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07+禅定品-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苦行者听闻后即前往其它静地,并按上师教言精进修持,且终获四禅五通。等他得到四禅五通果位后,此人又回到上师所居寂静森林,并对上师赞叹不已,还以报恩之词句对尊者大加赞赏。
  久远之前,梵施国王手下有一大臣名为夺施,夺施有两子,一为夺子,一为夺顶。两人到森林中苦行后获得五神通,经常都以神变飞行空中,并因此而受到国王及众人恭敬、供养。
  国王后来有次前往别处,公主则接替父王继续对两兄弟供养承侍。公主在此过程中对夺顶生起贪心,随即便以种种方式引诱他,最后又与他做下不净行,结果终使夺顶神变力完全失毁。
  夺子在林中了知此种情况后,就又将夺顶带回森林,令其继续苦行精进,夺顶后再次获得四禅五通。
  当时之夺子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当时之夺顶即为后来之那巴朗钦比丘。此比丘出家后,妻子又引诱他还俗,释迦牟尼佛则又将之带回比丘僧团、令其重新出家。那巴朗钦比丘最后终得阿罗汉果位。
  无量劫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普救国王,拥有八万四千王妃,每位妃子都与天女一般美丽、善妙。众王妃待国王就如母亲般疼爱,对他又恭敬又喜欢。普救国王在能尽享各种世间妙欲时,就已凭修持获得从一禅至四禅之间的禅定,且一一修持圆满。
  当他从第四禅中出定后,眼见众生因强烈贪执世间五种妙欲,以致广造恶业后纷纷转入三恶趣:有人虽转生人、天二趣,但需感受寿命短暂等痛苦;其它众生寿命有长有短;种姓有高有低;有威严亦有不威严众生;财产有贫穷与富裕之分;聪慧程度有智愚之别;有随顺世间,亦有违逆世间众生……普救国王以禅定了知众生各种不同状态后便想到:众生实不应踏上不公平之世间道,我一定要将此等众生引入平等、清净之佛法圣道。
  他边思虑边生出悲心,自此之后便常常前往大小城邑,以五神通力令众生断除十恶、行持十善,并将善根回向无上菩提,且使无量众生皆趋入不退转果位。
  国王去世后转生梵天天界,当整个世间趋入灭劫中时,他又从梵天转生光明天界,并使彼处成千上万无数众生皆趋入不退转果位,且都获得无生无法之境界。他从梵天转生光明天界后,为度众生又再次返回梵天,并偶尔降临人间。若佛陀未出世,他即以所具五通救度众生;若世尊已出世并传法,他即于佛前承侍、供养,并以此善根了知如来入灭尽定或住静处等情况。
  又久远之前,当寂住如来出世时,世尊寿量长达七千万年。释迦牟尼佛那时转生为一尊者,名为恭敬寂住,并获现见诸法寂止、大悲周遍集智(集智,十智之一,证上下界集谛之智)禅定。他以方便法不住寂灭,依胜观显示神变、幻化出一千尊身体,对散乱众生施以布施,令其守持清净戒律,皆得以蒙佛法阳光沐浴。无量无边众生在他教导下获法忍境界,尊者让他们修持大悲禅定、一切智智之法门,使众人趋入六波罗蜜多,并最终在各自刹土中示现成佛,又去度化无数众生。
  佛陀后来说过:“是故我修禅定已圆满六波罗蜜多。”
  释迦牟尼佛又曾转生为喜世国王,在舍弃王位后前去森林中苦修禅定,对此他自己内心异常欢喜雀跃。喜世不久即了知以前入禅定之人均已获集智禅定,他就以世间饮食令坐禅者皆生欢喜心。
  无量劫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一仙人,名为无著吉祥,虽未曾生起过任何禅定功德,但已了知其为寂灭法。他以不畏世间心、不住寂灭心离世,于九十六劫中不入胎,专以幻化身存世。
  又无量劫之前,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贤目,了知三界众生受自地障碍束缚,并深觉其可悲可叹。看到众生无论居于何处,都必受程度不同之损害、且又无依无怙时,他就想:我不应安住于寂灭,若无相也即无动摇,我应给众人宣说以诸法无相之禅定而获大悲之法门。于是他在自己精通后又为别人宣说,使无量无边众生获无著智慧,从而趋入无余槃涅。






 
095 苦行得禅定 方便度众生






95、苦行得禅定
  方便度众生
  95、苦行得禅定方便度众生
