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菩萨行论广解-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卯二立自宗
  初句明胜义谛之相,次句明世俗谛之相。前后二“心”字皆唯是有二现之心,是就缘不缘之理而言。故如是配十补特伽罗及蕴自性寂静之所相胜义谛相、实证自性现量心自性不由二现之门为彼所行境者,即是彼自证现量之所知也。此与入中论所说:“如眩翳力所所遍计,见毛发等颠倒性,净眼所见彼体性,”乃是实体。此亦尔,其义相同。言补特伽罗及蕴所相是世俗谛者,是于现证自性之现量心前,由二现之门分别之自性也。此等抉择简别,广如大师所作入中论广解应知。二谛之相须如是细释者,佛如所有智、自体于尽所有智、尽所有智于如所有智,如所有如水投水,尽所有有二显现,诸智悉尽于此二者故也。或于入中论广解之义未细了达,谓于佛智体性前,有自性显现者,于理相违。显现之理,不外二种,若异体显现佛智于所现境无错乱故,应许自性与自异体,若如水投水显现,则彼体应即是胜义谛,非所遮也。佛智自体所遮异体之自成就,即是同体于一切显现而分别势速分别名言安立或不安立,于自性前,亦分别自性不现也。若是安立如凡夫取青之现量,无能自知觉之现量故,于自前自体不现,然自成就,一体之余分,于自前显现而了知不应理故,唯是观待亲缘青之势速分别。如是势速分别之法,当知于佛无有也。
  寅三辨能抉择彼之补特伽罗分二 卯一就欲抉择二谛之补特伽罗而言之差别 卯二释心 高下差别 今初
  此中世间有二种 瑜伽者及庸常人
  欲抉择二谛之补特伽罗,此中世间者,谓依蕴安立之补特伽罗。彼复有二种:谓止观双运三摩地之瑜伽者,通达一切法自性空。庸常人则说实有者也。主要而言,由闻思通达空性而未由宗派转变心之诸补特伽罗,亦当属彼等之品类也。
  卯二释心高下差别
  此中庸常世间者 瑜伽世间之所坏
  殊胜心坏瑜伽者 展转由上递相害
  此中庸常世间,指许无方分微尘,及无刹那之识,及唯实有法是谛实者,亦是瑜伽者,亦是世间者。瑜伽世间指通达无自性之补特伽罗,能破说实有之下诸宗派。止观双运之瑜伽者,指复由上上诸地,展转能破下下诸地中观师于唯识守所许识实以现遮遣、彼于许无方分微尘诸部以理遮遣也。通达空性之瑜伽师内各各不相害耶?通达空性之瑜伽师亦以殊胜心,以二地等上上诸地转害初地等下下诸地,转害初地等下下诸地,威光映夺也。就一相续而言,由心增进之差别,下地不能害修所断之种子上地能害等,略义应知。论文复如是安立者,心决定有二通达世俗之心,及通达胜义之心。若通达世俗之量,于通达胜义之心尚无妨害,以诸贪执无方分微尘者为违害何待言?以通达胜义之慧心。能害一切边执是应知之要也。复次瑜伽师亦以差别心,于诸外道许常实者,以毗婆沙及经部等之理而坏之。依义言二者而许无方分微尘者,以唯识师等之理而害之;于唯识师许识实有者,以中观之理而坏之等。当知于下下宗显现之义,以上上宗之理而害之也。上说是大疏所许也。
  丑二释于空性不能生欢喜之难分二 寅一正说 寅二释妨难 今初
  中观有部共许喻 于果义未观察故
  世间见为实有者 若于真性而观察
  如幻而有不同此 故瑜伽者与世诤
  或云不应于通常宗派,以通达一切法自性无瑜伽师之理而为违害,自性无之能立因无故,又若无自性,为成佛果,而学施等则成无义故。答:非无能立自性无之因,中观及说一切有二宗,悉依世俗名言共许梦幻等喻,成自性无故。若无自性学于施等,不应成无义,为成佛果等故而修施等,虽非实有,然未观察寻思以了达虚妄如幻之般若摄持而趣入故。若不为通达无自性之般若所摄持,余诸波罗密,不得波罗密之名,而彼之所缘应度诸众生至一切种智城故。或谓能作烧煮等之火等,现量成就,若亦为汝所许,彼等即是此中所言实有我等为无义之诤,不许此事,则有现量相达众多违害。作此说者,是谓诸法自性无即成毕竟无,有即须自性有,执二谛相违之争论也。中观师及说实有之世间者,于火等法,虽俱许以量见,然有部师分别许为真成就,未悟入谛空如幻,而中观师则通达,此亦瑜伽者中观师,与世间说实有者之所争也。又世间者,惟指前说一切有者也。
  寅二释妨难分三 卯一总破经部等之说实有者 卯二别破唯识所许 卯三遮计于通达空性道之中观宗应不能生欢喜 初中分三 辰一破现量相违 辰二破圣教相违 今初
  色等法虽现量性 名言共许非量成
  如不净等计为净 是故说彼为虚妄
