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玄奘一生修行历程-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昌王无可奈何,只得向手下人下令。不准唐僧随意行动,并打算以盛情款待和恭敬态度感动唐僧,劝他回心转意。

    从那以后,高昌王每天都备置丰盛的素席,唐僧用餐时,他都站在旁边,恭恭敬敬地献上杯盘,要等唐僧吃过了,他才去吃饭。每天晚上,也要唐僧安睡了,他才去睡觉。

    三天过去了,唐僧又请求了好几回,但高昌王总是不答应。唐僧终于明白了:鞠文泰是想软化我呀!于是,他决心绝食,以死来表明自己的心愿。

    他白天黑夜地合掌端坐,不吃一口饭,不饮一滴水。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第三天,唐僧的身体越来越衰弱。这下可急坏了高昌王,他请王妃和大臣、彖法师和统法师,一起来到唐僧这里,好言相劝,但是,一切都无济干事,唐僧仍是不吃。

    到了第四天。唐僧仍然不肯进食。高昌王见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深受感动,不由得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惭愧和内疚。

    高昌王走到唐僧面前,边作揖边恳求说:“请法师赶快进食,饶恕弟子的无理吧。法师可以遵照自己的意思继续西行,弟子不再阻拦了。”

    唐僧微微睁开眼睛,见高昌王不像说假话,但又怕他事后反悔,要他对天发誓,才能相信。

    高昌王对天发了誓,唐僧这才捧起杯子,喝了口水。

    “但是,法师要走,还得答应弟子三个请求。”高昌王毕竟舍不得。

    “什么,还有条件?”唐僧放下了水杯,“你说说看。”

    “不是条件,是请求。法师如果信得过弟子的诚意,就请答应弟子:一是与弟子结为异姓兄弟;二是法师取经成功从天竺回来时,要在这里住上三年;三是高昌僧人、百姓都想见一见法师,请法师在这里开席讲经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弟子也好为法师准备各种物品,表表心意。这三个请求,望法师一定答应。”

    唐僧原来就完全明白高昌王敬僧的真心,也十分感激他款待的盛情。既然现在高昌王答应自己西行,唐僧也就满口答应了他的请求。

    高昌王好不高兴,第二天,他与唐憎对着佛像结拜为兄弟。高昌王大一岁,就成了唐僧的义兄。

    几天后,唐僧身体复原了,就坐在高昌王为他设置的宝帐中开讲佛经。他讲授了一个月《般若经》。每次开讲前,高昌王都双膝下跪,伏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作台阶,让唐僧踩过去登上讲台;唐僧讲经时,王妃、大臣和三百多名僧人都席地而坐,静心听讲。

    一个月后,唐僧准备出发了。高昌王派了二十五个人护送,并备了三十匹马,三十套面罩、手套、鞋子和御寒的衣服,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绞、绢各五十匹和其他许许多多足够旅行二十年所需的用品,全都赠送给唐僧。另外,他还给自己的亲戚、统治西。突厥的叶护可汗写了一封信,说明唐僧玄奘是自己的义弟,情谊很厚,请可汗多多帮助和照顾。对于唐僧一路上所要经过的西域二十四个国家的君王,高昌王也都写了信,请他们迎送从大唐来的高僧。

    唐僧得到了高昌王的赠礼和帮助,非常激动,当场写了一篇《谢高昌王启》的文章,表达了自己感激的心情。

    唐僧出发的这一天,高昌王和王妃、大臣们,高昌佛寺的法师、僧人等,以及城里许多百姓,都为他送行。队伍到了城西,高昌王抱着唐僧痛哭流涕,大家也都为离别而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最后,高昌王又骑着马送了十几里路,这才依依不舍地与唐僧挥泪告别。

  

九 翻越雪山

  

    唐僧一行离开高昌国后,经过阿耆(ql其)尼国(今新疆焉耆),到了银山。

    银山今天的名字叫库莫什山,山中多银矿,据说当时西域国家铸银市的银子,大多产自这座山。

    过了银山,又跨过一条大河,他们来到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

    屈支国的国王得到消息,恭敬地把唐僧迎进一座大帐篷,并且由一名和尚向他献上了一束鲜花。然后,屈支王命人摆开丰盛的素席,为唐僧洗尘。

    第二天,屈支王把唐僧等人接到王宫,盛情款待。唐僧本来想立即翻过葱岭继续前进的。可是正逢大雪封住了山路,只得在屈支城住了下来。

    唐僧在屈支城逗留时,观赏了当地精美的佛教美术,如壁画、雕塑等等,还特地到城西北的阿奢理儿寺,拜访了屈支国的高僧木叉毱(拘)多。木叉毱多曾经到印度游学二十多年,但他信奉的却是小乘佛教。唐僧多次与他讨论佛学教义,有时还进行辩论。本叉毱多虽说不同意唐僧信奉的大乘佛教,可是对唐僧的学识渊博、态度严谨却十分敬佩。他对自己的弟子

们说:“这位大唐高僧很不容”易对付。哪天他到了天竺,只怕天竺的壮年学者都不及他哩!”

