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穴正在手膊上侧。筋骨陷中。虾蟆儿上。自肩至肘。正在当中。注曰。刘氏止言夺命穴。而不
言何经何络。今按此穴分。是肺大肠脉分。而古亦无夺命穴。医学纲目曰。在曲泽上一尺。针
入三分。主治气昏晕。东医宝鉴。作目昏晕。入门曰。针晕者。神气虚也。不可。起针。以
针补之急用袖掩病患口鼻。回气内与热汤饮之。即苏。良久再针。甚者针手膊上侧筋骨陷中
。即
。灸之 络脉。俗呼为虾蟆穴也。主治紫白癜风。按夺命。惺惺。虾蟆。三名。共是同穴。今
并名为一顷。或传小儿丹毒治法。其法以口吮 膊上。久而满口皆血。甚良。盖是夺命穴也。
顶 膝盖骨尖上。灸七壮。主治。两足瘫痪。两腿无力。(医纲)
脚后跟 白肉后际。针灸随便。治马黄。黄疽。寒。暑。诸毒等病。(千金)
按外台引救急方曰。霍乱转筋。灸足跟后黑白肉交际。当中央。千金曰。腰痛灸脚跟上
横纹中。白肉际。十壮。良。
漏阴 女人。漏下赤白。四肢酸削。灸漏阴。三十壮。穴。在内踝下五分。微动脚脉上。(千金)
按千金翼。无脚字。
膝眼四穴(千金)一名膝目。(外台)一名鬼眼。(金鉴)膝头骨下。两旁陷者。宛宛中是。
(千金)膝盖下两边。(外台)膝前。(大全)禁灸。(资生)
按大全。作膝根误。金鉴曰。膝盖骨下。 骨上陷中。千金。八种灸法。有膝眼穴。曰
香港脚初得脚弱。使速灸之。
关仪 女人阴中痛。引心下及小腹。咬痛。腹中五寒。灸关仪百壮。穴在膝外边上一寸
。宛宛中。是(千金)
按五寒。恐有讹谬。盖五脏寒之言欤。
营池四穴 一名阴阳。女人。漏下赤白。灸营池四穴。三十壮。穴在内踝前后两边池中
按千金翼。作池上脉。
阴阳 女人漏下赤白泄注。灸阴阳。随年壮。三报。穴在足拇趾下。屈里表头白肉际是
。(千金)横纹两旁。乃阴阳二穴。就横纹上以两大指中分。望两旁。抹为分阴阳。治肚腹膨
胀泄泻。二便不通脏腑虚。并治。(秘旨)
按千金翼。同。秘旨。不言足大指者。盖遗脱也。
环谷(灵枢)
按出于四时气篇。说见下。
风市 两髀外。可平倚垂手直掩髀上。当中指头。大筋上捻之。自觉好。(肘后)可令病
人起正身平立。垂两臂。直下舒十指。掩着两髀。便点当手中央指头。髀大筋上。是。灸之百壮
。多亦任人。轻者。不可减百壮。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勿令顿灸。三报之。(千金)平立
垂手。当中指头。髀两筋间。是。(外台)膝上七寸。外侧两筋间。(类经)从环跳。下行膝上
外廉。(金鉴)
按四时气篇曰。徒 。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马莳曰按各经。无环谷穴。止
足少
处
肉间陷中。并非。千金曰尿床。垂两手两髀上。尽指头上有陷处。灸七壮。是指风市。
膝下 妊娠三月灸膝下一寸。七壮。(千金)转筋。胫骨痛不可忍。灸膝下廉。横筋上。
按千金翼。作屈膝下廉。
膝外 灸 疡法。五月五日午时。灸膝外屈脚当纹头。随年壮。两处灸。一时下火。
女膝 一名丈母。一名女须。一名女 。(癸辛杂识)足跟后。(同上)
按周密癸辛杂识曰。刘汉卿即中。患牙槽风。久之颔穿。脓血淋漓。医皆不效。在维阳。
有丘经历。益都人。妙针法。与汉卿。针委中及。女膝穴。是夕脓血。即止。旬日后。用此法。
颔骨蜕去。别生新者。其后又张师道。亦患此证。复用此法针之而愈。殊不可晓。丘尝治消渴者
。以酒酵作汤。饮之而愈。皆出于意料之外。委中穴在腿 中。女膝穴在足后跟。俗言丈母
。腹痛。灸女 。脚后跟。乃舛而至。此亦女膝是也。然灸经。无此穴。又云女须穴。
巨阳 腰痛。灸足巨阳。七壮。巨阳。在外踝下。(千金)
足太阳 一名鬼路。胞衣不出。刺足太阳。入四分在外踝后一寸。宛宛中。(千金)身重
肿。坐不欲起。风劳脚疼。灸尺太阳。五十壮。针入三分。补之。(千翼)
按巨阳。太阳。共是同义。然不可。合以为一。并存以备后考。千金曰。狂癫鬼语。灸
足太阳。四十壮。千金翼曰。足太阳。名鬼路。千金。十三鬼穴。鬼路注曰。申脉。足太阳。盖
申脉欤千金翼。尺字。恐足之误。
肾系 消渴小便数。阴市二处在膝上当伏兔。上行三寸。临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
一寸。名曰肾系者。注曰。黄帝经云。伏兔下二寸。(千金)
华佗 疗男子卒疝。阴卵偏大。取患人足大指。去爪甲。五分。内侧白肉际。(明堂)
按千金曰。痈肿。灸两足大拇指奇中。立瘥。又老人小儿。大便失禁。灸两脚大指。去
甲一寸。三壮。又灸大指奇间。各三壮。程敬通曰。奇间。当是岐间。资生作岐是也。千金又曰
。疮。灸足大指奇间。二七壮。又大人小儿。痈肿。灸两足大拇趾奇中。立瘥。仍随病左
右。大抵似华佗穴。
足大指节横理(千金)
按详于大敦。
承命 狂邪惊痫病。灸承命。三十壮。(千金)
按穴注。详于三阴交。
