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27-本草述钩元-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健忘消瘅赤白浊诸剂中亦有之。苦就火至地。辛归金达天。甘属土合气交。故能除湿益阳。 
不惟已疾而又有补益也。(仲淳)蛇性窜疾。居处隐僻。禀善行数变之体用。蛇床功用。靡 
不吻合。设非气性相感。宁为蛇虺所嗜耶。故凡厥阴隐僻之地。气闭不通。得蛇床宣大风力。 
鼓舞生阳。则前阴疏泄。窜疾自如。并可伸癫痫之气逆于脏。与关节之壅闭不开。而作把握 
阴阳之良剂也。(之颐)同远志巴戟牛膝首乌阳起石。治阴痿湿痒。按此证多由肝经湿热。 
不得概以辛温之味治之。同巴戟牛膝杜仲续断地黄白胶黄柏。治妇人阴中肿痛。同黄柏山萸 
五味茯苓车前子香附续断补骨脂。治一切带下。赤者加白胶阿胶。阳事不起。蛇床菟丝五味 
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日三服。赤白带下。月水不来。蛇床子枯 
矾等分。为末。醋面糊丸弹子大。胭脂为衣。绵裹纳入阴户。如热极再换。日一次。 
〔论〕蛇床以四月放花白色。结子攒簇。两片轻虚。五月采实。夫实结于夏。而尝之先 
苦后转大辛。是火气归于金也。然花白色而质轻虚。金质复归于火矣。火不归金。则气之体 
不全。金不归火。则气之用不昌。气之体全。乃能归命门以孕其元气之用。昌乃能达三焦以 
致其用。本经治阴痿湿痒。及阴中肿痛。除痹气。利关节。指其用而言也。别录令男子阴强。 
女子子脏热。指其体而言也。夫元气之体用。全俱于坎离。然坎中孕离。离中宅坎。皆由其 
得金气也。金为水母。火为金夫。惟水中有金。故坎中孕离。水为火用。而元气以生。惟火 
中有金。故离中蓄坎。火为水用。而元气以化。兹物乘夏火以结实。而火气尽归金味。赋轻 
虚以攒成。而金味仍是火质。火归金。故令火为水用而畅阴。此天气至地。夫从妻也。金化 
火。乃得水为火用而达阳。此地气至天。子随母也。由化归生。复由生归化。元气之体用似 
有独全者。又蛇床所治。类由阳气之不得鼓舞以畅其用。风虚为病也。如金火合德而气化。 
则虽微物。而有天气至地。地气至天之化机。试观其质轻虚。岂非阴湿化为阳明。有鼓之舞 
之以畅天气者乎。盖天气畅则至地。地气达则至天。火为水用而畅阴。阴畅则降。而阳随之。 
水为火用而达阳。阳达则升。而阴随之。是物以达阳而升为终事。却以畅阴而降为始事。乃 
金火合而归于命门之实际也。归命门则三焦气盛。其原与足厥阴相通者。自能合而行上矣。 
(所以治喉痹耳湿牙风及肾虚耳聋诸方亦用之)别录于此味更云辛甘。辛合于甘以归肾。是 
由母趋子。故得致津液而化阴中之阳。如菟丝覆盆蛇床。皆补阴气之的剂。非苦辛热偏者胜 
也。蛇床之用。所谓天气至地。地气至天者。于何征之。如本草强阴。是天气至地。而健忘 
丸用之。则地气至天也。此犹同宫水火之气耳。若上以治面疮。下以疗痔疾。夫非上下极至 
之征欤。更如内补鹿茸丸治赤白浊。其益阳若桂附亦用之矣。岂犹藉蛇床以达阳者。盖缘思 
想伤阴。乃是阳中之阴不化。阴伤而及于阳也。或借此以化阳中之阴。而后真阳乃得复欤。 
又如消瘅之白茯苓丸。(因消中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既滋肾阴而 
除胃肾之枯燥矣。乃反用此味以达阳者。毋亦阳陷阴中而不化。须借此由阴之化以散阳欤。 
即此推之。不得但以去湿达阳。尽蛇床之能事矣。大抵火中之金。应归命门元气。以金水子 
母相恋。且返其所自始也。然则紫苏亦火中之金。何以不归命门。曰。紫苏紫色。合于辛味 
。自应入心与肺矣。命门为元气之根。心肺即为元气之用。为气之用。所以紫苏为宣剂。其 
性温燥。凡肾家有火。下部有热者。勿服。(仲淳) 
〔修治〕作汤洗浴。则生用之。入丸散。用布包 去皮壳取仁。微炒杀毒即不辣。酒浸 
一宿。以生地汁拌。久蒸焙干用。(雷公)按蛇床子之用。全在辣甚。炒殊不宜。不若雷公 
用生地拌蒸之为当。 

