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事谋略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事谋略学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然而,它的对象是什么?它与其它学科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对建立军事谋略学这门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军事领域敌我双方斗智规律的科学
     在确定研究对象之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谋略学是不是可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可以从科学本身发展的历史来说明。人类的思想发展史证明,在古代,不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没有学科区分,把一切知识统称之为“哲学”。后来,科学家经过收集材料,并进行分门别类研究之后,一门门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学科分类也愈来愈细。军事科学虽然是社会科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同样也走了综合、分化的道路。据考证,在18 世纪中叶,一切军事知识均包括在战略学之中,随着军事科学的发展,战略学已容纳不了有关战争的一切军事问题,于是,19世纪中叶,在军事知识领域中就开始逐步形成各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不久,一门门军事学科便从包罗万象的战略学中分离出来。开始独立出来的是战术学、军械学和筑城学。随着战争空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军事地理学独立了,接着军制学也独立了。本世纪初,战役学又独立了。
     今天,军事领域中各门知识可以说都在不同程度地“闹”独立性,只不过有的成熟,有的不成熟罢了。军事谋略学已经过几千年的理论准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无可非议的。
     各门学科要独立,那么划分学科的标准是什么呢?对此恩格斯曾提出根据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来划分不同学科门类的思想。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明确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这就是说,人们在研究自然和社会某一领域的特殊矛盾时,经过大量知识积累,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最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里的关键是学科对象的特殊性。运用这样一个划分学科的标准来衡量,军事谋略学研究的对象及其特殊性是什么?就是说要给军事谋略学下个什么定义?
     从目前看要给军事谋略学下一个十分完备而准确的定义也很难,但一门独立的学科又不能没有一个定义式界说。形式逻辑有一个关于下定义的公式,叫做“属加种差”。就是表明这门学科的属是什么,它与其它兄弟学科门类相比有什么差别即特殊性。
     我们认为,军事谋略学是一门研究军事领域中敌我双方斗智规律的科学。在我们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军事谋略学的属:军事科学,种差:军事领域敌我双方斗智规律。这也是军事谋略学研究的对象。
     战争是敌对双方的矛盾运动,是敌对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全面竞赛,是在活人之间进行的生死搏斗,既斗力,又斗智。研究军事谋略规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智驭力,以智破敌,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整个军事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充满了“斗智”的领域。从事战争的人们在长期的斗智实践中,更加深刻地认识了军事谋略规律。而军事谋略规律又受军事斗争规律的制约。两者的关系,即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军事斗争是军事谋略的客观内容,军事谋略是军事斗争规律的主观表现形式。军事斗争规律是怎样的,军事谋略的规律内容也是怎样的。对于军事斗争规律,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但可以通过军事谋略的实践活动,更深刻地认识和驾驭它。
     在中国的战争史上,刘邦、曹操以谋制敌,是颇得后世的史家、兵家称道的。究其原因就是在于他们的用谋,比较符合当时的军事斗争规律。刘邦不象项羽那样,只是单纯地“欲以力争”,不纳良谋,而是全方位的斗智斗力,广采众议,因而政治上争取了人心,组织上广揽了人才并积聚了庞大的军事力量,经济上保证了供给,军事上由弱转强,终于消灭了楚军,建立了汉王朝统治。曹操也不象袁绍那样自恃“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足可“南下以争天下”,而是“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在政治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经济上是屯田以富军资,在组织上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在军事韬略上是先弱后强,各个击破,因而终于打败了袁家父子,奠定了开国之基。但是,古代兵家以谋取胜,并非因为他们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他们是凭经验或按《孙子》的道理打仗的,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只有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才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二、军事谋略学与军事学术的关系
     研究军事谋略学,不能不探讨它与军事学术的关系。对这个问题认识的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军事谋略学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到军事学术的发展。
     由于军事谋略学长期以来没有建立起新的独立的知识体系,人们总是把军事谋略承袭在军事战略的案臼之中,使其湮没逊色,军事谋略在军事学术中的价值长期以来很少有人问津,也很少有人以足够的笔墨去探索。随着新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的兴起,不断引起军事领域的变革。当代许多军事学术问题在不断叩击着军事谋略学的大门。特别是当代的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对军事谋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而近年来,人们对军事谋略在军事学术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苏联B·H洛鲍夫中将曾指出:谋略可以使统帅创造性地和巧妙地运用那些有助于夺取胜利的军事学术原则。“现在,军事计谋具有作为军事学术重要而独立的原则,特别是合同战斗原则的意义。”可以预见,一个探讨军事谋略推动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久将会来临。
     那么,军事谋略学在军事学术中究竟处于何等地位,具有何种作用?
