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白带验方x 生地(五钱) 制半夏(二钱) 橘红(一钱) 归身(三钱) 白芍(一钱
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茯苓(二钱) 川芎(三分)
外加香附、枳壳、甘草、砂仁,煎,冲服。
砂淋∶
干姜 肉桂 三棱 莪术 白芷 陈皮
小便淋漓作痛,闭涩不通∶
木香 升麻 乌药 猪苓 枳壳 芍药 泽泻 陈皮 桔梗 车前 草果 甘果 白芷 香附
花粉 茯苓皮 大腹皮
水煎服。
虚劳发热,咳嗽无痰者。
x犀角地黄汤x 犀角 陈皮 甘草 银柴胡 胡黄连 知母 地骨皮 黄芩 茯苓 花粉
天冬 麦冬 川芎
水煎服。
虚劳黄瘦,胎前产后皆可∶
归身 川芎 白芍 熟地 陈皮 茯苓 乌药 香附 白芷 山楂 苍术 浓朴 小柴胡
甘草 花粉
水煎服。
胎前
属性:胎前诸症,以安胎为主,虽有他症,以末治之∶
陈皮 黄芩 大腹皮 枳壳 苏梗 芍药 川芎 当归 青皮 甘草 草果 茯苓
水煎服。如呕吐,加半夏少许、藿香;发热加柴胡;头痛加羌活、白芷、细辛;口干加花粉;
骨节痛加防风、荆芥,中脘饱闷加木香、枳实;脾胃不实加苍术、白术、浓朴、山药、米
仁,泄有积,加木香、猪苓、泽泻。
胎前诸症,兼理气安胎为主∶
陈皮 桔梗 山楂 当归 川芎 芍药 生地 枳壳 青皮 花粉 苏梗 草果
黄芩 甘草 大腹皮
水煎服。气血不和用本方。胎前腹痛,加玄胡、香附、砂仁;胎漏加艾药、地榆、牡蛎;
大便不通,加郁李仁、槟榔、麻仁、枳实;小便不通,加泽泻、木通(可用地肤子);
发热加柴胡、骨皮、草果;腰痛加杜仲,去黄芩,骨节疼痛,加羌活、独活;头痛加川芎、
荆芥、防风,去黄芩、桔梗,伤风加白芷、防风、荆芥,去黄芩;中风加天麻、干葛、白
芷、防风;中湿加苍术;中热加香薷、藿香;子虚加茯苓、白术、黄 ,子胀加枳壳、青
皮、苏梗、萝卜子;泄泻加木通、猪苓、山药、米仁、浓朴、苍术;痢红加黄连、黄芩、
木香、槟榔、苍术、浓朴、木通、山药、米仁、白术,疟疾加青皮,槟榔、草果、柴胡、
半夏、茯苓、甘草、苍术、浓朴、砂仁、葱、姜;咳嗽加薄荷、门冬;咳嗽有痰加杏仁、
半夏∶咳嗽无痰加款冬、蒌仁、半夏、灯芯廿根、葱头、姜三片。
胎前发热,不思饮食主方∶
陈皮 花粉 黄芩(炒) 香附 大柴胡 苏梗 归身 川芎 枳实 大腹皮 甘草 干葛
青皮 地骨皮 熟地 芍药 茯苓 草果 羌活 山楂
水煎服。如面红加黑山栀、黄柏、知母(炒)。
胎前单寒不止,不思饮食主方∶
陈皮 黄芩 花粉 芍药 生地 黄 白术 人参 茯苓 苏梗 当归 砂仁 山楂 香附
水煎服。头疼加羌活;鼻塞加葱头五个、防风;遍身痛加荆芥。
胎前不时腹痛,不思饮食∶
陈皮 桔梗 乌药 归身 川芎 玄胡少许 枳壳 黄芩 芍药 青皮 山楂 槟榔 香附
腹皮 吴萸 干姜(炒黑少许)
水煎服。
胎前伤风咳嗽饱闷主方∶
陈皮 桔梗 砂仁(五分) 归身 川芎 萝卜子(炒) 柴胡 紫苏 干葛 黄芩 腹皮
桑皮 前胡 甘草 枳壳 豆蔻 半夏曲 灯芯(廿根) 姜(三片)
如久伤风加麻黄;有痰加蒌仁、贝母、茯苓;虚汗不止,加芍药、枣仁∶饱闷加青皮、木香
、枳实。
胎前见红,腰痛,其胎绞痛∶
