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刷盘子还是读书(1)-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科学神学到底是如何区分的呢?前面说过科学本质也是一种信仰,是神学的一种,只是拜的神不同。那么,科学的信仰,科学精神是什么呢?一句话,就是〃可重复,可检验〃。神学则是信上帝或其它的神,心诚则灵。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不灵,则是心不诚,或有原罪,或死后上天堂,纯粹是心灵体验。
所谓〃可重复,可检验〃就是说一切科学理论必须以实践检验为基础,比如:〃太阳明天依旧东升西落〃就可以作为一条科学理论,因为反对者大可明天早上开窗验证,但万一看到太阳从西面出来,这条理论就得当即推翻没有过可重复检验这一关。当年美国犹他大学的彭斯教授宣称自己实现了室温核聚变,立刻就有一打以上的实验室重作他的实验,结果没人能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类似的结果,于是彭斯教授只风光了一时,未能风光一世,这也同样是载在了这条终极标准上。
当然,除了〃可重复,可检验〃,科学还有其他一些特征,前面说神学象科学,其实就是说神学同科学一样讲严密的逻辑推理。不过,在如今的中国,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科学需要逻辑推理,却往往丢掉了〃可重复,可检验〃这条根本原则,这里也只得再三把这条原则拿出来强调。
行文到此,肯定不少读者忍不住笑出声来,这还用你说,小学生就知道。你一个工学博士,虽然水平不高,但毕竟在科学中混了几十年,竟然写出这种科学的ABC来,也不觉得羞愧?我就象信仰基督教几十年的教士,刚听到神谕一样,满世界显摆。我在序言里就已经说了,这篇只是小学生的习作,望大家海涵。
第三节 为什么要信仰〃可重复,可检验〃
第三节 为什么要信仰〃可重复,可检验〃
前面一节把〃可重复,可检验〃的标准捧到了天上,读者恐怕会问,为什么〃可重复,可检验〃是科学的基础?按理说,问问题到了信仰的层面上,作者完全可以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不信你去问传教士,为什么上帝存在?传教士必然回答,上帝存在是基督教的基础,上帝本身就是宇宙的原因,他的存在无须理由………总之教会的门永远向你敞开着,你信就进去,如果你问〃为什么〃,说明你还不信。科学不比宗教,宗教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一直财大气粗,人多势众,科学只是在最近的2个世纪才抬头做人。因此,作为科学虔诚的信徒,我在这里还是要解释这个问题。
在近代以前,科学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当然,在任何社会里,人们都要种地,养牲畜,必须管理政府,兴修水利。这些简单的劳动虽然利用了自然界的规则,但这些规则完全可以以各种各样的面貌出现,或是口头传播的一些零碎经验,或是祭司和贵族的圣书,或者是行会的条约……因为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相对简单,而且在数千年中没有什么实质变化,与其向现实寻求世界的规律,不如直接把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和习惯直接拿来用,相对的成本要小的多。举个典型例子,南部非洲许多黑人国家非常重视铁器生产,铁匠在这些国家拥有祭司和地方领袖的地位。这种最古老的〃工程师治国〃并不意味着科学精神的发扬,恰恰相反,这说明了在古代社会,生产技术与神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在这种体制下,既没有产生科学的必要性,更没有人把〃科学〃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当然,在少数地区,譬如古希腊,不排除某些阶层把科学作为一种思维游戏和消遣的可能,但限于古代社会的社会条件,无法与生产技术相结合的科学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已。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古代社会未能提供科学生长的土壤,但就当时的社会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在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下,神权社会未必不能给成员提供更多的物质产品和军事保护,只是到了近代,工业革命开启了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从此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规律瞬息万变,科学才开始有了它的用武之地。科学的信仰是〃可重复,可检验〃,在这个基础上,才是逻辑推导与归纳猜想,无论多么精妙的理论,多么精彩的逻辑,在实践检验面前,一律要俯首称臣。在工业时代,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不是开垦更多的稻田,猎取更多的野兽,而是通过制造越来越精密的机器,越来越快的计算机,对自然资源进行越来越精细的加工,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所有超出简单再生产的部分都需要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研究,这样,无论是神学还是儒学或是其他适应于稳定农业社会的传统学说,统统一筹莫展,只有科学家能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掌握新领域的规律,为工业家提供新技术,为军官提供新式武器、新的作战理论,为政府官员提供新的管理手段。在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广阔空间中,唯有信仰科学的社会才能富裕、强大,并最终淘汰拒绝接受科学的社会。革命后的伊朗曾提供了非常生动的例子。因为宗教官员相信安拉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所以禁止数学教师向学生传授概率论,甚至逮捕了一个拿骰子当教具的数学教师。然而,这个神权政府很快发现了概率论对于维系现代工业体系和军事机器的重要性,为了保证飞机能够上天,油船能够出港口,对概率论的禁令很快就撤消了。同样,因为没有办法为剧烈变化中的社会提供有效的社会规则,教会一直对现代工业经济持彻底的批判态度,只是没人听罢了。
