 



吗?  



    我把米勒的故事告诉了这个电工。他非常真诚地对我说:“今天,您给我上了重要 



的一课,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原本并不想搅乱您的工作。”  



    与撕碎妻子书的那个人不同,这个电工向我道歉,并决定以后改正。他本来就不想 



打断我的工作,只是确实不明白我的意思。  



    不去理解或考虑别人,这样的人做事情常常适得其反,即使他本来的目的是想帮助 



别人。  



                   第四章 失控是怎么回事? 



失控的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  



    有一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却变得可以理解和忍 



受,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人的行为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些人在灾难发 



生时可能会呼喊、诅咒,有些人则变得十分易怒,对周围的人大声叫嚷:“该死的!给 



我止血带!快点!”  



    变故之后的失控是可以理解的  



    事情发生的场景,可以说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某种情况,“他因 



为恐惧而失去控制”;或者是另一种情况,“她因内心痛苦而无法控制自己。”如果知 



道一个人暂时失控的原因,我们就不会在意他的疯狂举动,我们不会顶撞或离开,而是 



温和地处理这样的情形。  



    设想你是一场惨剧的目击者,或者突然有人告诉你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在经历了如 



此大的打击后,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抓住身边的某样东西,例如一把椅子或是一张桌子。 



你也可能坐立不安或者失去思维能力——你失控了。  



    通常,当人们无法控制自己时,他们总是试图尽可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他们已 



经失去了理智,在这个时候,他们会尽力去抓住些什么东西——甚至是某个人。  



                                                                           16 


… Page 17…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不仅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连自己在做些什么都不知道。似乎 



已经和自己的日常行为失去了联系。为了能够恢复正常,一个人不仅仅要抓住一把椅子 



或一张桌子来保持身体的平衡,他还要抓住身边的某个人,然后和那个人说话,希望把 



这个人控制在自己手中,使他按自己的吩咐去做些什么,成为他的一部分。  



    正常情况下的失控行为,就让人难以理解  



    人们可能失去控制的原因有许多种,包括痛苦的感觉,危急情形,或者遭遇失败等 



等。如果我们了解当时的情况,我们就可能弄清楚这种行为产生的原因。但是,对于正 



常情况下产生的,那些无法忍受的失控行为,如何解释呢?  



     有一个例子,一天早上,杰克打算去买他最喜欢的周报,出门看了看天,感觉有 



点凉。回头就对妻子婕喊道,“该死的,给我衣服,快点!”   



    在这个例子中,杰克并没有把婕当作一个人看待,而是把她看成其他的什么东西。 



他的命令是粗暴的。他的举动好像失去了控制,就好像经历着一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