陈皮 桔梗 黄芩 枳壳 地榆 牡蛎 青皮 艾叶 大腹皮 归身 川芎 芍药 熟地
苍术 浓朴 草果 白术 甘草 砂仁
胎前脾胃不实∶
陈皮 桔梗 黄芩 山楂 山药 米仁 白术 茯苓 苍术 腹皮 浓朴 芍药 草果
香附 甘草
水煎服。
胎前痢疾后重,白积腹痛∶
陈皮 桔梗 苍术 浓朴 木通 乌药 山楂 黄芩 茯苓 玄胡索 山药 猪苓 泽泻
木香 草果 甘草 白术 归身 川芎 米仁 吴萸 干姜(黑)
水煎服。
胎前痢疾,红积腹痛(总不若补中益气汤为稳,且效速)∶
陈皮 花粉 黄连(炒) 黄芩 草果 芍药 苍术 浓朴 木通 米仁 山药 腹皮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山楂 枳实(少许) 木香
水煎服。
胎前大小便不通,遍身浮肿∶
陈皮 桔梗 花粉 黄芩 猪苓 泽泻 木通 枳壳 青皮 升麻 苏梗 草果 腹皮
甘草 柴胡 香附 山楂 滑石 车前 茯苓皮 砂仁(炒)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漏胎不时,小腹作痛∶
黄芩 地榆 陈皮 花粉 续断 枳壳 青皮 芍药 香附 苍术 艾叶 牡蛎 甘草
归身 川芎 熟地 草果
水煎。
胎前不时发晕∶
陈皮 桔梗 归身 川芎 茯苓 远志 芍药 香附 黄芩 甘草 腹皮 枳壳 苏梗
柴胡 草果 砂仁(一钱)
水煎。
胎前疟疾(乌梅初起不可用)∶
紫苏 陈皮 桔梗 黄芩 青皮 草果 苍术 浓朴 柴胡 归身 川芎 白术 枳壳
山楂 砂仁(一钱) 乌梅(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
催经之剂∶
干姜 肉桂 枳壳 红花 木通 土牛膝 生地 陈皮 香附 三棱 莪术 白芷 桃仁
丹皮
水煎。
三个月妊娠散∶
陈皮 桔梗 当归 苏梗 生地 山楂 腹皮 甘草 桂枝 芍药 青皮
如嗽有风,加防风、灯芯廿根,水煎。
二、三个月胎气奔上,寒热饱胀∶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白术 黄芩 枳壳 苏梗 香附 川芎 腹皮 归身 芍药
青皮 砂仁(一钱) 萝卜子(一钱) 姜(三片)
水煎。
胎前六、七个月,小腹绞痛,口吐清水,胎气不和∶
陈皮 黄芩 归身 芍药 川芎 熟地 白芷 苏梗 吴萸 枳壳 甘草 半夏 山楂
香附 腹皮
水煎。
胎前七、八个月,胎气不和∶
大归身 大川芎 枳壳 陈皮 芍药 黄芩 苏梗 熟地
加大腹皮,水煎服。
娠妇九个月,宜服维胎饮∶
x维胎饮x 陈皮 滑石 乌药 归身 川芎 芍药 熟地 枳壳 黄芩 腹皮 白术
甘草 桔梗 苏梗 益母 花粉
妊妇十个月满足,腹痛临盆,催生散∶
陈皮 乌药 枳壳 干姜 肉桂 甘草 白芷 木通 归尾 益母 红花 三棱 莪术
香附 灵脂 百草霜
水煎服。
妊妇调理∶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陈皮 茯苓 甘草 黄芩 腹皮 枳壳 山楂 花粉 桔梗
砂仁(一钱,炒) 香附 大枣(二枚)
妊妇伤寒,大发热∶
小柴胡 黄芩 枳壳 紫苏 陈皮 干葛 甘草 川芎 羌活 花粉 桔梗 腹皮 香附
砂仁(一钱) 姜(三片)