  若自性不成色等五境現量所见,则成相违。答曰无违。色等虽现量性,然唯于名言成就之世俗成量。色等真如,非以彼量成于彼亦非量所行也。若成量者,凡夫亦应能证真如,修行圣道则为无用。三摩地王经云:“眼耳鼻等亦非量”等。亦“遮于真如非量应知”。若色等自相不成,云何名言共许,若成就,又复云何虚妄耶?如于女人不净身等,名言共许为净等,诸法虚妄,亦如是也。
  辰二破圣教相违分三 巳一引圣教明有为无常等义 巳二破是了义 巳三释不相违 今初
  令世间人渐趋入 是故依怙说无常
  若色等自性不成,经云无常等,则成相违。答:不相违。为令世间人于真如渐趋入故,依怙正说无常也。
  巳二破是了义
  彼诸法非刹那性
  于真如中,彼诸法刹那自性不成,真如性中,一多皆不成故。
  巳三释不相违分五 午一释世俗亦不成难 午二释不应积集资粮难 午三释不应接生相续难 午四释不应有罪福差别难 午五释不应有生死涅槃各各决定差别难 今初
  世俗亦应成相违 瑜伽世俗故无过
  观待世间见彼性 否则世间应能坏
  女人不净决定解
  于世俗中,成就有为无常,亦复相违,世间午前之物,午后仍有彼自性,共许为常故。世间虽共许色等常,无量不成无常之过,彼无常等是瑜伽师世俗名言量所成故。若尔见常等,言见彼自性应成相违?不相违,唯观待世间执净乐常等者,许见彼自体故。否则于世间共许量应成非量,修女人不净决定胜解不可爱相之瑜伽者,应为执女人净之世间所坏故。
  午二释不应积集资粮难
  如幻由佛生福德 如佛有实福亦尔
  若自性无,说供养佛等,能生福德,则成相违?无违。供养谛空如幻之佛能生福德者,如汝云何许佛有实法,许生福德亦如是也。许谛实不许谛实,悉与佛法相同而生福德也。
  午三释不应取生难
  或问有情若如幻 死已云何得再生
  如其诸缘聚会时 尔时能成诸幻事
  云何长时有谛实 有情实有亦如是
  若有情实无如幻,如幻有情灭已,不复再现,有情死已云何再生?不许幻事及有情一切种相似,而许谛实成就不成就相似,即此之故,陷于彼过。汝亦自许梦幻虚妄,等同说言,如幻事所依之现相,于愚夫前云何不现也。故虚妄法亦何时诸缘聚会,其时即有幻事出生,无明等诸缘聚会时,诸有情等接生相续,亦犹如是。“彼不相同,有情无始以来历时久故”。不应以时久为有情谛实,时短为幻事虚妄之差别,若尔,梦幻等也有久暂,应许彼为真妄之差别故。梦中亦忆一劫及忆一日故。
  午四释不应有罪福差别难
  杀实有情等有罪 若杀幻化士夫等
  彼无心故罪不成 于具幻化之心者
  饶益生福损生罪 咒药等无此力故
  不能生起幻化心 从种种缘所出生
  幻化亦是众缘性 若一因能生多法
  如是之事未曾有
  若无性如幻,说杀有情生罪则成相违。杀幻化之士夫等,作人想,有欲杀心施刀杖等,虽有加行罪而无断命之根本罪,彼无心故。于人等具幻化心之有情,作饶益则有福德,作损恼则罪也。等同无自性,云何所生或有心或无心,幻化之药咒等。无生具幻化心者之能力故,幻化之象马等心不起也。从种种缘所生之幻化,彼亦显现种种体性,“亦”字言音,谓不仅有情也。种种之果从种种因生,从一因缘能生诸果,无是事故。
  午五释不应有生死涅槃各各决定差别难
  若由胜义成涅槃 由世俗故成生死
  如来亦转生死中 修菩萨行复何益
  若时诸缘流断时 则亦不能遮幻化
  若彼诸缘流断时 世俗中亦无流转
  中观师许胜义无生者等,自性空自性涅槃,亦许惑业增上成生老等流转轮回,经部师问云:若胜义亦是自性涅槃,即是涅槃轮回是自性空胜义之涅槃,复于世俗轮回中以生死之流而生死,则生死涅槃同一所依。若尔,佛亦当流转生死,诸菩萨何用为成佛故修菩萨行,应成无义。无过,自性涅槃与忽然清净之涅槃,在差别故。自性涅槃。不待修行,若修不修,法性如是。忽然清净之涅槃,须断流转轮回生死之流方能证得,虽无自性,而诸缘不断,轮回不尽,幻化亦不能遮也。若断无明等诸缘之流,世俗中亦无生死流转也。于前问,须分别“胜义涅槃”及涅槃之差别而置答,否则所答悉不适当,外道亦许佛不轮回,有情轮回故。
  卯二别破唯识宗所许人分二 辰一出彼计 辰二破 今初
  若时无有错乱心 谁能缘于彼幻事
  若一切法自性无,取幻事之颠倒识亦非有,则以何心缘彼幻事?若不能缘,幻事亦应非有。此亦是谓有即自性有之诤论也。
  辰二破分二 巳二等同戏论 巳二破彼转计 今初
  若汝幻境无自性 尔时以何为所缘
  若时汝唯识师,所取外境现,即如所现而成就者,则外境有,应无如幻法及彼能缘心,若不如听现而成就则自性无;如汝所许应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