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官答道:“不差。阴司里都是如此,有去路,无来路。如今送陛下自转轮藏出身,一则请陛下游观地府,一则教陛下转托超生。”
悟空听判官口称陛下,果然此人便是李世民。
那日悟空来地府,虽也游遍,但他身法迅捷,却无唐王走的仔细,数里之外,忽见一座高山,阴云垂地,黑雾迷空。唐王问道:“崔先生,那厢是甚么山?”悟空心里合计,原来这个便是有名的崔判官了。
崔判官道:“此乃幽冥背阴山也,陛下莫看此山险恶,有臣等引领,自然无妨。”果然阳世人王、地底鬼王,便判官与李世民说话都自称臣,态度也与对待十殿阎王无异。
唐王战战兢兢,跟着二人,上了山岩,悟空紧随其后。只见这山:凸凹崎岖,峻如蜀岭,非阳世之名山,实阴司之险地也。荆棘丛丛藏鬼怪,石崖磷磷隐邪魔。
山上峰也有,岭也有,洞也有,涧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尽是魍魉神魔,野鬼邪魂。
过了阴山,再向前行,又过了许多恶狱,内中处处悲声震耳,恶怪惨嚎惊心。唐王战战兢兢问道:“此是何处?”判官道:“阴山背后有一十八层地狱。”唐王道:“又有十八层?”判官道:“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诸如这些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车崩狱,抽肠狱……专为大凶大恶之人所设,历遍这十八地狱,方可轮回。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进前又走不多时,一伙鬼卒路旁跪下道:“桥梁使者来接。”判官喝令退去,他自引着太宗,从金桥而过。判官道:“陛下,此桥叫做奈何桥。寻常人死,过奈何桥,喝孟婆汤便转世投胎了。陛下不用转世,却要多走几步路,从渭河投下去自然活转。”
过了奈河恶水,血盆苦界,唐王却不入奈何桥尽头的大门,向左行到枉死城来。
枉死城中,无数人在其中喧嚷,喝道“李世民来了!李世民还我命来!”唐王听了,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唐王急躲到判官身后,只叫“崔先生救我!”判官喝退群鬼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隋末年间造反的烟尘草寇,枉死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故在此缠人。”
太宗道:“如此叫得我心慌,怎生教他们超生才好?”判官道:“陛下,此事甚易,只须陛下回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他等恶魂超生,便不再生事。”
唐王道:“水陆大会?这倒容易,我寻一众道士便好。”判官笑道:“陛下说笑了,水陆大会只佛家的管用,道家的却差些。”悟空听了这话心里一动,这判官不知受了什么好处,在这里便替佛门说话。超度之事,佛道均有之,又岂能分出高下来。虽说幽冥地府受天庭辖制,却不想此处也安插了佛门亲信。
唐王听判官说道家的差些,却道:“此事倒须仔细想想。”悟空看见,判官眉头微微一皱,显是稍有不喜。而前面那太尉只置若罔闻,一副于己无干的样子。
再向前行,过了六道轮回之所,此处却绕到了六座奈何桥后面,只见无论僧尼道俗,走兽飞禽,魑魅魍魉,滔滔不绝奔走于轮回之下,各进其道。
再向前去,便是渭河,此处已见波浪滔滔,又有一座大门,上写着“超生贵道”四个大字。崔判官道:“陛下,将到返阳之处,小判告罪先回,余下路便要朱太尉再送一程。”
唐王谢道:“有劳先生远涉。”判官还礼,轻飘飘沿原路返回了。悟空心中纳闷,崔判官劝唐王行佛门水陆大会,唐王并未答应下来,他怎便自己回了。
朱太尉引唐王进了超生贵道门,行不多时,便到了渭水河边,朱太尉道:“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佛门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唐王苦笑道:“水陆大会却是要做,但寡人向以道教为尊,便用道教超度之法,多做几次如何?”
朱太尉面色不善,道:“我虽在冥都,阳间之事也偶有耳闻,佛法兴自屡朝,弘善遏恶,冥助国家,有何不好?佛,圣人也。”
悟空当下明白,崔判官到了那门,因职责所限,不得不回,却留下个朱太尉,仍是佛门说客,定要说服李世民,回去做个佛门法事,才得圆满。看似平常执拗事,实则与取经之事丝丝缕缕相连。自如来遣人东土寻取经人,到泾河龙王被魏征一刀杀了,再到李世民夜夜噩梦纠缠,然后入了阴间,又有地狱惨状震慑,加上判官太尉言语相诱,这一环一环承启转合,当真称得上丝丝入扣,毫无破绽。
李世民贵为唐王,是自沙场上厮杀过来的马上天子,统领万里江山,心中自有不可触犯之处。他心中自有江山社稷,知道道教对维护君王统治再好不过。道教言礼本于事亲事君,而佛背亲出家,敢以匹夫抗天子,朱太尉之言对旁人说了也罢,李世民听了却颇为刺耳。于是驳道:“太尉所言差矣,我观生死寿夭,本诸自然,刑德威福,系于人主。佛门,西域之法也,无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诱凡俗,寡人颇不以为然。”
朱太尉阴恻恻一笑,道:“陛下刚观遍地狱之事,便敢如此说话,真是天子无所惧也。”
李世民道:“地狱却也并非佛门之物。”
朱太尉心中气极,前番功夫做足,却没想到这李世民竟如此执拗,如若这样,岂不前功尽弃了?他于是道:“由此可见,地狱便为陛下这般人所设!”
