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炕崮坏紫碌淖裁词且模吭谌鲥壤鞘槲逭吕锩嬗星Γ馐侵缸攀裁矗课颐潜匦氚颜庑┳邢傅囟凉拍茉诮饩矫婷靼渍庑┒魇鞘裁匆馑肌T谡庖欢问奔渲校颐蔷退鸭庑┎牧希咽ゾ谝灰坏丶窍吕矗椿蛘叻旁诘谝欢问奔淅锶ツ刖粒蛘叻旁诘诙问奔淅锶ザ痢;痪浠八担谌蔚氖种樱俏诺谝欢魏偷诙蔚亩辆此鸭牧稀O褚愿ニ槭谓彩チ椋颐蔷涂梢岳谜獾谌蔚氖奔浒颜馐κゾ谡页隼础R愿ニ橐徽率谒档绞チ榈挠〖牵颐窃侔研略贾忻恳淮驳接〖堑氖ゾ诙技窍吕础R徽率呓诮驳酱腿酥腔酆推羰镜牧椋驮侔阉杏肓楹椭腔鄯⑸叵档氖ゾ诙技窍吕础5日庑┎牧隙疾杉茫け负茫桶阉降谝欢蔚亩种永锶ザ粒蛘叽降诙蔚亩种永锶ザ痢H绻挥姓庵炙鸭牧系淖急浮V皇瞧究盏厝ザ粒蔷筒换岫恋米肌�
第四段写经
第四段用十分钟作写经的工作。写经是我们对于一段圣经有一个新的领会,用使人容易明白的话,写得使人一看就懂。我们对于圣经有这样的训练,就会看出每一个字都有讲究,每一个字都有意思。这也是需要十分仔细的。可能一节圣经写几天都写不成。我们要用灵去摸圣灵的思想,要把自己开起来,让自己得着了印象才在那里写。我们的思路要跟随着写圣经的人的思路,话还是写圣经的人的话,不过加上一点我们所了解的意思,好像把话说得更明透一点。
写经要一段一段地作。每次写一节不够,一章则太长。应该把成为一段的几节圣经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先把全段读过,然后一节一节地写下去。
写经不是翻译,因为翻译太简,写不透。写经也不宜写得太繁,太繁就变作解经。写经似乎有一点翻译,也带一点解经,可以说是介乎解经和翻译之间。解经是用我们自己的口气解释圣经,而写经却是用写圣经的人的口气去写的;翻译只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写出来,而写经却也可以加上一些我们的解释。所以写经是介乎二者之间的。口气是写圣经的人的口气,有的地方也加上我们自己的解释。好像当有人读到圣经里的话不懂的时候,只要读我们所写的话就能懂。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
像罗马书一章一节,“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仆人”可以写作“奴仆”。保罗采用这个词,意即我是主的仆人,像没有自由的奴仆一样。你要不要解释“仆人”这个词,那是你个人的意见。你要解释它,是一种写法;你不要解释它,又是一种写法。你如果要解释,可以写作:“我保罗本来是卖给罪的人,但是因为主耶稣的血把我买回来,我就作了祂的奴仆。”这样写,人就不会误会到主的权利和我们的奉献。我本来是卖给罪的人,但是今天祂救赎了我,我欢喜事奉祂,甘心事奉祂,拣选事奉祂。因着祂的买,因着我的拣选,所以我是祂的仆人。你把作仆人的原因弄清楚,就把保罗的话写个透。
又如“奉召为使徒”这句话,我们很容易以为是保罗奉召去“作”使徒。其实这句话照原文应译作“奉召为使徒”,也可以写作“奉召是使徒”。他不是被神召去“作”使徒,他乃是“奉召的使徒”。到第七节又有同样的情形发生。“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这里的“作”又有难处。许多人作了一辈子,结果还不是圣徒,其实照原文应译作“奉召的圣徒”。意即奉召“是”圣徒,不是奉召“作”圣徒。“奉召”是一个形容词,不是一个动词;是给我们看见有的人是怎样的使徒,有的人是怎样的圣徒;是解释情形,不是表明动作。写经的好处就在这里,我们能从一词一句中找出许多圣经中的真理。
又如罗马书六章六节说:“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照原文直译)这句话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写法。可以写作:“既然我们的旧人已经和祂同钉十字架了,所以我们就不必另外再钉十字架。”如果我们是注意旧人怎样能“和祂”同钉的问题,那就可以写作:“因为神把我们放在基督里,所以我们和祂同钉十字架。”这是根据十一节的“在基督耶稣里,你们也当算你们自己向罪是死了……”(照原文直译)来写的。根据于“在祂”,所以能“和祂”。“和祂”的根基是“在祂”。没有“在祂”,就不能“和祂”。不在基督里的人不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只有“在祂”的人才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因为神把我们放在基督里,所以我们能和祂同钉十字架。写经的工作,就是要把那一句话写得更透彻。每一节圣经都有重要的词,这样的词必须讲究。我们遇到有那一节圣经的话不懂,就得求神光照,使我们能写出比原文浅显而比批注简练的句子。