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名着藏密真踪-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ㄩT。在這兩千年中,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支流、支派,然而比之這幾派的規模和氣象,以及現在的傳布之廣,那就相形見拙了。現在再說一說在第五個五百年中新興的一個密乘學派,就是一般所稱的西藏黃教。這一派就其勢力之雄厚,流布之廣遠來說,遠非其他各派所及。 

    說黃教是一個密乘學派,或者不為黃教學者所承認,因為黃教本身是顯密兼重的。其實,其他各派也都認為本派代表全部的佛法,但是,我們如果從旁觀者的眼光來看,上述各派無不以住持密法的傳承為主體,修持密乘的法門為究竟。黃教也免不了這種色彩。從密乘的傳承來看黃教,並無太過或不及的地方。 

    黃教的開祖宗喀巴大師生於一三五七年(元順帝至正十七年丁酉),卒於一四一九年(明永樂十九年己亥)。傳說宗大師是大威德明王的化身。按照密乘的理論,法身普賢如來的妙觀察智以報身西方阿彌陀如來為代表,這妙觀察智又名轉法輪智,轉法輪智在佛的各種智慧中最尊最勝,這個智以明王形來表現,就是一字金輪佛頂,亦名最勝佛頂或尊勝佛頂,以明妃形來表現,就是尊勝佛母。所以阿彌陀佛與金輪佛頂,或尊勝佛頂,都有很密切的關係,藏密方面更以尊勝佛母為阿彌陀佛的佛母(或明妃),其原因亦在於此。轉法輪智又以般若智為上首,而菩薩中,文殊師利菩薩是代表般若的,故文殊菩薩又為阿彌陀佛如來四親近之一。「智」無「悲」不行,所以代表大悲的觀自在菩薩也是彌陀的親近菩薩。大威德明王就是文殊菩薩的憤怒身,所以也是阿彌陀佛的教令輪身之一。蓮花生大師依悲門入,所以重觀音的法門,宗喀巴大師重大威德法的傳承修持,並親承文殊的教授,這是以智門為主體的,其實都是轉法輪智的妙用,並無軒輊可分。 

    宗大師的學行證德都到最高的境界,為宏拢蹋罘ň米。瓷匆吏赡τ〕删碗p吖鴤S於死有位證法身,中有位證報身。生前遍學各派教授,抉擇顯密精要,釐定修行次第,印度而外,創教規模的宏遠,當以宗大師為第一人。大師殻嵛灏倌觊g,教法遍行青康藏漢蒙古各地,法咧。媸乔盁o古人。大弟子數人,釋迦也失,即明永樂時封為大慈法王,轉世為內蒙的章嘉國師。上首弟子凱珠杰,轉世為班禪大師,弟子根敦主巴(僧成),轉世為達賴喇嘛,達賴喇嘛更是西藏近數百年政教的實際領袖。 

    一般人因為達賴是西藏政教的領袖,所以铡畷谝皇肋_賴是宗喀巴大師的大弟子,實際上,第一世達賴為宗大師晚年最年輕的弟子,師弟相逢六年,宗大師即捨報圓寂。後來第一世達賴反依凱珠杰(第一世班禪)學法,此後世世班禪都是達賴的師長。只第九世班禪是例外。第一世班禪(凱珠杰)一三八五年生,才是宗大師的上首弟子。第一世達賴(僧成,根敦主巴)生於一三九二年,較凱珠杰小八歲,從年齡上論也無法做到後來居上的。 

    宗大師在世的時候,迦舉派的政權已漸形衰微,到了一四三五年,即宗大師卒後第十六年後藏獨立,前後藏遂分。到一五五八年,即宗大師卒後第一三九年,羯磨圓滿尊勝(Karma…phun…tshogs…rnam…rgyal)又統一全藏,繼世又被巴王(Gtsanglpa)奪其權。藏巴崇迦瑪迦舉派,壓抑黃教。至一六四○年,即宗大師卒後第二二一年,蒙古和碩特部酋長固始汗統兵入藏,奪全藏政權,於一六四二年(即明崇禎十五年)宗喀巴大師入滅後之第二二三年,固始汗將全政權供養第五世達賴,西藏教政大權遂由黃教主持,以迄於今。 

(八)結論 

    上面已把佛教中密乘的意義和源流大略地說一說,這樣說法,當然談不上介紹密乘的內容,因為文字篇幅的限制,挂一漏萬的缺憾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如果能由此引起讀者對於密乘的興趣,則作者拙劣的筆墨,或者還洠в邪踪M讀者的精神。 

    佛教的密乘雖然發源於印度,但是在現在的印度,這一門學問早已聲沉音絕。我們看現代一般印度的宗教學者反而孜孜要到西藏來搜尋他們的國寶,可以知道西藏實已代印度而成為佛教的大本營。而臨西藏和平解放的情況,這不特是自從漢藏民族發生關係以來,第一件大喜事,而且也為漢地的佛教界展開了一個無限的光明燦爛的遠景。從此,由於文化交流的日益方便,兩地的佛教互相灌輸新的血液,互相截長補短,互相切磋琢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必能因此日益光顯,日益昌明,日益發揚光大。 

    西藏方面,以一個民族千數百年集合全部聰明才慧之士的精力和智慧,對於佛家哲學所作的傳譯、研究、批判、抉擇、實修、親證的功夫,這些成果,不特對於西藏人民是一種最可寶貴的民族遺產,對於中國的佛教徒和人民乃至全世界人類,都有他的不可磨滅、不可否認的價值。就漢地佛教界來說,這一部分的佛教寶藏,站在「教」的立場和「文獻」的觀點,我們也應該有系統地加以研究、批判和接受的,這種工作,應該由佛教徒有計劃地去完成。 

