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炉内,四围底火顶火,一概相护,候罐硝红为度。次日取出硝来,预用大绵纸摊在洁
净阴土地上,将硝碾细,用绢筛在纸上一钱浓,再不许多,将门扇俱已关闭,不许与人
见之,三日后其硝自然复活,色白如粉,轻虚成片。将钵盛收纸盖之,上再用乱纸盖之,
上再用乱纸寸许,以收潮气,庶不凝结。此品最能降火化痰,清利脏腑,怪症服之可蠲,
狂燥用之即愈。搜除百病,安敛心神。况此服之,不伤元气,惟久病泻痢者不宜。大人
每服三四钱,小儿五分至一钱皆可。俱用白滚汤,或葱汤空心化服。候行二三次,随饮
稀粥,自然爽健精神,调和脏腑,津液顿生,百病如失。又 过硝石六两,加朱砂三钱,青
黛一钱,冰片一钱五分,共碾细末,照前筛纸上,再用纸盖一层,四边以戒尺压紧,勿
令走气。候三日外取起密收,又名阳春紫雪,最治失心忘志,颠痫健忘,小儿急惊,大人
异症。每服五分至一钱,俱用淡竹叶灯心汤化服,屡有奇效,不可尽述。元明粉乃神仙
保命服食,每一斤,加生熟甘草末一两,葱汤化服二三钱,令人悦泽容颜,轻身耐老矣。
卷上
取蟾酥法
属性:服蟾不拘大小,其酥俱有。用阔铜镊,蟾眉棱高肉上微紧,拔出酥来,凝聚镊里,多
则指下,阴干听用。其取过之蟾,避风二日,仍送青草园中,自然不伤其生。如取之便见
风下水,俱成破伤风,颠狈而死。
卷上
制附子法
属性:大附子一两外方用,随数几枚,以童便浸淹三寸,每日换便,浸至夏三冬五,再换
童便,煮尽二香为度。去皮脐,线穿阴干,或日中晒硬亦可,收藏听用。
卷上
制炒诸药
属性:人参(润色明亮坚实主轻泡不堪) 天门冬(泡去心) 麦冬(去心) 生地(酒浸) 熟地(酒蒸)
白术(米泔浸炒) 苍术(米泔浸炒) 黄 (蜜水拌炒) 甘草(生用补托消毒炙熟) 酸枣仁(炒研)
远志(泡去心微炒) 五味子(炒研) 肉苁蓉(去鳞酒洗) 牛膝(酒洗) 破故纸(炒) 当归(酒洗)
白芍(微炒黄色) 白蒺藜(去刺) 元参(去根) 香附(童便浸炒) 柴胡(去芦) 黄芩(酒炒)
黄连(解毒生用止呕姜汁拌炒) 龙胆草(酒炒) 知母(盐水拌炒) 栝蒌仁(去壳油) 贝母(去心)
陈皮(去里) 桔梗(微炒) 防风(去芦) 干姜(炒黑) 附子(童便浸炒煮) 半夏(姜汁煮) 川乌
(炮去皮) 草乌(泡去皮尖) 巴戟(泡去心微焙) 南星(煨有为末入牛胆内) 威灵仙(去根) 仙茅
(米泔浸蒸去皮) 三棱(泡) 泽泻(蒸) 大黄(实人生用虚人灸) 海藻(酒洗) 昆布(酒洗切丝)
牡丹皮(去梗) 王不留行(炒碾) 牛蒡子(炒碾) 连翘(去梗碾) 金银花(支梗叶) 牵牛(生用炒用)
地骨皮(去梗) 肉桂(去粗皮) 茯苓(去匏粗皮) 枸杞(去蒂) 山栀(碾炒焦) 琥珀(布包捶碎灯
心煨研如面细) 黄柏(盐水拌炒) 山茱萸(去核) 杜仲(盐水拌炒断丝) 桑皮(蜜水拌炒) 辛夷(去
蒂) 乳香(去油为末) 没药(去油为末) 枳壳(麸炒) 浓朴(姜汁制炒) 巴豆(去油为霜) 皂角
(去皮弦子煨) 五倍子(去蛀末炒) 莲肉(泡去皮心) 山楂(去核) 桃仁(泡去皮尖) 杏仁(泡去皮尖微炒)
芒硝(煮提净) 石膏( 碾末) 雄黄(透黄红明亮) 硫黄(去脚) 砂(净明洁白) 硼砂(白色透明) 砒
(白色明亮者有生煨两用) 自然铜(醋 七次) 黄丹(水飞炒紫) 龙骨(生用 用) 牛黄(轻虚色黄) 麝香
(去皮毛) 犀角(镑末) 羚羊角(镑末) 龙齿( 存性) 蜂蜜(炼去白沫) 蝉蜕(去土) 斑蝥(米炒去翅
足) 僵蚕(去丝微炒) 全蝎(酒洗去毒) 蜈蚣(炙去头足) 蚯蚓(翻去腹土) 田螺(去壳晒干) 牡蛎(
研) 石决明( ) 人中白( 研) 珍珠(豆腐内煮数滚布包捶碎同灯心碾末) 红铅(法注末卷)
药品应制炒泡炙者录之,不泡炙者未录。
凡药必导雷公泡炙,入药乃效。如未制生药入煎,不为治病,反为无益。譬如人食
肴馔,不用烹庖生食者,岂不害人,当熟思之。
卷上
仙方活命饮古今不同论
属性:古人朴实,七情干涉者少,而从风寒暑湿,外感凝滞者多,故设仙方活命饮,攻散
所滞之肿。服此得效者,十常八九,乃患者五脏不虚耳。今人穿凿太过,七情烦搅之甚。
而五内无有不伤,每见此症,曾服过此药,其疮必不起发,脾胃再无不损。若疮不起,脾
胃伤败,患者岂有得生,至此自于天命。今之治法,不论首尾标本,必先固脾,次行托
药,谓本立而道生,病无不活。予见如此,幸同道者察焉。
卷上
医家五戒
属性:一戒∶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视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
平易。药金毋论轻重有无,当尽力一例施治,自然生意日增,毋伤方寸。
二戒∶凡视妇女,及孀妇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
