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选要-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泻和解之方。凡治病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使邪气滋甚,其病益增。又谓缓则 
治其本,急则治其标,假如先得疮疾,而后得泄泻呕吐食少等症,宜舍本从标之法治之,候泻止呕定食进,方 
再治疮,余皆仿此。 
又说阳变为阴,内外被寒凉克伐。 
疮本发于阳者,为痈为热为实为疼,此症易治。患者不觉,以为小恙,不早求治。反 
又外受风寒,内伤生冷,或再被医者失于补托,而又以凉药敷围,以图内消,合病家之 
意,多致气血冰凝,脾胃伤败,使疮毒变在十一日未出脓之前,情势与好肉相平,不疼 
不热,软慢相兼,疮孔止流清稀肥水,更兼身体不热,脉亦细微,饮食厌飧,精神昏短。 
有此症者,变入真阴,虽强投温中健脾之剂,不应者,百无一生。如疮变在十五日之后,已 
出脓时,毒瓦斯已将外发,如有调摄失宜,误食冷物,忽变为阴者,急投托里温中汤,十 
二味异功散,轻者十全大补汤,俱倍加参 桂附以救之。须得疮热作痛,脓出身温,脉 
起食进者为吉。但疮原本于阳其人故得多生者有矣。 
岂期阴变为阳,首尾得辛热扶衰,病分真似,理究阴阳。 
疮本发于阴者,为疽为冷,为硬为虚,此症难治。患者知觉欲生,而故将辛香酒煎大 
方热药以助之,医者又欲患处高肿, 热作脓,敷以热药,图其起发,故疮得药性大热, 
转阴为阳。其疮虽得微肿微热微痛微脓,但疮形终不似真阳红活,不得真浓黄脓,如此 
者不久复归阴矣。但疮原本于阴,其人多死。 
凡值此症,若患者方寸不杂,托信于医,而医者又得机关透彻,治法得宜,内外融和,每 
每中节,其中亦有可生者,十中一二矣。 
既有针工之异说,岂无线药之品详。 
凡疮毒既成,当托其脓;脓既成,当用针通,此举世自然之良规也。必当验其生,熟 
浅深上下而针之。假如肿高而软者,发于肌肉,脓熟用针,只针四五分;肿下而坚者,发 
于节脉,脓熟用针,只在六七分;肿平肉色不变者,毒瓦斯附于骨也,脓熟用针,必须深 
入寸许,方得见脓。又轻按热甚便痛者,有脓且浅且稠。重按微热方痛者,有脓且深且 
稀。按之陷而不起者,脓未成。按之软而复起者,脓已成。按之都硬不痛者,非脓即瘀 
血也,或湿水也。所谓有脓即当针,脓孔宜顺下。若脓生而用针,气血反泄,脓反难成。 
若脓熟而不针,腐溃益深,疮口难敛。若脓深而针浅,内脓不出,外血反泄。脓浅而针 
深,内脓虽出,良肉受伤。元气虚者,必先补而后针,症随脓退。又有气瘿肿而绵软不 
痛者,血瘿肿而内叠成块者,顽毒结之日久,皮腐肉紫,根硬四边红丝缠绕者,以及结核 
之症,渐大渐痛渐腐者,以上四症,俱不可轻用针刀掘破。若妄用之,定然出血不止者 
立危。但用针之法,妙在脓随针出,而寂然无所知觉也。至于瘿瘤瘰 诸痔诸漏,疔毒 
坚硬顽疮,此等症者,若非线药之功,亦不能刻期取效。夫线药乃有五六种,难以概说, 
