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朱进忠中医的医案-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之何也?答日:泻肝胆实火之方有三:一者龙胆泻肝汤,二者当归龙荟丸,三者泻青丸。龙胆泻肝汤者,一者泻火,二者理肝,三者利湿热,若肝胆实火夹郁、夹湿热者用之尤佳。当归龙荟丸者,一者泻火,二者攻下行滞,若肝胆实热或肝胃实火者尤宜用之。至若泻青丸者,非但泻实火,亦且散郁火,故实火夹郁者尤宜用之。今本病既有表邪之闭郁,又有肝胆之实火,故只可用泻青丸法,否则则闭其热而不散也。
      2.细审病位,紧合其脉,知其肝胆火炽,外感风邪,予泻肝疏风得愈
      霍××,女,36岁。
      右耳、右偏头、咽喉均痛,听力下降5天。医诊耳咽管炎。先用抗生素治疗3天不效,继又配用中药清热解毒仍不效。细审其证,在右耳的下部、咽喉、头部均痛,右耳听力下降,全身酸痛,发热,体温38.6℃,舌苔白,脉浮弦数。综合脉证,思之:脉浮者,病在表邪;脉弦者,肝胆之火盛也。合而论之,乃肝胆火炽于内,风热外客于表,内外合邪之证也。治宜内泻肝火,外散风热。处方:夏枯草15克,蝉蜕15克,桑叶9克,连翘12克,黄芩9克,赤芍9克,薄荷10克。
      服药1剂,诸证大减;继服1剂,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云:前用抗生素与清热解毒之品为何炎症不清也?答日:内外合邪者,若但予治里则表邪闭郁而病甚,若但予解表则内火必炽,故必予表里双解方可。前用清热解毒之不效者,乃未予解表所致也。

      卡他性中耳炎
      1.仅以证论、不察其脉,以寒作热,以郁作炽,徒施泻火,终归不治
      白××,男,38岁。
      头晕头痛,耳鸣耳聋半年多。医诊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先以西药治疗4个月不效,继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3个月,诸证不但不减,反见日渐加重。细审其证,除耳鸣耳聋,头晕头痛之外。并见烦躁易怒,喷嚏时作,口苦咽干,舌苔黄白,脉浮弦紧。综合脉证,思之:脉浮紧,喷嚏者,风寒郁表也。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脉弦者,肝胆郁火也。治宜外散风寒,内泻肝火,佐用开窍。处方:防风10克,羌活10克,龙胆草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细辛2克,大黄3克。
      服药4剂,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等症大减;继服上药6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前用耳聋丸治之不效者何也?答曰:耳聋丸者,虽称有通窍之力,然其总以泻火见长,然本证者,以窍闭为主,肝火次之之证,故治之者,用耳聋丸不效,改易上方取效也。
      2.仅知开窍,不知审脉,仅知散风,不知除湿,久治难愈
      吴××,女,29岁。
      两耳憋闷,听力减退2个多月。医诊卡他性中耳炎。先用西药治疗1个多月不见好转,继又配合中药通窍耳聋丸、羌活胜湿汤近1月亦无明显效果。细审其证,除两耳发堵微聋之外,并时见两侧耳道有少量渗液流出,头晕头重,下肢沉重,舌苔薄白,脉濡缓。综合脉证,思之:头重如裹,下肢沉重,脉濡缓者,湿也;阻于耳窍者,风也。合而论之,乃风湿夹热阻于耳窍也。治宜散风除湿清热。处方:羌活4克,独活4克,蔓荆子1.5克,甘草2克,防风1.5克,川芎1.5克,防己6克,藁本1.5克。服药3剂,头重耳聋明显改善;继服5剂,诸证消失,愈。
      某医云:此方乃羌活胜湿汤也。余亦曾用数剂,然其不效者何也?答曰:湿邪者,重浊粘滞之邪也,其在上者,当发之,散之,然发之散之太过则但风气去湿气在,故只可小剂风药治之,然你所用者却大剂风药,故治之不效,余所用药量小而效者,即兼去风湿也。
      3.但治主证,不治兼证,但知其症,不知其脉,不知弹琴,不知合协,治之不效
      王××,男,60岁。
      耳堵头重,听力减退3个多月。医诊卡他性中耳炎。先用西药治疗曾一度稍效,但继续应用则无效,后又以中药清热解毒、清热泻火药治之亦未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耳堵,头重,听力减退外,并见胸胁苦满,时时叹气,心烦失眠,舌苔白,脉沉弦滑。综合脉证,思之:脉沉者,气郁也。滑脉者,痰热也。胸胁苦满,时时叹气,脉弦者,肝郁也。合而论之,乃肝肺气郁,痰湿不化,窍隧因之不利证也。治宜疏肝理气,宣肺化痰。处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杏仁10克,郁金10克,苏叶10克,薄荷10克,黄芩8克。
      服药3剂,耳堵大减,听力恢复60%;继服6剂,愈。
      某医云:四逆散者乃疏肝理脾之方,今用于卡他性中耳炎者何也?答曰:本证肝肺气郁之所致者也,故以四逆散疏肝理脾,加杏仁、苏叶、郁金等以理肺,致肺气宣降得复,耳窍自通也。

      慢性中耳炎
      1.表里合邪,新久并见,但知治标,不知察脉,急缓不明,久治不效
