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德经全文及翻译-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的财富,而在于他是否精神与形体合一,不是吗?只是精神与形体合一,能不能做到不分离,切是相当难的。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生活好了,精神空虚了,这样形体与精神不是分离了吗?要做到精神与形体合一,自然是专心调和精心神,深入内心涤除杂念,要顺从法理天道,放开自己的心门感受万物,不要为了得到而付出,更不应得到拥有而不珍惜,你认为不是这样吗?那如婴儿般的无欲纯朴境界,便是简单的快乐,从来不会带来什么彻底的悲伤,不是吗?哀叹忧愁,快感伤痛也许只是大人们的专利。
  说真的,都说老子无为,其实老子正是要以一种无为而为的境界做人做事,从而达到精神与形体合一,不为世俗名利所困,自由为人。有些人,用一种可悲的心态去看待老子宽阔的心怀,以俗人的欲望去揣度圣人的境界,实在可笑的紧。老子正是精神与形体合一,并最大程度做到似婴儿般的无欲纯朴境界,笑看人生,大彻大悟,如此才能获得巨大的影响力与示范作用,短短的五千言推动社会文明的持续前进。中国五千年,如果这种思想不被压制,健康延伸,中国的文明便早已领先于地球,主导着世界的文明进程。
  做人不能用一种屑小的眼光揣度我们圣贤的胸怀,以其极为有限的智力,去迷乱自己的心神弄污别人的心灵,这样的人,害人害已,实在可悲。
  生养万物,以身侍天下,持而不据,有为而不自傲自恃,帮助万物成长天下众生幸福而不宰割剥削,这才是最深的德行,这才是为人的本份,如此才能与人共长,社会和谐进步,没有压迫何来反抗,这不是至理吗?现在的公务员,摆出一付高高在上的样子,不是像长劲呆鹅一样无知么?守财奴,看是钱的主人实是钱的仆人,一生为其幸苦劳碌,最终也不是所需有限,不是吗?让你的精神与形体合一,大彻大悟,明察事理,做好自己的工作,适然而活,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呀!成功是什么概念,便是一生不断有新的感悟,有新感受,正如老子一生,悟道而去,什么也不带来,悄然而来施然而去。
  *^_^*保险理赔,法律咨询!电话:blog。sina/wendong!*^_^*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更新时间2008…6…12 14:09:48  字数:1096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读译'三十根辐条拱卫一个毂,毂因为中问有个空处,才能装进车轴,使车轮有了一个转动作用。拍击陶土泥制成器物,器物因为留有中间的空处,才有盛放物品的用处。开凿门窗建造居室,居室因为有里间的空间,才有了让人居住的用处,因此,有作为实物提供给人利用,很多时候也要用无来发挥作用。
  '读感'这一段话,我想很多人都能知道老子在说什么,但老子为什么要这样子来说一下,而且定义为一章,想来很多人会不明白的,这样难免就产生了对《道德经》难以理解,不过我觉得,如果你理解了前面的十章,你就会发现,老子主长的无为而治,其真就包含在其中。回到第六章的谷神不死,我们便知道,有无相依存而相互循环的道理。第九章持而盈之篇,也说明了一个有而致亏的道理,而这一章三个谁都能感受的想得到的三个生活状态便告诉我们,有为无而存在,无为有而存在,没有无的存在,便就容纳不了有。
  比如说到这个自由吧,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极度的自由,可是我们总是知道,这个空间,如没有大气层,我们一定是不能存活,这也是无而让我们成为有的可能。因此,我们在倡导自由之时,我们便要知道,还应该有个有在支撑着我们才行。
  老子无为而治,其实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无为,是给我们创造一个发挥的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是治人,你就应该给你的人提供一个无的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有所作为。这才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政论中心,以此来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不正是为上位者需要明白的道理吗?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讲一个有无相生的道理,当然,里面阐述的着重点有些不一样,只是从这里我们看出,这一章,简简单单三件事物的用处,便暗示了无为而治,无催生有的存在,用的存在,可谓是言简意骇。
  人往往自高自大,不知道心怀若谷,四方接纳,以成就自己绵绵不息的进取,也是不知道无的用处了。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实上也有本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劝诫人们,很多东西,还是要受到制约的,正如我们人,活在这世上,便要受到社会的制约,自然的制约,如果你无视他们的存在,肆意践踏,破坏,那么我们这个由道而制约的世界便会面临道的崩溃,从而我们自己也会如刍狗一般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就像这车子因为无而运作,器因为无而可,室因为无而可居,离开天道制约,我们无运作之依靠,无正常食物之供,也没有一个能挡风雨的地方让我们休息,这便是这一章里老子用三个实例告诉我们道存在的必要性。