可自看,设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视,虽对内人,亦不可谈,此因闺阃故也。
三戒∶不得出脱病家珠珀珍贵等物,送家合药,以虚存假换。如果该用,令彼自制
入之,倘服不效,自无疑谤。亦不得称扬彼家物色之好,凡此等非君子也。
四戒∶凡为医者,不可行药登山,携酒游玩,又不可片时离去。凡有抱病至者,必
当亲视,用意发药,又要根据经写出药帖,不可杜撰药方,受人驳问。
五戒∶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正己,视如良家子女,不可任意儿戏,以取不正。视
毕便回,贫家者药金可璧,看病回,只可与药,不可再去,以图邪淫之报。
卷上
医家十要
属性: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业。或内或外,勤读先古明医确论之书,须旦夕手不
释卷,一一参明,融化机变。印之在心,慧之于目,凡临症时,自无差谬矣。
二要∶选买药品,必遵雷公炮炙。药有根据方修合者,又有因病随时加减者,汤散宜
近备,丸丹须预制,膏药愈久愈灵,线药越陈越异。药不吝珍,终久必济。
三要∶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轻侮傲慢,交接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人
师视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四要∶治家与治病同,人之不惜元气,斫丧太过,百病生焉。轻则支离身体,重则丧
命。治家若不固根本而奢华,费用太过,流荡日生,轻则无积,重则贫窘。
五要∶人之受命于天,不可负天之命。凡欲进取,当知彼心愿否,体认天道顺逆,顺
取人缘相庆,逆取子孙不吉。为人何不轻利远害,以防报之业也。
六要∶凡里中亲友人情,除婚丧疾病庆贺外,其余家务,至于馈送来往之礼,不可
求奇好胜。饭食只可一鱼一菜,一则省费,二则惜禄,谓广求不如俭用。
七要∶贫窘之家,及游食僧道,衙门差役人等,凡求看病,不可要他药钱,只当奉
药。再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不然,有药而无火食者,其命难保。
八要∶凡有所蓄,随其大小盒饭,置买产业,以为根本。不可收买玩器,及不紧物
件,浪费钱财。又不可做入银会酒会,有妨生意。必当一例禁之,自绝谤怨。
九要∶凡应用各样物具,俱要精备齐整,不得临时缺少。又古今前贤书籍,及近时名
公新刊医理词说,必购备参阅,以进学问,此诚为医之本务也。
十要∶凡奉官衙所请,必当速去,毋得怠缓。要诚意恭敬,告明病源,开具方药。病
愈之后,不得图求匾礼,亦不得言说民情,致生罪戾。闲不近公,自当守法。
以上五戒十要,乃保身保家,守成之法。故直言而不文,当置于座右,朝夕一览。若
有贤能子孙,倘遵而行之,则可以成家立业。若不听信,必有饥寒不足之忧。凡人何不预
听,直待临时追悔,进退两难,将何及矣。
卷下
经络
属性:人身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不知界分,其能无诛伐无
过之咎乎?岐黄问答,以经络为主,惟经络一明,然后知症,见何经用何经之药以治之,
了然无谬。如古之善射御者,自有得心应手之妙焉。
陀云∶痈疽之作,其行也有处,其主也有归。如心之发于喉舌,肺之发于皮肤,脾
之发于肌肉,肝之发于筋肋,肾之发于骨髓是也。阴毒发于下,阳毒发于上,腑之发于
外,脏之发于内。发于下者得之缓,发于上者得之速,感于腑者易治,感于脏者难疗。故
内曰坏,外曰溃,上曰从,下曰逆。近骨者多冷,久而不愈,化血生虫,虫则多痒少疼,
或先痒后疼。近肤者多热,久而不愈,传气成漏,漏则多疼少痒,或不疼不痒。发于虚
处者多险,发于节而相应者不治。(应为内外通溃也。)
卷下
十二经补泻药品
属性:手少阴心经
补 当归 生地黄 茯神 远志 酸枣仁 麦门冬 柏子仁 山药 莲肉 圆眼肉 人参 红蓝花
泻 黄连 枳实 木香 贝母 天竺黄 郁金 赤茯苓 元胡索
温 石菖蒲 藿香 沉香 木香 桂枝 麻黄
凉 连翘 丹参 石莲子 栀子 犀角 牛黄 朱砂 石膏
引经 独活 细辛 灯心 圆眼
手厥阴心包络经
补 人参 黄 肉桂 沉香 菟丝子 破故纸
泻 大黄 朴硝 栀子 乌药
温 大附子 肉桂 干姜 沉香 川芎 白豆蔻 柏子仁 乌药
凉 黄连 栀子 丹皮 柴胡 薄荷 滑石
引经 柴胡(桂佐之) 川芎 青皮
手太阳小肠经
补 石斛 牡蛎 甘草梢
泻 木通 赤茯苓 车前子 紫苏 羌活 本 槟榔 大黄 瞿麦
温 巴戟天 茴香 乌药 砂仁 益智仁
凉 滑石 木通 栀子 茅根 车前子 猪苓 泽泻 芒硝
引经 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