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格言宝藏论释+索达吉堪布-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会给他们戴上刻有“长命百岁”字样的“长命锁”,以祝他能够长寿。今人虽已不再循此老套,但祈盼长寿的本性毫许也未泯灭。古来研制长生不老丹之人比比皆是,历代的君王更是求之心切。可见人们强烈地渴望长生不老,但事实却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老不可避免。由执著故常于镜前观看自己的容颜:“糟糕,我怎么有皱纹了?”“头发白了,牙齿也掉了,这可怎么办呢?”忆起年轻时的美好不禁老泪纵横,徒增伤感与痛苦。曾经有一群人为生、老、病、死诸多苦恼侵扰,想找个长生不老的地方。当听说某些婆罗门是世界上著名的医生,擅于治病,故前往就诊:“请为我等解除无常衰老的过患,永享安乐,令青春长驻不变。”这时有一位老态龙钟的婆罗门说:“我们也为诸苦逼恼,到处寻找长住久安的方法,可怎么也找不到。若有此长存不衰老的妙方,我也不会变得如此。”未修持佛法,不懂万法无常的人,一般都有羡慕长寿而恐惧衰老的心态。然而这却是一种愚昧的表现,提婆菩萨就严厉地将之呵斥为邪见,他在《中观四百论》中云:“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众生不了彼,故自知极少。汝爱久存活,而不乐衰老,噫同类众生,见汝行为善。”
  以今人的平均寿命看来,人顶多活到一百岁。一百年其实并不长久,但人们就觉得那是长寿,并且希望活得更长久一些。在长寿诸天看来,人的寿命非常短暂,就象夏天的许多小虫一样,朝生暮死,寿命稍长者也耐不过秋冬。就世间百岁之寿而言,没有长寿福报的人怎么渴求也得不到,无因不生果,为什么还要妄想长寿千岁、万岁呢?不管哪一个众生若是在佛学方面真正得到一些体悟,那么以上的痛苦便不成为痛苦。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修养,无论年轻还是年老的人在心里都摆脱不了死亡恐惧的阴影。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在全世界享有盛誉,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欢这本著作呢?因为他在书中以生活的事例来说明只有佛教才能解决人们心里的痛苦。戒杀放生可暂时得到世间的长寿,证达佛陀的境界才是永恒的大安乐;调伏自心即伏灭了烦恼,涅槃方是究竟的长寿。
  何人学者身旁时,若不向他学知识,
  则定此人遭受魔,或是业力所逼也。
  无论何人,当你有幸依于学者身旁之时,如若不肯向他学习知识,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遭到了魔害,或者是因业力的逼迫。
  大善知识、大学者就象昙花现世一样希有难得,幸遇之时若未珍惜而错失良缘,待发誓要精勤依师修学时,只有痛心疾首悔不当初,这种人,作者说是遭魔了。有的人生病时就怀疑自己是不是遭了魔害,其实不然,生病只是四大不调的一种表现。真正的大魔害是已得暇满人生,且幸遇善知识,但却只乐于闲散琐事,而不精进学修诸知识的人,他们虚度光阴,如入宝洲而空手返回的可怜虫一样匆匆赶往后世。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魔都是青面獠牙,披头散发,奇形怪状的丑恶形相。其实魔有多种,如蕴魔、死魔、烦恼魔等等。还有可恶可怕的胜乐魔,它每天都要穷凶极恶地向众生射以贪、嗔、痴等五毒之箭,诱导众生入魔之罗网。这样的魔,肉眼凡胎是难以看到的,但从遭魔之人的性格作观察却可以推测。遭魔以后,他于善知识跟前不知求学善法,对佛法不起信心,反而开始诽谤,这便是一种遭魔的现象。
  另一种于善知识前不求学问的人也可能是因业力所迫。即往昔修习善法的习气微弱,耽著劣事故心多放逸,愚痴颠倒故不知大学者和善法的珍贵,无论遇到如何殊胜的法、如何殊胜的善知识他们都不愿意精进求学。曾经有一位成都居士劝导自己的同学皈依佛门,邀约着前往昭觉寺拜见清定上师。对方却反问:“入佛门有什么好处?”“可以灭除烦恼,脱离轮回的苦海。”“轮回苦吗,我怎么一点没感觉?现在有吃有喝,有钱有权,我倒觉得快乐无比。若让我选择极乐世界和人世间,我情愿再转世为人。”这种顽固不化且执苦为乐之人,既是遭魔所害也是业力所迫。又有一位初入佛门的居士,一次偶阅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她极度兴奋,从此再不学佛,并舍弃了自己依止了多年的上师。朋友问及,她一脸自豪地说:“地藏菩萨的大愿你不知道吗?他要把包括你我在内的所有众生度尽才成佛,故我无须精勤,唯等着他来度我,而且我比他还先成佛。”这也是一种遭魔的表现。孰不知,轮回无始无终,菩萨愿力如是,我等烦恼众生怎么宁愿久受苦痛而不欲早日出离呢?更何况哪有天上落下来的佛果呢?经云:“若无依止善知识,如何能得诸学问。”如果不依止广学多慧的善知识,怎么可能得到真正的学问呢?有的修行人在善知识讲法时不愿听闻,自以为博古通今无需再学,而一味闭关,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学院,每天上师都在传法,闻法也不用交费,而在国外却只有富人才能学到佛法,因为他们听七天法的门票就需要几万元钱,穷人哪有这样的条件呢?所以有机会,有条件听闻善法的时候就应虔诚地依止善知识,精进闻思修。