与其各病相应者,亦随症而善用之。 
汤散丸丹,要在发而必中,神圣工巧,诚为学人机关。 
医善用方,如将善用兵。善于水者,涉海潜波,渡津破浪;善于陆者,穿山越岭,附 
葛攀藤;奇偶者鼓舞飞扬,蹊径者浮沉钻凿,弱者可守,强者当敌,此为将用兵之大法。凡 
为医者,理皆仿此,其要在知人之强弱,识病之内外,究病之浅深,察时之顺逆,然后 
可汗可攻,或吐或下,或宜和解,或宜补益,又知某汤善汗,某散善攻,某丸善和,某丹 
善补,因其病而用其方,如矢发机,投之必中,中之必胜,胜之则病无不愈之理,此为 
用方之大法也。又如望闻问切,神圣智巧,亦可兼之。所谓望其形而通其神,闻其声而明 
其圣,问其由而得其工,切其脉而续其巧。此四者,诚为初学之绳墨也。 
至于千万百症,难将说尽短长。 
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方不心契,症不意会,如疏淡之交,寡 
游之地。性情情势不切,何以便托用哉!故药不应病,病不应药,即此据也。 
治在活法,贵在审详。 
动静世务不同,劳逸机关亦异。昔之受病,从外而来,今之受病,从内而发。又古 
者多实,设方宜散宜宣,今者多虚,治法宜滋宜补。若医者不识古知今,一概施与,必 
多致其夭亡者也。用之必得其当,医斯可以称良。 

卷上
治病则例歌
属性:外科之疮有治例,说与君家须切记。病端百出别根因,方法一囊岂同类。热与寒,通 
与秘,其中消息知端的。通多不足秘多余,热实寒虚分症治。阳似阴,阴似阳,其中妙理 
要推详,不分表里一例治,轻变重而重变亡。医者贵乎多应变,不可偏执用其方。且如表 
症恶寒,宜用荆防败毒散。里症发热,可将内疏黄连汤。疮势已成,托里消毒散,诚为 
正法。内脓将溃,十全大补汤,最得相当。人参养荣汤,治溃后虚热发作。木香流气饮,散 
结肿寒湿为殃。饮食不甘,定用香砂开胃。精神怯少,须将参术回阳。阴虚阳虚,须八珍 
最为要领。盗汗自汗,得独参一味可强。溃后多疼,乳香定痛散,功奇莫缓。脾虚下陷, 
补中益气汤,功效尤良。曰燥谵言,泻实火须黄连解毒汤。心烦衄血,理虚阳必犀角地 
黄汤。古法治痈疽,称述仙方活命饮。今时医发背,还期神授卫生汤。蟾酥丸、在外科 
称为独品,护心散、解内毒号曰无双。讵知蜡矾丸护膜护心,可羡淡中有味。还赞玉红 
膏生肌生肉,堪夸坏里呈祥。身凉自汗,腹痛肠鸣呕逆,岂逃异功散。睡卧不宁,虚阳 
发躁脓多,定用圣愈汤。生脉散、接虚羸,(音雷)脉来微细。归脾汤、除惊悸,睡得安康。竹 
叶石膏汤,治虚烦身热者,何须疑虑。麦冬清肺饮,除膈热有痰者,无待商量。金鲤汤, 
治肺痈吐脓气急。元龟丹,攻结毒臭腐顽疮。风热生疮通圣散,疮疡狂躁破棺丹。小柴胡 
汤、除客邪往来潮热,大防风汤、攻腿膝寒湿为殃。咽肿咽疼,定用清咽利膈散。斑红 
斑紫,岂逃化斑解毒汤。八味丸解口干妙药,二神丸治脾泄奇方。香连丸为脏腑泻痢通用, 
甘露饮治口齿腐烂相当。六和汤和脾止吐泻,双解散解表里内伤。逍遥散善治女人诸病,保 
元汤常扶赤子多伤。皮肤毛发干焦,芦荟丸效应甚捷。咽喉口齿肿痛,冰硼散功实非常。 