李世民也不恼火,笑道:“若真入地狱,惧又有何用?我东土自有东土之道,我若开个佛门水陆大会,引夷犯我江山,岂不是引狼入室?”
悟空听到此处,心中大快,这李世民果然是个人物,他固然不知如来派人传经之事,却仍一语道破其中精要,果然称得上千古一帝。只是李世民心中对佛教如此抵触,他活转后如何开得了水陆大会,取经之事岂不成了泡影?
只见朱太尉还欲再劝,李世民摆摆手道:“太尉,莫要误了时辰上路。”
朱太尉脸色极为难看,他知道若没办成此事,不知将受那人何等责罚,恐怕这条命都不够填的。只是他又不敢将李世民怎样,阎王下令叫他照看好唐王,他又怎敢违拗,只得引李世民近了渭水河边。心道,先过了阎王这关再说,这唐王油盐不进,我又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见渭水河上,一只偌大的金色双头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一时间看入了神。悟空也看见了这只金色鲤鱼,也觉得奇怪,冥都之河,怎能有此物?
只见朱太尉喝道:“陛下,趁早赶时辰回阳世去也。”一把将李世民推入了渭水河中。
按理来说,入了此河,那阳间的李世民便将活转来,只是悟空伫立岸边,心中尤其纳闷,唐王一入河,那条金色鲤鱼再不似之前般跳跃,只呆浮在水面上,似是初来此地一般。
第一九三章唐王易
悟空见唐王李世民跳入渭水河便无踪影,他在此亦是无趣,便飞出地府,自九幽之渊扶摇直上,再奔南赡部洲而来。
唐朝疆土虽与大隋稍有出入,但都城自洛阳改作长安,悟空却是知道的。他急火流星般赶到长安都城中白虎殿上时,唐朝开国许多功臣保着东宫太子与皇后、嫔妃等正在白虎殿上举哀。有那与太子交好的,均在商议何时传哀诏,欲扶太子登基。
魏征劝住诸臣道:“再候一日,我主必将还魂,不可惊动天下。”有人道:“丞相迷了心窍了,覆水难收,死难复生,哪有什么还魂之事?”
魏征道:“我幼年间学过仙术,推算最灵……”
正说时,只听棺中李世民大叫道:“痛煞我也!”这一声叫,吓得文官武将、嫔妃太子个个胆战心惊,只有徐茂功、魏征、秦琼和尉迟敬德四个忠肝义胆的老臣近前扶着灵柩。
魏征教人取器械来,救出李世民,打开棺盖,李世民坐在里面叫道:“好大水灾!”
众臣见李世民果然死而复生,皆道天佑大唐,有人道:“陛下宽心勿惧,有甚水灾来?”
唐王道:“朕正行至渭水河边,见双头金鱼戏水,被冥都太尉将朕推下马来,跌落河中。”众臣见唐王惊魂未定,急将他扶出灵柩,着太医院进安神汤药,歇了一日,才定下神来。
第二日一早,宫中人皆脱孝衣,换彩服,一个个红袍乌帽,紫绶金章,在那朝门外等候宣召。李世民服了服了安神定魄之剂,一夜稳睡,养足精神,抖擞威仪,登上朝堂。金銮宝殿上,聚集两班文武,山呼已毕,依品分班。
悟空早早隐于大殿柱上,聆听诸臣堂议,以他猜想,恐怕阶下群臣中亦有佛教之徒,将竭力说服李世民。
行礼已毕,诸臣纷纷上奏天下大事,之后,自然有人问唐王为何死而复生,李世民道:“阎王道,寡人有三十三年天禄,此际才过一十三年,便着人送我回来。枉死城中,又有无数冤魂、俱是六十四路烟尘叛贼,七十二处草寇魂灵阻我去路,此番返阳,首要大事便是要做个水陆大会,超度许多亡灵。”
李世民当即传旨:“太史丞傅奕,即日起选举高僧,修建佛事,不得有误。”
悟空听了大惊,李世民怎睡了一夜便转性了,和阴司中的举动大相径庭,这是何缘故?
只见傅奕站出道:“启奏陛下,臣以为,西域之法不可取也,口诵梵音,追既往之罪,窥将来之福,实有取巧欺哄之嫌。自五帝三王,未有佛法,君明臣忠,年祚长久。故请陛下三思。”
魏征亦站出道:“我朝向来尊崇道学,陛下为何要修建佛事,天子一动,万民皆从,此事与国之基本相关,这等大事,须得好好商议一番才行。”
李世民道:“朕历遍地狱诸事,眼见种种磨难,所谓‘生前作下千般业,死后通来受罪名’便是如此。那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