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秋梦追思 -范正美著-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我们是多么怀念您吗?
  此时此刻,也许只有我,不,一定还有人如我一样,真正理解这铁的事实的涵义:现存的社会各种关系,靠的是国家、统治者的力量支撑;人们的观念、思维和精神也是这种统治力量的反映。强烈的感到毛主席关于继续革命的教导在耳边震响!
  我不知自己是怎么离开纪念堂的。离开纪念堂,离开北京,我的心久久地、久久地不能平静。我不只是伤感,我在思考:怎么理解革命?怎么理解毛泽东?怎么理解人心,怎么理解人情?!我问自己: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回到哈市之后,我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寻觅书刊,我决心向历史、向书本、向人类的先哲请教。在我的心目中,毛泽东是我崇拜的偶象,并由崇拜几乎而变成一种迷信。我仔细地想,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能够正确地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但他并没有封自己绝对正确,也没有宣布最后胜利,因而自己做好了被摔得粉碎的准备,并告诫斗争也许要持续一百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他对于人的处理,总是坚持允许犯错误、允许改正错误,总是给人机会、给人希望,主张一个不杀,就是因为他认为,人头不是韭菜,割掉了还能长出来,怕搞错了不能补救。我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伟大功绩。我再一次地感到,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的道路还要漫长。我想,像毛泽东这样杰出的人物总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我反复琢磨,一位德国历史学家曾经提出的四个著名问题:
  假使毕达哥拉斯当时没有发现著名的勾股定理,难道人类到今天还不知道这个定理吗?
  假使哥伦布没有生到世界上来,难道美洲到今天还没有被人发现吗?
  假使没有牛顿这个人,难道人类到今天还不知道万有引力定理吗?
  假使19世纪初没有发明火车头,难道我们到今天还会坐着驿站马车来来去去吗?
  这四个问题代表划时代的历史进步,非常生动而通俗地把深刻的哲理道明了,人民群众是养育杰出人物的源泉,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会或迟或早地涌现伟大人物。毛泽东因为和群众结合才有他的成功;又因为历史条件及其个人的局限,而有他的失败。
  对于文革那段经历,我无怨、无悔、无愧,因为那些风风雨雨,是一段历史,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段英勇悲壮的历史。我怀着赤子之心,相信共产党和毛泽东,追求无产阶级革命的梦想和形象。回过头来看,我的梦想未成,但我留给世人的形象却是自然的、真实的、淳朴的。因为它,我和中国的伟人、世纪的伟人毛泽东同呼吸共命运,我得到周恩来的器重和错爱。因为它,我和当时中国青年中的许许多多优秀分子出生入死,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他们的学识、聪明才智、高贵品质和崇高的奋斗精神,永远是激励我前进的风帆和号角。这十年及其这些年,教我认识社会,认识人,认识自我;也教我认识正义和爱,认识丑恶和卑鄙。它使我由热情走向成熟,由激越走向科学。使我懂得什么是革命,什么是背叛,什么是失败,什么是成功,什么叫奋斗,什么叫牺牲。面对人生,我曾经引吭高歌,干过我曾未想干的大事。我真诚地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那个年代,做了那个时代要求我做的一切。我未能预见和超越那个时代,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辱没我的使命,没有辱没我的党,没有辱没我的祖国,没有辱没我的人民。
  面对社会变迁,我应该反思。邓小平全盘否定文革,进而全盘否定毛泽东晚年的理论和实践,这就给我一种解放、一种自由:我必须重新审视世界,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重新审视毛泽东,当然也包括重新审视邓小平;还自己的独立、自由和真实,还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我进入毛泽东后的历史时期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
  我读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的一首题为《论黄金时代》的十四行诗中的诗句:
  只要世界把“我的”、“你的”忘掉,通过一切有益的、正直的和愉快的事业我相信存在就会变成天堂。
  哲人告诉我,在政治生活中,人类认识的历史表明,在一个时代中的正确认识,到另一个时代就变成错误;在一段时间里,某一个认识得到了普遍肯定,但随着另一个时代到来,这种曾经得到普遍承认的东西,又会遭到废弃。随着旧认识的废弃,一般又会使另一些与之相反的认识,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我还想到一位哲人说的“活着的人总是正确的”。