滋肾丸治下元肾虚不固,凉膈散解上焦膈热多烦。九龙丹消鱼口,吞之灭迹。二蚊散行 
湿肿,服下安康。吕祖一枝梅,止痢定惊。称为仙药。真君妙贴饮,消疼止痛,号曰神方。 
痔漏瘿瘤疔毒,古夸三品锭。痈疽流注诸风,今羡万灵丹。柴胡清肝汤,治鬓疽肝胆有效。 
黄连消毒饮,医对口督脉尤良。小儿口内生疳,必用人中白散。大人咽喉肿痛,须将金 
锁匙汤。下疳新久珍珠散,小便淋涩木通汤。玉真散破伤风有效,复元汤疗跌扑称强。提 
肩散治胳膊强直作痛,拈痛汤除痛腿风湿相伤。小便生疳,龙胆泻肝服可羡。大头肿痛, 
普济消毒饮何妨。便毒悬痈,内消散吞何足虑。臀痈腿病, 柴汤下自无殃。又有女子 
阴疮,能肿能疼能至痒。在人活法,或消或补或虫妨。盖夫男子之囊痈,泻肝经之湿热。 
小儿赤游丹,解毒兼砭血。凡治杨梅疮,戒熏为至切。舌下发痰包,利剪方能泄。出如 
鸡蛋清,消痰是真诀。结毒与顽疮,紫金膏可设。风疮彻骨痒,雄黄散效绝。疔疮先刺 
血,内毒宜汁汗泄。禁灸不禁针,怕绵(绵者毒 
陷也)不怕铁(铁者入针坚硬有声)。又有失荣肿,坚硬如岩凸。强阴失道症,形状要分别。妇人之 
乳岩,此中一例决。未破肉 棱,已溃流臭血。如此几般症,古今无治说。疮有数百种, 
难以都陈白。惟在一点心,何须三寸舌。学人若向导,万事皆通彻。此为粗糙歌,可讥亦可阅。 

卷上
痈疽灸法并禁灸疮穴
属性:凡疮初起,除项之以上,余皆用艾火。随疮势大小,灸艾壮之多少,用蒜切成薄片,安 
于疮顶上,着艾炷点火三壮,一换蒜片。初灸觉痛,以不痛似痒为止;初灸不痛,以知 
痛痒为住。如初灸全然不觉痛痒,宜去蒜,当明灸之。又阴疮日数多者,艾炷不及其事,以 
蒜捣烂铺于疮上,艾亦铺蒜上,点火灸之,必知痛甚为效。此为火气方得入里,知痛处方 
是好肉。盖艾火拔引郁毒,透通疮窍,使内毒有路而外发,诚为疮科第一法也。贵在乎 
早灸为佳,又有禁灸数症。头乃诸阳之首,纯阳无阴之处。凡生疮肿,俱是亢阳热极所致, 
如再加艾火,使毒瓦斯炽甚,随后反加大肿,最能引动内痰,发之必死。面生疔毒亦然。又 
有肾俞一穴,在于两腰脊傍,系内肾命根所系之处,此穴发疮,多因房劳素亏,肾水枯 
竭而成。若再加艾灸,以烁其源,必致内外干涸,多成黑陷,昏闷而死。又有患者元气 
素虚,发疮多不高肿,其人体必倦怠,精神必短而昏,脉必浮散空虚,数而不鼓,此内 
无真气抵当火气。如灸之,其人必致昏愦而死。常谓艾火不亏人,此言误之多矣,医者 
亦宜详察之。 

卷上
论病生死法
属性:初生如粟,里可容谷;外面如麻,里面如瓜;外面如钱,里可容拳,起势大,终无 
害。未老先白头,无脓软陷休,疮从疙瘩起, 
有脓方肿溃,气昂昂,不治自安康。根高顶又高,八十寿还饶, 肿易腐烂,任大终无 
恙。疮高热 疼,虽苦必然生。疮软无神气,痈补方为益。肉肿疮不肿,毕竟生疑恐,脓 
秽不进食,泄泻黄泉客。疮色猪肝紫,无脓必定死。绵溃不腐烂,内怕葡萄嵌。仰卧不 
知疼,阴症命难生。腐尽有败气,笑里终生戾。散根疮平塌,神仙无治法。久病目露神, 
必定命难存。面忽似涂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