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抱朴子内篇-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四〕常生降志于执鞭谷城乡平常生,数死复生,后大水出,平在缺门山头大呼言,平常生在此。后数十年,复为华阴门卒。见列仙传。按门卒,类执鞭之役者。

    〔一五〕庄公藏器于小吏孙校:“吏”旧本作“史”,今校正。

    〔一六〕盖有余力故也孙校:藏本无“也”字。

    〔一七〕何必修于山林孙校:藏本无“山林”二字。案鲁藩本亦无。

    〔一八〕玩其三乐守常待终列子天瑞篇荣启期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以男为贵,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免于襁褓,吾已行年九十矣,三乐也。夫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待终,当何忧哉?

    〔一九〕乃以口微吐之孙校:藏本无“微”字,“吐之”下当重有二字。

    〔二十〕皆不欲令己耳闻其□出入之声孙校:“己”藏本作“自”。

    〔二一〕人复不可都绝阴阳阴阳不交“复”宝颜堂本、崇文本并作“欲”。“阴阳”下原不重阴阳二字,疑脱。孙校:“阴阳”下当重有二字。明案文意当重有,今据增补。

    〔二二〕玄素子都容成公彭祖之属玄,玄女;素,素女;以及容成公彭祖等,传说皆修补导之术。神仙传:巫炎,字子都,汉武帝时人,有阴道之术。本书遐览篇着录玄女经素女经子都经容成经彭祖经各一卷。

    〔二三〕宜勤行求之“宜”原作“以”。明案藏本、鲁藩本、慎校本、宝颜堂本“以”皆作“宜”,今据改。

    〔二四〕其所证按“按”一作“据”。

    〔二五〕便写取累箱盈筐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作“辄便取集以至积箱盈筐”。

    〔二六〕搜井底而捕鳝鱼孙校云:“鳝”当作“□”,假借为鲔之“”。颜氏家训书证论后汉书三□。尚书大传注,□或为。,鲤也。其用字正同。传写者误认为蛇□之“□”,而改之以俗“鳝”字,失之远矣。

    〔二七〕其属文笔孙校:“笔”藏本作“华”。

    〔二八〕巢许所以称高巢,巢父;许,许由,相传二人皆唐尧时高士。并见皇甫谧高士传。

    〔二九〕庄伯所以为贵庄伯,即庄光,字子陵,避后汉明帝讳,改写庄光为严光。严光少与刘秀同游学。及刘秀即帝位,光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光武帝恳请相助为治,竟不果。富阳严陵濑,即其渔钓处。见后汉书逸民列传。

    〔三十〕广成不与焉黄帝立为天子,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居空同之山,故往问治天下之至道,不答,乃再问治身之道。见庄子在宥篇。

    〔三一〕不佐焉,尧时避世修道者,好食松实,见列仙传。

    〔三二〕天乙革命而务光负石以投河天乙,成汤。务光,一作瞀光,夏时人。汤既克桀,欲以天下让光,光乃负石自沈于●水。见庄子让王篇。

    〔三三〕夷齐不食于西山伯夷叔齐,殷孤竹君之二子,武王灭商,夷齐耻,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见史记伯夷列传。

    〔三四〕齐桓之兴而少稷高枕于陋巷吕氏春秋下贤篇: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

    〔三五〕干木散发于西河孙校:“西河”藏本作“之王”。明案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并作“衡门”。段干木,战国魏人,游西河,魏文侯欲以为相,不肯就。见皇甫谧高士传。

    〔三六〕四老凤戢于商洛而不妨大汉之多士“多士”慎校本、宝颜堂本并作“事功”。四老,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里先生,皆秦时人,逃匿商山中,义不为汉臣。后张良以计招之辅汉太子。四人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故称四皓。见史记留侯世家。

    〔三七〕周党麟于林薮而无损光武之刑厝“光武”原作“孝文”。“孝文”下孙校云当有误。校勘记:校语当在“刑厝也”下,因周党与孝文不相值,而孝文刑厝合当连文也。明案后汉书逸民传云:周党,太原人,不仕王莽世。建武中,再被征,见光武帝。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遂隐居渑池,着书而终。本篇所谓孝文,时代不合,当作光武。今据订正。

    〔三八〕北人石户善卷子州皆大才也庄子让王篇云:舜以天下让北人无择、石户之农、善卷、子州支伯,皆不受。

    〔三九〕升降不为之亏孙校:“降”疑作“隆”。

    〔四十〕元凯委积元,八元;凯,八凯。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天下之民谓之八元。见左传文公十八年。恺通凯。委积,聚积。

    〔四一〕勋高者有循资之屈“勋”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皆作“才”。孙校:“循资”藏本作“待漏”。

    〔四二〕昔子晋舍视膳之役至灵王不责之以不孝“视”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作“亲”。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邱公接上嵩山,谢世而去。见列仙传王子乔传。

