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小儿误服反药时,或有之不得不思解救之法,以策万全,亦附于外治法之后。
一是书各门列方,皆从多年经验而得,所患何病,可服何药,但求中病之适可而止。盖小儿之病,参互错
综,惟不误证不误药,虽病仍可转为无病。区区一片婆心,尚冀高明匡其不逮,阅者谅之。
卷一总论
胎婴说
属性:上古元气浑庞,太和洋溢,八风正而寒暑调,六气匀而雨 若,故胎元之受于父母也浓,迨开辟既久,人物
繁植,发泄过伤,水旱刀兵,灾 迭见,而况膏粱藜藿,遭遇不同,殚精竭神,耗伤元气,故胎元之受于父母也
薄,赋禀既分浓薄,断不能执古方以治今病可知矣。
卷一总论
护胎说
属性:天地好生,万物化生,胎元长养,关乎造化自然,兹将成胎之后,照《颅囟经》按月次第列之。
一月为胞胎,精气凝也。
二月为胎形,始成胚也。
三月阳神为三魄。
四月阴灵为七魂。
五月应五形,分五脏也。
六月应六律,定六腑也。
七月精窍开,通光明也。
八月元神具,降真灵也。
九月宫室罗布,以御外侮。
十月受气足,万象成也。
观上列则知胎元长养,本乎天之自然,非由于人之勉然,古人胎教,兹不赘言,惟妊母以脏气护胎,凡母之
饱饥劳逸,喜怒忧惊,饮食寒温,起居慎肆,皆与胎婴有密切之关系,窃愿以节饮食、适寒暑、戒嗔怒、寡嗜欲,
为妊母勖之。
卷一总论
脏腑生成说
属性:一月之孕如白露,二月如桃花,三月先生右肾则为男,阴包阳也,先生左肾则为女,阳包阴也。
其次肾生脾,脾生肝,肝生肺,肺生心,肾属水,故五脏为阴。
其次心生小肠,小肠生大肠,大肠生胆,胆生胃,胃生膀胱,膀胱生三焦,小肠属火,故六腑为阳。
其次三焦生八脉,八脉生十二经,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丝络,丝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
三万四千孙络,孙络生三百六十五骨节,骨节生三百六十五大穴,大穴生八万四千毛窍,由是五官八骸之身,
可称完备。
卷一总论
论儿之寿夭
属性:头角丰隆,髓海足也,寿。背脊平满,脏腑实也,寿。腹皮宽浓,水谷盈也,寿。肉实者脾足,寿。筋强
者肝足,寿。骨坚者肾足,寿。不妄言笑者心足,寿。不多啼哭者肺足,寿。哭声连续者肺实,寿。不久眠睡者
脾实,寿。肌肉温润,荣卫和也,寿。人中深长者,寿。脸妍如桃,发黑如漆者,表气实也,寿。小便清长,大
便滋润者,里气实也。寿。
以上列举皆主寿相。
颅破项软者,阳衰于上。 小脚 者,阴衰于下。鼻孔干燥
者肺枯,唇缩流涎者脾冷。发稀者血衰。形枯色灰者表虚。泻利无时者里虚。青紫之筋散见于面者,多病风热。
疮疥啼哭,多笑语者,皆阳火妄动之候。
以上列举,虽主夭相,亦在抚儿者善为调护耳。
卷一总论
辨儿之变蒸
属性:变蒸之说,亘古所无,至两晋王叔和始一言之,迄隋唐巢氏以来,其说更繁,盖谓小儿变蒸,以初生至三十
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变者变生五脏,蒸者蒸养六腑,积五百七十六日而毕,如蚕之有眠,龙之脱骨,
虎之转爪,已属隔靴搔痒之谈,更有主天一生水之说者,有主木火相生之说者,有主木金相克之说者,皆非也,
若谓小儿至变蒸之日,必身热或夹惊,而口面唇舌俱不变色,身热或轻或重,而精神与常无异,乃考其变蒸之
方,竟有乳母宜服小柴胡汤以解之,甚至用褊银丸之巴豆、水银、黑铅、京墨、麝香之类而峻下之,此诚不值一
笑矣。予平日临证之经验,未见一儿根据变蒸之期而发热者,有自生至长未尝发热者,有生下十朝半月而常多作
热者,岂变蒸之期可以更改耶,况小儿有病,非外感,即内伤,未闻有无因而病者,岂有病即可以变蒸为病因
乎,知此则不辨自明矣。
卷二初生门
初生保护
属性:甲、穿衣不宜过暖,最好用老人旧袄旧 ,改作衣衫,取其真气相滋,令儿多寿,盖被用新弹旧棉絮最佳。
乙、睡时不宜枕臂,须制小枕,或装绿豆壳,或装芦絮,左右调换侧卧为安,勿使正面仰卧,恐易酿成惊
疾,又小儿同母睡时,切忌鼻风口气吹儿囟门,致成风疾。
丙、灯火切不宜炙,古法有初诞之时,便用灯火于头额发际灸之,又有用全身灯火,按穴灸之,彼以为有
经有府,有理有法,能截风路,适足以大开风门,戒之戒之。