我们每一次写的时候,要想:为什么这一句话使人不明白?我们总要先解释圣经里重要的词,然后才能懂得写经该怎样写法。像“钉十字架”这个词,我们若去读希腊文,就知道它是指已经成功的事。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句话写作:“我们和基督同钉十字架是已过的事实,而不是我们去追求的一个经历。”钉十字架是祂钉的,所以在祂身上是一个经历;而在我身上,却无须另外单独地再去钉,因为在祂里面已经同钉了,在我身上已经变作一个事实了。可见这一节圣经可以有好几种写法,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写法,这是看各人自己所不明白的有多少,或者想到别人不明白的有多少而定。不过,无论怎样写法,总要写得使不明白的人一读就能读明白才好。
又如哥林多前书三章一节说:“弟兄们,我从前对你们说话,不能把你们当作属灵的,只得把你们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这里“只得”这一个词有讲究,意思是:“你们信主这么多年,应该是知道什么叫做属灵,什么叫做服在圣灵的管理之下的人。可是因为你们在许多事情上受肉体的影响,凭着肉体行事,不好好地学习服在灵的权柄之下,所以我迫不得已只好把你们当作属肉体的人。”再把“在基督耶稣里为婴孩的”这句话想一下,就又看出保罗有这样的意思:“你们在时间上拖得太长了。人在初信的时候受肉体的影响,那还可以原谅,可是你们信主信了这么多年,还一直服在肉体的能力之下,到了今天,你们还不是在基督里作大人,我还得用奶喂你们。……”总之,凡你所领会的,就把它补进去,使你在读的时候,觉得十分清楚。这样每天写十分钟,等到把全卷哥林多书写完,就会领会保罗写这封书信的意思。
以上所说时间的分段,乃是根据有些人的经验而提供的范例,各人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神面前有合适的安排。
(二)记录
我们读圣经的时候,要一面读,一面笔记。每一个读圣经的人都必需有记录。需要有小的笔记簿,也需要有大的笔记簿。口袋里要常常带着小笔记簿,随时随地把好的思想记录下来。有什么疑问,也要随时记下来。除了小笔记簿以外,还得有总簿,就是大的笔记簿。我们把所想到的和所查到的材料有系统地记在总簿里面,要一类一类地分清楚,才可供将来的查考。起初不要分得太细,只要拢统一点。如果用神学的方法来分,就分作父、子、灵、教会和将来的世界五类。再仔细一点也可以,不过初学的人只要这五类也就够了。关于教会的预表,可以放在教会一类之内。所有的道理,从称义一直到成圣,也都可以放在教会一类之内。起初可以预备五本簿子,一类一本。过些日子材料一多,可以再分。
记的时候要细心地记。比方读罗马书的时候,在五章十四节、十七节、二十一节,有四个“王”,九节、十节、十五节、十七节,有四个“更”,这些就要记下。又如马可福音十三章九节、十三节、二十节,一处说“为我的缘故”,一处说“为我的名”,一处说“为主的选民”,这三处为什么这样说?再如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二十五章,门徒在橄榄山上问主多少问题?有几节圣经回答这一个问题?有几节圣经回答那一个问题?门徒的知识少,他们的问题不可靠,所以他们的问题不多,而主耶稣所答的却有很多的话。这就要注意某节到某节是回答问题的话,某节到某节是主耶稣多加进去的话。这样,就对整个橄榄山上的预言,能有一个透彻的认识。又如以赛亚书六章五节、八节、十一节的三次“我说”,第一次的“我说”是认罪,第二次的“我说”是奉献,第三次的“我说”是交通。诸如此类,都要记下来。这些材料对于我们自己很有用处,对于别的弟兄姊妹也有用处。所有会读圣经的人,都是真花功夫的,不是碰巧而成的。
(三)工具
读圣经像做工一样,需要工具。
圣经
每一个人应该有两本大字的圣经为着读经用,再买一本小字的圣经为着出门或者聚会的时候用。读经用的圣经如果不能有两本,至少要有一本。字不要太小,因为字一小,就不容易看出里面的意思来。最小也得要五号字,最好能够有四号字或者三号字的。二号字的太大,除非年老的人才合用。读的圣经最好预备两本,有一本在读的时候可以写字、画记号,另外一本是不写不画的。有了一本不写字、不画线的圣经,读的时候就不致受从前的影响,每一次读的时候都像第一次才读一样。另外有一本留作写字或画记号之用,有的地方在上面写几个字,有的地方画线,有的地方画圈,相同的地方可以把它们连起来。但也不要花功夫太多,不必太细。每天为着得到属灵的粮食,就用那本不写字、不画记号的圣经;为着读出圣经里的东西,就用那一本写字、画记号的圣经。
“官话和合译本”是中国最好的译本,也是世界最好的译本之一,因为它所根据的那个希腊本就是最好的。这个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