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氏菩萨的由来-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坐亦不卧,徐立攀花树,俄诞胜慈尊,尔时最胜尊,出母右肋已,如日出云翳,普放大光明,不染触胞胎,如莲花出水,光流三界内,咸仰大慈辉,当尔降生时,千眼帝释主,躬自擎菩萨,欣逢两足尊,菩萨於此时,自然行七步,而於足履处,皆出宝莲花,遍观於十方,告诸天人众,我此身最後,无生证涅盘...三十二相身,具足诸光明。 

②出家:尔时弥勒谛观世间五欲过患,众生受苦沈没长流,在大生死甚可怜愍。自以如是正念观察苦空无常,不乐在家,厌家迫迮犹如牢狱。时蚁亻去王(即攘亻去王)共诸大臣国土人民,持七宝台,有千宝帐及千宝轩、千亿宝铃、千亿宝幡。宝器千口宝瓮千口,奉上弥勒。弥勒受已施诸婆罗门,婆罗门受已即便毁坏各共分之,诸婆罗门观见弥勒能作大施生大奇特心。弥勒菩萨见此宝台须臾无常,知有为法皆悉磨灭,修无常想。赞过去佛清凉甘露无常之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说此偈已,出家学道。
③成道、降魔:尔时去翅头末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花,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当其夜半弥勒出家,即於其夜成无上道。时三千大千刹土六返震动,地神各各相告曰:「今时弥勒已成佛。」转至闻四天王宫,弥勒已成佛道。转转闻彻三十三天,艳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乃至梵天,弥勒已成佛道。
④说法:时有魔王,名曰大将,率欲界无数诸天至弥勒佛所,请说施论、戒论及生天之论,乃至诸佛所说,苦、集、灭、道。时座上有八万四千天子,得法眼净。弥勒有三会说法:初会有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有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有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末後尚有迦叶尊者现十八变,演说释迦牟尼佛十二部经典,会中八十亿人得阿罗汉。 
⑤涅盘:弥勒佛住世六万岁。怜愍众生故令得法眼。灭度之後诸天世人□维佛身。时转轮王收取舍利。於四天下各起八万四千塔。正法住世六万岁。像法二万岁(另一说为六万岁)。吾等宜应勤加精进。发清净心起诸善业。得见世间灯明弥勒佛身必无疑也。
接著,我们从菩萨的姓名来认识菩萨思想及所具备的特色。 
弥勒心慈性慈,以慈为种姓。在《华严经·修慈分》中佛告弥勒:「应修慈心,以自调伏。於念念中常修六波罗密,修慈心时,未离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当得六种梵天之福。若离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所有先世以来的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又《贤愚因缘经》中:「何因缘故,得弥勒字?佛答:『过去久远,於阎浮提中,有一佛出世,名曰弗沙佛。彼时有国王,名昙摩留枝。往佛所时,见一比丘入慈心三昧,形身安静,放大光明。王见则问佛,此比丘入何三昧,光明乃尔?佛答王云:此比丘入慈心三昧。王闻此语,信增钦仰言:此慈心定巍巍乃尔,我亦修习此慈心三昧。尔时,昙摩留枝王,今弥勒是。於世则发此慈心,自此以来,常字弥勒。久习性故,至成佛时,犹名慈氏。』」《注维摩经》曰:「什曰:弥勒,菩萨姓也。阿逸多,字也。南天竺婆罗门子。」《法华嘉祥疏二》曰:「弥勒,此云慈氏也。过去值弥勒佛发愿名弥勒也。」《俱舍光记十八》曰:「梅怛,此云慈。俪药,此云氏。菩萨於慈姓中生,从姓立名,故名慈氏。旧云弥勒,讹也。」《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三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低黎,并讹也。」 《西域记七》曰:「梅怛丽耶,唐言慈,即姓也。旧曰弥勒,讹略也。」 
在密教中的东密部分,「胎藏界」之弥勒菩萨,是坐於中台八叶院东北方之莲上,「金刚界」中之弥勒菩萨於贤劫十六尊中,是坐在东方,羯磨会三十七尊中之西方金刚因菩萨,即为此尊之本誓,大轮金刚者,此尊之教令轮身也。密号曰「迅疾金刚。」弥勒菩萨之本尊相为紫金色身,乃天王相。双手结「说法印」,垂足而坐,手中所捻龙华树花心,上有法 L与宝瓶为象徵,安住在莲华狮子座之上。经彼天四千岁後,方下生人间成佛。 
大慈是弥勒思想的一大特色,他不起杀想,不啖众生肉。如《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在过去无数劫时,有一世界,名胜华敷,佛号弥勒。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闻佛说《慈三昧大悲海云经》即便信服,为佛弟子,寻发菩提心,誓愿未来成佛,亦号弥勒。於是舍家入山,勤修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慈三昧经》,一心不乱。时洪水暴发,不得乞食,一切智光明仙人,已七日不进粒米,生命垂危。时有兔王,母子二兽,为护法久住,投入火中,令己肉熟,供养仙人。兔王母子舍身护法的精神,对仙人教育很大。他看著烧熟的兔肉,即说偈曰:
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 