    印度的佛教自一千一百九十七年超岩寺及歐丹富多梨寺被毀之後,佛教梵文原典幾乎全部流入西藏。所以西藏方面保存的梵文原典,就一般傳說來看,其數量的巨大,簡直超乎想像(漢地有些寺院也保存一部分梵文原典),這一部分文獻材料,也是人類學術文化的無價瑰寶。可惜一般不學無術的僧侶不知保重,因此頗多損壞和散失,這個問睿彩侵档米⒁獾摹N覀兎鸾掏揭欢ㄒ朕k法來搶救整理保管這一部分佛教的拢苊爸鵁o數的危險苦難所付托給我們的寶藏,以為宏揚正法的依據和資糧。

回上頁 




二、密教二派概況  

    編者按:密宗將大興於此土,枺鞔蟮碌袘矣洠褚褲u露端倪矣。惟我佛教中人對於密宗尤其藏密,尚有不甚了解者,茲承同戒葉月印師兄見示臨川李翊灼居士所撰《密教二派概況》一文,雖非新著,可供參考,爰為摘要披露,以餉讀者。 

甲、紅衣派 

    西藏佛教,最初成立宗派而紹隆者,為紅衣派,始祖即蓮花生大士,秉釋迦牟尼佛本地法身毗盧遮那如來之密旨,以阿彌陀如來為部主,拢^自在菩薩為本尊,白衣觀自在為部母,多羅菩薩為明妃,憤怒鈎菩薩為部護,依之而修諸法,其流傳淵源,由金剛薩埵蓮華手菩薩,親受於毗盧遮那佛,而傳諸龍猛菩薩,龍猛傳龍智,龍智傳諸蓮花生大士而入於西藏。因緣和合,宗遂以立。世人以其徒法衣皆染紅色,故號為紅衣派。 

    紅衣派中,又有三支派:(一)烏魯江巴派,(二)部輪古巴派,(三)薩迦巴派,皆實行蓮花生所傳修驗法者。理趣形式並無所別,特由創立流傳之者異其名耳。 

    紅衣派外有一派,曰甘丹派。始祖為阿提沙,以提倡戒律,尊尚淨行,護持秘密法為旨,實輔佐紅衣派之進行,而開黃衣派之先河者也。 

    紅衣派教旨,一依秘密蓮華部心義建立。以部主阿彌陀如來所得妙觀察智為本智,此智從毗盧遮那如來法界體性智流出。體即菩提心清淨義,相即菩提心光明義,用及菩提心覺照義。行者自觀其心本智清淨,光明覺照,猶如月輪,與部主所得智無二無別。又觀此心月即如蓮花,量周法界,雖有客塵雲翳,而終皎然香潔,不為污流之所垢染。此觀成時,證得蓮花智,成就蓮花身,而盡得部主本尊所得之智。即能於諸濁惡世界煩惱稠林中,救度眾生,普作利益而無所畏。故其宗旨依菩提心本具妙智為因;以哀愍眾生不知本有不染之心,妄為垢濁所污,誓願救度還其清淨為根本;而以方便妙觀證蓮花智成蓮花身為究竟也。 

    紅衣派教規專以護持自他清淨菩提心為主。故於不信菩提心,不發起菩提心,不起大悲度他發菩提心等,懸為歷禁重戒,不可少犯。其次尊敬三寶之戒,亦極隆重,他則略焉。蓋以大本不邪,枝末自正,固不必以瑣瑣形式之故,攝亂行者意念也。 

    紅衣派修驗之法,大要不外前代所立四法,惟蓮花部含攝種類既廣。其中修驗諸法,亦各各隨其本尊體相而有差別。雖然有差別,而旨趣仍無異。又諸法亦復依六字大明以為普通根本,故究竟不殊也。 

以上概略,或關記載,或具專書,略出一斑。即此可知紅衣派本法,實最完善而無瑕玷。其致後之衰敝者,蓋由奉行人之不真實,非教法之罪也。 

附密宗四法

(一)百拜懺悔經:秘密蓮花部之根本懺悔法也。 

(二)舍利金塔:秘密蓮花部根本供養之所依也。 

(三)六字大明寶玉刻:即「嗡嘛呢叭咪吽」,依之立持誦法,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真言也(嗡,佛部心。嘛呢,寶部心。叭咪,蓮花部心。吽,金剛部心。合四部心而成清淨不染如蓮花之事業,即羯磨部心。此一真言總括五部心義。故具五部之功效也)。 

(四)法教軌則:密宗蓮花部之根本修行次第法則也(法中有四方便:一、發心方便,二、懺戒方便,三、修習方便,四、證入方便。依此四方便,速疾證菩提心體相而得其用,故第四立修驗法也)。 

    此四法已該攝秘密義竟。蓮花生大士依之而立宗,為西藏唯一之教。 

乙、黃衣教 

    西藏佛教,近數百年繼紅衣派而紹隆者,為黃衣派。始祖為宗喀巴大士,考其淵所自,蓋亦秉依龍猛所傳阿彌陀如來之蓮花部法。其部主、本尊、部母、明妃、部護等,一同於紅衣派而無所別。惟以矯正紅衣派(指紅衣派衰敝時)因緣,兼依阿提沙(即阿底崳鹫撸┲实づ桑鹬亟渎桑粤⒆宰诙J廊艘云渫椒ㄒ陆渣S色,故號為黃衣派。 

    黃衣派中大派有二:(一)甘丹派(襲古派名)。(二)額爾得巴派。皆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