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定的在其所在中才有意义,才作为存在者,处在这种不
断改变着的在其所在中的人也只能是一种不断改变中的是
其所是,不断地发生着性质的变化。人的确定的性质,人的
需求只在某个相对的定义域中才有相对确定的意义。 
这种相对确定的是其所是永远与它的在其所在处于冲
突中。 
17。5。3 人与自然的冲突 
人的居住习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相处习惯是在几
十万年里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平衡,是
一种相互之间的契合;不仅成为了人的“习性”,而且成为了
人的生理特征和生理特征,这两者是大致统一的。近3000
年以来,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150年以来,科学技术的
进步把人类带入了新的生存环境,开始,人只把生存作为追
求的目标,但是,为实现这种追求所创造出来的思维方法不
断异化成了新的需求标的,新需求的不断涌现改变了人的生
存环境。思维能力从生存的手段转变成生存的目的,生存反
而变成了思维的手段,人被分裂成了生理的人和心理的人。 
心理人从“渔夫的老婆”摇身一变成了女皇,心急火燎
地挥舞着科技的长鞭,驱赶着笨拙的生理人向更加敦厚、迟
缓的自然环境不断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疯狂索取和劫掠。 
人们总是试图用在世界3中产生的一切去同化世界1和
世界2,消除三者之间的差别,贪婪地拓展着世界3的疆域,
妄图达到彻底解放、同化整个三维世界。 

但是,人毕竟只是一种生物物种,进化缓慢的生物本性
与让人眼花缭乱新需求之间产生了剧大的差距。尽管人们不


断努力试图减少每年几十万人死于车祸的窘境,尽管可能通
过努力发展新的医疗技术来应付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
恶性肿瘤的病痛;却无力扑灭每年高达万分之二的自杀狂潮,
无力阻止高达百分之二十且迅速蔓延的抑郁症、和双向情感
障碍。总有一天,每一个人都要像吃饭、喝水一样靠药物来
平息心中的烦恼。也就是说,药物将成为心理人的基本食物。 
物质的唯一性决定了物质资源的有限性,有限的物质资
源永远赶不上无限的元间需求。如果我们总是希望把整个地
球上的资源都做为无限元间需求的载体和工具,最后的结局
只能适得其反。因为,毕竟到目前为止,心理生活的载体仍
然是生理生活,生理生活的载体是这个地球上的自然环境。 
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自然自己与自己的冲突。
只是人这种自然物拥有自我意识的能力,能够感知和体验这
种冲突,能够某种程度地自觉自己在冲突中的姿态,能有限
度地根据自己的需求主动制订计划、调控制自己的行为。 
至少我们现在已经有能力产生这样一种自我意识,也就
是可以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把人的所有需求、把人的性
质作为一种自然对象来看待,把人的性质、人的需求作为一
个历史过程来看待,把人的各种需求和性质放在世界整体进
化的大背景来发现这些元间实体的历史地位。也不难理解和
想象人利用在第三世界里获得的新武器将对生成自己的那
两个世界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人的元间制造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物质制造能
力。人为了满足一些心理需求常常是以生理需求为代价,以
自然环境的进化方向为代价。 
这也提示我们,人自己可以影响自然进化的方向,也可
以影响人的进化方向。果真如此的话,前景并不都是悲观的。 

17。5。4 人与自然的和谐 
《庄子。天地篇》有这样一个寓言: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
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愲愲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
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
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