  是的,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我应该摆脱小我,把自己真正摆在历史的、群众斗争之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一个人的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个人努力方向同社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取决于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前进的目标的一致性。我觉得美国“4H俱乐部”说得好:
  我发誓:我的头脑要清醒思考,我的心要更加忠诚,我的双手要勤劳服务,我要保持健康,使生活更加美好。
  头脑(Head)清醒的思考,在我就是要站在人民群众一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考问题;心(Heart)要更加忠诚,在我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四化、改革开放更加忠诚,对人民的教育事业更加忠诚;双手(Hends)勤劳服务,在我就是业要精,人要勤,发愤工作;健康(Health),在我就是,要坚持锻炼身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只要我坚持4H,我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我应该如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说的: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的主人——自由的人。
  把自己同祖国命运、人民命运结合起来,就是把自己同四化结合起来,同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为了四化,为了改革开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是我的方向。
  美国著名作家斯诺说得好,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要经受“历史回旋加速器”式的、程度不同的冲击。我应该迎击这种冲击,为人民立新功。
  这样,我又想起了毛泽东的教导:要努力奋斗,为大多数人的利益着想,要站在人民一边,为人民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要能经受各种考验,包括人生打击。想起了他教导人们正确对待逆境,引用司马迁的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北京行后的读书和思考,是一番自我洗脑,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立下新的誓言:一定要使自己的余生过得有意义,要为人民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我再一次在心中默念杜甫的《石笋行》:
  安得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
  杜甫一生坎坷,饱受人间磨难。青年十数年,适逢开元盛世,漫游全国名胜,博闻强记,获得了创作灵感。但是,这段快意的时段之后,命运之神就再也不肯护佑这位才子,使他备尝人间疾苦。进京会考正赶上李林甫专权之时,他的诗被玄宗赏识,却因李林甫作梗,屡试不中,竟困于长安至不惑之年,最后得了个小官。杜甫带着妻小,举家迁移,恰逢安史之乱,沦落为难民,屡遭兵匪凌辱;安史之乱平定之后,一度出入宫掖,但好景不长,因发善心疏救房棺,而蒙受同党之冤,被贬永离长安,颠簸流离,受尽苦辱;以后又当了小官,至肃宗乾元二年,关内大旱,民不聊生,他弃官再一次举家奔波求生,经过跋涉,终于到达成都,一路苦不堪言。是年,杜甫在此盖起了草堂,年已半百。人间数不尽的折磨,加快了他的生命旅程。享年56岁。
  成都西门外有两块高耸的石柱,状如竹笋,一南一北。游人见此议论纷纭,提出种种揣测。有的说是镇海眼的,旨在防止洪水泛滥;有的说是古墓立的华表。杜甫认为,年代久远,风雨侵融变演,这些说法实在难以置信。人们以石笋称谓,徒擅虚名,并未为后人识其“骏骨”的本来面目。于是,杜甫以此为题,联系自己辗转流离、蒙受侮辱、埋没、饥渴、病痛、漂泊的人生际遇,感慨地写下了《石笋行》一诗。这是诗人心底之呼的最后两句,道出了这位伟大诗人直至老年痛感其壮志不展的激愤,以及对自己伟大人格必将得到昭雪的必胜信念。
  这首诗,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和鼓舞。我觉得,宣示杜甫本根的壮士不是别人,正是杜甫自己。他揭示了一个真理:人格从来是自己言行和业绩的印证。杜甫是一位诗圣,我是一介书生,但是杜甫报效社会至死不变的自励自强的崇高精神,却是值得我永远效法的榜样。
  因此,杜甫《石笋行》的这两句话,便成为我的座右铭。我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中国共产党的爱、对毛泽东的爱,都融化在自己顽强不懈的继续努力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以做出一番新的成绩来,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本根和形象。
  我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走向教师岗位的。
  从北京回校后,图书馆一面继续抓图书分类工作,一面抓紧建架、立架,这些基本建设工作。但是,到1984年下半年,我的心已经不在图书馆了。我只想当教员,到了不能抑制、不顾一切的地步,认为自己不能再耽搁下去了。这样,我还可以一面教,一面学,还可以搞科研,著书立说,把自己耽误的时间夺回来。促成我的跳跃,还因为教学第一线实在缺人,经济教研室的牛慧等老师、特别是教研室主任田雨耕极力拽我。
  但是,我要挪这么一个位,还得经省里批准。省电大一位领导说,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