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难治,须趁其毒未入肾未入腹之先,内服以桑叶、金银花、生地、生甘草煎汤,兑入竹沥汁少许,徐徐送之。
外以寒水石、生黄柏、生甘草,共为末,调芭蕉汁敷之,无芭蕉汁改用新汲水亦可,再仿移花接木之法,以黄牛
肉切薄片,先用黄连水浸过,贴患处干即易之,以吸收其丹毒,比用猪精肉更佳。
卷三
身体诸病门
属性:(首叙四诊要言)
卷三身体诸病门
面部五脏部位
属性:额上属心火居南。左颊属肝木居东。鼻准属脾土居中。右颊属肺金居西。颏下属肾水居北。
卷三身体诸病门
察面色
属性:青为肝色,如面青病在肝,主多腹痛,又主惊风之证。赤为心色,如面赤病在心,主火热。黄为脾色,如面黄病
在脾,主伤食。白为肺色,如面白病在肺,主虚寒。黑为肾色。如面黑病在肾,主痛,若黑而无润色,多是恶候。
卷三身体诸病门
审苗窍
属性:舌乃心之苗,红紫为心热,肿黑为心火,淡白为心虚。
鼻准与牙床乃脾之窍,鼻红燥为心热,鼻惨黄为脾败,牙床红肿为脾热,牙床破烂为心火。
唇亦脾之窍,红紫为脾热,淡白为脾虚,黑为脾将绝,口左扯为肝风,口右扯为脾之痰。
卷三身体诸病门
听五声
属性:五声者,笑、呼、歌、悲、呻。内应心、肝、脾、肺、肾五脏也。五声不和,则五脏有病之情毕露矣。
心属火,病则声急喜笑。肝属木,病则声狂叫多呼。脾属土,病则声颤轻如歌。肺属金,病则声悲音浊。
肾属水,病则其声长细如呻吟。有声有泪,声长曰哭。有声无泪,声短曰啼。啼而不哭则气不伸畅,主腹痛。哭
而不啼则气急心烦,将成惊也。 煎不安者,乃心经内热,故烦躁不宁也。嗄声者,哑也,声重音浊,此为外
感风寒也。
有余之证其气实,故声雄大而壮丽。不足之证其气虚,故声怯弱而轻短。
多言,其身热,皆阳也。阳主腑,故曰阳腑证也。
懒语与身凉,皆阴也。阴主脏,故曰阴脏证也。
狂言焦燥者,邪热盛也。神昏谵语者,热乘于心,故曰病势重也。鸭声音,声在喉中而哑,气将绝也。有声
音,声无回转而急,气将散也。
卷三身体诸病门
验指纹
属性:第一节风关。第二节气关。第三节命关。虎口,叉手处也。男先看左手,女先看右手。
辨纹色又当视纹形大小曲弯。
红黄相兼,隐隐不见,则为平安无病。紫主内热。红主伤寒。黄主伤脾。黑主中恶。青主惊风。白主疳证。
再脉纹见下截风关为轻,中截气关为重,上截命关为尤重,直透三关则大危。
如圆长者,名曰长珠纹,主饮食伤。如一点红色,名曰流珠纹,主内热。如上尖长,下微大者,名曰去蛇纹,
主伤食吐泻。如上大,下尖长者,名曰来蛇纹,主湿热成疳。如形弯向中指,名曰弓反里纹,主感冒寒邪。如形
弯向大指,名曰弓反外纹,主内热痰盛。如纹斜向中指,名曰纹斜向左,主伤风。如纹斜向大指,名曰纹斜向右,
主感寒。如若直悬针,微短,名曰针纹。主痰热。如直射如枪,微长,名曰枪纹。主痰热。如纹直射指端,
名曰透关射指纹,主脾气大败。如纹直射指甲,名曰透关射甲纹,主脾气大败。二者均病危不起。如纹似乙字者,
名曰乙字纹,主惊风抽搐。如二曲如钩,其纹主伤生冷。如三曲如虫,其纹主伤硬物。如纹形似水,名曰水字纹,
主咳嗽。如纹联系如环,名曰环纹,主疳病。如纹似弯虫,名曰曲虫纹,主积滞。如纹似鱼刺,名曰鱼骨纹,主
惊热。如纹似乱虫,名曰乱虫纹,主蛔虫缠扰。
卷三身体诸病门
切周岁脉
属性:小儿一岁有病,则当切脉,但部位甚小,只以一指诊之,而寸、关、尺三部。胥在其中。切脉法分别详列于下。
一息者,人之一呼一吸也。至者,脉之至数也。一息六至,为和平之脉,则曰无病。
浮脉者,轻取皮肤之上,故曰浮。其病在表,主外感风寒。
沉脉者,重按筋骨之间,故曰沉。其病在里,主内伤饮食。
数脉七至或八至,主病在六腑,属阳也。
迟脉四至或五至,主病在五脏,属阴也。
滑脉如珠,往来流利,病主痰盛。
涩脉滞涩,往来艰难,病主血少。
芤脉者中取无力,病主失血。
微脉者,按之微细,若有若无,病主怯弱之证。
洪脉者,来时虽盛,去时无力,病主火热。
促脉者,数而时止,病主惊痫。
结脉者,缓而时止,病主积聚。
紧脉者,左右如转索之象,沉紧病主腹痛。浮紧病主感寒。
弦脉者,端直如张弓弦,病主停饮。
浮中沉三部无力,为虚,虚为不足。
浮中沉三部有力,为实,实为有余。
洪紧者,痘疹欲发也。
大小不匀者,中恶之证也。
