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要控制我].controlling.people-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至少,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内在联系,这有助于他们放弃控制关系,不再试图控制别 



人,乐观地面对未来。  



    当控制者正视他们的恐惧和感觉,就能够开始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沟通,此时,他(她) 



明白了自己的体会。清楚自己的感觉、知觉、直觉,能够对它们进行评估,并将其融合 



在一起。此刻,再也没有必要去幻想什么了。  



    明白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会感觉与自己心灵是相通的——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在联 



系。并且能够感觉到与别人的联系——体验他们的相互联系。于是,他(她)们不再需要 



利用控制关系寻求安定,他(她)们的内心是宁静的。  



    有的人很难体会到自己的内在联系,原因之一在于,西方文化重视外在感观、排斥 



内心体验,信奉哲学上的二元论。这种哲学观点认为,宇宙是二元的,当我们说“上帝” 



的时候,就认为上帝与我们是分离的,似乎我们与神的意志毫无关系。这种二元论,排 



斥对联系的体验。  



    有些人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因而也意识不到自己的内在价值,因此, 



他们为外界的力量所左右,会想象出一尊神。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甚至觉得自己 



不值一提,相反,对于身外之物顶礼膜拜。这么一来,他们就抛弃了自己的本性,丢掉 



了内在联系,于是感到彷徨。  



    尽力挖掘你天生的和谐感,它有助于防止人格分裂  



                                                                          130 


… Page 131…

    当我们探索人类精神及宇宙时,我们能感受到客观世界给予我们的帮助,它的恩泽 



遍及我们每一个细胞。让我们想想那个毅然出走的女士:“我……坐在自然界的黑暗中, 



一种与真实之物相融合的感觉油然而生。”  



    建立控制关系,共同反对他人的现象非常普遍,悲哀的是,最后的结果——它取代 



了我们的联系感。  



    让我们找找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重新意识到我们的相互联系。  



    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就是发掘我们天生的和谐感。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所谓和谐感就是把世界看成一个真实的整体,人与世界和谐的 



存在。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描述了很多种不同的感觉。压制者认为,一旦他 



们有了这种感觉,对世界的看法就改变了,感觉与世界融为一体,体会到人与世界的和 



谐。  



    我问我的 4 个朋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他们 



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有”。有个人还经常有这样的感觉。  



    他们的体会大同小异,都十分深刻——他们深深感到安宁、平静和永恒,他们感到 



安全。其中一个人说,他这种感觉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仿佛感到永恒力量的存在。  



    不同的传统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这种感觉:片刻的宁静、变化的体验、顿悟等等。  



    很多人发现记日记——每天花上几分钟写下自己的内心感受——有助于增强与这 



个世界的和谐感。或许这种方法十分重要,它的提倡者说,它特别有助于防止自我分裂。  



    我们重新审视宗教的起源,如此一来,也能够理解我们的相互联系。最初意义上的 



宗教,实际上是一种体验内心的方法,它的作用在于牢记我们的内在联系。不同种族的 



文化,也证实了这种联系的存在。例如美国土著居民的文化和宇宙观就是如此。  



    每个人都是真实世界的一份子,生存在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里  



    近年来,环保运动使我们明白,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生态系统密切相关。我们吃下一 



块肉,就等于把环境的一部分融入了自身。物理学家大卫·波恩写道:  



    在植物的成长过程中,它们与周围的环境保持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难道我们能说 



生与死有什么明显的区别么?  



                                                                          131 


… Page 132…

    很明显,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穿过细胞壁进入植物的叶子,它不会马上“激活”, 



一个氧气分子被排放到空气中,它也不会马上“死去”。在某种意义上,生命本身就可 



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  



    量子物理学出现以前的很多年里,人们相信宇宙就像是一部机器——它由相互独立 



的部分组成,像机器一样运转。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有利。比如,在这种观点 



的帮助下,我们可以计算出火箭和卫星的轨道。  



    但是,20 世纪初期,这种观点出现了问题,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 



了全新的视角。  



    量子物理学告诉我们,我们是由一些细微的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微乎其微,肉眼 



无法看见,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所说的物质只是一种空间,生命的起源是不 



可见的——我们只能通过观察结果,来证明这些物质的存在。这就是量子——物质的核 



心。  



    我们能够考察物理世界中的量子现象,也可以考察每个内在无形的个性。这种观点 



认为世界上有两种无形的物质。它们似乎处在我们所说的意识之中。  



    系统理论随着量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发展。这种科学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由不可见 



的物质组成的。这些不可见的物质为这个世界创造着秩序。这种观点认为,它们如同意 



识一样,与我们发生相互作用。有些人简单地说:“它就像万能的上帝一样。”  



                   第二十七章 最奇怪的矛盾 



    自由赋予我们个性,让我们定义自己,创造价值,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力是神圣的。  



    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我们又与众不同  



    实际上,我们与世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让我们仔细体会体会,因为我们是否能 



够摆脱压制,获得自由,可能取决于我们是否懂得这一点。  



    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当我们体会到自己的内在联系,就能够体会到我们的不同之 



处;内在联系就是我们特有的联系。而我们的相互联系,是我们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我们已经见过那些对自己内在联系一无所知的人,至少从理智上说,你会发现他们 



好像都变成了别人;我就是你——我很清楚你,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想要干什么。  



                                                                          132 


… Page 133…

    宗教和科学,不仅仅让我们看见了隐蔽的事实,我们的相互联系,还引导我们明白 



自己的不同之处。比如,宗教不仅告诉大家,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还指出我们都 



是具有个性的个体,都要为我们自己负责。科学不仅指出我们都是相互联系的——观察 



行为影响观察对象——而且观察者本人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人。  



    理解分裂和联系这对矛盾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搞清楚:在一定意义上,你与自然相 



互区别(你可以观察自然);在另一种意义上,你是自然的一部分(你来自于自然)。  



    即使是人类的集体行为,也可以看出,我们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个人感到与 



周围的世界和谐一体的同时,他也会明白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完全独立自主的。他们会谈论自己的感受,并会停留在自己的 



记忆中。他们不可能失去个性,如果失去了个性,就不会有自我的特殊感觉,也不会有 



什么特殊的记忆。  



    我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实,因为明白这一点有助于避 



免逆向联系的需要,所有的事实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例如,有一位女士和女儿建立起了逆向联系:“你不想那么干。”“你不知道你在 



说什么。”“你不是那么想的。”“你什么也不是。”30 多年来,她的女儿一直在试图 



引起母亲的注意。但是她的母亲,我称她为薇,她只和假想中的女儿打交道。薇“知道” 



自己女儿是谁,想要什么,应该做什么,想去做什么,以后会怎么样等等。  



    我和薇谈话以后,她参加了我的一个研究小组,她发现自己对待女儿的方式变得理 



智多了。一旦薇懂得她自以为知道的一切其实并非如此,只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念头罢了, 



就明白了女儿是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最重要的是,她和女儿血脉相连,她们在精神上是 



相通的。她完全清楚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她意识到曾经试图控制自己的女儿,感到十分震惊。她过去完全不知道说那些话的 



后果。  



    薇放弃了假想的女儿。尽管内心承受着痛苦,她还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在联系, 



面对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她逐渐与自己建立了牢固的联系。她不再失控,她可以将自己 



与女儿区别对待。她会把女儿当作一个有个性特点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