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秋梦追思 -范正美著-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从财政拿出一部分);农民拿一点(主要是生活费)。
  据统计,黑龙江省共有1158个乡、14520个村(屯),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参加培训的对象定为40岁以下,对于45岁以上的在职村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也可以参加学习。按每村现职、后备各两人计算,全省约6万人,接受了这次培训。
  我在这次培训工作中,做了九个方面的工作:(1)自始至终作为积极倡议者,全面参与整个培训工作的策划和筹备:(2)编写教材。这次培训教材设七讲,命名为《农村干部读本》,我撰写第三讲农村经济产业化,并负责对整个教材的总纂和定稿。
  (3)组织师资培训。全省培训共培训师资660人,由我组织全体撰稿人集体备课,在这个基础上,为配合各地教学、学员自学,由我主编了学习指导书。
  (4)策划教学管理方案。
  (5)负责组建题库,草拟考试办法。
  (6)指导教材发行。
  (7)负责日常教学指导、培训咨询。
  (8)参加检查、验收。
  (9)负责发证。
  全省村级干部岗位资格培训,使黑龙江电大赢得了荣誉。在中央电大召开的两次工作会议,以及省教委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电大副校长白桦作了经验介绍。这三个材料都是我执笔写的。
  我在这件事促成以后,进一步考虑农民全省教育问题。我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关键是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而要上农业,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动员各方面向农靠拢、支援农业,促使我国农业从小农经济的圈子里走出来;另一方面就是,要抓教育,大力提高农民和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这两件事,要求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一是投资金;二是投政策;三是投智力,主要是投科教,引导知识、人才下乡。在教育方面,我认为,运用远程教育手段实现农村教育大发展是最佳选择。因为目前我国这方面条件已基本具备,只是认识和实践的问题。为此,我发表了这方面的论文。
  从1998年开始,省委组织部和省农办举办农科教培训中心,每年定期不定期,组织县乡两极干部轮训,自1998年至2002年我被特邀,主讲农业产业化专题,受到赞扬。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整理,撰写了《农业产业化道路》一书,于2002年,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农办副主任韩贵清为我写了序言,指出:
  本书作者自序一开始就向读者提出“世界在哪,世界向何处去?中国在哪,中国向何处去?我们在哪,我们向何处去?”这样三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也是范教授在给学员讲课的做法),而耐人深思。全书紧紧抓住这个思路而展开,让人们如登高山之巅,总揽全局,把中国农业问题放在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之里,置于人类农业进步的历史长河之中,论及同国际接轨、共同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的关系,令人信服地说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书中运用全国各地大量的实例,结合深刻的经济理论,把农业产业化如何搞法,予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阐释,使人在阅读时,觉得是同作者在谈心、座谈,有说服力,理论性强,实用性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世事变迁,原是祸福相依、相反相成。我的经历使我领略了生命的丰富含义,备尝辩证法赐给的人生百味。少年的我,壮怀激烈,一派遐想,欲效古仁人之志,游历祖国河山,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愈加强烈,竟成为一种前进的推力。清查以后,以为这些理想破灭,曾经很长一段不去想它了。不期当了电大老师,做了副教授、教授,常常有机会参加各种教研会、教材建设会,竟给了我许多难得的机会,又圆了我的美梦。
