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幻之盛唐-第1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防身武器和坐骑是自备,他们只要携带足以出到地区军事集结点的口粮,然后领取铠甲、盾牌等制式装备,再次编组之后,汇合到大部队中去。

每个拜占庭军区,特别是地处边疆的军区通常建有若干位置险要的要塞,其间有良好的道路网和烽火台等迅捷的通讯设施,并驻有若干个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联队。

加上可以动员当地农兵或是附庸民族作为补充,或是利用袭扰战来抵抗和击溃侵略军,以支持正规军作战,这种军区体制在对付外来进攻时还是非常有效的。

如果帝国进行更大规模的动员,则会抽调有服役经验的农兵,在现有jǐng备部队的基础上,扩充成更多的联队或是军团,如果需要对境外大规模作战,则会继续抽调走大部分守备部队,只留下不满编的军团或是单个联队。

按照所处的位置和重要程度,军区的范围和维持的常备军规模,也是不同的,举足轻重的大军区可以拥有步骑数个军团的常备兵力,而相对次要的普通军区,则只有几个联队的常备军。

每个将军可以拥有两百人的私人卫队,守备军团指挥官则有五十人,负责掌旗和充当督战队。

规模普遍较大,也相对重要的是东部军区,特别是位于皇帝出身的安纳托利亚军区,因为这里要面对从波斯人到阿拉伯人,这些最棘手也是战争强度最大的东方帝国。

但是受限帝国的经济状况,也只有这个实力最大的军区,才能供养和维持其四千左右披甲骑兵,他们也是“布罗诺埃”和第一近卫骑兵军团的重要补充力量。

因此,军区长官的权利和管辖范围,几乎比得上内地行省的总督。但有时候行省和军区,两者又是大部分相互重合。

而作为主要军事力量,各地军团的规模也不尽相同,像地区守备军团和骑兵军团,只有4ooo…5ooo人;而野战军团和都卫戍军团,常年保持在五六千人左右;而作为近卫军团和个别荣誉军团,则可以达到近八千人。

这次出征按照惯例,动用了五分之的尼西亚军区,和四分之的马其顿军区的常备兵力,编成五个常备军团,普奇诺就是其中的一员。

此外还有附庸民族和雇佣军组成的辅助部队,包括马其顿人(指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卡帕多西亚人(可能指亚美尼亚人)、乌泽人、法兰克人、瓦兰吉人和各种“其他的路过的佣兵”。

作为军人后代世袭下来的份地总是有限。不是谁都有运气,通过战场得到新的收益。而不是把xìng命丢掉,等到了普奇诺这一代,父亲的份地被分成了三份,他得到的这份,连最便宜轻步兵的装备都供养不起。

帝国连年的战争,为军人份地上添置了大量的廉价奴隶之外,也送来了他两个兄长的一死亡一失踪的噩耗,留下家里终rì以泪洗面的女人孩子。

最为血缘最近。无法割舍的羁縻,他不得不接手兄长留下的份地,主动承当起抚养遗孤的职责来,但是好景没能长久多少,作为避免两位兄长份地被军区收回的代价之一,然后被征召的命运,还是不可避免的落到他的头上。

用家里仅有食物,做成便携的口粮,来到最近的城市向jǐng备区官员报道,然后编队前往府尼西亚城,接着在分区长官带领下,以联队为规模。集结到君士坦丁堡的外围,进而在这里登船,前往新光复的安条克。

作为跨国远征作战的装备,帝国沿途的各个行省,也难得的大方和慷慨起来。给予了一个诺米斯玛的安家费,并打开各地的军备库尽可能提供完善的武装。

那个金诺米斯玛。最终被留给了自己的两位寡嫂,用来购买口粮和种子的话,至少可以让她们支持到后年年底。

作为其中的一员,普奇诺也破天荒的得到,主动挑选装备的机会。

帝**人的装甲制式是链甲、鳞甲和札甲,而用布片和皮索编制铁片的札甲,在通常情况下占主导地位,也是重步兵的常见装备。

普通军团步兵和伴随骑兵,则是配备以轻便的锁甲,士官和军官们可以获得价格更贵防护更好的鳞甲。

作为将领卫队和军团骑兵,以及重步兵,则还有额外用来防箭的毛毡斗篷和厚毡帽。

轻步兵和侦查骑兵,就只有镶皮并衬棉、毛、毡或皮革的甲,弓箭手则无甲,只有一领布衣,或是多一个头盔。

拜占庭常备役中的弓箭手有限,所以这个兵种,通常是由那些属国和境内的附庸民族,乃至外籍雇佣兵来提供。

像普奇诺这样的普通士兵的制式武器,分为枪和剑、斧。

剑分为宽短的双刃剑和更长一些单刃军刀;枪分为投掷用的重标枪、12英尺长骑枪和更长的步兵矛。斧头分为长短两种,出征后既是战斗的肉搏武器,也是砍伐木材修筑营地的工具。还有一种带菱角的长柄锤,则是瓦拉几卫队和重骑兵的特定装备。

