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连、生姜同炒。各为末。赤痢。黄连末茶下。白痢。姜末乌梅汤下。如痢已服前药未
效。宜麻仁散。腹痛加乳香煎服。次宜豆粟散。痢。古云滞下。因积滞成之。盖食积欲出而
为腹痛。里急气滞而不与之出。故为后重。色有赤白。大抵赤则热。白则冷。又云。夏伤于
暑。秋不疟则痢。治法宜去积。通其气。解其暑。去积感应丸。严氏黑丸子。通气苏合香丸。
宽中散。香连丸。解暑五苓散。香薷散。凡治痢药宜酸苦。不宜甘咸。先当知此。盖痢疟无
正方。故再述此。卫生者幸详择焉。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取地杨梅茎子煎服。
x治赤白久痢。x(出本草)
以茅膏菜。煮服之。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以薤白一握。切。煮作粥服之。
x治赤白痢极验方。x(出本草)
以桃竹蓐洗。和姜捣碎。煎服。
x治服丹石劳热。患赤白痢。多时不瘥者。x(出本草)
煮猪肉经宿露中。明日空腹。酱之食。一顿即瘥。
x治赤白下痢。x(出本草)
用山豆根捣末。蜜丸。空心煎水下二十丸。三服自止。
x治四肢风痹。赤白下痢。x(出本草)
取鹈鹕嘴烧为黑末。服一方寸匕。
x治赤白痢下多。崔元亮海上方。x
用马齿苋捣。绞汁三大合。和鸡子白一枚。先温冷热。及下苋汁。微温。取顿服之。不
过再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用苦苴根。煮汁服之。
x治赤白痢x
以石榴皮炙令黄。杵末。枣肉为丸。空心服。
x凡痢本应先白后赤。后白为肠蛊。x
牛膝三两捣碎。以酒一升。渍经一宿。每服一两杯。日三服。
x治赤白痢下。骨立者。x(出本草)
用地榆一斤。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绞滤。空腹服三合。日再服。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以艾。醋煎作煎。服之。
x治赤白痢下水谷。宿食不消者为寒。可疗。x
以酸石榴皮烧赤末。服方寸匕。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以蜂房。水着饮之。
x治赤白痢。下部疼痛。x(出本草)
以乌梅二十枚打碎。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以槐花炒。服。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取郎助根茎。煮服之。
x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结痛。下血。x(出本草)
以野狼牙煎服。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熬豉令小焦。杵服一合。日三。无比。又熬豉令焦。水一升。淋取汗。令服。冷则酒淋。
日三。有验。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以研药锉。水煎服。出南海诸州。根如乌药。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以蛇婆炙食。亦烧末。服一二钱。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以李树根。浓煎服之。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以角落本皮。煮汁服之。
x治赤白痢下。令人下部疼重。故名重下。出脓血如鸡子白。日夜数十行。绕脐痛。x
(出本草)
用黄连一升。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脐下当小绞痛即瘥。再服。
x治赤白痢。x(出本草)
用诃黎勒三枚。检取上好者。两枚炮取皮。一枚生取皮。同末。临服以浆水一两合服之。
淡水亦得。若空水痢加一钱半甘草末。若微有脓血加二钱。若血多加三钱。昔刘禹锡传信方
云。予曾苦赤白下。诸药服历久不瘥者。转为白脓。令狐将军传此方服。立效。
x治赤白痢。无问远近可服。 痛不可忍。出入无常。下重疼闷。每发面青。手足x
x俱变者。x
用黄连一两去毛。好胶手许大碎。蜡如弹子大。三味以水一大升。先煎胶令散。次方下
蜡。又煎令散。即下黄连末。搅相和。分为三服。惟须热吃。冷则难吃。神妙。
x治暴赤白痢。如鹅鸭肝者。痛不可忍。x
x治赤白痢久不瘥。复下脓血者。x
上以甘草干姜汤。吞云母二十粒如麻子大。日一服。不过三服。即瘥。
卷二百十二泄痢门
白滞痢
属性:(附论)
夫白滞痢者。冷痢之类。盖肠虚受冷。留而不去。举津液相搏。结滞如脓。或如凝脂。
腹痛而下。故为白痢。
x方x
x附子汤x(出千金方)x治冷白滞痢及腹痛。x
附子(一两半) 赤石脂(一两) 干姜(一两半) 芍药 甘草(各半两) 当归 龙
骨(各两半) 白术(二两) 牡蛎(一两半) 人参(三分) 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有脓加浓朴一两。去粗皮。姜汁涂炙紫
色。若呕加陈皮一两。汤浸去白焙。
x龙骨汤 疗白滞下。夜无复数。x
龙骨 牡蛎(各三两) 乌梅肉 熟艾 白头翁 干姜(各一两) 女萎 黄连 当归
(各二两) 甘草(六两) 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二合。分服。日三服。一断便止。