卷八芳草部
荜茇
内容:生波斯国。今岭南特有之。七月结子。如小指大。形长二寸以来。青黑色。 
气味正如胡椒。九月收采。 
子味辛气热。阳也。浮也。入手足阳明经。主治温中下气。除胃冷及霍乱冷气。水泻虚 
利。呕逆醋心。产后泻痢。与阿魏和合良。(诸本草)能入阳明经散浮热。治偏头痛。鼻渊 
牙痛。(濒湖)冷痰恶心。荜茇一两为末。食前米汤服半钱。暴泄身冷。自汗。甚则欲呕。 
小便清。脉微弱。宜已寒丸。荜茇肉桂各二钱半。良姜干姜各三钱半。为末。糊丸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汤下。妇人血气作痛。及下血无时。月水不调。用二神丸。荜茇盐炒蒲黄炒 
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三十丸。两服即止。 
〔论〕荜茇产于南方。受火土之气。稽本草概治虚冷气之为病。而濒湖又谓能散浮热。 
若不徒以散冷为功。或其气味辛温。而犹有和。未可以大热概之。抑所谓浮热者。得无因寒 
之郁。而郁气为浮热欤。 
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宗 )能动脾肺之火。令人目昏。(濒湖) 
〔修治〕去梃用头。醋浸一宿。焙干。以刀刮去皮粟子令净。乃用。不则伤肺。令人上 
气。 

卷八芳草部

内容:兰草泽兰合考 兰草。香草也。(非今世兰蕙花)别名都梁香。(都梁有山。即今武冈州。 
又盱眙县亦有都梁山。皆产此。)又名千金草。即孩儿菊醒头草也。出溪涧水旁下湿地。二 
月宿根再发。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光泽有歧。八九月枝头成穗。作花红白似鸡 
苏。久之转白。绒裂如球。球中有子。绒着子上。色黑味苦。臭香气烈。即千金花也。兰草 
与泽兰同类异种。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歧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 
气味俱疏淡。而功用则迥别。(核) 

卷八芳草部

内容:叶气味辛平。东垣曰甘寒。其气清香。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主治利水道。除胸中痰癖。 
生津止渴。治消渴胆痹。调气养营。久服益气轻身。煮水浴风病。浸油涂发。去风垢令香润。 
方书治齿疾。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 
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东垣治消渴生津饮。用兰叶本于此。(濒 
湖)臭香味辛。气化中药也。故主益气利水道。(之颐)肺气郁结。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 
胃气郁滞。则水谷不以时化而为痰癖。此草辛平芬芳。能散结滞。大都开胃除恶。清肺消痰。 
为散郁结之圣药。(仲淳)以花煮酒。臭类木香。苦甚黄连。用治滞痢。获效颇捷。(之颐) 
同藿香枇杷叶石斛竹茹橘红。为开胃气之神品。加入沉香郁金白蔻苏子芦根汁下气开郁。治 
噎膈之将成者。同栝蒌根麦冬黄连竹叶芦根汁。治消渴。 

卷八芳草部

内容:叶味苦辛甘酸。气微温。阴中之阳。足太阴厥阴经药也。苦辛泄热。甘能和血。酸能 
入肝。温通营血。行而带补。妇人方中最为急用。防己为之使。主治养血气。破宿血。利关 
节。通九窍。消身面水肿。并痈肿及头风目痛。女子频产血气衰冷。成痨羸瘦。及血沥腰痛 
产后诸病。气香而温。味辛而散。脾喜芳香。肝宜辛散。脾气舒则三焦通利而正气和。肝郁 
散则营卫流行而病邪解。故为女子方中所急用。(濒湖)补而不滞。行而不峻。为产科要药。 
得炒黑豆炮姜芎归地芍牛膝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治产后恶露不尽。少腹作痛。寒月加桂。多 
火及内热虚劳人。去桂加童便。去五灵脂加人参鳖甲香附麦冬。治产后诸虚百病。肺热者去 
人参。月候不通。结块发热者。泽兰一束。捣烂酒浸。温饮之。日二三次。当通。产后水肿 
。血虚浮肿。泽兰防己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醋酒下。水肿肾沉膀胱浮者。同泽泻茯苓猪 
苓白术木通灯草通草牡蛎滑石附子葶苈瞿麦车前防己用。 
〔总论〕濒湖言兰草泽兰功用。有气血之分。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除痰癖。杀蛊辟 
恶。而为消渴良药。泽兰走血分。故治水肿。涂痈毒。破瘀血。消症瘕。而为妇人要药。虽 
是一类。而功用稍殊。正如赤白茯苓芍药补泻不同也。按二药分气血之治是矣。第本经久服 
兰草何以益气。而甄权于泽兰何以治频产血气衰冷成痨羸瘦。此义未经发明。犹未免与他味 
之利气血者例视也。 

卷九隰草部

内容: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者。为真菊。一种茎青肥大。作蒿艾气。其味 
苦辛惨烈不堪食者。为苦薏。(以味似莲子心得名)非真菊也。叶正相似。惟以甘苦别之。( 
贞白)惟单瓣花小而黄。叶小而薄。色深绿。九月应候而开者为是。邓州白菊。单瓣者亦入 
药。余皆不用。(宗 ) 
x花x 
味甘。气香。性平。可升可降。阳中有阴。主肝气不足。白术地骨皮桑白皮为之使。 
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本经)一切游风。能令消散。补阴利血脉。(权)除胸中 
烦热。利五脉。调四肢。(别录)养目血。去翳膜。(洁古)黄菊属土与金。有水与火。大能 
补阴血。故养目。(丹溪)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霜露。叶枯不落。花槁 
不零。其用祛除风热。益肝补阴。皆由得金水之精英尤多。能益金水二脏故也。补水所以制 
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矣。(濒湖)黄者入金水阴分。白者入金水阳 
分。红者行妇人血分。神而明之。皆可入药。(又)菊花独禀金精。专制风木。故为去风之 
要药。(仲淳)同地黄当归枸杞蒺藜五味山萸黄柏羚羊角羊肝。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