      温××,女,32岁。
      右耳白色清稀脓汁不断从耳道流出,有时突然剧痛而流出黄绿色脓汁30年。医诊慢性中耳炎。先用西药治之不效,继又配合中药内服、外用亦效果不著。最近1个月来,又发现两侧头部剧烈疼痛,左耳道疖肿堵塞耳道,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先以西药抗生素治疗不效,继以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仍无功。细审其证,左侧外耳道疖肿充满耳道,耳下、颈部淋巴结肿大,寒战高热,体温39.5℃,头耳剧痛,舌苔白,脉濡缓。综合脉证,思之:疖肿、寒热者,热毒也,热毒炽盛之脉当见滑数,今脉反见濡缓,濡缓之脉者,为痰湿,为气阴两虚。今宿疾、新感之疾同在,而脉见濡缓,乃气阴两虚,痰热阻滞为主。治当补气养阴,化痰理气,佐以泻火。处方: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元参15克,生地10克。同时,两耳周围外涂牛黄解毒丸。
      服药3剂,耳道疖肿消失,淋巴结肿大消减80%,但口唇部又发现一小的疖肿,体温37.4℃;继服6剂,诸证消失。
      某医云:既有慢性中耳炎,又有急性外耳道疖肿,且体温较高,为什么用清热解毒、抗生素等治之不效,而采用加减十味温胆汤反效也?答曰:《金匮要略》在说明既有痼疾,又有猝病的疾病治疗时,曾有如下两句著名的论断。其一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应先治猝病,后治痼疾,其二是痼疾在整个发病过程中仍起主要作用时,还应治其痼疾。他说:“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问日: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日: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这种观点在《伤寒论》的条文中更有充分的体现,故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不用麻黄、葛根、桂枝诸汤,而但用补益之品的炙甘草汤进行治疗。今之所以用加减十味温胆汤治之者,正因其虽有热毒炽盛之疖肿,而脉却见濡缓也。
      2.内外合邪,数疾并见,先审其脉,并及诸证,主次分明,治之始愈
      于××,女,36岁。
      两耳流脓时轻时重2年多。医诊慢性中耳炎。先以西药治疗1年多不效,后以中药清热解毒配合治疗近1年亦无明显效果。近1个月来,又发现左侧耳、头、下颌关节疼痛难忍,不能张口,勉强张口亦仅能张至能够饮水,不能咀嚼食物。医诊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下颌关节炎。先用西药治疗20多天不见改善,继又配合中药清热泻火之剂半个多月仍然不见好转。细察其证,除左侧耳、头、颌关节疼痛外,并见双侧耳道不断有少量黄白色脓汁排出,张口困难,烦躁不安,舌苔白,脉沉弦稍紧。综合脉证,思之:前以清热泻火解毒不效者,,恐不对证之所致也。又思脉沉弦者,肝气郁结也;紧者风寒也。脓汁呈黄白者,热毒也。合而论之,乃肝胆郁火于内,外受风寒,内外合邪之疾也。治宜内解郁火,外散风寒。处方:当归10克,川芎10克,栀子10克,熟军4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蔓荆子10克。
      服药2剂,疼痛消减近70%,惟头晕似有加重之势。思之:此散寒有余,泻火不足所致也。上方加熟军2克、龙胆草10克。
      服药6剂,疼痛消失,张口自如,耳脓亦愈。
      某医云:患者三病俱在,一药而皆愈者何也?答曰:从脉、证来看,病虽为三,然其病因则二也,故治以外散风寒,内泻肝火均愈。
      3.按脉审证,知其为肝肾亏损,耳窍蒙蔽,予滋补肝肾,佐以开窍而愈
      黎×x,男,15岁。
      左耳流脓、听力下降14年。医诊慢性中耳炎,胆脂瘤。先以西药久治不效,继以中药清热泻火,滋阴补肾之剂相配合亦不效,特别是近1年来,左耳道流脓一直不止,近1个月来,又突发寒战高热,剧烈头痛,予抗生素治疗后,虽然寒战高热已减,但却发现左耳流出大量黄绿色脓汁,虽然继续采用抗生素及中药清热泻火、滋阴降火1个多月,始终不见效果。细审其证,左耳黄色脓汁不断流出,按其乳突部有压痛,精神、食欲正常,舌质淡黯,舌苔薄白,脉虚而缓。综合脉证,思之:阴虚火旺者,脉当细数,肝火者脉当弦数,今脉见虚缓,乃肾之阴阳俱虚也。治宜滋补肝肾,佐以开窍。处方:肉苁蓉15克,菟丝子18克,枸杞子12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菖蒲6克,怀牛膝12克,白芍15克,白蒺藜3克,熟地30克,五味子9克,沙苑子9克。
      服药3剂,脓汁减少;继服20剂,竞愈。
      某医云:有的著作中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宜用滋阴降火,然余用之不效者何也?答曰:耳流脓者,似乎是火,然其脉虚缓则非火也,故治宜滋补肝肾,佐以开窍,而不宜泻火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