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门的守护者语自在称(藏文),出身于婆罗奈斯的刹帝利种姓,于大众部出家,取法名戒称(?,梵音尸罗格底),成为班智达后,向诃婆伐折罗(?即笑金刚)请教“总摄轮”【44】修法,于摩揭陀附近修持。他还在恒河岸边修语自在,将迦罗毗罗树(藏文)花投入恒河,祈愿溯流而上,从而获得成就,并亲见象鼻天(藏文)和度母圣容,成为财富和说法自在。后来,他被任命为两座大寺(那烂陀寺和毗讫罗摩罗尸罗寺)西门的守护者,设置了讲说般若、集密、胜乐、喜金刚、四座、中观、量论等的法产多处(般若法产八处,其他各四处)。他修成摄生术,年寿极高(155岁),曾论败来自西印度等地的许多辩难者(300人)。一次,他与比丘阿伐杜底波(藏文)讨论佛法,因讥讽了世亲(引据),舌头肿起,经度母授记,为世亲写颂,病痛痊愈。后来,他到泥婆罗修持,因有许多明妃,受到他人的讥毁。有一次,他去删多补梨(藏文)地方的总摄轮佛殿开光,与其两位明妃须臾而至,示现了多种奇兆。
北门的守护者是佛悬记的那若巴(?亦译那娄波),有人说他是东方释迦善寂铠王(藏文)之子,火龙年生但实际上他是迦湿弥罗婆罗门中姓的班智达,后来扳依了佛教,出家后取名阇尼那僧诃(藏文),或名悦称贤(藏文)(亦称普贤、空藏和说本师)。他续阇多梨(藏文)之后,守护那烂陀寺北门数年,曾任金刚座寺的堪布。他在修观时,空行母授记他前往东方的毗讫纽那迦罗(藏文)(亦称迦尼遮罗),依止底梨罗波(藏文)学法。于是,他前往彼地,千辛万苦找寻,当他生命垂危时,烧食活鱼,才活转过来,见一青色人,知是底梨罗波。自此,他以十二种大苦行师事底梨罗波十二年,其苦行有呈献所窃来的蔬菜(波陀萨),入有阇楼迦虫(藏文)的沙沙中作虫之食物,抢夺王臣之女未成后买来高种姓女子呈献,于屋顶上供养,断指成堆流着鲜血制成曼荼罗(藏文)奉献等。最后,上师授给他修法秘诀(亥母法),经六月修持,现证法性,得到解脱。他曾论败许多外道师,广利佛教众生,并在西言的普罗诃梨(藏文)地方长期修持,铁龙年于该地证得虹身,相传其遗骨由阿底峡尊者携往藏地。那若巴的弟子传有扇底波、阿底峡尊者和奉持父续、母续诸难论以及获得成就的弟子各四名。自那若巴之后,由出身于欧提毗舍吠舍种姓曾亲见菩提贤尊者(藏文)者守护北门。
中央第一大柱为迦湿弥罗婆罗门种姓的优婆塞宝金刚(藏文)。他是班智达诃梨跋陀罗(藏文)的儿子,学成善巧后,于三十岁前去中印度,在修持中见到胜乐金刚及其明妃等,然后返回迦湿弥罗,调伏了一部分外道,次往乌仗那国,来自迦湿弥罗的外道师拘诃耶波罗阇尼(藏文)与他辩论,被他调伏后入归密乘教,相传此即来藏的红色阿阇梨耶(藏文)。宝金刚之子为摩诃阇那(藏文),孙子是萨阇阇那(藏文)。
中央第二大柱是《除二边论》的作者智祥友(?,)他出生于瞿荼(藏文)地方,初入声闻,后奉大乘,学成善巧,亲见薄伽梵释迦牟尼、弥勒、大悲观音,具有无碍神通,弟子有阿底峡尊者等颇多。当时,在迦湿弥罗境内论师日密(藏文)等弘传因明,极为盛行。
此后,吠耶波罗(藏文)执政三十二年。当时,“六贤门”入寂后,有沉卧杰吉祥燃灯智(藏文)任毗讫罗摩罗尸罗寺堪布,亦护持欧丹多补梨寺;又有金洲国王之子金洲弥底梨波?法称(藏文)在金洲出世,他来到中印度,依止弥勒瑜伽师(名小拘萨罗)、摩诃室利罗多那(?大祥宝)等,闻习佛法,享寿一百五十岁,有四大高足(扇底波、觉卧、智祥友、宝称)。这个时期,有位婆罗门种姓的班智达,他拜见那若巴,皈依佛教,出家后依止宝生扇底(藏文)(藏地传说曾与此师辩论)等人,学成善巧,他于毗讫罗摩罗尸罗寺著《显密双合修持法》时,将酒变为奶乳饮用。职权底峡尊者任该寺掌堂师时驱逐了他,他曾乘兽皮横渡恒河等,示现了种种果证迹象。其弟子有摩那提迦那(藏文)(俱生金刚)、提婆阿迦罗旃陀罗(藏文)(空性定)、罗摩波罗(藏文)(喜行)、伐折罗波尼(藏文)(印度金刚手)等四大高徒,另有七中等弟子、十小弟子。他们着重弘广被称为“后静房自在”(藏文)的尊主梅智崛多(藏文)的事业。当他在吉祥山拜见沙婆梨(藏文)虹身后返回时,六贤门的时代已过去数年了。
此外,当时有成就者弥多罗佐格(藏文)出世。宗喀巴大师在其《菩提道次第广论》中称此师为“室利阇迦多弥罗”(藏文)。《观世音法类传承录》和《弥多罗百法灌顶史》中说,弥多罗佐格是善慧王(藏文)之子,于那烂陀寺从胜天(藏文)出家,取名室利达摩弥多罗(藏文)后来修持密法时又名叫“弥多罗佐格”。据说忿怒慈祥(藏文)曾请他去藏地,传授了弥多罗百法等。《青史》中载,他是底梨罗波之徒金刚的弟子,曾在喀萨罗婆尼山(藏文)亲见观音圣容,阇耶斯那王(藏文)和班钦阿难陀(藏文)等对了虔信,传有十八奇闻。
