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玄奘一生修行历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够。不过,法师由这里向前行一百多里路,有一个野马泉,可以取水,过了野马泉,还要走几百里路的大沙漠,方可到达伊吾城。我不远送了,法师路上多加小心!”

“唐僧辞别了王伯陇,继续在沙漠中行进。一路上沙海浩浩,有时刮起大风,飞沙打得他晕头转向;有时风停沙落,环顾四周,一片荒凉。他骑在马背上,向前走啊,走啊,自以为始终是沿着王伯陇指点的路在走,其实早已偏了方向,所以怎么也找不到野马泉。

皮口袋里的水只剩下不到一半了。唐僧因为不熟悉道路,一直节制着饮水,这时实在精疲力竭、口渴难熬,只好下马,打算解开皮袋喝上一口水再走。

谁知道,唐僧已经累得头晕眼花,浑身发软、解下皮口袋时,一个失手,皮口袋落到了地上!

半口袋沙漠中最最宝贵的活命的水,“嗤溜”一下子,全被吸进了沙子里。

唐僧无力地拾起那只剩下夹缝里几滴水的皮口袋,心中懊恼极了!

“怎么办?”他无声地问自己。

前途遥远,野马泉连影子都看不见,能走出大沙漠吗?

还是退回第四座烽火台,取了水再走吧。但他才走了两步,就斥责起自己来:“不,不能这么办!这是违背誓言的!”

当初,唐僧曾经许过愿,发过誓——不到天竺,决不东归一步!尽管暂时回去是为了继续前进,但回到第四座烽火台,毕竟是“东归”啊!再说,能不能找到那烽火台,一点没把握。

“宁愿往西而死,决不归东而生!”唐僧把马头拉了回来,决心不顾一切地朝西方走。

沙漠中没有水的旅程,其艰难的程度是难以想像的。

白天,旋风裹挟着黄沙,好像夏天的暴雨;唐僧多么渴望那是暴雨啊,可是,老天爷吝啬得一滴水都不肯降下来:

黑夜,沙漠里闪烁着点点磷火,好像水珠的反光,唐僧暗暗祝愿那是露水,可是,他走近了一摸,干巴巴的,连潮气都没有。

一天上午,唐僧忽然发现,前面有一大片水丰草盛的绿洲,还有牧人在放羊牧牛,那里有水“,水!他拼命踢马肚子,催枣红马快跑。跑近了,又远了,再跑近点,干脆不见了!

原来他看到的是“地镜”,也即海市蜃(慎)楼,它是由于光线折射造成的幻象。

一连五天四夜,他喉咙口没有沾到一滴水,嘴唇开裂,口舌冒烟,肚子里就像火烧一样难受。

他软乎乎地从马背上滑到地下,趴在沙丘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接着便昏了过去。

那匹枣红马也显然不能动弹了,老马恋主,它乖乖地在唐僧身边躺了下来。

半夜过后,不知从什么地方刮来一阵阵凉风。唐僧醒过来了。

他支起身子,吸进几口新鲜空气,顿时仿佛洗了个冷水浴,只觉得浑身凉爽。

枣红马也站了起来。它对着风的方向,鼻翼一扇一扇,好像在嗅什么味道。唐僧打起精神,骑到马背上,握住缰绳,催枣红马朝西前进。可是,这匹老马第一次表现出反抗,它不听使唤,偏朝横里,也就是风吹来的方向走。

      “怎么啦?为什么不一直往前走呀?”唐僧拼命地想把它拉转过来,可是枣红马根本不听。而且,它一边煽动着鼻翼,一边加快了步伐。

唐僧只好放松了缰绳,随着它跑去。

猛然间,远处出现了一片青草地。

    “绿洲!”唐僧大喊一声,他并且看到了一汪像镜面似的碧清的湖水。

    “老马果然识途!好马,好马!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他下马俯身在湖水边上,痛痛快快饮了一阵;枣红马也咕嘟咕嘟地喝了个饱,肚子晃得吮吮响。在这块草地上,唐僧和枣红马美美地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他在皮口袋里装满了水,又拔了许多青草,继续前进。

    走了两天,他终于走出了大沙漠,到达了伊吾城。

    伊吾城东有个佛寺,这时天早已黑了,唐僧敲了下门,报了自己的法名和来由。佛寺内一个汉族老和尚听说由东土大唐来了个玄奘法师,衣服鞋袜都来不及穿好,光着脚板就跑出门迎接。

    汉族老和尚搂着唐僧,泪流满面他说:“真想不到,在这里还能遇到故乡来的亲人啊!”

