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第三种业就是使贪、 、痴止息的业。换句话说,它就是八正道,当我们的行为与修行符合於八正道时,那就是第三种业,它不是黑业,也不是白业,它止息了黑业和白业,它超越於善恶业之上,是出世间( lokuttara )的。
在西方人所着《业与再生》( Kamma and Rebirth )一书的篇章中, 作者从来没有讨论到第三种业,他们的理解完全错误,对经典所作的解释根本不是佛教的。身为佛教徒,就应该讨论可以止息贪、 、痴的第三种业,那麽,包括黑业与白业的所有旧业都会止息。
现在,让我们多谈一点第三种业。在这方面,佛陀说:「透过自己无上的智慧,我已觉悟了『业』。 」(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 314 页)这个显然不同的第三种业,不是从其他宗教得来,而是佛陀透过自己的智慧发现,然後将它教给众生。所以我们必须谨记在心,第三种业才是真正佛教对业的教导,如果要写有关佛教「业与再生」的书籍,都应当以这样正确的方法来写,你们要仔细地研读并且关心佛教如何解释「业」的问题。
我们可以在所有宗教里,发现善业和恶业的说明,佛教里也有,它告诉我们做善事是好的,做恶事是不好的,它们都教导着这同一件事。但佛陀说只造善业,并无法完全、绝对地灭除精神的痛苦,因为人一直会被善业所迷且执着善业,换句话说,善业仍然会使人们不断在善趣的生死中打滚,它不是完全地止息、清凉、涅 ( nibbana )。 所以,佛陀对「业」有一种专有的教法,就是除掉所有业而使贪、 、痴止息的第三种业,透过第三种业,行者就可以达到涅 。
。。。。。。。。。。。。。。。。。。。。。。。。。。。。。。。。。。。。。。。。。。。。。。。。。。。。。。。。。。。。。。。。。。。。。。。。。。。。。。(15)接下来,有件你们应该特别关心的事,请注意这个问题是:
「一定得听闻佛陀的法或佛陀亲口说的法,才能止息痛苦吗?」。。。。。。。。。。。。。。。。。。。。。。。。。。。。。。。。。。。。。。。。。。。。。。。。。。。。。。。。。。。。。。。。。。。。。。。。。。。。。。
曾有人激烈地辩论:必须听到佛陀亲说的教法,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佛法。但佛陀这样说:「虽然有些人不曾听闻佛法, 也同样可以走在正道上。 」(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461 页)有些人虽然未从佛陀那里听到教法,却仍能透过持续地反省、思惟、学习,及恒久地观察、修行,而走在正道上。
所以,我们应当满怀敬意地礼敬佛陀的清净心 他没有将「法」占为己有,也没有垄断「法」。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非常重要。
。。。。。。。。。。。。。。。。。。。。。。。。。。。。。。。。。。。。。。。。。。。。。。。。。。。。。。。。。。。。。。。。。。。。。。。。。。。。。。(16)「对某个教法,若生起是佛说或非佛说的怀疑时,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佛陀设定一个检核的原则:对照经典( Sutta ) 法,来审查及判断, 并与毗奈耶( Vinaya ) 律作比较。这个原则是建立在不相信任何人,或不以任何人为权威的基础上。
若有人发表论述,自称是从佛陀或一群博学的长老听来的教法,并说用它来修行可以灭苦。如果我们对他的言论产生怀疑,佛陀说要用二种方式进行检核:
(一)对照经典以审查、判断。经典是将各种不同的教诲予以系统化集成,它有明确的轨则,若某种说法不符合这个轨则,那麽就抛弃它。
(二)与毗奈耶比较。毗奈耶是一种典范、准绳、明确的制度,若某种说法不符合这个制度,那麽就抛弃它。
不要一听闻就相信,例如某个比丘说这教法是我从佛陀那儿听来的,或说是听闻於僧团长老和博学的人,而他们都说这是辗转从佛陀那儿听来的。虽然如此,也请各位务必先起疑,并且去审查它,然後对照经典去判断,它如法吗?与毗奈耶比较,它如律吗?