丁、初生百日之内,不宜竖抱,恐有头倾项软,天柱倒侧之虞,半岁前不可独坐,恐有龟背伛偻之疾。
戊、衣服自初生至十岁,不可夜露,因有鸟名天地如,一名隐飞鸟,纯雌无雄,最喜夜出飞鸣,落羽毛于
儿衣中,令儿作病,如衣经夜露,可即用醋熏之。
卷二初生门
附养子十法
属性:一要背暖。二要脐暖。三要足暖。四要头凉。五要心胸凉。六要勿见怪物。七脾胃常要温。八啼未定勿便
食乳。九勿服轻粉、朱砂。十少洗浴。
卷二初生门
初生拭口
属性:婴儿初离母体,口有液毒,啼声一出,随即咽下,而毒伏于
命门,他日发为惊热、疮疡、恶痘等症,须于未啼时,急用丝棉裹指,挖退场门内浊秽,以清脏腑经络。
至月内拭口解毒,有用胭脂蘸茶者,有用黄连浸汁者,有用朱砂蜜者,有用豆豉汁者,有用金银花汤者,有
用三黄汤者,有用京墨磨茶者,有用淡姜汤者,其法不一。
〔真按〕∶新产小儿,胃气未动,混一清虚之府,只用生甘草末少许,煎汤不可太甜,轻轻擦之,或用淡盐
茶,均为稳妥,至拭口之后,以胡桃肉去皮嚼极烂,以薄绢包如小枣,纳儿口中,使吮其汁,非独和中,且能养
脏,亦佳法也。
卷二初生门
初生断脐
属性:儿在胞胎十月,止于脐中与母通气,虽出胞胎,其脐中所通之气,犹未尽绝,剪断脐带,当以六寸为度,不
可过为短长,短则伤脏,长则损肌,其束脐当用软绢新棉裹之,以避尿湿风邪,此预防脐风第一要法。
〔真按〕古法用胡粉散敷脐带间,或用烙脐饼子,安灸脐上,及用艾丸浸油熏烧脐带,均有流弊,但俟脐带
自落时,以封脐散掺之,再盖以小膏药,如湿再换,以干为度。
卷二初生门
初生洗浴
属性:临浴时须择无风密处,适可而止不可久坐水中,冬月恐其受寒,夏月恐其伤热。其汤古用虎头骨、桃枝、金
银器、猪胆汁煎汤洗之;或用桃槐桑梅柳五枝加猪胆汁洗之,以去污秽而润肌肤,并可使儿少惊,亦不多生疮疥。
〔真按〕洗浴当护儿背,以防风寒从背入,而成痫风,又需掩好肚脐,勿令潮湿,恐生撮口脐风,其汤只用
鲜菖蒲金银器煎洗,尤为简切。
卷二初生门
初生哺乳
属性:凡初乳先须捏去宿乳后与之。
凡母欲寐即夺其乳,恐睡困不知饱足,亦防儿之鼻风吹乳,变成外吹。
婴儿半岁以内,只可吃乳,出六个月,方可与稀粥,然肠胃尚脆而窄,不可与乳同吃,恐乳食相并,难以克化。
卷二初生门
初生乳核
属性:婴儿初生,两乳必有核子,历久不散,则肿硬成毒,啼哭不已,须常常将两乳揉去乳汁,其核自消。
卷二初生门
初生剃头
属性:婴儿弥月,剃头,须向密室温暖处剃之,因其气血未盈,寒风易入,剃后须用杏仁三枚,研细,薄荷三叶再
同研,将麻油滴三四点,合腻粉拌匀擦头上,能避风邪,免生疮疖热毒等症。
〔真按〕剃胎头不用热汤,只用煮熟鸡子黄去白一个乘热擦头,比汤洗尤觉柔滑易剃,可免湿气伤风。
卷二初生门
初生无皮
属性:儿初生下,满身无皮,但是红肉,其证有二∶(甲)因父母素有杨梅结毒,传染胞胎,故生下或上半身赤烂,
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者。(乙)因月分未足,生育太早,遍体浸渍,红嫩而光,二证俱是险恶之候。
(甲)证因父母遗毒而无皮者,古法内服换肌消毒散(如当归、生地、赤芍、川芎、皂刺、土茯苓、银花、连翘、
生甘草、白芷、苦参、白鲜皮、防风,引用灯芯等味),外敷清凉膏(用锻石粉水泡露一宿,面上浮起如云皮者,
轻轻取之,微带清水,对小磨香油顺搅成膏),或用鸡黄
散(如黄柏、石膏,各等分 研细末),湿则干扑,干则用猪胆汁调涂。(乙)证因胎元不足者,古法内服当归
饮(如何首乌、白鲜皮、白蒺藜、甘草、当归、生地、白芍、人参、黄 、川芎等味),外用早稻白米研细粉,
时时扑之,其皮渐生。
〔真按〕内服多味汤药,断非儿体所能胜。(甲)证只用金银花、生甘草、煎汤服之,外加芦甘石研粉,调
鸡子清涂之。(乙)证不必服药,只用顶好粳米,此米产自福建省,次则江西弋阳县所出,逊于闽产,研极细
粉,扑之,较为平稳。
卷二初生门
初生胎黄
属性:儿生遍体面目皆黄,其色如金,此因孕妇湿热太盛,儿胎在母腹中,久受湿热熏蒸,蕴毒致生此症,有微黄
深黄之别,症轻者为微黄,古法用生地黄汤(如生地、赤芍、川芎、当归、赤苓、泽泻、猪苓、天花粉、生甘草、
茵陈蒿,引用灯芯等味),症重者为深黄,古法用犀角散(如犀角、茵陈篙、栝蒌根、升麻、生甘草、龙胆草、
生地、 寒水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