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
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
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
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尽管现代人大多很难接受这位老圃固执的做法和迂腐
的理论,但是到了地球变得不再适宜居住的灾难时刻,一定
能多少体会其中的道理。如果不是那么多的“机心”和贪婪,
就不至于如此,与其奢侈地毁灭不如淳朴地生活。 
这位老圃心中的“道”是人类与自然已经达成的平衡势
态,是自然法则与规律,也是这个历史阶段中的人性本身,
是这两方面共同形成的和谐与契合。但是,人的心中可能额
外生成超越这些界限的机心,只有遏制这些机心付诸于实践
才能避免破坏原有的平衡,才能避免对原始的人性、对自然
环境造成两方面的改变和灾难,才能避免心中的烦恼与痛苦。
“知而不为”是庄子解决冲突的方案。寓言中的子贡之所以
“瞒然惭,俯而不对”,是因为他的老师孔子也主张“一日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不过是老圃理论的政治表达,两
者一脉相承。都主张将人性和社会状态限制在过去已经形成
的格局里,用克制野心和欲望的方法维持原有的人性以及与
自然之间的平衡,维持内心平衡,维持社会平衡。 
这也许是一个可用来解释“李约瑟难题”的选项。在这
种主导意识之下,一切都以过去为目标,都依先王之道、祖
宗之法,创新的萌动都被视为机心。由此导致了中华民族延
绵2100多年超稳态社会的辉煌与酣睡。 
如果这是地球上的主流信念,也许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将
得以继续,但是,当羊群里变异出了一只狼,当这种淳朴暴
露在严酷竞争环境之下,暴露在眼花缭乱的诱惑和攀比之下
时,“克己”就成了迂腐,温、良、恭、俭、让就成了软弱
可欺。不变革就会亡国灭种,跟不上潮流就会挨打。新的元
间需求不仅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之间、国家民族
之间竞争反而成了更重要的竞争领域,成了产生、积累、增
值并不断强化的新元间需求的发源地。 


人造世界成为直接生存环境,自然界反而成了间接环境。
人要同时与这两种自然对象实现契合就要具备这两种自然
的元间,而这两种元间互相之间并不天然地契合。与自然契
合的元间是在若干万年、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素质,
以遗传物质为基础的生理和心理形式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伦
理形式。而工业社会环境的形成和巨变不过只有几百年历史。
新生成的需求,特别是元间需求只不过是人的本性中某些方
面的极度膨胀,这些扭曲的元间需求迅速改变着人性,但是
要形成生理、心理、伦理的实质还需要相当长时间,这个过
程将极其痛苦,担心人这种生物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转变。 
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人性在发生变化,人在发生
变化,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与此相关的自然规律在发生变
化,人自己成为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 
人不可能从刚刚获得解放的元间世界中悄然退出,也不
可能总是克制自己新生成的元间需求,总有一些元间需求会
用物质方式来实现的,总有一些元间实体与遗传因素中的先
天元间实体是冲突的。许多元间需求的实现,会造成了人自
己的分裂,当人们试图用自然资源更多实现自己这些元间需
求时,又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裂。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元间世界的基础是自我意识,
人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因为贪婪而
毁灭自己呢? 
相信,人会有能力掌握自己进化自己的步伐。 
安宁、幸福、发展的前提只在于与自然势态之间的和谐。 



我的哲学心路 
——从物质与元间的世界到差别与差别者的世界 
“元间”一词最早出自我的朋友陈世忠先生1983年的
一篇文章,发表在一个关于生物全息律的学术讨论会上,他
试图用这个词来涵盖诸如结构、形态、状态、方式、模式、
序等概念,并和时间、空间、物质、精神概念相并列,构成
了一个五维世界模型,当时,他只有十九岁。 
那时我的主要兴趣在生命现象,特别是中医体系意义中
的人体学。我注意到,生物从抽象的遗传信息的状态发育成
为具体的生命个体状态的过程很类似于黑格尔所想象的绝
对理念展开物化成为具体的物质世界的过程。这里蕴含着这
样一个意义:同一个生命体有两种存在方式,一是抽象的、
近乎纯粹的、抽象的“信息”状态;一是物质的、形体的、
具体的“身体”状态。并且,生命体总是不同程度地同时实
现为、表现为这两种状态,只不过在不同的时期和场合主要
体现为其中的一种状态,但是,始终也不会从根本上脱离对
方。简言之,生命同时且不同程度地以抽象和具体两种方式
存在。 
如果用“物质”这个词来表述和形容具体方式,用什么
词来形容和表述抽象方式呢?按照当时时髦的说法,我也用
了“信息”这个词。但是总觉得不很妥当。因为我想要表达
的对象是一种结构、关系、关系方式,而“信息”的字面意
义仅仅是“信号”,是结构、关系、关系方式的外在形式。 

正当我十分困惑之时,遇到了陈世忠,读了他的文章,
接受了“元间”这个新思想。开始进一步分析关系、结构、
形态、状态、方式、模式、时间、空间甚至精神、思想、规
律、逻辑等概念的共同性。我不同意把元间和时间、空间、
精神对立起来,在我看来,时间和空间甚至“精神”都不是
独立的对象,也是一种差别形式,也是一种结构形式,也可
以归为元间一类。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