  电大全国成网,全国性的会议不少。一时间,以开会为名,行旅游之实,在全国蔚为成风,电大也不例外。我赶上了这段好时光。外出开会,便成为我采风、观光,追求梦想,抒发情志的极好机会。十几年来,我借电大开会之机,几乎游历了全国主要的几座新旧大城市和名山大川,除了西北只去过一次西安之外,全国古都、风景区没去的地方已经所剩无几了。而且我还享受坐飞机的待遇,从而大大节省我的时间、减少我的劳顿之苦、增大我游玩的乐趣。我去的足迹,留下了成册的照片,可以一睹我当时的欢娱、快意;我写的诗词,则是我当时及其那一段时日心境的写真,它们比照片蕴意更丰富、更深刻,也更透明,可以窥见我的精神风貌和令我愉快的秘密。这回忆是飞旋的华尔兹,再一次把我推向快乐的旋转。这些时间的碎片,连起来就是我生命回眸的一串珍珠,她给了我一个极其珍贵的艺术世界,至今仍给我以不尽的激情。
  1986年3月,到福建南平市参加中央电大召开的包括“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课在内的五门课程期末复习会。黑龙江省有陈秋成、衣宝库和我三人。我们取道杭州去福建,有意在杭州停留了三天。杭州是我早就神往心系的胜地。不期天不作美,烟雨连绵,太阳只是偶尔一露峥嵘。我们在蒙蒙细雨中游览西湖、灵隐寺、钱塘江等景观,大觉遗憾。不过,它给我是另一种美感。在去福建的火车上,衣宝库最年轻,兴趣广泛,一时来了诗兴,要我们每人作一首诗,以西湖为题,以追忆杭州之行。陈秋成对诗词颇有研究,而且思维敏捷,未及一刻,便飞龙走蛇,书在一张报纸上,写的是触景生情的怀妻之作。我感到西湖在烟雨中,朦朦胧胧,更有一种撩人的美,不揣浅陋,和了陈秋成一首。
  春雨游西湖千里寻她我意深,多恼烟雨竟胧朦,薄雾为纱巧掩饰,此时西子最有情。
  雨天游西湖,西湖在雨中,那朦胧的美,更温馨、更含蓄,更激起我对她的爱。当晚,在床上辗转,打了个腹稿,写作《西湖纪游》:
  几回入我梦,不期烟雨来。
  天天盼晤面,忽见珠泪排。
  迟迟无言语,心潮波浪塞。
  仰面难寻飞峰处,茫茫湖面费神猜。
  三潭月掩辉,平湖日云埋。
  十里白苏堤,垂柳任风摆。
  泪中眼底物,纷呈放异彩;泪中眼底人,婀娜愈觉美;人在画中游,一笑千情开。
  此时心如铁,回归不动迈。
  相期丽日见,君心即我怀。
  山水倩留影,念念我身在。
  在去福建的火车上,谈到西湖之游,衣宝库的兴致极高,看了我的《春雨游西湖》,拍手称妙,又命我再作一诗。盛情难却,只好搜索枯肠,用报纸即兴填了一首《减字满江红》赠他。
  词曰:
  春雨初露,催细柳,绵绵思绪,放眼去,心潮如涌,风流画意。古国生风正此时,炎黄学子迎新际。听春风脚步,西子情,亦奋励。
  晴阳忽烈,又东风,滚滚情趣。高步走,头脑昂昂,人情多矣!镇湖六塔抖英风,现代大桥添新意。看钱塘潮涌,古中华,鹏程激!
  到达福建南平,已经是清明前后了。为了赶好天气,会议决定先游武夷山,我喜不自胜。我为福建这两个地方的美景击掌叫好。当时,福建正在评选全省旅游十景,南平也在争取之列。武夷山的第九峰突兀在这里,飞恃闽江的一条分支——双溪河之南,与南平相望。南平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小山城,极富闽南秀色。我们去的时候,由福建大学建筑系设计的铁柱索桥刚刚竣工。高耸的桥柱,新喷的深银灰色崭然一新,格外引人注目,把九峰同南平紧紧相连,更使得山城妖娆夺彩。九峰奇峰叠翠,山巅有座神庙,有个别致的岗亭,号称凌云阁。我在会议期间,天天起早登攀这座九峰,观日出,赏凌云阁,到神像前给神像请早安,求赐福。之后,打打太极拳,大呼几声。感到心情亮极了。我为九峰的美景叫绝,几乎一口气写下了《九峰咏》,在离开南平的那天早晨,我站在九峰山巅,大声地诵唱,第一次领略文人墨客应景而歌、抒发人生的感受:
  跃上九峰神采飞。神采飞,江流如链,层峦叠翠。高楼垂靓影,渔舟唱春色。柱天索桥砥中流,凌云阁上揽日月。看山光紫气,听鸟语声脆。已觉人入画;名竹、珍木、茶香、鱼肥,更着有人醉。只道是:美,美,美!
  跃上九峰壮思飞。壮思飞,十里挑一,宏图彩绘。绝顶望双溪,日月增光辉。人民英发邀贤俊,闽江山城要腾飞。看人情多谊,听凯歌四起。已觉人入画;亭榭、索桥、大厦、亮居,更着游人醉。只道是:美,美,美!
  到南平,一定要游九曲溪,登武夷山。这些我在南平会议期间都如愿以偿。九曲溪河面不宽,水流湍急,九曲十八弯,两岸就是峻峭的武夷山。电影《闪闪的红星》、《西游记》等好几个镜头就是在九曲溪一带拍摄的。特别是《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乘竹筏的情景,令人神往。这次,我们有幸也乘竹筏,我像自己回到了孩童时代那样,一会儿欲在竹筏上撑杆,一会儿又想引吭高歌一曲。看到一幅幅画面流光溢彩,便觉得如临仙境,全身心地溶入了这美的世界。这时,我脑海里想起了《浪淘沙》:
  五里竿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行。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勾画人与自然、山与水、动与静的相对美,那种对大自然、对生活无比热爱的强烈情感,激起我灵感勃发、思绪翻涌。我感到两岸的风光,仿佛因竹筏而变幻。竹筏飞流直下,两岸也为之闪烁、奔越;竹筏轻盈荡漾,两岸便显得格外的浪漫、幽俊而怡人。我又感到,仿佛是两岸在操作竹筏,她敞开博大的胸怀,展示万千魅力,令竹筏时快时慢,请游人尽情地观赏她的美。由是,在我脑际形成了这样的一首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