  无量时日之前,赐慰如来出世并为众生宣讲佛法,令众生得以摆脱老、病、畏惧之苦。他对贪欲炽盛众生宣说不贪法;对嗔心强烈众生宣说无嗔法;对愚痴众生宣说智慧法;对贪执禅定、灭尽处、次第等持众生宣说无贪法,并及心解脱及极为解脱法等如是八种解脱法门。释迦牟尼佛那时转生为摧敌国王,通令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之人,包括成千上万众生、大小六万国家民众全部前往如来前闻法。赐慰如来则为他们宣说八解脱法门,摧敌国王就以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之七宝供养如来,然后又与其余人众舍弃俗家、赶赴寂静处出家,结果六万国家民众全部现前八解脱境界,国王反倒未现前此等境界。原来因他听闻八解脱法后,既不贪执世间,又不舍弃世间,他因对身陷生死轮回中之众生生出悲心,故而十八大劫安住轮回中,并为利益轮回漩涡中众生而精进努力。
  佛陀后来自己说过:“目犍连,不住一切等持之诸菩萨,必能速得无上菩提果。”
  又释迦牟尼佛曾转生为妙智国王,以不放逸行为治理国家。他拥有八万王妃,各个美艳无比、煞是好看,她们全都早起晚睡,不仅貌如天女,功德更等同于离贪者。妙智国王即于八万妃子中入等持,并以入定之心如理了知禅定类别、烦恼与功德之差别,且通达女人心态、烦恼、功德等内容。女人中智慧微少、烦恼粗重者,他为她们宣说调伏烦恼、生起智慧法门;女人烦恼微少、智慧增盛者,他为彼等宣说灭尽微细烦恼之断根法门;贪心大者面前,他为其宣说不净及无常法;嗔心炽盛者前,他则宣讲慈悲及无常法;愚痴者面前,他又宣讲缘起及无常法;分别念旺盛者前,他为其宣说呼吸正念及无常法门;执相者前则宣说无相、无常法;执著我与我所者,他以空性及无常法对之;面对贪执世间之人时,就以无愿及无常法引导……如是面对众生种种烦恼,他皆能对症下药,诸如:
  被贪心驱使之女人,令其行禅定、修习梵住道,并因之而得以转生梵天天界;被嗔恨心驱使之女人,令其修四无量心及梵住道;执相女人令其修无相法及梵住道;贪执世间女人令其修无愿及梵住道……妙智即如是令八万女人皆远离欲界贪欲并进而转生梵天天界。
  释迦牟尼佛又曾转生为毁惑国王,以其福德力而致九十万女众相好端严,如是诸女众仅以眼目观望其他女人时,就能将对方烦恼及业果全部了知,同时亦将对方相续中不生烦恼或毁灭烦恼等情况也完全掌握。国王即如是凭其威力令九十万女人通达业及烦恼本性,并进而远离欲界贪欲及烦恼,且于死后均转生梵天天界。
  释迦牟尼佛转生为善见国王时,虽享有长寿、富裕、安乐等世间荣华富贵,但却并不以之而生贪心,他又前往别处深入禅定,有关此等公案在律藏中有广说。
  又释迦牟尼佛久远之前曾为森林中一苦行仙人,当时有五百强盗曾将一村落焚毁,并夺走许多饮食与财物。有一人前往该村落时,强盗立即抓获他并欲以之供祀夜叉。即将被当作供祭品之人深感恐怖,他随即就开始向仙人祈祷。有天人当即就将情况汇报与仙人,他便亲临村庄要求强盗释放此人,还为他们宣讲佛法。结果因其讲法感召,五百强盗全部在他面前出家,并终得四禅五通。
  释迦牟尼成佛后,有次有一驼背要被五百强盗杀掉供祭,危难之时,驼背开始祈祷佛陀,释迦牟尼佛立即以天人装束、形象来至祭祀之地。众强盗见到他后各个心生欢喜,他们皆认为自己已看到天尊,于是纷纷合掌端坐其前。佛陀化现之天尊便谆谆开示:“从今往后再勿以人为供品,应尽快听闻正法。”他随即便视众人根基、意乐而宣示相应法要,并终使驼背者获无来果位,五百强盗得预流果位。
  释迦牟尼佛随后现出真身,众人见之信心更加增上,他们全在佛前出家并皆证阿罗汉果位。此时那驼背者遗憾说道:“若我非为残疾,我也可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求道,并为渡过轮回江河而精进修持,但奈何我却……”结果当他刚言及此,他那驼背身躯瞬间就已恢复常态,且圆满完好、端正庄严。他在生起难以抑止之欢喜心后终于满愿出家,并终获阿罗汉果位。
  释迦牟尼佛又曾转生为一国王种姓之大菩萨,财富圆满、相好庄严、对一切学问皆精通无碍,人们都对他喜爱、恭敬。菩萨看到在家诸过失后,等父母一去世即将万贯家财对沙门、婆罗门、贫穷者行广大上供下施,然后便毅然出家,到一寂静地苦修禅定,并终以如理如法之行为而名扬天下。
  他父亲一亲友得知他境况后便对他说道:“在你青春年少之时,怎能舍弃富裕家庭前往寂静地过那穷困生活?你为何如此行事?还是呆在俗家居家过日为好!”
  尊者便对他宣说困缚于家中犹如身陷囹圄般之过失,及森林中寂静清修之功德,此人听罢对他所言深信不疑。
  又久远之前有一赞巴城,国王名为雪海天,太子名为海天,也即后来之释迦牟尼佛。海天太子对艺术、五明悉皆精通,经父王开许后就到森林中苦行坐禅,并最终生起四禅五通。
  国王大臣有子五百名,对艺术等学问亦非常精通,他们不免内心日渐骄慢起来,众人自矜道:“我等学问、相貌已无人能比。”五百人之上师却对他们说:“海天太子现住于森林中,若与其相较,你们所拥有之才华、相貌、能力、智慧千万分不及其一。”众人闻言各个急于见到太子本人,他们便与上师一道来至太子禅定之森林。见到太子后,仅其外相就已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