    〔四三〕尹生委衿带之职违式遏之任尹生,即关令尹喜,周大夫,为函谷关令,善内学。老子西游,喜先见其气,果得老子。后与老子俱游流沙,莫知其所终。见列仙传。衿同襟。“委襟带之职”,言弃形势险要关塞之职守。毛诗民劳篇:“式遏寇虐”。“违式遏之任,而有周不罪之以不忠”,言尹喜委弃关令防寇之责,而周室不以不忠而加罪之。

    〔四四〕上无嫌恨之偏心下有得意之至欢校勘记:“偏心”荣案卢本作“褊心”。明案“得意”慎校本、宝颜堂本作“称意”。

    〔四五〕闻风而忸怩忸怩,心惭貌。

    〔四六〕景风起则裘息景风,南方之风。史记律书云:景风居南方。

    〔四七〕今丧乱既平孙校:“今”藏本作“会”。

    〔四八〕繁弱既韬繁弱,良弓名。韬,藏。

    〔四九〕卢鹊将烹案卢鹊,并是犬名。鹊亦作●。广雅释兽犬属有韩●宋●。“●”与“卢”通,“●”“鹊”音同字异。博物志云:韩国有黑犬名卢,宋有骏犬曰●。卢鹊烹,盖谓良狗烹也。

    〔五十〕子房出玄帷而反闾巷张良,字子房,佐汉刘邦,封万户侯。后弃人间事,学辟谷导引。良死,葬黄石冢。见史记留侯世家。

    〔五一〕信越释甲胄而修鱼钓信,淮阴侯韩信;越,彭越,皆汉高帝武臣,后因叛见杀。史记均有传。

    〔五二〕国家吝此以何为哉校补:“以”疑“亦”字草书之讹。

    〔五三〕其事在于少思寡欲老子云“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思”他本作“私”,此据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李善注引。

    〔五四〕其深不仰行潦之注“仰”原作“抑”。明案“抑”当作为“仰”,形近而讹。慎校本、宝颜堂本、崇文本正作“仰”,今订正。“仰”,仰仗,与上句“俟”字正相应。

    〔五五〕挹勺水不足以削其广孙校:“挹”藏本作“升”。

    〔五六〕何能有损人物之鞅掌乎曲园云:诗北山篇毛传,鞅掌,失容也;笺云,言促遽也;如此文,则鞅掌当为繁多之意,与传笺均异。案孔颖达疏云:传以鞅掌为烦劳之状,故云失容;言事烦鞅掌然,不暇为容也,今俗语以职烦为鞅掌。马瑞辰诗传笺通释云,鞅掌叠韵,即秧之类,禾之叶多曰秧,人之事多曰鞅掌,其义一也;传训失容,亦状事多之貌;笺分二字释之,失其义矣。由此可见鞅掌为繁多之意,与传训合,唯笺则异。

    〔五七〕局情难卒开孙校:“开”藏本作“阐”。

    〔五八〕九圣共成易经通常传说,易历三圣,谓伏羲画卦,文王系辞,孔丘作十翼。本文谓九圣共成易经,盖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夏禹、商汤、周文、孔丘。

    〔五九〕凡为几里案慎校本、宝颜堂本作“凡几万里”。

    〔六十〕九道所乘孙校:“乘”藏本作“剩”。明案鲁藩本、宝颜堂本亦作“剩”。九道,月所行之道。汉书天文志云: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王先谦补注:月行青朱白黑道,各兼黄道而言,故又谓之九道。

    〔六一〕七星迭正七星,星宿名。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有七星。吕氏春秋十二纪,季春之月,昏,七星中;孟冬之月,旦,七星中。高诱注:七星,南方宿,是月昏旦时皆中于南方。

    〔六二〕五纬盈缩五纬,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周易参同契云:五纬错顺。汉书天文志:凡五星早出为赢,晚出为缩。赢通盈。

    〔六三〕冠珥薄蚀汉书天文志颜师古注:凡气在日上为冠为戴,在旁直对为珥,日月不交而食曰薄,亏毁曰食。

    〔六四〕彗孛所出彗星之光,引长如彗。孛星如彗,芒短,其光四出。

    〔六五〕气矢之异史记天官书:西宫,矢黄则吉,青白黑凶。

    〔六六〕景老之祥史记天官书:景星者,德星也。又西宫,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

    〔六七〕辰极不动辰极,即北极星。尔雅释天:北极谓之北辰。郝懿行义疏云:说者谓北极五星,第五为天枢,最小,是不动处。然实不动处,犹在枢星之下。今按枢星非不动,但其动也微,人所不见耳。

    〔六八〕镇星独东史记天官书:太岁在甲寅,镇星在东壁。

    〔六九〕羲和外景而热望舒内鉴而寒羲和,日御,指日;望舒,月御,指月。离骚云:吾令羲和弭节兮。又云,前望舒使先驱兮。

    〔七十〕涛潮往来有大小之变葛洪曾着潮说,已佚。彼云:“月之精生水,是以月盛满而潮涛大”。又云:“水从天边来,一月之中,天再东再西,故潮来再大再小也。又夏时日居南宿,阴消阳盛,而天高一万五千里,故夏潮大也。冬时日居北宿,阴盛阳消,而天卑一万五千里,故冬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