  *^_^*保险理赔,法律咨询!电话:blog。sina/wendong!*^_^*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更新时间2008…6…12 14:10:19  字数:1251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读译'华丽色彩可以乱人眼,美妙激昂的音乐让耳朵减弱听觉,香美的食物让你的口味得到败坏,纵情打猎会让人心神迷乱发狂不能自控,稀有珍贵的商品,使人产生偷盗,败坏社会风品和人的品德。因此圣人只求内在的饱腹,而不再乎外在的美观,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
  '读感'“五色令人目盲”绚丽多彩的追求,让你眼花缭乱如入迷丛,也许活得不如一个瞎子,张着明眼四处乱望,不知所措,整天只为了这些乱人眼的色彩而突视了本身的感受。也许一个瞎子的世界比这都更加美好,永存在他们心中的那份美丽定是胜过这些繁华似锦。
  “五音令人耳聋”迷人乱性的音乐虽然激刺着你的神经,让你亢奋,让你充满了兴奋,可那终究有一天;你会发现那都很假;终有一天让你生出疲倦,在热闹中迷失自己,这比聋子还惨,聋子的世界听不到这迷人乱性的声音,可是在他们宁静的内心世界里,没有喧闹带来的苦恼,没有糜糜之音带来困惑,从内心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最终感受到生命最美妙的旋律,有耳;是福是祸活得就是一个心境。
  “五味令人口爽”有些富人什么都吃,因为部分富人富得有点莫名其妙,他们会跟那些穷到没东西吃而随便乱吃东西的人一样什么都吃,那种为了口腹之欲的样子,并不比没有那没有吃的人好多少?不过是追求的东西不一样罢了;但是那种迫切的追求;仿佛与饥饿的人吃到一顿饱饭并没有多大区别。那种看上去高高在上的挑吃的家伙,其实都是被饥饿永远折磨的东西,我们应该可怜他们,他们过着这么一种病态的生活,让这个社会也变得有些病态。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纵横在世间,如果不是为了理想,而只是为了贪图一时的畅快激爽,其实也是一个欲望的奴隶,一个人只是忘记追求,从而注重过程,在过程与追求,需要有得有失,维持自然界的生存平衡,如果才不至于在追求中迷失,心因为过份的激动而狂乱。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们在追求虚无中的独立无二,忘记了在精神上追求的天人合一,最终那独一无二的标榜也变成了一种为了承认而努力,最终结果还是没有被承认,需要别人的承认的成功才算成功吗?一切都以自己努力为本源吧,只是做那天人合一,众生息息相关的追求,你才能幸福的。没有人追求黄金的稀少,便不会因它而引发多少悲剧,非洲没有钻石,战乱一定会少很多很多,中东没有石油,战乱也一定会少很多很多,美国不搞霸权,恐怖怎会存在,富人照顾穷人,穷人怎么会不感恩富人,仇富,鄙穷是相生相克,若是不能放弃成见,世界那天会和谐?这一句;跟〃不尚贤;使人不争!〃的道理有些相近;一者讲物;一者讲名。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因此圣人只要吃饱就好,断然不会为了那虚妄的人生目标而图伤脑筋,他们更注重于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与天道合一。
  *^_^*保险理赔,法律咨询!电话:blog。sina/wendong!*^_^*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更新时间2008…6…12 23:09:07  字数:872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读译'宠辱得失总是患得患失,大贵更像是大患缠身。怎么说宠辱都会患得患失呢?宠兴也是一个低级欲望,一旦得到便惊喜有加,一时失掉,便又为之惊惧,此便是宠辱都是惊恐有加。怎么大贵如大患编缠身呢?因为我们总是忧患自身,所以我们才会总是觉得患得患失。但是如果我们不顾自身,我们会有什么忧患呢?因而,能以自身为天下者,我们便加以把天下委托给他,喜欢以自身力量为天下者,我们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他。
  '读感'老子这一章,带着很强的政论性,同时也揭示了一种人生的天人合一境界。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但是一群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之人,而实现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则更是这些贵以身为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之人的理想与目标。改革开放之后,很多人开始对梦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