    两个月以后,唐僧等人重新上路。他们向西走了六七百里,到了跋禄迹国(又名姑墨国,今新疆拜城、阿克苏一带),在那里住了一夜;又折向西北行二三百里,到了葱岭北部的凌山(又名冰达坂,今新疆鸟什别迭里山口)。

    凌山终年积雪不化,一眼望去,只见白皑皑的冰天雪地。山上到处都是悬崖峭壁,经常有巨大的冰雪块下坠,能把行人砸死或活埋;风雪交加,使崎岖山路更加难行。唐僧等人艰难地攀登,一步一步地前进。休息时,他们找不到一点干燥的地方,甚至晚上都只好睡在冰上过夜。

    在翻越凌山的短短几天中,有的人遭遇到雪崩压死了,有的人被狂风刮下的大冰块砸死了,有的人失足落进了万丈深渊,还有的人陷进深不见底的冰洞,再也没有爬上来。七天后,唐僧和同伴们终于越过令人心寒的凌山,随行的人死了三分之一多,驮运物品的牛马也损失了许多。

    他们出了凌山,走到一个大湖旁边。这湖在唐代时称为咸海,因为湖水是咸的,面积又很大;它还有两个名字:一是因为它终年不冻而得的名,叫热海;一是因为它水质清澈,人们又叫它大清池(今前苏联的吉尔吉斯伊塞克湖)。

    大清池周围一千多里,东西长,南北狭,一望无际,无风就有三尺高的浪头。唐僧等人沿着大清池向西北走了五百多里路,到了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

    当时的素叶城是东西交通的要道,也是唐僧西行的必经之路。说也巧,就在这里,他遇上了一支打猎队伍,一间,为首的正是高昌王的亲戚、西突厥全盛时代的统治者叶护可汗!

    唐僧把高昌王写给叶护可汗的信呈上,并转送了高昌王托他带来的礼品。叶护可汗虽然不信佛教,但因为他当时很想同唐朝联络关系,加上又有高昌王的介绍,所以对唐僧很客气:      叶护可汗把唐僧等人请进了大帐篷。突厥人的习俗是席地而坐的,至多在地上铺…块垫子、褥子或毯子。但可汗为了表示对唐僧的尊重,特地支了一张铁床,铺上褥子,”请他坐上。唐僧坐上去时,感到奇怪:这床为什么不用木头做,要用铁呢?他正想着,侍从们端出葡萄美酒和丰盛的素菜,乐伎(技)们揍起优美动听的‘音乐,于是他也和大家一起吃了起来。

    散席后,叶护可汗为了表示礼貌,请唐僧讲说佛法。唐僧也不推辞,从容讲了起来。想不到,由于唐僧讲得精彩生动,叶护可汗居然对佛教产生了兴趣,对唐僧说:

    “我看法师还是留在这里吧,不必到天竺去了。天竺很多地方天气实在热得难熬,当地入的皮肤都晒得红通通黑黝黝的。像法师这样的身体容貌,只怕要给太阳晒融了呢!”

    不信佛教的叶护可汗也要留难,这倒是唐僧没有估计到的,他于是回答说:

    “贫僧西行,志在求取佛经,无论是严寒,是酷暑,都不能阻挡我。可汗深明大义,想来是一定会支持我帮助我的。”

    果然,叶护可汗并不像高昌王那样死心眼儿。他知道留不住客人,也就点点头表示同意。

    唐僧临行那天,叶护可汗赠给他红绫袈裟一领、绢丝五十匹;还派一个曾经到过长安、既通晓汉语又懂得西域各国语言的“官员,给他当翻译和向导,官员随身带上了给沿途各国君王的信,叶护可汗亲自和大臣们一起,把唐僧送出素叶城外十多里。

    走在路上,唐僧问向导,突厥人的床为什么用铁而不用木头做?向导告诉他,突厥部族信奉拜火教,认为木头里有火(所谓“木生火”),坐在木制品上,就是对火不敬。唐僧点点头,算是弄明白了一个西域国家的习俗。

    由于当时西域各国都受西突厥控制,所以叶护可汗写给各国君王的信,使唐僧等人=路上得到了不少帮助。他们先是走了一千多里,通过了几个西域国家;义渡过妫(guT龟)水(也叫乌浒水,即今俄罗斯和阿富汗之间的阿姆河),逐渐折向东南,走了五百多里山路,到达了西突厥的要塞铁门。

    铁门位于当时中亚南北交通要道上,地势非常险要。它左右尽是高山绝壁,危崖的颜色和铁相似,中间有一条狭窄的山径,只可容一人通过;因此,也有人把铁门称做铁门关。铁门关关口还装着两扇大铁门,门上悬挂铁铃,门开动时铃声大响,行人无法偷越。

    出了铁门,唐僧等人继续向南走,来到了缚喝国(在今阿富汗境内)的国都王舍城。这里有一一百多所佛寺,还有几处佛教圣迹。唐僧礼拜了佛澡罐、佛牙和佛扫帚。然后他们从缚喝国再向南走了六百多里,来到了大雪山(今阿富汗和巴基斯但之间的兴都库什山)。

    大雪山长达两千多里,满山都是冰雪,夏季都不融化。山上常常寒风凛冽,雪片飞舞;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比翻越凌山更加艰难。幸好,叶护可汗派来的向导路径既熟,办法也多。唐僧身上穿着好几件皮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