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六门教授习定论 看习定的入门-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善说:此是乐说正法、辩才无碍义。诸菩萨众,度生说法,语具圆满,所谓以上首语、美妙语、显了语、易解语,循循善诱,方便善巧,视其根机,而开演说法。 

  ④有慈悲:慈谓与乐,令证涅槃;悲谓拔苦,令出生死。常具哀悯,乐与其利,摄受众生,与己一体,等而拔济,心无所染。 

  ⑤常生欢喜心:为师者说法度生,理应含笑先言,乐说无厌,相续加行,心常欢喜。所谓面无颦蹙,心无瞋恚,禅悦为食,法喜为妻,常时遨游于法苑乐中。 

  是故为师者,必具此五德,然后方可教导他人。 

  2、所缘圆满:法为所缘,如论中颂云: 

尽其所有事,如所有而说,善解所知境,斯名善教人。 

  为师者既具五德,理应在说法上成就三相: 

  ①尽量:谓于一切所有诸事,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食等事,尽其所有而传授宣说,丝毫不隐不遗。是谓“尽其所有事”。 

  ②如理:谓宣说诸事时,条理清楚,井然得当,有即说有,空即说空,实事求是,不增不减。是谓如理称量的“如所有而说”。 

  ③明了:谓明了诸法所对的根机,知所知境(法为所知,是作意境界),不迷不昧,而善说法要。是谓“善解所知境”。 

  具上三相,是为善教他人的所缘圆满。 

  3、作意圆满:上二圆满,正显人法二者以成无倒正闻,但闻必思维,方能解义生智,故论中随有第三“作意圆满”一颂。如云: 

由闻生意言,说为寂灭因,名寂因作意,是谓善圆满。 

  世亲菩萨释云:“此显以闻为因所起意言能与圣道涅槃为正因故,缘此意言,所有作意皆得圆满”。“意言”者:意地寻思,说名意言。第六意识寻思的法,作为学佛人来说,主要是寻思闻熏的如来妙正法教。故此闻熏的妙正法教,是引生意言的殊胜正因,若无正闻,则无有善意言现行,故颂说:“由闻生意言”。说“寂灭”者,此是涅槃,意言是证受涅槃之因,若无意言显发实相,虽有自性涅槃,则终不得证受,故颂次句云:“说为寂灭因”。又意言为作意所缘,“作意”者,作动其心,如法思维,名为作意。作意所缘(意言)是顺趣证受涅槃(寂灭)的殊胜正因,故颂第三句云:“名寂因作意”。 

  “寂因作意”是义净法师对玄奘法师“如理作意”的改译,并在原论中注有“准如是释,应云寂因作意。旧云如理作意者,非正翻也。”'31'吕澂先生认为:“译家义净留印十九年(较玄奘多二年),正当那烂陀寺极盛时代,所学皆有禀承,故译书于诸名词,多所是正,而极有关于学说。”又云:“译为‘寂因’者,乃本从生之义,谓从寂而生也。”更云:“盖以如理言,此理(即涅槃与正道)似在心外,而须如其理以作意,此易使人向外追求。今以寂因言,则显示涅槃正道之理悉存于心,从心而生,应在心内”'32'云云。依笔者见,如理作意是对非理作意而言。非理作意是错误的认识,属虚妄分别的识;如理作意是正确的认识,属善巧分别的智(在见道前虽无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生起,但也有一分通达法义的“法住智”或“加行无分别智”)。正因为众生不明心外无法的道理,才有向外逐境的非理颠倒作意(分别),为了对治非理作意,故特建立明了心外无法、法由心生,所谓染净凡圣、生死涅槃皆在心中的作意分别,将此分别立为“如理作意”。怎么可说“如理”之言“即涅槃正道似在心外……此易使人向外追求”呢?再者,解寂因义,说“从寂而生”,此亦觉不妥。若细审颂意,是说正闻熏习乃为成就寂灭的作意之因,而并非是从寂而生。何以故?“寂”为涅槃相,如如不动,无相为相,怎么可说从涅槃(寂)而生呢?虽说作意缘别法(自相)时,能够显发无为真如;缘总法(共相)时,能够顺趣见道乃至证受涅槃。或说言闻熏习,意言作意,仍无实体,法性本空,同为寂灭涅槃一分所摄,但也决不能说涅槃为一切法生起之因,所谓“寂因者,乃本从之义,从寂而生也”。当然就更不能说带感情色彩的话,谓“义净留印十九年”,“较玄奘多二年”,好象玄奘之所以不如义净者,是因为少留印两年也。 

  另外,真比量依圣教缘法性相时,可说是如理作意;后得智现见法相,巧用名言善分别时,亦可说是如理作意。前者在地前,后者在地上。地前的如理作意,从所证上讲,能够随顺真如,趣向真如,临入真如,随顺菩提,随顺涅槃,随顺转依。从能证上讲,能够随顺破执断障,随顺引生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反之,在作意时,若不能从智如两方面的生证上加以随顺,则不得称为如理作意了。地上的如理作意,主要是后得无分别智的妙用,如观察诸法的自相、共相,观察有情的根性胜劣,善巧方便,借用语言文字,建立无边法门,令诸众生闻法解脱出离。而“如理作意”一词并非是不如理的翻译。 

