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不足之故,因着心防闲,小便之了而不了,而不敢寐也。暂将布衬于席上,不必防而其流出,又免取夜器,而劳动其
神,自然睡熟矣。以补中益气汤加黄柏、知母,祛下焦之湿热,夫清热升,则浊阴自降,脬无湿热则不下坠,窍可对而
病可瘳矣。服之嗒然一睡,神气顿回如未病者,调理四日而病即安。
李寅齐患血淋二年不愈,每发十余日,小水艰涩难出,窍痛不可言。将发必先面热牙疼,后则血淋,前数日饮汤喜
温,再二日喜热,又二日非冷如冰者不可,燥渴之甚令速汲井水,连饮二三碗,犹以为未足,未发时大便燥结,四五日
一行,已发则泻而不实,脉左寸短弱,关弦大,右寸下半指与关皆滑大,两尺俱洪大,据此中焦有痰,肝经有瘀血也。
法当去瘀生新,提清降浊。用四物汤加杜、牛膝补新血,滑石、桃仁消瘀,枳实、贝母以化痰,山栀降火,柴胡提清
气,二十帖而诸症渐减,再以滑石、黄柏、知母各一两,琥珀、小茴香、桂心各一钱半,元明粉三钱,海金沙、没药各
五钱,茅根汁熬膏为丸,每服一钱,空心及晚,茅根汤送下而愈。
一妇腹中微疼,经行不流利,喉痛,四肢麻木作战,不知饥饿,左脉洪大,如豌豆大。以川乌、香附、麦芽、山楂、
乌梅、粉草、桔梗、酒芩、防风、荆芥、白术、茯苓,四剂而安。次月经水大行,十日不止。以黄 、阿胶、蒲黄各一
钱,白芍二钱,甘草三分,一帖而止。此后但觉浊气下坠,屁从子户出,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连调养而平。
一妇每月汛行,子户旁辍生一毒,胀而不痛,过三五日,以银簪烧红,刺破出白脓盏余而消,不必贴膏药,而生
肉无疤痕。初间用针刺,近只以指掐之,脓即出,但汛行即发,或上下左右而无定所,第不离子户也。于今八年,内外
科历治不效,且致不孕。孙思两日而悟也,此中焦湿痰,随经水下流,壅于子户也,经流而痰凝,故化为脓,以原非毒
故不痛。用白螺蛳壳火 存性为君,南星、半夏为臣,柴胡、甘草为佐,面糊为丸。令早晚服之,未终剂而汛行不肿,
次年生子。
一仆妇因产难而子宫坠出户外,半月不收,艰于坐卧。家贫不能求医,忧恐成痼。有专科云∶只须用补中益气汤一
百帖,每帖用人参三钱,计二斤可收也。其夫谢云农家朝佣暮食,无隔宿之储,安有人参二斤可服也?唯命是俟耳。有
人对孙言之,孙曰∶此必产时受寒,血凝滞不能敛而收入,症虽名阴脱,未必尽由气虚下脱也,观其善餐,而大小便如
常可知矣。予有一法,价廉而功省,三五日可瘳也。用未经水锻石一块重二三斤者,又以韭菜二三斤,煎汤置盆中,将
灰投入,灰开汤沸,看沸声尽,乃滤去灰,带热坐于盆上,先熏后洗,即以熟韭菜于患处探挪,盖锻石能散寒消血,韭
菜亦行气消血,一日洗一次,如法洗之,初极爽快,洗三日果消软收入。
一人茎头肿大如升,明亮如水泡。一医作湿痰流下,以二陈加升麻、青黛、牡蛎,二剂而愈。
x金液丹x
石硫黄(十两)
研碎用瓷盒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盐泥固济,晒干。
地内先埋一罐,盛水令满,安盒在上,用泥固济。慢火养七日七夜,候足,加顶火一斤 ,候冷,取出研末。每一两用
蒸饼一两,水浸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清晨米饮下。
x小柴胡汤x
柴胡 人参 半夏 黄芩 甘草
姜枣煎服。
x龙胆泻肝汤x
龙胆草(酒炒)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 当归(酒炒) 生地(酒炒) 柴胡 甘草
水煎服。
x六黄汤x
黄 黄柏 黄芩 黄连 生地黄 熟地黄
水煎服。
x五苓散x(见胸门)
x四物汤x(见头门)
x十全大补汤x(见手足门)
x补中益气汤x(见项门)
x保和丸x(见目门)
卷之八
肛门
属性:黄帝气厥论篇曰∶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注
云∶肾气凝寒不能化液,大肠积水而不流通,故其疾行则肠鸣,而濯濯有声如囊裹浆而为水病也)所治葶苈丸。
