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宝树史-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智教诫的燃灯贤、出身于边地婆罗门种姓的药足(梵文)、乌仗那的佛祥寂(梵文)、摩腊婆的婆罗门大金刚座师、东方阁罗(梵文)地方的婆罗门比丘中金刚座师等;另一传承是:佛智足、莲花生、迦摩鲁国阿婆杜底(梵文)地方的瑜伽行者宝戒(梵文)、达摩波罗(梵文)王的老史官迦耶萨他斯陀(        亦名瞻迦陀沙)、杜罗诃梨(梵文),曾住金刚座和毗罗摩罗尸罗寺住持的大金刚座师、曾任金刚座住持的中金刚座师(亦名索梨波或宝生密),不灭生密(梵文)、沙跋迦罗崛多(梵文)、陀沙波罗
(250285)录入人:黄禹
(藏文)、金刚祥(藏文)、随法祥(藏文)、觉称、宝称、罗多崛多(藏文)等。7。句义讲授传承次第:多数密续的讲授依次是:龙树、阿罗耶提婆、罗睺罗、月称、光生(藏文)、智称、扇底波等;有的是那若巴和麦智巴二人:有的是妙吉祥友、婆罗门智金刚等;有的是传自菩提金刚:又,智足授于极寂友(藏文),极寂友授于祥军、支鲁波(藏文)、黑生(藏文)和药足等四人,妙吉祥友又授于此四人,然后依次传大金刚不空、僧底毗罗、阿底峡、友密(藏文)等;又一支传承:耆梨波、他迦那底波、智祥友,阿底峡尊者等。又佈畏金刚法承的次第是:梨多伐折罗、梨罗伐折罗、妙吉祥友、大不空金刚等;另一支传承是:弥曼陀迦(藏文)、婆罗门持祥、诃梨格罗(亦名毗罗支婆)、妙吉祥友等:又有人云,由拘拘梨波从空行住地请来此经,后依次传莲花金刚、蒂洛巴、那若巴、扇底波等;还有的传承是:后因陀罗菩提、拘拘罗则(藏文)、莲花生等。
  总之,可以看到各种法承笔录,本书仅录其品类,除了脐轮火法等每一教诫,其他有相、无相、二次第、五次第之类的全部教诫,亦由诸如遍喜藏、龙树等上师次第传出,一直传到现在。
  与他续部的说法稍有不同,属于母续的时轮法承,普遍认为在印度铃尊者时期已经出现。热派认为,出生于东印度欧罗毗萨(藏文)地方的文殊化身支鲁波(藏文)经中印度去香拨拉国途中,在一大山顶上从文殊的化身那里受学其经,然后返回。有人认为,大堆夏(时轮足)的父亲是一位瑜伽师,他领着儿子去香拨拉国,遇一比丘,受学其经,回到印
  250
度后出家,取法名支鲁波,他驻锡迦罗迦王的属地时,向毗兜阿遮罗耶(藏文)和佛生密等讲授此经,后由毗兜阿遮罗耶讲授给出生于那烂陀的大堆夏,大堆夏又授给下堆夏(或名那烂陀罗波)、律生密(藏文)狮子幢和无边(藏文)等四人。卓德合(藏文)则认为,大堆夏是一个父母均修焰摩敌法的瑜伽师的儿子,他在去香拨拉国的途中,地藏菩萨变化为法胤拥祥,向他讲授《时轮经》,大堆夏返回后授于小堆夏,小堆夏授于月怙,由此而弘传。多罗那他则认为,在东印度的摩诃波罗王,南印度的阇乌岗迦婆王、西印度的那乌阇王时期,由毗吒波(藏文)请来《时轮经》。在印度请来《时轮经》之年起,后经六十年,即继火空海纪年〔28〕的胜生纪年〔29〕的始年,这时由班智达月怙将此经请到藏区。关于《时轮经》的法承,卓派(藏文)认为其传承依次是:遍主时轮、法王月贤、释提桓因、依吉坚(  具荣)、月施(藏文)、天自在、杂色(藏文)、拉旺丹(藏文)、法胤妙吉祥称、白莲、佳善、尊胜、善友、赤手(藏文)、遍入藏、日称、报善、海胜、难胜、太阳、众色、月光、无边、护国、拥祥、大堆夏、佛子那烂陀婆(小堆夏)、迦湿弥罗的月怙,再由月怙传供巴宝护(藏文);热派(藏文)认为其传承是:白莲之前与卓派说法相同,其后依次为支鲁班钦(藏文)、那烂陀罗婆、摩尼祖格底(藏文)、尼婆罗的萨摩萨多室利(藏文),再由萨摩萨多室利传热·却热(藏文)。
  上述这些法门中各自传出的教言秘诀大多数由无畏生密所掌握,此师出身于南印度觉梨堪吒(藏文)地方的王族,受金刚亥母护持,获得不共悉地,由他次第跋迦罗崛多 (藏文)、陀沙波罗(藏文)、由观音护持的潘伽罗国的班智达尊称天(藏文),尊称天又讲授于迦湿弥罗的释迦室利跋陀罗、菩提室利跋陀罗和宝护(藏文)三人,牟尼室利跋陀罗再受教于这三人,然后次第传迦缕那室利跋陀罗、释迦宝、苏阇多婆罗摩(藏文)、毗牟迦多提婆(藏文)、解脱天、阇那崛多、罗底崛多、寂密(藏文)等;一些零散秘诀的传承依次是:为婆耶梨婆的上师亦为其弟子的遮罗支波(藏文)、迦迦拘支波(藏文)、弥那波(藏文)及其子摩曾陀罗婆(藏文)、摩曾陀罗婆的弟子觉仁迦(藏文)和阁罗伽佉(藏文)。阁罗伽佉的授法传承又依次是:为了阿阇梨而出售眼睛的迦罗奈梨波(或名毗罗格那他   )、那瞿婆(藏文)、瞿烂那他、欧果罗那他、罗底崛多(藏文)等。
  和前面一样,无上瑜伽续、行续、事续等其他续部诸本尊的灌顶教授、秘诀等的传承,后来亦分为许多不同的派系,可见其诸真正上师的闻法录。但现在的受法录中,有些上师的年代、上下之间以及他们的传记,多有相违处,本书系依据最可信的受法录录出。