唐僧也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八 高昌留难

  

伊吾城不大,伊吾国也只是西域的一个小国。

    国家虽小,伊吾王对唐僧却挺客气。他热情地款待了这位大唐来的高僧。

伊吾国是高昌的属国。唐僧到达伊吾时,正好高昌国的使节也在伊吾城里。不久,使节回高昌,把唐僧的事向国工作了报告。

高昌国的国王叫鞠(曲)文泰,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一个中国文明的崇拜者。

鞠文泰早就从去过凉州的商人那里,听说了唐僧的大名,现在知道唐僧已到了伊吾,顿时颇为激动。他派了一位使者带上一支马队,前往伊吾迎接唐僧;并写信给伊吾王,让他派人护送。。

唐僧本来想从伊吾出发,经过可汗浮图I(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前往天竺的,也就是说,打算出天山之北,沿北麓西行。而高昌却是天山南麓的一块绿洲,并不在预定的路线内。但是,高昌使者再三陈述高昌王要见他的迫切心情,使唐僧感到不去高昌国实在过意不去。于是,他把预定向西北走的路线改为向正西,由伊吾王派人护送,跟着高昌王的使者出发了。

    他们在沙漠中走了六天,第六天傍晚,到达了高昌国的自力城。

    这时,人也困了,马也乏了,唐僧想叫大家休息一宿再走。但高昌使者和白力城中的官吏说,王城就在附近,还是赶快前进,以慰国王盼念。唐僧和迎接、护送的人们,只得换了马再走。

    唐僧到达高昌的王城时,已经夜半了。可是,他又仿佛看到,城的中心处有一片亮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走近了王宫,唐僧看清楚了,那是高昌王率领着大臣们,举着火把灯烛,正在宫门外迎候呢!

    鞠文泰亲自举着蜡烛,和侍从们一起把唐僧引人王宫后院,请进一座重阁宝帐,然后恭敬他说:

    “弟子久闻法师大名,天天都想见到法师尊容。我派使者前往伊吾城去迎接法师后,一直在计算路程,认走法师今夜必到。因此,弟子与王妃都不敢人睡,一边读着佛经,一边静心等候。现在终于把法师盼来了!”

    唐僧听了这话,心中叫声“惭愧”,要是今天傍晚在自力城住下,那高昌王竟要一夜不睡,等我到天亮哩!

    不一会儿,王妃带着几十个宫女来到,向唐僧拜见行礼。高昌王与唐僧促膝相谈,直到深夜。

    第二天清早,唐僧还没起身,高昌王就同王妃一起来到重阁宝帐前行礼问安。一国之主这么恭敬,唐僧心中很觉不安,他连忙起身还礼,请高,昌王坐下。

    寒暄一番后,高昌王设下丰盛的素席,为唐僧洗尘。

    由于鞠文泰本人崇信佛教,所以佛教在高昌国十分盛行,全国有僧人好几千名。与唐僧作伴谈论佛法的,有一个彖(tuan)法师,一个统法师。彖法师曾经到长安留学二十年,很有学问,高昌王把他当做国宝看,常引他与唐僧见面。

    但是,无论是象法师,还是统法师,在高昌王看来,都及不上唐僧,要是能把唐僧留在高昌,那就太好了。高昌王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就托统法师向唐僧提出。但唐僧立即婉言谢绝了。

    唐僧为避免高昌王留客的盛情引起麻烦,过了几天,就向高昌王辞行。但高昌王自从统法师转告了唐僧的谢绝后,越想越不是滋味,这时就亲自出马说:

    “弟子曾请统法师代为恳留法师,法师是不是可以再考虑一下?”

    “君王的恩典贫僧心领了。”唐僧合掌说,“但是,我曾向佛祖发誓,往天竺求取真经,如果半途而废,有头无尾,不仅于心不安,更于佛法所不容。”

    高昌王仍不死心,恳请说:“弟子平生见过许多高僧学者,但并不十分动心。如今见到法师尊容,实在是三生有幸。弟子发下心愿,请法师长留高昌,一是希望法师终身受弟子供养,以满足弟子一片尊师的诚心;二是高昌百姓都是法师的弟子,还都期待法师教化,为他们开席讲经,传授佛法。请法师接受弟子这一片诚意,不要再西行了吧!…

    尽管高昌王如此盛情,唐僧还是不肯答应:“贫僧西行数千里到达这里,决不是为受供养而来的。因为本国佛经奇缺、法义不全,彼此争论不休,至今无法统一,所以我立志西行;到佛国取经,希望君王体察我的苦衷。”

    也不知是高昌王本来就性子急躁,还是故意发脾气,听了唐僧的话,他脸孔一,板,大声说:

    “我仰慕法师,一定要把您留下供养。即使高山崩裂,我这意愿也坚定不移!”

    “不行。”唐僧也坚决他说,“去天竺是我平生的志愿,山崩地裂,海枯石烂,也动摇不了我的决心。

    高昌王这下真的动了肝火,愤愤他说:“如果法师坚决不肯留下,弟子自有办法。试问,法师如果不得到弟子准许,能离开高昌国吗?法师前面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弟子派人送法师回东土;一条是长留高昌受弟子供养。究竟走哪条路,法师自己选择。不过,弟子认为还是选择后一条路好。”

    唐僧心里一怔:得不到鞠文泰的准许,确实离不开高昌国。早知今日会受到如此留难,当初在伊吾满可直接往可汗浮图,不该到高昌打这个弯的。后悔是来不及了。高昌王提出的两条路一条也不能走。想到这里,他也索性把话说绝:

    “贫僧西行远游,为的是取经求法。虽说现在被阻难于高昌,但君王留下的只能是贫僧的尸骨,绝对留不住贫僧的一颗心!”

    高昌王无可奈何,只得向手下人下令。不准唐僧随意行动,并打算以盛情款待和恭敬态度感动唐僧,劝他回心转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