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伦理、习俗等多个方面,以道家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学说为主体,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难经》尝云:“上工治未病。”《黄帝内经》亦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故中医要求人类,不仅要主动地适应自然,更要积极地改造自然,和自然做斗争,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与健康的水平,减少疾病,延长寿命。(这与道家养生学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理论是一样的。)所以,中医在对治疾病时,首先从培本固元入手,待根本稳固后,疾患自然不治而愈。并且,中医也提倡,人在健康状态下,就应重视形体与精神的调养,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产生。没有了疾病的困挠,寿命也将自然的延长。因为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已获得了防御、适应等功能,平时虽有病菌入侵,但不一定马上会生病;一旦防御、适应等功能低下、衰退,人生病以后虽大多可治愈或自愈,但病变本身给机体带来的损害,往往不易完全康复。故中医与其说是治病的学问,莫如说是治命的学问。
再者,胡先生对现代一些年轻人生病后不服药,也很不赞同。先生认为,人的机体在不停的运转中,自然会有不同的损耗,有的损耗经过休息、修养,可以恢复。但有的损耗,由于工作、生活等不同因素的限制,不能及时恢复,或很难恢复,这时就需要用药物来补充、修复。这就象一台机器,长期使用自然会产生磨损,虽然让它停止工作,但它的磨损部分不会自然恢复,只有及时的保养、修理、修复,才能延长它的使用期,否则很容易报废。人体也是这样。胡先生建议,人生病以后,要及时的服药。并且在平时,也需要常服一些补益的药物。作为道家养生学大家,胡先生也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时常服用一些药物。胡先生说,道教中有部早晚诵读的经典中,曾有一句“药功相助”,就是讲这个道理的,修养功夫虽对身体的健康长寿有作用,但药物的辅助是必不可少。道教将这个放在每日必诵的经典中,可知中药在养生中的重要性。胡先生还认为,西药在治病方面有一定的长处,但它只能治病,而不能治命,所以要补益身体,中药是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中药在治疗一些疑难杂症上也很大优势,只不过这一点,好多现代人不太重视罢了。
在多年的行医中,胡先生认为,针灸在养生保健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针灸可以增强人的体质,预防疾病的产生。通过临床实践,胡先生发现,针灸能调整物质代谢,恢复机体机能的紊乱,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防御外来病邪的侵扰,平衡人体血液中的各种成份,对人体的生理平衡,机体的防病抗病,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俗语中“针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环跳一刺,通经活气”,“针背脊,不求医”等,在中医临床中,是有根据的。实践证明,针灸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对高级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加强的作用。还能增强应激适应能力,改善消化系统的吸收、代谢功能,促进血清蛋白合成,刺激造血器官,促进造血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脏腑功能,提高抗病能力,从而防止疾病的侵袭,延缓衰老。所以胡先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针灸保健之术,服务于自己及患者的健康。
四 太极常运
胡先生常对我们这些学生讲,太极不离手,延年更益寿。先生早年在杭州跟随一代内家拳大师黄元秀学太极拳,深得其要。后到北京工作以后,又得京东派太极拳之真传。并将太极拳养生、中医针药养生,与陈撄宁先生创导的仙学学术内外丹法相结合,补充完善了陈撄宁先生的仙学学术,得到了陈撄宁先生的认可与赞许。
先生通过几十年太极拳运动的实践认为,太极拳是一种高级的气功,在医疗保健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虽然有人多奢谈气功,然皆达不到锻炼太极拳而产生的作用。
从养生角度而言,先生讲,太极拳所产生的效果,可以涉及到人体的诸多方面。就总体而言,道家传统养生,是为了促进机体的健康,且以长生久视为目的。而人体健康长寿的标志,是机体内诸多方面关系的协调统一,共同维护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人体的正常生命过程,是机体生化能力的具体表现。机体的生化能力,是以气化过程为其表现形式的,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理论概括了人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并反映了机体代谢过程的实质。而太极拳的气化,包含了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对立统一的生命过程。
