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口吃病矫治全套讲义(共四册)-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允许口吃之日就是口吃病根治之时。请看一封患者来信:

“张老师:您好!!时值国庆佳节,向您致以节日的祝贺。

   离开矫治班已多年了,心中却难以忘记这近一个月的岁月。每当静下来总愿意翻一翻在矫治班作的笔记,头脑里也愿意回忆一下您的谆谆教诲,每每以此来指导自己。经班过半年多的实践,特别是收到您给我的两封信,我的思想境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现在,我完全可以说,我已经把口吃病患者这顶“帽子”甩掉了,尽管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还会出现口吃,这不足为怪,人是口吃之器么,既然人人都有口吃,我岂能例外。不管口吃出现多少,我的心情总是坦然的,并不以口吃的出现而发生新的思想波动,这都是您的“允许口吃”的原则指导下取得的成功。

   也只有在今天这个时候,我更深地体验到您曾经说过的一句话的重要含义,这句话就是:“口吃出现时心情坦然比不口吃宝贵千百倍。”确实是这样,过去,在未接受您的矫治之前,我的欲望是来矫治班把口吃现象一点也没有地都消除掉,自以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算是根治,实质上这个愿望恰恰是根治口吃病的大敌。每一个口吃病患者过去都想尽种种办法与口吃病作斗争,都是想达到消除口吃这个目的,结果适得其反,口吃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加重了。只有真正做到允许,一切任其自然,口吃病就不攻自破。我想每一个正常人决不会因为自己的说话出现口吃而惊慌失措,大惊小怪,这样的正确态度是不可能患口吃病的,这就是正常人之所以是正常人的原因所在。

   记得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口吃病不用发音法,只要加强心理治疗,摆脱心理纠缠,也是能治愈的。回忆我半年多实践,差不多是按着这条路子走过来的。应该承认,我发音法掌握得并不够好,许多时候忘记了发音法,但是,由于我摆脱了心理纠缠,再加上在说话时注意轻柔缓慢,改变了过去那种急快猛重的说话方式,平时再注意个人思想上的修养,如“自我中心”,“好胜心”,“完全欲”等等,我同样达到了根治口吃病的目的。我想,每一个口吃病患者只有走这条路,才能够治口吃病。……

   患口吃病的同志们,你们看了这封信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从中得到启发?这位患者的口吃病好了,真正的根治了。怎么好的?是消灭了口吃现象好的吗?当然不是,口吃现象是消灭不了的,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人人都有的,口吃绝对是不可战胜的。他能够认识到“一个字也不口吃”的主观愿望,才是根治口吃病的大“大敌”。他是“允许口吃”好的,允许口吃在自己身上来去自由,放弃了一切人为的拙策,放弃了斗争、对抗、挣扎,解脱了心理纠葛,同时也解脱了苦恼、焦虑。这封信的最后一句说得对:“我想,每一个口吃病患者只有走这条路才能根治口吃病”。这是他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体验总结出来的。患者们应该学习这位同志,学习他思想境界的飞跃,学习他从“一字也不许口吃”到“无条件允许口吃”这个思想升华,但不要学他“半年多”的拖拉。口吃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仅不过是一步之隔,一念之差,勇敢地向前跨上一步,果断地转一下念,怎么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太宽恕自己了,向正常人跨出勇敢的一步吧!

三、勇于承认,敢于暴露

   口吃病患者最怕人家谈论口吃,总是想方设法地装模作样地掩盖口吃。一发生口吃就羞愧难当。一些患者来信,要求回信时替他保密,用没有“口吃”两字的信封回信。又有两个患者在火车上坐在一起,一个说去上海出、出、出差,另一个说到上海探、探、探亲,下车后两人握手互说再、再、再见。不久又在笔者面前“会师”,原来两人都是来矫治口吃病的。口吃怕人知道,矫治口吃也怕人知道。表现在口吃上这些思想和态度不仅助长恐惧不安心理,进而加重了口吃现象。

   “爱面子”是口吃的好朋友。”“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这种过分爱面子的态度才使口吃强化和加据。要想缓解口吃,首先要把口吃的这个同盟一一爱面子“争取”过来,把口吃孤立起来。口吃病患者们都曾体验过口吃的这条规律,就是越怕口吃越口吃。当你怕口吃的恐惧心理冲动时,挖一下你的思想,问一下自己,你为什么这么怕?你究竟怕什么?怕学习受到影响、工作受到损失吗?不要再挖空心思寻找各种借口欺骗自己了。你怕什么?说穿了无非是怕当场丢丑,怕丢面子。所以,若扭转了爱面子的错误思想,怕口吃的恐惧心理也自然随着缓解。躲躲闪闪,藏藏盖盖是错误态度,它会加深口吃的心理纠缠,只有勇于承认口吃的存在,敢于暴露口吃的存在,无条件地允许口吃的存在,才是解脱心理纠缠的唯一正确途径。有的患者说,只要我说话能不口吃(这是不可能的),我就不会有面子了。这种说法不对,因果颠倒了。你的口吃所以逐步“升级”,不就是这种不必要的错误态度促使的吗?必须在口吃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把爱面子这个错误思想挖掉,立即挖掉,毫不保留挖掉。必须理解:对口吃的错误态度就是口吃病的病根,必须挖掉这个病根。挖去树根,枝叶自枯,釜底抽薪,锅里的滚水自会冷却。