有痰加淡竹叶、前胡、姜汁;饱闷加枳实、草果。
论胎前诸症
属性:妇人之病,胎产为先,阴阳交遘,精气寓焉。故冲任为系胞之原。又云∶命门乃藏精之所。
丹汞初扬,射入子宫,一茎两歧,婴儿兆始。一月如露,少阳胆养之,二月则厥阴肝养之,三
月则厥阴心包络养之,四月则少阴心养之,五月则阳明胃养之,六月则太阴脾养之,七月则阳
明大肠养之,八月则太阴肺养之,九月则太阳膀胱养之,十月则太阴肾养之。乃脏腑相传精血
而哺胎胚者也。以常论之,初孕多呕酸吐食,或嗜酸物,乃木气临胎之故也。夫人五脏,惟
肝气有余,且木性喜扬而恶抑,更受胎气之壅塞,而胸膈饱胀,恶食亦因性也。呕酸、嗜酸,
木味酸也,呕食、恶食,木克土也。渐致君相二火养胎,常见烦躁、发热等候,此因心主
血,血护胎原而不能灌溉血海也。脾胃养胎多见腹胀,或不嗜食而足胀者有之∶一交大肠、肺
月养之,脏躁多哭者有之。虽云∶怀胎者,冲任为主,而亦无不于肾。膀胱,寒水也,肾亦寒
水也。乃其养胎,肾气已泄,而婴儿脏腑皆备,故离经而娩焉。调摄之家,或预进药饵,使子
母皆宁,亦必按月日,察经络阴阳之宜而服之,次则下药可也。否则,恐药饵杂进,不得其
平。热则胎元有堕、有遗之概论,寒则孕妇有痛、有泄之隐忧。合则为病多端,姑言其概,
重则胎漏、胞碎,轻则恶食、头疼。子痫、子悬、子 皆为艰难之候,儿啼、儿晕、儿肿亦属
奇突之征。胎气不安,或劳或怒,带泻频来,应坠应虚。故安胎不若健脾,梁固而钟不坠;
肥胎不若养血,水深而鱼自安。致于漏胎,多缘血热,脉洪数者,亟宜清宜补,条芩、白术、
阿胶、续断,甚则升提之法亦可权宜,胞碎浆来,脉已离经而必堕,急宜紫时破血,使其自
下,如归尾、桃仁、红花、牛膝借势可也,硝、黄总可选用,勿致经坠,枯渴而不下,而
母必倾危。恶食者诊脉,胃脉之虚实。实则消导而兼理气和中,香砂、枳、术是其剂也∶虚
则温补,益脾清脾,归、芎、芍乃其宜乎?头痛者,脉浮,必主外感,脉数定主火升。浮则
轻剂疏散,桂枝、麻黄所在当禁;数则抑扬降火,承气、白虎不可误也。子痫者,孕妇如
痴而口吐涎沫,惟清热固胎而自已,冰射丹丸,概不可施,子悬状如抱瓮不能偃卧,惟破
气而相宜,子 不语,虽药饵非产后不能言。儿啼者,因母伸手板高,以致哺儿之乳出,
前辈已有案存。儿晕则母常昏晕,因母气不能荫胎,八珍、菖蒲方能胜任。虽儿肿悉属脾
虚,而兼乎小便不利,理脾行水,四物、地肤何疑,更有大方杂症,伤寒疟利之分,然必居
乎杂症,佐以安胎之品,如至病亟,或汗或下,勿以胎为拘,即 悍之剂亦可施之,则
《经》云“有故无殒”之意,愁常变,各从其病加减,常当神而明之。
x催生方x 当归(一钱) 枳壳(一钱二分) 葵子(一钱五分) 皮硝(一钱)
生芝麻(一撮) 葱白(二个)
煎服。胞破可服,未破不可用,恐终身不孕。胞衣不落,油菜子一撮研碎,水送下,效。
x催生立应方x 难产、横生、逆生俱效。
车前子(一两) 当归(八钱) 冬葵 白芷 枳壳 白芍(各三钱) 牛膝 腹皮(
二钱) 川芎(五钱)
煎服。
凡妇人有喜,如一月者,胎形一点精,如草上露珠凝,未入宫罗,在 外户,或散或
聚,恶心头晕,不思饮食,脉浮紧,服此药∶
当归 白芍(各三钱) 枳壳(四钱) 川芎 紫苏(各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