少阳维 内踝后一寸。动筋中。是。(外台)
按筋。当作脉。
太阴跷 内踝下向。宛宛中。是。(外台)
太阴 内踝上一夫。(千金)
按此穴。治 疝名太阴者。一载中都。一载三阴交。又千金翼曰。妇人逆产。足出。针
足太阴。入三分。足入乃出针。穴在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宛中。又外台曰。太阴二穴。在内
踝上八寸。骨下陷中。是指地机邪。宜与三阴交条。并考。外台又曰。黄帝三部针灸经。并
铜人 穴经。并无少阴维。太阴。太阴跷。三穴名。
厥阴 治卒 。灸足厥阴。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三壮。在足大趾本节间。(千金)
按是盖指大敦穴也。
八风八穴(大成)一名八邪。(外科全书)足五指岐骨间。两足共八穴。故名八风。
按灵枢曰。五指间。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乃是手八邪。足八风之祖。外科全书曰
。足八邪。足左右五指岐骨间。各有四穴。其冲阳穴。亦可刺。(在足背。对中指近曲处左右亦
同。)尝考针经。在足。又名八风穴。冲阳穴。既见。宜合考。
气端(千金)
八冲 足十趾去指奇一分。两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冲。极下气有效。其足十趾端名
曰气端。日灸三壮。并大神。要其八冲。可日灸七壮。气下即止。(千金)
按外台。引苏恭曰。若脚十指。酸疼闷。渐入趺上者。宜灸指头正中甲肉际。三炷即愈
。千金翼。作足十指奇端去奇一分。
八会 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千金)
独阴(大成)一名独会。(国小)足三指下横纹。灸外肾肿平。(国小)足趾下横纹中。(类
经)足第二指下(大成)
按大全曰。妇人产难。不能分娩。独阴。即至阴穴。类经曰。即至阴穴。当是足小指。
也未详
阴穴。在足四指间。灸三壮。主治月经不调。又医经国小曰。独会。在足二指下横纹中间。
又治产难。独阴。独会。盖同穴也。
内踝尖 足内踝骨尖(大成)
按千金曰。若筋急。不能行者。内踝筋急。灸内踝上。四十壮。外踝筋急。灸外踝上。
三十壮。立愈。又曰。 瘕。灸内踝后宛宛中。又诸恶漏。中冷。息肉。灸足内踝上。
外踝尖 卒淋。灸外踝尖七壮。(千金)重舌。灸外踝上。三壮。(同上)外踝尖上三寸。
按内外踝上。针灸多效。千金。外台。所载。极多。详于主治部中。而有言白肉际。青
脉上
男内踝女外踝各三七壮。纲目引东阳曰。治久漏疮。足内踝上一寸。灸三壮。至六壮。
通理 足小指上二寸。主妇人崩中。及经血过多。针入二分。灸二七壮。(宝鉴)
大趾甲下 尸厥而死。脉动如故。刺大趾甲下内侧。去甲三分。(千金)
按千金又曰。扁鹊云。卒中恶风。心闷烦毒。欲死。急灸足大趾下横纹。随年壮。立愈
。今按大趾甲下。十三鬼穴中。鬼垒也。指隐白。
髋骨 膝盖上。梁丘旁。外开一寸。(类经)委中上三寸。髀枢中。垂手取之。(大成)梁
丘两旁。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大成)
按三说不同。又国小有腕骨。
腕骨 腕骨四穴梁丘旁。各开寸半腿痛。(国小)
按与髋骨同处。髋腕。若有一误。
跨骨 即梁丘穴也。(大成)
维会 足外踝上三寸。此即玉泉穴也。(大成)
按杨继洲曰。此两解不可俱属经外奇穴并存。以俟知者。
前承山 小儿望后趺。将此穴。久掐久揉有效。(秘旨)
按无穴注。而所图。在 前对承山处。
鞋带穴 小儿望后仰。掐此。(秘旨)
按无穴注。而所图在跗上。外台引文仲曰。疗传尸。立脚于系鞋处横纹。以手四指。于
纹上量胫骨。外逼胫当四指中节按之。有小穴。取一缕麻刮令薄。以此麻缓系上灸。令麻缕断。
鼠尾 瘰 穴法。用草一茎。男比左手。女比右手。中节横纹。攒量过四肢。纹尽处。
比交
壮。年深多灸。又曰。二鼠尾。在手臂上大肉处。是穴。(疮疡经验全书。)
内昆仑 治脚转筋。针内昆仑。穴在内踝后陷中。入六分。气至泻之。(千翼)
按千金翼又曰。少腹坚大。如盘盂。胸腹中胀满。饮食不消。妇人 聚。瘦瘠。灸内踝
后宛宛中。随年壮。
上昆仑(资生)
下昆仑 上昆仑。针五分。下昆仑。外踝下一寸。大筋下。(资生引明堂。)
按资生曰。明堂。有上昆仑。又有下昆仑。铜人只云昆仑。而不载下昆仑。岂铜人不全
耶。抑名不同。未可知也。但上经云。内昆仑。在外踝下一寸。下经曰内昆仑。在内踝后五分。
未知其孰是。予谓既云内昆仑。则当在内踝后矣。下经之穴。为通上昆仑。在外踝故也。
伏鬼
腓肠
鹿溪
按上三穴。千金。惊痫篇。足部十四处。灸穴下。载之。未详其处。
慈门(千金)
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