  若人具备受用时,既不享受也不施,
  则定此人受疾病,或是现前饿鬼也。
  如果一个人在具备受用的时候,既不懂得自己受用又不愿布施他众,那么这个人肯定是得了严重的疾病,或者是现前了饿鬼的果报。
  人们都认为活在世间必须要具足财富和受用才会幸福快乐,但吝啬的人具足受用也不愿享受,纵然家产万贯也无意义,反而成为束缚之因。藏族有句俗话:“越有钱的人越吝啬,越富贵的人越舍不得享受。”一般吝啬又富裕的人都喜欢装穷,衣衫褴褛,饮食粗糙平淡,既舍不得上供三宝,又舍不得下施贫众,就算逢年过节给父母子女买几件新衣服也要心痛半天,这样的人还是有很多。藏地许多牧民,牛羊成群,金银、珊瑚等珍宝一应俱全,折合人民币少说也有几十万,但他们却整日穿着破旧的藏袍,赤着脚于泥泞之地穿行劳作。黑暗的帐篷一角随便铺上一些丫丫柴,垫上老羊皮、藏毯之类的东西就算是安乐的“寝宫”。现代化舒适的都市生活他们是做梦也没想过。再如汉地的一些大老板虽然拥有几百万元的资产,但还想获得更多,于是忙忙碌碌不得喘息。曾有一法师劝导一位经营几个公司的富商:“你现在的资产一辈子也享用不尽,何不找个寂静处修学佛法呢?”他说:“不行啊,世间比我富裕的人很多,我还要找更多的钱。”可怜啊,执迷的世间人!
  不修学善法,又不布施或自行享用,他们的财富到底有什么用呢?这些人与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又有何异。在精神病医院里,护理员送上甘美的饮食,病人非要拌上不净物才享用;舒适的床铺不睡,却开心地躺在冰凉的水泥地上;拿着人民币也会当纸撕着玩;身上若佩戴有珍宝饰物,他人索要不给偏要扔到厕所里……若非疾病所致,那定是在人间现前了饿鬼的业力。任何一类饿鬼都同样遭受着以饥渴为主的各种痛苦,转生到饿鬼界的主因即是吝啬和悭贪,或阻碍他人布施的行为。许多吝啬的富人就如守财饿鬼一样,守财饿鬼的特点即是寸步不离地守着一大堆财富,自己却只有保护的权力,没有享受的权力。华智仁波切讲过:上等富人供养三宝;中等富人布施贫众;下等富人却连自己都舍不得享受。作者在此呵斥的即是下等富人,这样的富人倒不如一贫如洗的穷光蛋逍遥自在,不吝啬的贫者有一个钱用一个钱,常常还能露出开心的笑颜。
  了知教法未修行,则彼教法有何用?
  庄稼长得虽壮盛,猛兽对此何生喜?
  虽了知教法的意义但却从未依教修行,那么这种教法对他有什么用呢?田里的庄稼虽然长得茂盛、茁壮,食肉的猛兽对它怎会生起欢喜心呢?
  教法即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是指导人类弃恶从善的正法。佛宣讲此众多法门是应众生不同的根机,为了调治众生不同的烦恼。依此教法修行的人能闭三恶道之门,转生人天善趣,乃至获得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的一切智智之位。但是通达教义而又不肯精进修持的人,则教法对他来讲也无任何意义。日常法师在讲《菩提道次第广论》时说:“佛法就是用来对治烦恼的,若未对治烦恼,学人能成就什么呢?什么也不能成就。”闻思如眼目,修行如双足,要迅速地到达解脱圣城二者缺一不可。若已见善道而不前进反走邪道、岔道、背道而驰,则正法反成堕落因。有些人虽然闻思《入菩萨行》等殊胜教典,但却把对治烦恼的方便法搁到一边作伏藏,又千辛万苦地观修气脉明点想顿超成佛。在他们眼里,对治五毒烦恼与成就佛果根本是两码事,这样又如何能得证悟呢?如果通达佛经教义,但未努力实修使自己心悟体证,则如佛经的譬喻:一个非常口渴的人掉在水里,始终未张口喝水,最后还是渴死了。同样,对于教法若仅能口若悬河地宣讲,但未依法调伏自心,遇到烦恼违缘心不堪忍而丑态百出,最终善道未成反堕魔网。比如善星比丘、大天比丘、提婆达多等皆为上述之鉴,所以修行人切勿重蹈覆辙。法王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能讲诸论大导师,未调自续如鹦鹉,死亡顿到悔心因,教诫修行众密友。”
  什么叫修法呢?一般人认为闭上眼睛打坐或在心里观想佛菩萨本尊等为修行,他们衡量修行的层次往往以神通为准,说什么天天可与佛交谈,看到什么……但对来势凶猛的烦恼却是束手无策,这种修行太过狭隘。真正的修行,按梵语和藏语来讲有两层意思:一方面确实有观想的意思,另一方面是实际行动实践修证。
  比如雨水充足的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