此外,下文息杰(藏文)派一节中将要讲到的旦巴桑杰(藏文)亦在这个时期住世,但一些奉持息杰教法者在讲述旦巴桑杰历史时说,旦巴桑杰曾依止因陀罗菩提王、萨罗诃、龙树、无著、法称、蒂洛巴(藏文)、金洲师、梅智巴(?或译梅底多罗波)等五十四名上师。若见到了这些上师的圣容,倒似真实,然而把所见的许多佛与本尊均计入学法上师,则大可不必,倘若旦巴桑杰真是这些上师的亲传弟子,那么他所处的时代可上溯到佛陀时期。依彼等所说,即佛陀及其弟子因陀罗菩提曾向旦巴桑杰传法,但他未得解脱,不能满意,那些从佛陀等处未闻的教诫,后来旦巴桑杰从蒂洛巴和职权底峡尊者之师金洲师等处学得,这真是谈怪论,根据纯真的旦巴桑杰历史,旦巴桑杰生于印度,火鸡年(第二绕迥,即公元1117年)圆寂于西藏的定日(藏文),住世五百一十七年。按此,莫说是因陀罗菩提和萨罗诃,就是法称亦不可能是其上师,这是显而易见的。类似这些说法,一些宁玛派教徒在讲述莲花生历史时,也有承受个人想象的各种说法对这些,格鲁派和噶玛、止贡噶举派僧人是不相信的。他们虽然极力想赞颂,却成为怀疑和讥讽的事由。但是,无论是莲花生,还是旦巴桑杰,他们对藏地的恩德是十分巨大。
此后,吠耶波罗王之子尼耶波罗王(藏文)刚刚即位时,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尼耶波罗王在三十五年时,供养身于摩腊婆国婆罗门种姓、曾任二大寺堪布的大金刚座师(藏文)为上师。大金刚座师亦名功德祥(藏文)或德生密(藏文)。那时,有大小阿谟迦伐折罗(藏文)(金刚座师)、东方具有神通的毗罗耶跋陀罗(藏文)、梅智巴(藏文)的弟子提婆阿迦罗旃陀罗(藏文)、比丘班智达慧护(藏文)等出世。慧护曾依止那若巴学法十二年,显见胜乐、文殊、时轮金刚等,曾以大施食仪轨击退突厥军,用见解等调伏了外道辩难者。此外,有小拘萨罗跋陀罗(藏文),他本是牧童,后来信仰那若巴,呈献酥油、奶乳而发心,听受其喜金刚灌顶。有一次他在修持时被大水冲走,让一条大鱼吞噬,他在鱼腹内见到喜金刚,证得悉地,这一时期,还有曾为阿底峡尊者上师的那若巴弟子小祥胜遮毗波(藏文)和那若巴的站子梨梨波(藏文)。梨梨波出身于比戍陀罗更低下的下等种姓,修持胜乐法而获得成就,曾击退葛逮逻(?,亦译蓝眼突厥)的军队。另有迦须梨波(藏文),金刚瑜伽母曾从云间向他示现圣容,并没入其胸,尸林中的老虎等野兽兽向他奉献供养;另有迦那多波(藏文)和曾显见观音、精通时轮教法的比丘班智达无比海(藏文)另有论理师夜摩梨(藏文),他最初精通五明但很贫穷,一位瑜伽行者传给他财源天女加持法,他依之修持,而成巨富;另有出身于迦湿弥罗婆罗门种姓的商羯罗难陀(藏文),当他想破斥法称的理论时,被文殊在梦中劝止,于是忏悔自过,写出《七中量论释》。
此后,尼耶波罗王之子庵摩罗波罗王(藏文)执掌国政十三年。当时,宝生密(藏文)担任金刚座的堪布(主持)。庵摩罗波罗王之后,因尼耶波罗王之子诃悉提波罗(藏文)年幼,由他和众大臣共同执政八年,诃悉提波罗王自己执政十五年。尔后,由其弟(舅父)羼提波罗(藏文)执政十四年。这一时期出现的阿阇梨除前文所述的大部分外,还有阿底峡尊者的心传弟子比朵波(藏文)、中观狮子(藏文)、友密(藏文)和智祥友(藏文)等三十七名班智达,另有摩奈迦室利(藏文)、迦湿弥罗的菩提贤、泥婆罗潘腾萨(藏文)兄弟、智金刚(藏文)、梅智巴的弟子即《金刚誓言摄论》的作者印度金刚手(藏文)、《集密布画坛城仪轨》的作者后诃梨迦波(藏文)等。此外,大班智达丹迥本察松巴(藏文)(斯提罗波罗)等在世的时间大体上与上述诸师的时代相同。
此后,诃悉提波罗王之子罗摩波罗(藏文)执掌国政四十六年。这个时期,有出身于欧提毗舍附近阇梨堪吒(藏文)地方刹帝利种姓的大智无畏生密(藏文)(相传噶译师曾拜见此师)。关于此师的事迹颇多,诸如金刚亥母因他与一下等种姓姑娘邪淫而出现、在潘伽罗国一女子的阿阇梨带来杀生身肉以上师须昨波(藏文)女仆的样子带来会供物等违犯三种比丘应住戒行时,上师与空行母向他授记:“此生难得殊胜成就,为净除罪过,当多造论典”,他按此催劝,写成《三?论》等;他还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