    当然,爱面子这个“羞耻心”并不是坏东西,它是人之常情,有羞耻心才可能有向上之心。但是其程度过甚时,甚至到一般人无法理解的程度就不能不说是病态的表现了。别人一提到口吃就犹如“谈虎色变,看小说看到书里有口吃两字就不舒服,“作贼心虚”地跳过去看,银幕上口吃的场面,难过地闭上眼睛,这时若观众哄堂大笑,就会如同身受。笔者小时候口吃非常严重,但有时骂起人来却很流利,如同学对骂起来,骂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容忍提到口吃,有一次对骂时,一个同学说“结结巴巴的倒挺会骂人”。这个可不得了,比骂什么都难以忍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象斗败了的公鸡几天抬不起头来。对口吃的评价过于高了,过于“爱面子”了,这是错误的态度,这也是促发口吃的心理因素,必须立即改变这种态度。 

    最积极的办法是暴露,不是虚伪的而必须是真诚的、无私的,把痛苦和自尊都置之渡外的舍身态度,使口吃没有了藏身之地,赤裸裸地无条件地暴露,透视一切口吃的、不自由和外来打击,有了这样的态度,你立即会感到如释重负,身心都觉得轻快。不过,若企图借此来达到不口吃的目的则是虚假的暴露,这种虚假的暴露本身就是思想矛盾。举个不大恰当的例子,一个犯罪的人去坦白自首,如抱着挠幸免罪的心理,必然是战战兢兢、忐忑不安,若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真正以忏悔自新、甘受应得的惩罚的心理去自首,才是舍身的态度,真正毫无顾虑的态度,心情自会坦然,才能得到真正的轻松。

    总之,不要有意地去回避口吃,躲闪你的感情,也不要躲得远远的把它埋藏起来,更不要给它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勇于承认,敢于暴露,把它赤裸裸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好好地看看它们,面对面地静静地看看它们,还其庐山真面目,想方设法去了解它们,弄清它们的脾气,再和它们交个朋友,这样它们就会很好地照顾你,不至于和你过不去了。

    笔者几年前曾在电视讲话里向观众呼吁:“请不要讥笑口吃,讥笑别人是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这样会使患者精神上受到创伤,加深痛苦”。现在想想向观众呼吁真是多此一举,毫无意义,越是呼吁越是笑料。在我们矫治班里,一次让患者轮流到前面作自我介绍时,一个严重的患者结结巴巴地还出现一些“怪相”,引起了其他患者们的笑声,这个患者恼羞成怒,大发脾气,指责这些笑他的人说:“你们笑什么?难道你们不是口吃病人吗?不理解患者的痛苦吗?我在这儿痛苦地口吃着,你们却兴灾乐祸地笑,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资产阶级的损人利己的思想”。回过头对笔者说:“希望医生采取措施,不准互相讥笑,这样会打击情绪影响治疗效果。”等自我介绍完了以后,笔者对大家说:“他叫我采取措施,我的措施是当你们发现他口吃时尽情地笑。别人笑你就是损人利己的思想,而你口吃作着滑稽可笑的动作却不准别人笑,这是什么思想?难到有看滑稽而不让笑的道理吗?”口吃病患者态度往往就是这么不讲理。问题不在于别人笑与不笑,而在于自己对口吃的态度,对别人笑的态度。我们知道,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客观刺激,而是人们对客观刺激的态度。而对你起不起作用或起什么程度的作用,不决定于口吃,也不决定于别人笑不笑,而决定于你对它的态度,最积极的办法是“你笑我也笑”不介意,一笑了之。

                        四、改变对口吃的错误态度

    口吃病患者都清楚地知道,环境对口吃起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真正起作用的与其说是环境本身,不如说是人对环境的态度。过去经验的痕迹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致一切反应在很小程度上依赖于当前的刺激物,而更多的取决于过去的体验,我们对外界影响的反映取决于建立在过去体验基础上的我们对它的态度。口吃病是与过度悲痛的、强烈的体验联系着的,而这些体验也只能解释为由于态度产生的。

   对自己口吃的不正确的态度是心理纠缠和症状固定化的源泉,因而重新教育自己改变对口吃的错误态度是根治口吃病的唯一途径。

   只有在正确认识口吃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批判和审查,自觉的改变对创伤性条件的态度,再在自发活动的环境和实践中加深体验,认识和体验相辅相成,才能改造已形成的妨碍病人对周围环境作出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