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传承诸师修心语录选集-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见杀父仇人心中不悦而远离。特别是至尊上师玛巴对我有这样的教诫:'汝应离世间八法,尘嚣散乱;”当舍衣、食、名声等衰损(名闻利养是损道心的);应去住无定山林处;应生起猛利舍此世心,而一心以修为主要。'以此我是依师教而行,由此依教修行力,不只是使来我前的少数有情,能得此生安乐,将是任于何时,使所有自他一切众生皆能获得永久的究竟安乐。又当知'死来无定期',以此我抛弃以此生世间八法为主之方便,我若行此方便,不仅是作”坝日译师的仆役,如坝日那样我也能办到。于此生中我渴欲成就佛果,以此我精修不懈。我愿白达你也抛弃世间八法,随为兄作风,入山修行吧!若能舍世八法而修行,则今后二世之安乐,将如旭日而现起。'说后并唱出应知羞耻舍世八风歌如下:诸上师前我敬礼,穷丐知耻祈加持,羞耻紧缚白达妹,细听你哥唱歌词。汝昧名言作愧人,不应愧者作羞愧,能知耻义瑜伽我,严慎约束我三根,有何可耻之言生。既晓生就男女身,有此密根谁不清。真守惭愧诸正士,世俗众中难觅寻。重金买得含羞女,可耻男儿怀中嬉,毒心害意邪见果,恶行骗窃与劫夺,诱诈背信诸世人,是真可耻知者稀!舍此世心大修士,殊胜教授作修要,运用金刚深密行,渡此人生趣正法,造作之愧无意为,以故未筹自苦计,白达心应泰然安。
  (六)至尊弥拉直至示寂时,亦无财物积蓄,只有自用藤竹手杖一根,自身穿着布衣一件,常用木碗一个,供修用颅器一只,取火用的火镰一个,进食用的骨匙一只,都分赐与众弟子。众弟子请求留一修持遣训时,至尊弥拉开示说:'现在一般学佛法者,有一些富有而骄的人,纯为此生大计,作法上看来是自己不需财物而能舍的样子,实际上是抛百物以为饵,想钓来千物之舍施。这样空行护法在暗中观见,可能也为之羞愧!一般烦恼凡夫,虽是也有不少的人,在作那熔合此世毒药在内的善行,但是对于名声这一衰风,确未能抛去,这如美食和毒以为食用。以此汝等切勿饮用“此世名声'毒泉,汝等应舍弃假名安立之世间中,仅为此生计之作法,当勤奋励力于清净善行。'弟子等复启问道:'如果为利他意义,想是可以作少许带有世间色彩的事。'至尊弥拉答道:'如果完全没有丝毫为自利的牵缠,是可以的。然而能这样是很难的啊!有只为此世自利的欲望,以此对利众生事业,不但不能作到利他,自利亦复不成。这好比谚语说:'无力汲水,水往他散。'当知直至未通达'真实性'之间,勿急于作利他业。因为如盲引盲,大半流于自利之险途。须知直至虚空无尽,众生界亦无有穷尽,以此只要能勤励精修,利众事业,将有适合之时间来临,未临之间汝等应清净自心,为爱他一切众生意义故,而求证得佛果。以是行当居卑,衣败旧衣,总将衣、食、名声三者寄之于颓风,策励身心,承担重担,一心精修。如是方是为众生之义,此复应纳之于修道之中。如是诸言,愿谨受持。'并歌出嘱徒歌:至尊玛巴译师前敬礼欲修正法诸人士,若不依止具相师,纵生敬仰加持小,若未求得深灌顶,深密经句束自心,不依密经作明证,所修皆归歧途因,若不精修深教授,彼说舍事是自苦,烦恼若不思对治,口头禅语是空谈,不知甚深方便道,虽能精修获义微,甚深要点若不知,纵勤精修去道缓,若未广积福资粮,仅为自利轮回因,所积若未投法中,虽修亦不生功德,内心若未生知足,多积亦是贪夫财,内修之乐未现起,身外之乐皆苦因,未调内心大贪魔,贪名自身成诤身,贪福反为五毒扰,贪物不来慈友助,睁怒招多怨恨因,缄口默坐无争吵,能慎放逸离放逸,独居亦获良友会,居卑每成至高位,善缓培修多速成,离事修而大事就,培深道而速道成,若证空行则悲生,大悲若生自他平,自他平圆利他业,圆利他业与我会,由与我会得沸果,愿我与佛及徒众。三者无别成一体。(以上六则编者绛巴妥默译自章嘉若毗多杰編著《弥拉惹巴传》中。)
  三十一、仲敦巴尊者寄伯穹书中说:'此生无暇中,时短决不留,应舍此世心,抛弃于脑后,现世与后世,两重决不成,当重于后世,于法勤行修。'
