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十世纪世界艺术巨匠 编译者:田国良、戴汉笠等-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又尚待解决。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心态中;他写出了幸福与迷茫交集的优美的乐曲;其中包括《草莓园地万岁》和《星空中的露西》。最初完成的最典型的超现实主义流行歌曲有《我是海象》和《热风之福》。他还进行了电声乐器试验;这种试验为他和概念艺术家大野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列农和大野于1966 年相识;到1969 年两人结婚时;这对夫妇的恋情被认为是披头士四人乐队正式解散的原因。乐队解散之后;特别是1970 年经受了阿瑟?贾诺夫的狂叫治疗法的影响;列农的唱片继续反映他内心深处的予盾。
    1975 年;他不再灌制新片;转而集中精力抚养他和大野所生的儿子肖恩;还有前妻辛西亚所生的儿子;名叫朱利安。他自称是一位〃家庭男子〃;而大野小姐则掌管夫妇俩的演唱职业活动。同年8 月;夫妇俩灌制了一集新唱片;名为《双重幻想》;1980 年列农被害前一个月由格芬唱片公司发行;现在依旧居全国最佳唱片的第20 位;他单独灌制的一张名为《重新开始》的唱片则居第10 位。唱片集被认为是列农和大野交替演唱的《恋情对歌》。
    列农是披头士四人乐队的成员之一;在进入自己家门时被枪击中身亡。
    他的家在纽约市高级住宅区〃达科他〃公寓。一名嫌疑犯当场被捕。
    第20 警区警官罗伯特?巴恩斯说;〃列农下了汽车;走进72 街西1 号'达科他'公寓的大门后;背上二次中弹。凶犯的姓名查出是马克?戴维?查普曼;来自夏威夷的檀香山;25 岁;行凶前在纽约住了大约一周。〃20 警区警察所副所长约翰?希克说;〃凶手让列农走过他身旁;进入大楼的过道;才向他开枪。凶手呼叫了'列农先生';然后走出隐处;从怀里掏出手枪;摆出射击的姿态;连发几弹。列农挣扎上了6 级楼梯;说了声'我挨了枪';就倒了下去。〃列农的妻子大野在他中弹时在他身旁。她没有受伤。一家唱片公司的经理戴维?格芬为大野宣读了一份声明:〃约翰热爱全人类;曾为全人类祈祷祝福;希望大家以同样的激情对待他。〃凶杀案件发生时在场的人说;〃列农被刺时身穿白色圆领汗衫;粗蓝布上衣;他们听到大野尖声呼救的声音。
    嫌疑犯在枪击这位音乐家后在〃达科他〃公寓的进口踱来踱去;并和守门人发生争端;但没有举起枪来进行威胁。一位只讲出自己名字为尼娜的目击者说;案发之后;他走近那个嫌疑犯;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不会管这个闲事。〃另一个见证人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出租汽车司机本?尤鲁赫逊说;〃凶手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逃跑。〃住在附近的杰夫?史密斯说;他在晚上11 点不到一点听到5 声枪响。后来在列农身上找到4 个弹孔。
    列农被刺之后;成百人群开始集结在中央公园西和72 街的交接处。其中有许多人大哭起来。到凌晨一点;人群增加到上千。
    列农先被抬到大楼的办公室;然后送到罗斯福医院。在医院的急诊室;他被正式宣告死亡。在医院门口;就像在他寓所门口一样也聚集了人群。开车送妻子大野到医院的警官安东尼?帕尔马说;她一路上非常激动;边泣边喊;〃但愿这是一场恶梦。〃列农的音响制作人杰克?道格拉斯和列农当日傍晚在市区的一个录音场一起工作。列农在晚上10 点30 分离去;提出要吃点东西;然后回家。
    〃达科他〃公寓的一个职工声称;有个像嫌疑犯那样的人当天早些时候请列农签了名。探长沙利文说;那个缣疑犯在公寓周围出;173 现了几天。
    他被捕时;面带傻笑。他当时身穿白色衬衣和上衣;褐色长裤;头戴金属丝边眼镜;体形矮胖。从他身上搜出的左轮手枪估计就是杀人凶器。
    人们普遍认为;列农是披头士四人摇滚乐队中最有见解、最坦率的人物。
    他写了许多使他们在60 年代早期产生社会影响改变摇滚乐方向的歌词。乐队的其他三位成员:保罗?麦卡特尼有他自己称为〃飞翼〃的演奏小组;哈里森和斯塔尔迄今在音乐界依然活跃如初。
    在那年初最主要的一次公开谈话中;列农说;早在1966 年;他就想离开四人乐队;但4 年之后;那个愿望才得以实现;因为他〃实在没有那份勇气〃。
    披头士的摇滚音乐和越南战争同样是60 年代的主要事件。战争的抗议者除了仿效披士蓄起长发外。还歌唱他们的乐曲。《我想握住你的手》、《爱我吧!》和《她爱你》等在流行歌曲评定序列表上连续几个月位居榜首;这些歌曲在西方青少年摇滚乐迷中引发了对披头士的狂热崇拜。
    乐队在1970 年解散之后;列农夫妇隐居纽约达数年之久;但在一次丑名昭著的驱逐出境的法庭审判中;这对夫妇的名字再度出现在报纸的头版。美国政府提出;由于涉及1968 年英国的一件吸毒案;作为英国公民的列农失去了在美国长期居留的资格。最后他还是被允许留了下来。
    毫无疑问;披头士在所有摇滚乐队中是最有名望、最有影响的;而约翰?列农则是乐队里最富感情;可能是最有才华的人物。