一息三至,是虚寒之极。九至十至,乃火热太甚。若一息只一至二至,或十一至十二至者,皆不治之症。
浮散无根又沉,及浮取之不应指,皆难治之脉。
小儿诊脉,不过如此。凡病之阴、阳、表、里、虚、实。仍当合望闻问三者。参考而得病情矣。
卷三身体诸病门
勘病状
属性:发热无汗,是病之邪在表也。内热便硬,是病之邪在里也。昼烦热而夜安静,是阳旺于阳分,其病在阳。
夜烦热而昼安静,是阳陷于阴分,其病在阴。喜冷恶热,皆属阳病,故为热也。喜热恶冷,皆属阴病,故为寒也。
胃壮者能食,胃弱者不能食。胃干燥者口渴,胃湿盛者口不渴。
大便稠粘,秽气难闻者,是内有滞热,病从热化也。
小便清白不赤,为虚寒,病从寒化也。
耳梢冷,尻骨冷,四肢发冷,此痘疹欲发之候。如单指梢发冷者,此惊痫将作之征。肚腹热闷主内热,手足
厥冷主中寒。
小儿无故皱眉曲腰啼者,主内因腹痛,又当按其或软或硬,若喜按者为虚,不喜按者为实。
两耳常常发热者,主外因风热。
卷三身体诸病门
解颅
属性:解颅者,谓头缝开解而颅不合也。此由先天肾气不足之故。肾主骨髓,而脑为髓海,肾气不足,则脑髓不足,
故颅为之开解也。古法用六味地黄丸(如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
泻)或用加味八物汤(如参、术、苓、草、芎、归、芍、地,加酒炒芩、连),煎服。外用天南星,微炮为末,
醋调涂绯帛,贴于头上。炙手频熨。或用干姜、细辛、桂心,研末,和生姜汁涂之。以合为度。
〔真按〕脑不满而颅不合,中陷而角四起,如古钱之形,儿无脑髓,犹树无根,不过千日则成废人。此儿
长必少笑,宜于千日内急治之,暑月可服六味地黄丸,冬天则宜服补天大造丸,以人参、黄 、白术、枣仁、当
归、山药、茯苓、枸杞、熟地、再加龟鹿二胶,熬膏服之。外以柏子仁、防风、南星,研末,醋调摊红 上,看
颅门大小剪贴。干则用热醋润湿,或用茵陈、车前子、百合,为末,以乌牛乳汁调涂足心及头缝开处,一日一换。
更有一法,只用头巾裹护,服汤剂不敷外药,俟气血渐充。自无不合矣。
卷三身体诸病门
颅肿
属性:颅门肿起,谓之颅填。因乳哺失常,或寒热乘脾,其气上冲,则颅高而突。又有肝盛风热交攻,亦致颅填突起,
汗出,毛发黄而短是也。若寒气上冲则牢硬,热气上冲则柔软。然寒肿者十之一,热肿者十之九。古法用泻青丸
(如羌活、川芎、黑栀仁、龙胆草、当归、防风、锦庄黄,研末蜜丸,青黛为衣,如大豆大),每服一二丸,清
茶化下。寒肿,古法用参苏丸,或煎汤剂(如人参、茯苓、枳壳、半夏、前胡、桔梗、苏叶、葛根、陈皮、甘草,
引用生姜、葱白等味)。
〔真按〕颅门肿起,除寒气热气外,更有因包裹严密、盖覆过浓,阳气不得外出,亦现赤肿之形。只要衣被
寒暖,适合中度,即可痊愈。若寒肿者,但用吴茱萸末和水,调贴两足心。热肿者,但用黄柏末调涂两足心。即愈。
卷三身体诸病门
囟陷
属性:囟陷者,因脏腑有热,渴饮水浆,致成泄泻,则气血虚弱,不能上交脑髓,故囟陷成坑也。古法用参苓白术
散(如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桔梗、薏苡、莲肉、炙甘草,引用姜、枣),或八味地黄丸(如六味地黄丸加
附子、肉桂),外用黄狗头骨炙黄为末,以鸡子清调敷,渐渐自平。
〔真按〕囟陷乃胃虚脾弱之见证。若与枕骨同陷,则尤甚于囟陷。有因禀受父精不足,母血虚羸而陷者;有
因久病而陷者,肾元不固,急宜培补气血。必使气血充足,方能上交脑髓,而陷自平。但用补气生血之法,以参
与远志二味,药虽简单,久服有益。参品不一。须视小儿之寒体热体为取裁耳。外敷之药,与解颅相同。
卷三身体诸病门
发不生
属性:发不生者,因禀受血气不足,不能荣于发也。古法用苁蓉丸(如苁蓉、生姜、地黄、当归、山药、白芍、胡
粉,炼蜜为丸),黑豆汤吞下。另用矾化二三十丸,涂擦头上。
〔真按〕发为血之余,血足自能自发。小儿以乳为粮,只要良好乳汁,培养后天,外擦生发油以助其发源,
不必服药。
卷三身体诸病门
齿不生
属性:齿不生由禀气不足。则髓不能充于骨,故齿久不生。古法用芎黄散(如川芎、生干地黄、当归、山药、白芍、
沉香、甘草,为末),白汤调服。再将干药末擦齿龈上,日二次,或用雄鼠脊骨为末,擦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