夏子益《奇疾方》云∶有人患大肠头出寸余,痛苦,干则自落,落又出,名为截肠病,肠尽则死。但初觉截时,用
器盛脂麻油坐浸之,饮大麻子汁数升即愈。
〔源按〕此症为风邪客于大肠,盖风性善行,因逼迫而下,故肠头外出,然风又生燥,燥则营血不能贯润,故干而
自落,落后复迫大肠又下,故又干而落也。麻油润燥祛风,以治其外,大麻子汁驱一切恶风,而更能润内,内外兼治,
病故即安。
《奇病方》云∶有人患粪门内拖出一条,似蛇非蛇,或进或出,又安然无碍。此怪物长于直肠之间,非蛇也,乃肉
也,但伸缩如意,又似乎蛇。法当内用汤药,外用点药,自然消化矣。内用逐去杀蛇丹饭前服,二剂后,外用冰片点
之。先用木耳一两,煎汤洗之,洗后将冰片一分,研末而扫,扫尽即缩进而愈。
《怪疾奇方》云∶人有患湿热,大肠内虫出不断,断之复生,行坐不得。治以鹤虱为末,水调两半服自愈。
《肘后方》云∶有人患虫蚀肛,烂见五脏则死。以猪脂和马蹄灰,再鸡子白调涂,其毒瓦斯即能拨出也。
庚志云∶赵千山寓居天王寺,苦寸白虫为挠。医者戒云∶是痰,当止酒而以素所耽嗜。欲罢不能,一夕醉与外
舍,归以夜半,口干咽燥,仓卒无汤饮,适廊庑间有瓮水,月色下照莹然可掬,即酌而饮之,其甘如饴,连尽数盏,乃
就寝,迨晓虫出盈席,觉心腹顿宽,宿疾遂愈。一家惊异,验其所由,盖寺仆日织篦履浸红藤根水也。
又云∶蔡康积苦寸白为病,医者使之碾槟榔为末,取石榴东引根,煎调服之,先炙猪肉一大脔,置口中咽咀其津膏
而弗食言。此虫惟月三日以前其头向上,可用药,余日即头向下,虽药无益,虫闻肉香咂啖之意,故空则群争赴之,觉
胸中万箭攻攒,是其候也,然后用前药,蔡悉如之,不两刻腹中雷鸣,急登厕,虫下如倾。命仆人以杖桃拨,皆连绵成
串,几长数丈,尚蠕蠕能动,宿疾遂愈。
《幼科方》云∶有小儿初生,谷道不通,多致不救,非药可医。曾有人用银箸头烧红穿通其窍,大便始出,亦有用
玉簪通者。
陈尚古《簪云楼杂说》,乌程姚庄顾又虎,累叶簪绂,习享半郁。忽一日促家人持竹批,解裤受杖二十,后习为常,
间用稍轻辄加呵责,或反于杖杖之必重下,乃呼快心,如是数年,渐觉疼痛而止。医者闻之曰∶过嗜辛辣发物则热毒内
讧,因成奇痒,适打散不致上攻,否则患疽发背而死矣。此富贵人炯鉴也。
广陵有一田妇,泻下恶物如油,有一邻童,用纸捻蘸之,与油无二,众医莫效。孙兹九治之,用补中益气汤十
剂,及天王补心丹,服之而愈。旁问其故,曰∶惊气入大肠也,询之果因惊得此。
东垣治一人,肠 下血,另作一派,其血唧出有力而远射,四散如筛,春中血下行,腹中大作痛,乃阳明气冲,热
毒所作也。当升阳去湿,和血脉。以陈皮二分,熟地、归身、苍术、秦艽、桂各三分,生地、丹皮、生甘草各五分,升
麻七分,炙甘草、黄 各一钱,白芍一钱五分,名曰升阳去热和血汤,作一服,水四盏煎一盏,空心稍热服。
《准绳》载∶无择翁治脉痔外无形,而所下一线如箭,或点滴不已。此由脉窍中来也,用 皮丸。
程仁甫治一儿,一岁之内,大便三四十日只通一次,每通时腹胀盛。此乃胎毒热结所致。用玄明粉米饮调下一钱,
三五次之后不复闭。
x葶苈丸x
葶苈(炒) 泽泻 椒目 桑白皮 木猪苓 杏仁(各五钱)
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葱白汤下,不拘时服,以利为度。
x逐邪杀蛇丹x
当归 白芍(各一两) 萝卜子(三钱) 地榆(五钱) 大黄(一钱)
水煎服。
x天王补心丹x
生地(四两) 人参 元参(炒) 丹参 茯神 桔梗 远志(炒,五钱) 枣仁(炒) 柏子仁(炒、研去油) 天
冬(炒) 麦冬(炒) 当归 五味子(一两)
蜜丸弹子大,朱砂为衣,临卧灯心汤下一丸。
x 皮丸x
皮(炙焦,一两) 槐花(炒) 艾叶(炒黄) 猪后悬蹄垂甲(炙黄,十枚) 盈尺皂角(一挺,去弦核、醋
炙黄)
为细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x补中益气汤x(见项门)
x二陈汤x(见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