  注释:
  〔1〕所知:指可以认识的外境,即有情之心乃至佛 可以了知的一些事物的共同境界。
  〔2〕应成之见:为破斥对方而进行己所不许的责难或提出立敌双方共同承许的三相论点。
  〔3〕无遮:认识自境之心或陈述自境之声,仅直接破除自境之应破分以进行认识的一种遮遣。
  〔4〕分别说部:即分别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承认无为和有为三世诸法其体皆为实有,故名。又因信奉《大毗婆沙论》,也称作毗婆沙派。
  〔5〕假有:仅由照了自境之名言和分别心而安立为有的事物:
  〔6〕能所二取:指意识和外境,即精神和物质。
  〔7〕对法七论:说一切有部和经部的七种根本论著,指迦多衍尼子所著《发智论》、世友所著《品类论》、天寂所著《识身论》、舍利子所著《法蕴论》、目犍连自所著《施设论》、拘瑟耻罗所著《集异门论》、满慈子所著《界身论》。其中,《发智论》为总身,其他六论为支足。
  〔8〕里域:新疆南部昆仑山以北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和田、于田地区的藏语古名,亦译为于阗。
  〔9〕其他三大洲:指南赡部洲以外的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下文六小洲为此三大洲所属。
  〔10〕因明:原文为量明,按大五明的通常译法,译为因明。下文中的“   ”,也译作“声明论”,本书统一译作“文法”。
  〔11〕差别事:指事物的本体,即事物特征、属性或状态等的依存之处。
  〔12〕对境:心之所明了、现见及证悟的一切所知界,指一切物质和精神以及不相应行的实体或非实体的事物。
  〔13〕有境:能涉入自境而与之相应的事物,指一切能解脱之声音、内心、感觉器官及补特伽罗。
  〔14〕原立者:他宗或对方只承许者。
  〔15〕悉达多:释迦牟尼出家前的俗名。
  〔16〕十力者:佛的别名。
  〔17〕摩纳缚迦(藏文):佛书中指所谓劫初的原始人。
  〔18〕地味(藏文):传说在远古时代可以充饥的一种天然食品,类似观音土。
  〔19〕《百方养生经》(藏文):亦译作《百方篇》。
  〔20〕《四部医典》(藏文):亦译作《医学四读》。
                                                     
  〔21〕三因:果因、自性因和不可得因,均为说明事物的因明语句。
  〔22〕大能仁:佛的异名之一。
  〔23〕星命术:用黑白棋子占卜,以推算吉凶祸福之术。
  〔24〕幻化王:疑指唐太宗李世民。
  〔25〕五事:指说一切有部所承认的能包括一切所知界的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飞五部事物。
  〔26〕喇勤:指后弘西藏佛教的鼻祖喇勤贡巴饶赛。
  〔27〕四大续:亦译为“四大部”,下文事续等,亦作“事部”等。为与藏文一致,译为“续”。
  〔28〕火空海纪年:指从公元624年至1206年的403年。
  〔29〕胜生纪年:又音译为“绕迥纪年”,藏历以六十年为一周期的纪年,倡始自启觉译师月关,以公元1027年(丁卯)为起算点。
          甲二     藏地佛教史
  藏地佛教及法王等的情况分两部分叙述,即乙初、法王世系,乙二,佛教的传播等情况。
          乙初     法王世系
  藏地分“小蕃”和“大蕃”,其中小蕃卫藏地区众生最初的产生情况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胜出灭神赞》释中说,在佛陀出世之前的诤劫之处,杰桑(藏文)五子与十二部敌军相战,战败后梨波底〔1〕王领兵数千,穿着女人服装逃往雪山之中,从这里衍生出藏人。一些喜欢伪典的人说,帕旦巴桑杰(藏文)曾七次来藏,当他第一次来藏时,藏地一片汪洋,第二次来藏时,水位下降。很多人认为错那是以前连接南北二雍措湖的,因此而得名。关于帕旦巴桑杰的享年前文已述,他诞生前佛陀在世时已有藏区,这从《毗奈耶经》、《时轮经》中多次讲到藏地的事实很容易知道。不仅如此,在他以前还已经有了藏王。如果不是这样而仍然坚持前面的说法的话,那么《胜乐空行海》中:“藏地俱生成”一段将藏地计为四地之一(近地帕旺卡,近土拉萨城)的提法有误,二十四地缺一而不齐全;又,卫藏地有的人认为佛于药林说《医学四                                                          续》。按此,该书《后续》中所谓“印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