忌海藻、菘菜
x豆蔻丸 治白滞痢。腹脏撮痛。x
肉豆蔻(一两) 草豆蔻(一两) 缩砂仁(一两) 母丁香(一两) 木香 沉香(各
半两) 墨(半两) 枇杷叶(炙一两) 上捣罗为末。烧粟米饭为丸樱桃大。每服二丸。
米饮化下。食前
x浓朴散x(出圣惠方)x治白痢。四肢不和。腹内 痛。x
浓朴(二两) 地榆(一两半) 当归(一两) 黄连(二两) 赤芍药(半两) 赤
石脂(二两) 禹余粮(二两) 干姜(一两) 吴茱萸(半两) 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不
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x马蔺子散x(出圣惠方)x治赤白痢腹内 痛。行数极多。色白如涕。如泔淀。x
x不欲饮食。x
马蔺子(二两) 地榆(一两) 浓朴(一两) 艾叶(一两) 赤石脂(二两) 龙
骨(二两) 当归(一两) 肉豆蔻(一两) 白术(一两) 上捣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
以粥饮调下二钱。
x诃黎勒散x(出圣惠方)x治白痢腹痛。胸膈痞满。不能饮食。x
诃黎勒(一两) 木香(三两) 附子(一两) 干姜(一两) 白茯苓(一两) 浓
朴(一两) 枳实(一两) 甘草(半两) 当归(一两锉) 上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
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x黄连散x(出圣惠方)x治白痢腹疼。不思饮食。瘦瘁骨立。宜服。x
黄连(一两) 干姜(一两) 浓朴(一两) 神曲 禹余粮(各一两) 赤石脂(二
两) 当归 酸
每服不计时候。
x牡蛎散 治白脓痢。昼夜无数。x
牡蛎(一两) 龙骨(一两) 乌梅肉(半两) 白头翁 女姜 黄连 当归 甘草(炙
各半两)
x人参汤 治白滞痢及小便白。x
人参 龙骨 当归 干姜(各半两) 甘草 白茯苓(各半两) 浓朴(一两) 上捣
筛。每服五
x肉豆蔻散x(出圣惠方)x治白痢心腹胀满。不能饮食。x
肉豆蔻(一两) 浓朴(三两) 干姜(一两炮) 甘草(半两) 诃黎勒(一两半) 陈
橘皮(一两汤浸) 上捣细罗为末。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二钱。
x龙骨散x(出圣惠方)x治白痢腹痛。不能饮食。x
龙骨 赤石脂 白术(各一两) 浓朴 当归(各二两) 吴茱萸(三分汤浸) 上捣
细罗为散。
x陈曲汤 治白滞痢及腹痛不止。x
陈曲(半两) 黄连 浓朴(各一两) 干姜 附子(炮裂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每
服五钱。水
x白术汤 治白滞痢及水痢。日夜一二十行。心中痛。x
白术(三分) 甘草(半两) 浓朴(一两) 黄柏 龙骨(各半两) 上捣筛。每服
四钱。水一盏
x阿魏丸 治丈夫妇人。久患白滞。痢如鱼脑。x
阿魏(一分) 桂末(半两) 木香(半两) 安息香(一分) 独头蒜(二颗) 上
同研极细。温酒
x黄芩丸 治白痢多脓。肚中 痛。x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一两半) 吴茱萸(炒一两) 诃黎勒皮(炒二两半) 上为末。
炼蜜和丸
x当归丸 治白脓及诸痢。x
当归 黄连(炒三分) 乌梅肉(半两) 阿胶(半两) 上为末。熔蜡为丸。如梧桐
子大。每服空心温粥饮下二十丸。日午再服。
x豆蔻汤 治白滞痢。心腹胀满。不下食。x
肉豆蔻 甘草(各半两) 干姜(炮半两) 浓朴(一两半) 上粗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再服。
x姜附散 治脏寒下痢白脓。心腹 痛。x
干姜 附子 诃黎勒 龙骨(各一两) 上为散。每服三钱。煎乌梅汤空心调下。
x乌梅肉丸 主冷白脓痢。食不消。病源曰。白滞痢者。肠虚而气冷客之。搏于肠间x
x。津液凝
乌梅肉 熟艾 黄柏 甘草(炙各八分) 上为捣筛为末。蜜和丸如桐子大。粥饮服十
五丸。三服。忌海藻、菘菜。
x桃花丸x(出十便良方)x治肠胃虚弱。冷气乘之。脐腹搅痛。下痢纯白。或冷x
x热相搏。赤白相杂。肠滑不禁。日夜无度。x
赤石脂 干姜(各等分) 上为末。水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
空心。日三服。若血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一方为米饮下。蜜丸亦可。
x和气饮子 治大小腑皆通。下痢白色。宜服此。兼进诃黎勒丸。x
人参 白术 当归 肉豆蔻 阿胶 白茯苓 干姜(各三分) 木香 罂粟壳 香蔓 甘
草(以上各二钱) 蒿豉饼(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服。
无时
x诃黎勒丸 治白痢。x
诃子(半两) 肉豆蔻(一两) 木香(三钱) 干姜(半两) 阿胶(三钱) 上为
细末。糯米
粥浓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陈粟米饮下。二件相间服。痢减则减。痢止则勿服。
果
因招其调治。得二方。不数服而愈。
x治伤酒后脏腑不调。忽时下黄白痢。胸膈不快。饭食无味。精神少爽。宜服此方。x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