    1964 年;当披头士第一次到达美国;在埃德?沙利文电视节目中初次出现时;着了迷的观众首先难于分辨他们4 个人谁是谁。他们都穿灰色服装;披头散发。当然;引人注意的是他们的歌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我想握住你的手》;一首出名的恋歌。青少年对于这些歌曲反应的强烈是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和弗兰克?西纳特拉两大歌星时代以后从未有过的。
    来到新大陆后不久;披头士开始代表他们一代人发言;诉唱年青人的情杯。列农和保罗?麦卡特尼明显是乐队的创作骨干。林戈?斯塔尔逗人喜爱;而乔抬?哈里森则以动人的吉他开奏;把四人合奏的方向引入东方的神秘主义。列农和麦卡特尼不但是他们演出歌谣的词曲作者;还是领唱者。起初;他们不分彼此;紧密合作。后来转向分头工作。由于法律的制约和相互之间的情谊;歌曲仍以二个人的名义发表。
    列农和麦卡特尼以典型的取长补短的方式相互合作。麦卡特尼快活而聪明;善于创作轻快欢乐的爱情歌曲;列农执着而热情;他是四人中真正的摇滚歌手。他具有粗沙的嗓音;用来充分表达愤怒和夺取胜利的主调。
    披头士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他们推动了流行音乐价值观的变化;把摇滚乐的单纯娱乐性质转变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乐队在1970 年解散之后;乐队的成员各施所长。列农的冲劲和麦卡特尼的柔和对比得愈加明显;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两人之间原先的互补作用。列农独自灌制的唱片;特别是《幻想》;有时达到真正动人心弦的程度;但由于受到他日本出生的概念艺术家妻子大野的影响;经常堕入自我放纵的号叫。
    在列农的一生中;即便在4 个人还没有组成乐队以前;他是一个探索者。
    他找到的拯救人生的最初;也可能最后的渠道是摇滚音乐。他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技巧投身其中。
    但当披头士一帆风顺地成为非凡人物时;列农在他的探索中变得不安起来。他把探索的范围扩展到包括政治、宗教和自我。在这种情况下;他恍惚失去了他的音乐早先为他制定的目标;转而倾向空虚的咆哮。所有手法、幻觉药物、通宵抗议、夫妇俩在唱片封面的裸体像和放纵的叫喊都无法填补摇滚歌曲早先填补的空白。
    70 年代后半期;列农几乎完全退缩到自己家庭的狭小圈子里;照看小儿子肖恩。不久前发行的夫妇俩灌制的唱片《双重幻想》是那种隐退思想的发展。唱片反映他对于家庭幸福诚挚但迷茫而且有点绝望的依恋;这种依恋情绪和摇滚乐的特质确实不相吻合。即便这样;在他艺术生涯的低潮;他不失为他同代人的歌手;他年青时代演唱时欢乐和痛苦交织的风格依旧深刻地铭刻在千万人的心上。
    装饰得庄重的〃达科他〃公寓大门盖满鲜花、和平与爱的献词、圣诞花圈;还有挂得像十字架形状的祈幡在风中飘拂。
    零散的悼念者自觉形成队伍。成群的朋友、流泪的夫妇、零散的吊丧者插进队伍沿着72 街徐徐向列农的寓所前的灵台移动。警察要求队伍依次进入大楼栏栅里面;不在马路旁停留。在进栏栅之前;很多人把花束或花朵插进门缝。大门上安装的咆哮狮口封有信封大的标牌:《披头士四人摇滚乐队》。
    当列农在家门口被刺身亡的消息传出后;早在拂晓之前;成百人来到大楼诵读主祷文;歌唱列农创作的乐曲。与此同时;〃达科他〃大楼的有些大窗户里烛光通明。悼念者一边抽泣;一边走动;来往不断。身穿短裤;头束发带;腿绑护膝的早起长跑者停下步来向死者表示敬意;有些因事外出的年青人在问清情况之后也加入悼念的行列。在行列里;有衣冠楚楚的中年人;也有穿著随便的青年男女。
    人群中到处穿插有新闻界人员:手拿记事本的记者、选取镜头的电视摄像师、把麦克风伸向采访对象要求谈感想的广播工作者。一位着急的新闻记者对一个摄影记者喊叫说;〃要抓住时机。〃一个青年女子高声狂哭起来;被她身旁的男友抱住不放。20 来个专业摄影师围住她。快门的喀嚓声此起彼伏;希望从她身上捕捉到一个摇滚乐迷悲痛欲绝的典型形象;有些围观的人还以为准是某个艺坛女明星出现了;争着一饱眼福。一位来自弗吉尼亚州上装佩有《南方游客》标牌的人走出纽约市旅游车;把他所看到的悼念列农的情景一一摄入镜头。一个青年男子拿着一大枝白色唐菖蒲;在把它插上大门之前;让女友为他照了纪念相。
    手提大型收录机的人们到处都是;从中发出的摇滚乐顿时染上挽歌的色彩。不同的歌曲在寒冷的空中交错混合;给哀挽的气氛增添份量。另一些人则在收听专播新闻的电台;了解刺杀事件的真相;还有一些人蜷缩在一台收音机旁小心翼翼地倾听列农最后一次接受新闻界采访的谈话片断。
    一位广播评论员着重指出;列农在70 年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隐退状态中生活的。悼念群众中有许多人再次集结;走向街头;重演60 年代死者积极参与群众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