盾牌有轻步兵的小圆单手盾,重步兵的椭圆大盾,轻骑兵和的三角盾,相比之下,因为马上shè击的需要弓骑兵和重骑兵则不需配备盾牌。

在长途的行军状态下,大多数士兵只会配备其中的一样,然后相互配合以对应沿途可能的突状况。

相比之下辅助部队的装备,则要混乱的多,像他们所使用的盾牌和护甲,很多基本是家传数代,或是自行炮制的。但这次由于来自皇帝的重视,连他们也得到部分军用物资的武装。

作为新兵的普奇诺,也得到了一只小圆盾,三只可以投掷也可以近身格斗的矛,一把长单刃剑,短袖半身锁子甲和包铁的东方平顶盔,他又掏钱买了一只二手的靴子和一块,总算完成整备。

然后编在一个暂编格斗中队里,作为军团重步兵的侧翼和掩护。

作为军区农兵的普奇诺,是最后一批被征调的,当三支候补联队中的他和同属分区的同伴们,一路克服晕船和腹泻、饮食紊乱等诸多症状,最终登上安条克海岸的时候,总算赶上了第一次阿颇勒攻略的尾声。

在安条克外围堡垒的城墙上,无所事事待了半个多月后,终于在外出巡逻兼清乡迎来他人生中的初战,一个拒绝对驻军承当义务的聚居点。

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新年上的输灌,杀人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特别是在安条克地区获得土地做保证之后。

带队的军官对他们信誓旦旦的保证道,艾穆哈(阿拉伯)人的帝国。已经遭到重创,罗马军团索要面对的敌人,不过是当地的部族和被严重削弱的边境守军而已。如果不想获得土地的话,也可以折算成钱或是其他等价物。

麻木的在老兵和士官的喝斥下,将长矛捅进头卷曲长袍遮面的异教徒身体里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恐惧或是惊慌之类的情绪,

接着在大索叛乱分子行动中,殴打和抢劫那些疑为包庇潜在反抗分子的当地穆斯林家庭。也同样没有让他动摇。

然后他的得到了老兵们的赞赏,成了所在小队的旗手,接着他在第四次攻打重镇阿颇勒的战斗中,第二批冲上城墙,不再是没有名号的补充役联队的成员,又因为有过骑马的经验,被选入后援部队。进而来到了亚述地区的前线。

说实话,他在君士坦丁堡,见到过那些受雇为帝国效力,或是有偿服务的赛里斯人,因为在里奥皇帝打败叛乱者,夺回皇位的事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sè。

他们开始大量的出现在帝国海军序列和商业联盟之中。因此看起来总是相当的富足而充满某种骄傲的自信。

但是从未想过有一天,身为帝**人会和这些赛里斯人的同胞作战,按照宣传的口径,在伟大的前代皇帝先见之明下,帝国派出的使团与遥远东方的塞里斯帝国。达成了某种正对艾穆哈国家的盟约,而取得了一连串外交和军事上的成果。将战线推进到艾穆哈人的都城之下。

然后在长胜不衰的包鲁斯统帅的领导下,与这些赛里斯人抢夺胜利果实,就必须再打上一战,这让很多劳师远征习惯了顺风顺水的军官和士兵们,很有些措手不及和不适应。

于是最终的结果,

他现在只能垂头丧气的站在俘虏的队列里,和自己陌生或是熟悉的战友一起,被绑成一串,由那些东方游牧骑兵拖搡着,不由自主的行进着。

不管你是骑兵还是步兵,军官还是士兵,身上稍微值钱的东西,连同甲片衣物,都被这些游牧崽子给扒走了,剩下个光膀子和,好在是夏天,不用担心给冻死。

但是绵绵的细雨,还是让他们大多数人的脸sè青白而瑟瑟抖。

虽然,他们有令行禁止的严酷军阀和纪律,也有长期训练和服役,培养出来的军事素养和战斗技艺,某些老兵对武器的运用,就如同身体一部分条件反shè般的自然和娴熟

但是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和战斗风格,同样是是多种多样,从北方里海边缘的泰伯里人,到南方巴克特里亚山区的吐火罗人,从远东河谷平原的费尔干那人,到索格底亚那的城邦联军,从游牧在中亚和北亚的马札尔人、葛逻禄人、突骑师人、黠戛斯人、遥远东方草原的回纥人,高地王朝的唐牦人。。。。。

甚至是伊朗地区的波斯人乃至两河流域的本土穆斯林,他们同样在为赛里斯人作战,许多人甚至可以确定是来自前阿拔斯王朝的军队,简单的改换了旗号之后,又穿着原本的铠甲和战袍,挥使着自己熟悉的武器,继续与这些来自西方的侵略者战斗。

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们所在的侧应中队,甚至连真正的赛里斯人的面都没照上,就已经被击溃了。失去掩护又在战斗中消耗了大量体力的重步兵,就像是一个个笨拙的木桩一样,背靠背住着盾牌,由那些游牧骑兵奔驰戏耍着直到jīng疲力竭,然后用套索恋人到武器,一起拉倒在地上。

四散的军团步兵,在残存军官和老士官的怒骂和激励下,重新聚集起来,按照cāo条排成短距离突击队形,试图挽救这些受困的重步兵。

最后,迎面冲过来的索格底亚那(河中)骑兵列阵,给他们留下了噩梦一般的回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