另《大乘心地观经》中也说:
「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 
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熟诸众生,
处於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
昼夜恒说不退法,无数方便度人天, 
八功德水妙华池,诸有缘者悉同生。」 
这是以慈为姓的由来,乃至将来弥勒弟子亦以「慈氏」为姓。 
由兔王母子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弥勒对一切众生不起杀想的广大慈心,不论在什麽样情况之下,「宁愿破骨出髓掉头脑,也绝不啖食众生肉」的坚定立场是不可动摇的。他还将在成佛後制定「断肉戒」,规定弟子不得食肉。从印度佛教史上来看,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还无法完全做到这点。此亦为弥勒菩萨不同的殊胜特点。 
接著略提弥勒菩萨之胜德:娑婆世界已出现四尊如来,现皆已般涅盘,弥勒菩萨将於贤劫第十小劫人寿八万岁时降生於世,是千佛的第五尊佛。这项教说在《阿含经》中可以得见。在《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中也说:「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佛记此人成佛无疑。」经文中明白表示,弥勒菩萨命终之後,并未如世尊其他的声闻圣弟子一般,入无馀涅盘,他未入无馀涅盘是因为另有所愿。如《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中说:「佛语阿难:菩萨以四事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者净国土,二者护国土,三者净一切,四者护一切,是为四事。弥勒菩萨求佛时,以此四事故不取佛。佛言:阿难,我本求佛时,亦欲净国土,亦欲净一切,亦欲护国土,亦欲护一切。」 又《悲华经》卷第一云: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娑罗王佛现在世时,汝已得是解了一切陀罗尼法门。弥勒,汝於过去十大劫中若欲愿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汝於尔时寻应具足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无馀涅盘。弥勒,汝久住生死以本愿故,所以不成以待时故,弥勒,我今为汝受佛职位。」可见弥勒菩萨的本愿与释尊是一样的,皆为了人间净土的实现,而发愿要清净一切众生、国土,要在人间成佛。在五浊世间修菩萨行,必定是以布施、忍辱、持戒、精进、慈悲等六度、四摄利他之行为主,若以断烦恼为主的完成出离,则与菩萨的愿心相互矛盾。弥勒菩萨在因地修行时,是以慈心三昧为重点,常常系念著众生,因此□不修深定,为的是不让自己耽著在禅乐当中,而失去与众生安乐的机会。所以在上生经中佛陀才会肯定的说「弥勒菩萨,此人成佛无疑」。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披只国。妙华山中恐惧树间鹿所聚处。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人一切贤圣神通已达悉尊比丘。其名曰贤者了本际。贤者马师。贤者和波。贤者大称。贤者贤善。贤者离垢。贤者具足。贤者牛齝。贤者鹿吉祥。贤者优为迦叶。贤者那翼迦叶。贤者迦翼迦叶。贤者大迦叶。贤者所说。贤者所著。贤者面王。贤者难提。贤者和难。贤者罗云。贤者阿难。如是之辈。五百比丘。复有菩萨如弥勒等五百人。其名曰增意菩萨。坚意菩萨。辩积菩萨。光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瑛吉祥菩萨。软吉祥菩萨。神通华菩萨。空无菩萨。喜信净菩萨。根土菩萨。称土菩萨。柔软音响菩萨。净土菩萨。山积菩萨具足菩萨。根吉祥菩萨。如是等菩萨。五百人 

尔时弥勒菩萨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叉手白佛言。愿欲有所问。唯天中天听者乃敢问。佛告弥勒菩萨。我当听所问。便问在所欲。如来当随其所欲。而发遣之令心欢喜。于是弥勒菩萨得听所问。踊跃欢喜白世尊言。菩萨有几法行。皆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弥勒。菩萨多所哀念。多所安隐。愍伤诸天及人。乃发意问如来如此之义。谛听常思念之。弥勒即言。唯然世尊。受教而听。佛言弥勒。菩萨有一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谓为一。谓寂静平等道意。是为一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二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二。一者住于定无所起。二者方便别诸所见。是为二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三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三。一者得大哀法。二者于空无所习。三者所知无所念。是为三法 

佛语弥勒。菩萨复有四法行。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中。何等为四。一者立于诫。二者于一切法无所疑。三者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