有人通过现代的科学方法,对太极拳锻炼者,进行过一番科学测试。结果得出,太极拳的修炼,对人体的各大系统,均产生有益的因素。如太极拳运动对于增强和保持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作用。现代科学认为,人体免疫系统可跟踪并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有害因子,可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激发各抗体活力,使免疫力增强。又近年来的医学科学研究证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发生生化变化,激活免疫细胞的活力。太极拳则一种具有心理营养剂作用的运动,它能有效的消除烦恼、紧张、沮丧、不安等消极心理,减轻精神压力,使人心情舒畅,精神焕发,从而可使机体能有效地获得和保持更高的免疫能力。
还有,太极拳对现代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也很好的防治作用。研究表明,太极拳可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和机体利用氧的能力。可使机体各器官组织系统得到充足氧和养料的供给,加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改善微循环。从而有益于防止和消除血流量减少,血液粘稠等使机体易于衰老的各种因素。并能提高血栓溶解酶活力,减小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促进心脏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以预防由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梗死、脑血栓或脑出血等心血管疾病。太极拳的修炼,还有益于防治某些呼吸系统的疾病;促进消化,提高消化吸收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使肌纤维增粗,使肌力增强,使肌肉弹性增加,体型健美,消除体内多余脂肪;等等作用。
跟胡先生见过面的人,或许会记得,先生即使在闲谈之时,两手亦不停的或划太极圈或搓手或敲臂或做其他的运动。先生说,太极拳学好一式即能达到养生之功效,现在外边传播的太极拳架式太多,对工作忙碌、无有太多时间专门做太极拳运动的现代人来说,不是很适合。其实,能将其中的一个动作做好,就能达到整套太极拳所产生的效果,而且也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不用占用太多时间。故而先生常会教学生或患者一两式太极拳,供大家养生健身之用。并且在内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两套健身操,也改进了古传八段锦的运动方法(胡海牙先生改编的《内家八段锦》载于2002年第4期《武魂》杂志),方便喜爱养生健身的人们运动。
结语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只有身体康健,才能更多地为社会服务;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空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那只能是空谈。毛主席曾讲:“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因为只有身体好了,才有精力去学习;学习好了,自然工作会好。胡先生虽已九旬,每星期尚要坚持出门诊为患者服务,每星期天还要为学生们讲课,自己也在不停的学习新的知识,他的实际行动,真正体现了其多年修养的现实意义。我想,如果我们也能按先生所讲的方法,从饮食起居,从静功修养,从医药补养,从太极锻炼,去完善改造自己的身体,不仅有益于自己,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相信,如果我们能这样,我们人生也会日趋完美,等我们老的时候,我们将会感到我们是无愧于自己,无愧于这个世界的。
习拳悟道
胡海牙讲述、徐皓峰整理
我最初是个药铺的小学徒,后来入山随道士学印刷术,就此留下习道。山中清苦,道士们皆习武,一为防身,二因为静坐时间久后,虚火上升,引得杂念丛生,还会有难以克制的情欲,而一趟拳打下来,便平复了这些。我原本胆子很小,在大荒林中天一黑便怕鬼。跟着道士们习武后,一天在山中独自一人时,听到有怪声,便练起拳来,那声音便没了——这是心理作用。练武可以将人的胆气练出来。我一度走到哪里都是一副“气壮山河”的模样,这也不对,拳要往柔和中练,身体方能真正受益。我在山中学的也不知什么拳,招术上也学得不详细,学到了运力要领后,便随意地打开来了。
我三十岁下山在杭州作医生,有一位朋友是卫生部官员,他说惠兰中学的体育老师教太极拳,他拉着我去学。这位体育老师自称是杨澄甫的最后一个徒弟,架子很大,早晨到我家从不走路,都是坐着黄包车来,吃了早点再回去,而且教一点新的便要加钱。开始有十来个人跟他学,最后就剩下了我一个,连介绍我去的那位朋友也跑了。我之所以坚持,是因为他对我说过:“三年后教你点穴。”到了第四年,我问他:“您看我的为人,点穴可不可以传?”他说:“我有本点穴的书,还有把剑仙的剑,书存在五台山,剑在杭州,等取来书,一起给你。”但从此他不再提了,我也不再提,知道上当了。他教的太极拳只讲起式的要领,后面就只教动作。我试着将起式的要领运用到所有的动作中,就有了进境。他有真功夫,所以我才会跟他四年。杭州废弃的旧房,他一撞,整幢房子晃,青石板脚一蹬便断了。杨澄甫以推手著称,他却不相信推手,所以我也不信。后来,我代表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