  三十二、敬安洛卓绛称大师将示寂时,开示徒众说:'为人师者,是有所谓遗嘱的。但是我乐许那没有留下物质的遗嘱,须得在上师死后,不因大批物质,丽闹出有损上师声誉的事。阿底侠尊者在叶塘将示寂时,恰赤却大师在阿底侠尊者前请示说:“尊者将示寂,在这以后,我想暂时推延说法,不知可否?'尊者说:“我看这样是坏事,休作吧!'复问道:“那末,专修好吗?'尊者仍如前答复:“是坏事!'更请示道:'那末,怎样作才好呢?'尊者指示了简单扼要的一句话说:'应舍此世心'。又热振寺中有一绅士专一勤行绕塔,仲敦巴尊者见着说道:'阁下绕塔,我心中虽是喜悦的,但是如果作一善法,岂不更好么?”那人请示说:'我礼拜好吗?'尊者仍如前答复。那人复请示道:'我诵经好吗?”尊者仍如前答复,那人最后请示道:“那么,怎样作才好呢?—'尊者答道:'应舍此世心。二冱样连说了三遍。后来仲尊者将示寂时,他也是去到须色(柏林深处),远离世间八风而说道:我是希求获得解脱者,不须利养的缠绕,佛说利养与非利养。有时只说首句利养,有时只说半分(世间八风之半),有时全说,但仲尊者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不需那样的警惕,这是对后学有情而说的。总之,一心学法,是必须'舍此世心”。我从上师座前,听到这样的开示——侍徒们可喜是出家众,没有顾虑我死后将会有怎样的结果到来。我自己是想往生兜率,阿底侠尊者的座前。我对于尊者的教义,正直无误地谨记心中,以此而今是无过可言.....'等语。
  三十三、博多瓦将示寂时,他说:'我须得在师佛前,发誓言:从今以后,知道使我们钻入里面而不易出的,确是为着此世的一切考虑分别。以此当舍此世心。发誓不作毁灭佛教的败类——佛教中的枭鸟和乌鸦这两种飞禽吧!:这是他教诫众徒的话)说后眼泪盈眶,不久也就示寂。
  三十四、彭裕地方发生战乱,寺众都在摒挡一切,收拾行装,善知识伯贡嘉仅穿起他的法衣,手中持着水瓶而说道:'现在比我这样摒挡收拾再好的办法有吗?'后来,博多瓦听得他的情况,欢喜说道:'应该是他那样的摒挡收拾法。对!应以伯贡嘉的收拾法为是。'(没有世间沾滞)
  三十五、又人众争先恐后去到喀湿弥罗班抵达座前,拟探问究竟正见时,伯贡嘉说:'我唯恐只是在闻的当中,就把这人生混过。如果众人仍然要去穷究正见的话,寡闻的我明天也拖泥带水,后天也拖泥带水地坐着,这样怎能行?我也生起了一种去探究的思想——即是所谓何处能闻,闻而后烦恼将会减轻,烦恼一减轻,而魔事也就无机可乘之法。我虽是没有作过多闻,而烦恼确实往减轻方面消除着在。我想假设闻而后诸烦恼仍然没有减轻的这一问题,用什么来作答呢?我想起一种答法——也就是口中以师师相传来作答,而内心确是在想这下我将会作一导师吧!或许将会作一位大修士吧!或许将会作一位上座长老吧!或许将会作一位领袖人物吧?'(仍未舍此世心)
  三十六、昔大德卓位奢贡波说:'有大修行者,榜其门上书出闭关若干时限,其动机乃在沽名,故其修行为不清净。'博多瓦有弟子问法与非法的差别,以何为重?博多瓦答道:'能去烦恼者为法,不能去烦恼者为非法,以此学法者,其烦恼日增,仅为此生名闻利养,即为未入法门之象。'
  三十七、妥默让波大师说:'修行正法中,最大的障难,无过于此世空想。以此一切勤求修学诸佛所喜道的人们,都应当首先思念'暇满难得”,及'死来无定期',而励力当修不贪恋于此世这一法门。他所作教诫颂中有词说:“上师三宝前敬礼,能以最胜功德光,照除过翳尽无余,佛及菩萨前敬礼,修法方便我旨说:趣向正法解脱道,作障之大超一切,即成此世荣华心,以故诸行当舍此。任作闻思修等善,杂此恶心如百味,鲜美中渗臭恶物,良好变劣定无疑。师友亲明作斗诤,不避苦乐粗恶言,干辛所成诸受用,随此恶心被驱使。为损他财自身心,努力剧烈作斗静,自他今后两俱损,彼心此世魔入住,手中虽捧经教灯,为名利故作斗诤,步堕罪岩失差眼,此世恶心所翳障。虽施多财为求名,及从眷等大施因,得果极小且恶劣,皆由此世心霜摧。虽勤守戒由利锁,名缰缠缚背解脱,轮回牢狱之坚锁,确在此世恶心中。虽久修定由贪嗔,自赞毁他故斗诤,经修寂止心不寂,由有此世莠苗根。病魔盗贼怨敌等,称为正法之灾障,然心堪能成道用,唯此世心是法魔。由欲如理修正法,知求此世诸荣华,彼为正法之魔障,一切时中喜与离。成此世荣亦非易,成亦受用无自在,自我决定死将至,彼时财眷等无益。离财眷等愈成苦,思此应舍此世谋,死来决定期无定,死时能益唯正法。受生决定处无定,任何生处唯法益,秋积春用虽无定,春粮秋空是痴愚,死时决定唯法益,现不起修最为愚,以故名利此世荣,诸谋心行当舍离,死时决定能益法,常不放逸勤修行。:
  三十八、温萨巴舍弃世间八风,所有悦意与不悦意种种分别,引有古德两句语录说:'将一切尊荣寄之于吹风,将一切低贱弃之于流水。以强制方便(坚固定力)断离内外散乱杂想,一心不乱地住寂静地,猛利专修甚深道瑜伽。'
  三十九、洛桑却季绛称大师引嘉色仁波伽颂说:'为后生计如涸网(涸泽撒网),心思劳顿愿望空,盛衰聚散应细思,除法之外何可依。'
  四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