     军事学术是关于军事问题的专门的、系统的学问。军事学术所包括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愈来愈广泛。综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军事学术所研究的学科领域有以下几种: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制学、军事指挥学、军事教育学、军事训练学、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军事历史学、军事运筹学、国防经济学等。而军事谋略学则处于学术的最高研究领域。(图表)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制学—军事指挥学—军事教育学
军事学术—军事训练学
—军事后勤学
—军事装备学
—军事历史学
—军事运筹学—国防经济学
军事谋略学之所以进入军事学术研究的最高领域,不是随意拔高,而是
因为对军事谋略有一个历史的辩证的认识过程。谋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
展。谋略属于什么层次,主要是由其自身在实践中的价值所决定的。
(一)谋略是最高的军事艺术
就谋略表现形态来说,谋略也可以叫艺术科学(英文把《孙子》译为战
争艺术)。谋略可以说是思维逻辑的一种艺术,是运用多种军事原则的心理
艺术,是属于决策结构的一种演绎艺术,是人和物最佳结合的一种指导艺术。
谋略艺术,是历代军事家毕生追求的最高“功法”。谋略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是通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指导艺术,达到“兵不顿而
利可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这和战略的最高目标完全一致。(二)谋略思想深邃“深”突出表现在“智”上。“智”,包括人的智慧、知识、智力以及
全部军事计谋。“智”既是军事谋略的特征,又是军事学术研究的核心;军事谋略既贯穿于军事学术的各个领域,它又藏在军事学术的最深层之中。《孙子》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山。”①军事家取胜的秘诀是可以意会而不能直观的,需要到军事学术的各个领域深层中,经过一番挖掘和认真地探索才能开发和掌握它。
(三)谋略涉及的范围宽广
就其类型来说,有战略谋略、战役谋略、战术谋略:个体谋略、群体谋
略等;就其谋略知识而言,就涉及到哲学和十几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军事谋略理论体系,是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所揭示的斗智规
律和若干原则渗透到军事科学中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意义。
(四)军事谋略学是当代一门新兴学科,它有许多学术
①  《孙子·计篇》。
     问题需要深入探究比如军事谋略的知识体系究竟应包括哪些?军事谋略的基本范畴是什么?军事谋略特点及规律应如何把握等等。通过对军事谋略的学术探讨,既可进一步推动这门学科完善和发展,同时又可以促进军事学术的繁荣,进而推动军事科学的发展。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被当今军事家称为古代军事学术的鼎沸时期。《孙子》这部“济世兴邦”的军事谋略学对战略、战术、天、地、文、国防、建军、政治、经济、外交、练兵、将帅等多种学术问题均有精湛的阐述。这部“兵学圣典”是中华民族古代军事科学宝库中盛开的一朵绚丽多彩的智慧之花,对促进军事学术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用马列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指导战争实践,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军事谋略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谋略思想。从《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从《论持久战》到《论联合政府》,从“十六字诀”到“十大军事原则”等一系列著作中,蕴藏着大量的谋略珍宝,如能被我们挖掘出来加以研究,对繁荣军事科学,将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军事谋略的深入探讨,有助于避免军事学术研究低水平循环,产生新的学术成果。实践证明许多军事学术问题只要一步入军事谋略的殿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