  如上所说是为第四门“依三圆满如法受学”义。 


五、依四静虑 恒修三相
  四静虑是指色界四禅,此四禅静少虑多,与无色四禅静多虑少者不同,故此处主要是取色界四禅而修三相。又四禅称为四静虑者,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用为“审虑思维”,特点是已离欲界的感受,而与色界的观想与感受相应。学人依此四静虑而修,能对治烦恼,生诸功德,故又称此为“根本禅定”。四静虑者:第一静虑,此由远离欲界的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所生的喜乐,但此时还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仍需加以对治,故说初禅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的五支,故又称此静虑为“离生喜乐”。第二静虑,以其进一步修定,断除寻伺分别,而感受到脱离初禅所生的喜乐,成就“内等净、喜、乐、心一境性”的四支,故又称此静虑为“定生喜乐”。第三静虑,此由远离二禅的喜而住于非苦非喜的微乐境界中,成就“行舍、正念、正知、乐、心一境性”的五支,又因三禅离喜惟乐,故又称此静虑为“离喜妙乐”。第四静虑,此由远离三禅妙乐,而住于不苦不乐的舍受中,唯以净念修养功德。第四静虑有四支,谓“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受及心一境性”,故又称此静虑为“舍念清净”。如上四静虑都是在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根据心念的活动及感受的差异而形成,所以称为“静虑”。而本论主要是根据意言境界——寻伺的有无而判分的。 

  1、依寻求等以明静虑:论中颂云: 

谓寻求意言,此后应细察,意言无即定,静虑相有三。 

  上已说到修静虑是在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根据心念的活动及感受的差异而形成。在心念的活动上也就是在意言分别的粗细有无上,有如下几类: 

  ①有寻有伺:寻谓寻求,在意言境上对事理进行粗略观察;伺谓伺察,在意言境上对事理进行详细观察。此有寻有伺境通欲界及色界初静虑。(寻、伺是不定心所中的两位,唯与第六意识相应,属意言境摄。《成唯识论》卷第七云:“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33') 

  ②无寻唯伺:在初静虑的根本定与第二静虑的近分定中间,有中间定,也就是在初禅与二禅之间,此时粗大的分别已除,唯有微细的分别,故称为无寻唯伺。 

  ③无寻无伺:从第二静虑以上,寻伺俱除,一心禅寂,故称无寻无伺。 

  再进一步讲:眼等前五识缘色等境时,行相粗显,意识与之同起,随外门而转,缘虑分别,故寻伺心所恒常与之相应,名有寻有伺,此唯在欲界。若除鼻舌二识,意识随前五识中的眼、耳、身三识缘境而转,则唯在初禅。若定心增长,离粗分别,唯有细察心念,则在初禅与二禅的中间。粗细两种心念俱遣,则在二禅以上。故颂中第一句有云:“谓寻求意言”,此是有寻有伺;第二句又云:“此后应细察”,是为无寻唯伺;第三句更云:“意言无即定”,是为无寻无伺。《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二云:“云何有寻有伺?谓在欲界及初静虑;云何无寻唯伺?谓在静虑中间;云何无寻无伺?谓在上三静虑及四无色。问:此中何者名有寻有伺、何者名无寻唯伺、何者名无寻无伺耶?答:若与寻伺俱,寻伺相应,是寻伺等起、寻伺所转者,名有寻有伺。若不与寻俱,唯与伺俱,不与寻相应,唯与伺相应,非寻等起,唯伺等起,寻已寂静,唯伺所转者,名无寻唯伺。若非寻伺俱,非寻伺相应,非寻伺等起,非寻伺所转者,名无寻无伺。”'34' 

  2、专心一处而修止:论中颂云: 

无异缘无相,心缘字而住,此是心寂处,说名奢摩他。 

  世亲说:“奢摩是寂止义,他是处义。”故知奢摩他即是寂止处,也就是平常简单所说的心专注一境的“止”或“定”,教中所说的“心一境性”。一般单修止者,谓心专注一趣,如如不动,一类相续,无间无断,名为“无异缘”;缘识见分的无分别影像,不缘相分的有分别影像,名为“无相”。修止者,心不离教法文字而住,名为“心缘字而住”。如《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所说的善求奢摩他云:“菩萨于此(十二分教)善听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即于如是善思维法,独处空闲,作意思维,复即于此能思维心,内心相续,作意思维,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35'经中所说的依十二分教独处空闲,作意思维,乃至获得身轻安、心轻安的奢摩他,即是此处所说“心缘字而住”的修止之法;经中所说的复即于此能思维心,内心相续,作意思维,即是此处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