这是个保障的工具,即使佛教延续了二千年、三千年、五千年,甚至数千年、数万年,假如这个原则一直保存使用,佛教或法、律将不会被毁灭或混淆。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原则,名叫「四大教法」【译注一】,这是佛陀设定以经和律作为检核根据的教导,他没有提到阿毗达磨( Abhidhamma ),只提出要以经典来审查、判断,及与毗奈耶作比较。
【译注一】请叁考巴宙译,《南传大般涅 经》, 55 页;《长阿含经》卷第三,(《大
正藏》第一卷,17~18页)
。。。。。。。。。。。。。。。。。。。。。。。。。。。。。。。。。。。。。。。。。。。。。。。。。。。。。。。。。。。。。。。。。。。。。。。。。。。。。。(17)现在我们来谈谈人,来看看我们自己。
「佛陀如何描述後代的人?」。。。。。。。。。。。。。。。。。。。。。。。。。。。。。。。。。。。。。。。。。。。。。。。。。。。。。。。。。。。。。。。。。。。。。。。。。。。。。。
在一次说法中,佛陀说:「现代(意指佛世直到现在的每个时代)的人喜欢在非法中寻欢作乐,过份贪婪且寻求邪说。 」(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 496 页)。他们在非法中寻求欢乐,也就是说,受强烈的「自我」所左右;他们完全缺乏醒觉,任贪欲过度泛滥;因为完全受控於烦恼,他们就寻求邪说 错误的法。
二千多年前,佛陀就如此叙述,还使用「後代的人」这个词。这些叙述所描写的现象从世尊观察时,一直延续到现代,在此,我们有责任看看身处现代的自己。今天我们不正是在非法中寻欢作乐、过度贪婪自私和寻求邪说吗?你看现代人显然变得太离谱了!要是他们能根据佛陀所制的方式,过正道的生活,即使他们会由色、声、香、味中获得乐趣,也必然会自我警惕而不过度贪婪。这意思是:他们除了基本需要外,不会在色、声、香、味、触中过度寻求。
「过度」就是超过需要,单单这个词就已经是使目前世界颠覆、困扰和动荡的原因。
我曾读过基督教的书,他们认为一个人过度需求是有罪的,是个「罪人」。人只因所求多於所需,就被基督教当成罪人,而我们也许并不以为自己是罪人,因我们认为自己还不过份,也没有什麽过份的啊!这个问题只能与忠於自己的人讨论。
在一则非常好的西藏寓言中描述着:所有的鸟儿聚集在一起,对「如何修行才能带来快乐」的问题提出意见和看法,每种鸟都说出自己的心意。最後,所有的鸟儿一致决议出根本原则:「我们不要寻求超过自己需要的粮食」。之後,他们要求所有出席者,除基本需要外,不要寻求更多粮食。
我们应该想想「过度需求」,它不仅带给自己痛苦和折磨,也是全世界其他人困扰的根源。好好地想一想吧!
「寻求邪说」是指对某事认知错误,冀求不正当的事而不会感到害怕或惭愧,因为烦恼占了优势且压倒一切,当人寻求邪说时,他自然会与「法」对立,也就很难契入「法」。所以,我们若想解脱痛苦,就必须回归於「法」。
。。。。。。。。。。。。。。。。。。。。。。。。。。。。。。。。。。。。。。。。。。。。。。。。。。。。。。。。。。。。。。。。。。。。。。。。。。。。。。(18)现在我们该谈谈佛陀。我提出的问题是:
「佛陀礼敬谁?」。。。。。。。。。。。。。。。。。。。。。。。。。。。。。。。。。。。。。。。。。。。。。。。。。。。。。。。。。。。。。。。。。。。。。。。。。。。。。。
佛陀自己的答案是:「礼敬法,也礼敬如法如律的僧团。」(泰本巴利藏第 21 册,27 页)。 行止如律、修行如法就是具有如法如律的实质,佛陀因此礼敬「法」和如法如律的「僧团」。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佛陀也有礼敬的对象 「法」和行止如律、修行如法的「僧团」。
这种礼敬可应用於现在泰国或世界各地,也就是我们必得礼敬「法」,连最尊贵的人(佛陀)都礼敬「戒律」和如法的「僧团」,我们当然也该如此。
。。。。。。。。。。。。。。。。。。。。。。。。。。。。。。。。。。。。。。。。。。。。。。。。。。。。。。。。。。。。。。。。。。。。。。。。。。。。。。(19)「那里能找到佛陀?」。。。。。。。。。。。。。。。。。。。。。。。。。。。。。。。。。。。。。。。。。。。。。。。。。。。。。。。。。。。。。。。。。。。。。。。。。。。。。。
佛陀说:「见法即见如来( Tathagata ),未见法的人无法见如来。 一个未见法的人,即使他紧抓如来的袈裟,也无法见到如来。」(泰本巴利藏第25册,300 页)。
这意思是佛陀不存在於色身,而存在於佛心中的德行 「法」,必须先见到「法」,我们才可以说找到佛。
当我们礼拜佛像,洞察佛像所象徵的内涵当下,就超越佛身,看到佛心。进一步直透佛心所代表的德行 清净、光明、寂静、无执无着的「法」,也就是圆满「空性」,那麽就可以说:我们找到佛了。
。。。。。。。。。。。。。。。。。。。。。。。。。。。。。。。。。。。。。。。。。。。。。。。。。。。。。。。。。。。。。。。。。。。。。。。。。。。。。。(20)「此刻佛陀是否存在?」。。。。。。。。。。。。。。。。。。。。。。。。。。。。。。。。。。。。。。。。。。。。。。。。。。。。。。。。。。。。。。。。。。。。。。。。。。。。。。
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用佛陀的这段话来回答:「阿难!在我入灭後,应把我为你们建立的法和律,当作是你们的导师。」
即使现在,我们仍依着「法」和「律」而解,而行,而证,可见佛陀仍然存在,这是佛陀入灭前所说的众所皆知的一段话。请特别注意,它告诉我们:佛陀仍然存在。
。。。。。。。。。。。。。。。。。。。。。。。。。。。。。。。。。。。。。。。。。。。。。。。。。。。。。。。。。。。。。。。。。。。。。。。。。。。。。。(21)「佛陀的业止息了吗?」。。。。。。。。。。。。。。。。。。。。。。。。。。。。。。。。。。。。。。。。。。。。。。。。。。。。。。。。。。。。。。。。。。。。。。。。。。。。。。
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我们不要因太粗心或太轻率地回答而亵渎了佛陀。事实上,我们根本贬损不了佛陀,但我们的语言却可能贬抑他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