罗罗嗦嗦了这么多话,其实想指出的就是一件事科学与宗教之争归根结底还是财富和力量的争夺。并没有哪条规则规定你必须信仰科学而不是宗教,但中国若想重新建立现代工业体系,若想富强,就必须在经济领域贯彻科学精神。
第四节 科学的判据
第四节 科学的判据
虽然〃可重复、可检验〃是科学的信仰。但若想把信仰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却存在问题。科学强调〃可重复〃,但实际上没有100%的重复过程,不可能100%复现原始条件;科学强调〃可检验〃,但自然界并没有天生的检测规范,还是测不准的。为了克服〃可重复,可检验〃不易操作的问题,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退而求其次,用〃是否有标准,能否贯彻标准〃作为科学精神的近似。
也就是说,重复条件、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统称为检验标准,可以由理论提出人自由定义。是否具备检验标准,是判断是否属于科学理论的充要条件。没有检验标准的学说则不属于科学理论。当然,科学理论并不保证其正确性。
〃能否贯彻标准〃则是用此自定义的检验标准对理论进行检验。任何人,无论是愚蠢的还是不称职的,都可以用这自定义的重复条件、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去探查事物,得到一致的结论。当然这个一致的结论是基于这个自定义的重复条件、检测手段和评价方法下的一致。虽然很多客观事物本身是不能重复的,如大型工程、历史事件等,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检验,也是一种可重复。如果要求聪明称职的人才能检验,那是皇帝的新衣。
在检验过程中,科学理论完全可能被证伪。证伪了以后怎么办?修改该理论的公理、逻辑和边界条件,或者修改自定义的检验标准。使该理论的理论体系再次回到〃自恰〃状态,并且符合实验结果数据。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无穷反复循环,最终使科学理论逼近客观真理。
经过理论…实践不断反复后,科学理论应该能够解释历史,历史是已经存在着的自己或他人的实践,一个科学实验结束后就走入历史了。科学就是从历史中总结出事物演变的规律,预测新颖的事实和指导未来的实践。
科学理论经过反复实践修改后,就是客观真理吗?依旧不是,因为检验标准是主观定义的,并不能客观反应事物的本质和全貌。就比如瞎子摸象,虽然瞎子们用各自角度探查的结果是〃可重复,可检验〃的,但却不是客观事物大象的正确描述。为了克服瞎子摸象,科学非常鼓励提出新的检验标准,用新的角度去探查事物,让大量的检验标准去相互斗争、相互借鉴提高去逼近客观的检验标准。这也就是标准争夺问题。能对同一事物进行〃可重复,可检验〃描述的科学理论不少,最终哪种科学理论能胜出,成为被大众普遍接受的理论呢,最终取决于哪种理论的检验标准能更好反映客观事物。
标准争夺是做工程的大事,如果自己的标准被广泛接受,则无论怎么说都对。如果自己的标准被打败了,无论怎么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和正确的逻辑都毫无意义,统统是支持别人理论的嫁衣。
我们不仅可以判断某个观点是否科学,还能够判断某个学科和理论体系是否符合科学,既然〃可重复,可检验〃是科学的神,就象基督教的神是上帝一样。如果遵循了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理论和科学家,与对错无关,与道德更没有关系。
比如说心理学理论,现在尚且不能在实验中给予很好的证实和复现(对人类本身的实验是有严格的道德限制的),但主要流派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学著作,都主动地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公布出来,给出重复条件、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主动让这些学说接受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这说明心理学是信仰科学精神的,科学当然接受心理学为其分支。再比如考古学和天文学,实际研究的都是历史人文历史和天体历史。历史可能相似,但绝不会重复,更无法做实验。但考古学和天文学都把历史作为自己的实验室,把历史的相似条件定义为重复条件,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结果可以在现实观测中得到近似重复,能够近似检验。所以考古学和天文学也是科学的分支。
反过来,即使是数理化之类传统的科学门类,如果研究者或著述,背叛科学精神,也不再是科学分支,无论水平有多高,逻辑有多严谨,也只能当巫医术士。本来数理化就是巫医术士的学问,只是后来他们信仰了科学精神,数理化才演变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