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用两种方式检验对策的事实,说明有两种事实,说
明我们有两种生活状态,有两种元间演绎的媒介和环境。一
是物质与元间的环境;一是近乎纯粹的元间环境。 


16。5 内在元间环境 


16。5。1 内在元间环境的生成途径 
世界中一切存在者在作为创造这个世界的势态者的同
时,也被自己创造的势态所创造,都是世界势态的产物,都
以互补的形式记忆着生成自己的那个势态,以元间转移的方
式不同程度地保存了生成自己的势态的元间。 
元间转移现象使得元间不再必然直接以某一种物质作
为存在的媒介,开始超越具体物质形式的限制,超越了具体
时空位置的限制,可以在不同的物质实体之间传递和转移,
为生命物质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生命物质的特点在于用少数几种物质编码的方式将直
接物质的记忆方式转变成了间接的方式,实现了对具体元间
的初步抽象化处理。导致了物质和元间的进一步分离。生命
物质发育出了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种机制共同构成的生存方
式,进化成为物质自我和元间自我这样两个实体对立统一的
生命体。 
元间自我通过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实现了对外在环境
元间的抽象化,获得了抽象意义的元间实体,物质和元间的
分离接近了极限。所有抽象化了的元间实体构成了内在的元
间环境。 
内在元间环境是生命进化的产物,当然就与生命进化的
程度和不同进化程度的生命需求相关。 

16。5。2 作为模拟平台的内在元间环境 
生命物质的特征是拥有自己的目的性,目标本身就是生
命的自我。 
生命物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是尽可能在判明外在
环境的前提下,用预先设计好了的方式实施行动,以期更有
效地实现自我的目的。但是,由于元间组合的试探性,新生
成的对策不一定就是正确的,直接用于实践依然要冒很大风
险,于是,在付诸实践之前,最好是将对策预案在内在元间
环境里做一下模拟实验,演绎这个方案在实际与对象世界的
相互作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结局,根据演绎结果反复
调整方案,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内在元间环境的意义就在
于作为模拟和演绎的平台。 


作为模拟平台的元间环境由先天范畴体系和后天的经
验体系构成,试错方案的演绎在由各种经验体系组成的环境
中运行。这就要求模拟环境应与将要实际进入的外在物质环
境保持尽可能的一致,否则,这种模拟就无意义。而且,模
拟环境不能只是一个是静态的环境,因为,试错方案进入模
拟环境之后将造成环境势态本身的变化,造成势态关系和势
态要素的变化,这些被改变的对象所变化的趋势、形式和程
度也应该属于模拟环境事先就准备好的条件。 
那么,经验库能够为模拟环境提供每一个元间要素变化
的具体形式吗?经验库中的内容可以穷尽所有的变局吗?
经验能够确定那些实际上确定性程度很低的随机选择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除了具体操作经验之外,每一种元间变
局都要通过元间组合来生成,通过组合生成的方式来满足对
于各种变局模拟的需要。因此,实际需要的是一个具有无限
可能组合形式的动态元间环境。只有无限多的差别者以无限
多的关系形式才能组合成无限多样的元间形式实体。而且,
只有在我们的对于试错方案的模拟过程只不过是这种无限
可能的组合方式中微不足道的一种特殊运用时,在模拟条件
充分冗余时,完善的模拟演绎才是可能的、充分的。 


16。6 元间实体间的“无限维”联系 
元间组合是对先天和后天存储进元间库中的要素性元
间和关系性元间素材的选择、操作、控制、运行,是将元间
要素相互组合和联结,构成新的元间实体的过程。 

16。6。1 元间组合的最小极限 
仅有的两个没有具体内容的纯粹差别者以没有具体内
容的纯粹形式形成的组合就是元间组合的最小极限。这也是
最简单组合的极限。 

16。6。2 元间组合的最大极限 
在离开最小极限之后的所有层次上,所有的要素性元间
实体同时也是关系性元间实体。 

设定一个关系式,一个关系性元间,在这个关系性元间
的规定之下,把记忆库中的要素性元间逐个填充到这个关系


式中那些为关系者预留的“括号”中,每变换一次要素,每
变化一个要素,就能得到一个新的组合。穷尽所有的要素之
后,就得到了在这种关系性元间条件下进行元间组合的全部
值。 
用上述方式,每变换一次关系性元间就能得到一组元间
组合,最终得到所有元间组合的全部值,也就是元间组合的
最大极限。 
如果把元间组合的最大极限状态当作一个既成的元间
事实,会发现,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以每一种关系性元间实
体与其他每一个要素性元间实体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把一
种关系性元间实体称为一个“维度”,那么,每一个要素性
元间实体与其他所有的要素性元间实体都处在和要素总数
量同样多的维度的联系之中。如果要素的数量是无限的,每
个要素实际上就处于无限维联系之中。 
比如,每一个使用电脑上网的人,理论上不仅可以与每
一台上网的电脑相链接,而且可以用所有方式相连接,同时
达到这两个条件,就达到了互联网链接最大可能性的极限。 

16。6。3 不均匀的无限维联系 
即便纯元间体系中所有的要素都是接近简单性极限的
纯粹差别者,但是纯粹差别者之间构成的差别形式就不再是
纯粹的差别,而是具体的元间实体。不过,如果所有的元间
实体互相之间没有区别,都是相同的,也就只能有一种元间
实体,唯一的元间实体也没有意义。只有当元间实体互相之
间出现差别时,元间实体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元间实体。相
对原先只有一种元间形式的局面来说,只有当无限维联系出
现不均匀局面时,不均匀的那些部分才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元
间实体。因此,元间实体是普遍联系不均匀的现象。 

16。6。4 限制元间组合的软条件和硬条件 
在脑神经系统中。 
1、由于元间实体最终要以物质实体作为存在条件,所
以,物质实体的数量限制着元间实体的数量,用于元间组合
的元间基本单位的总数不可能大于构成这个思维能力的物
质实体以及这些物质实体之间组合形式的数量。 


2、尽管元间实体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唯一性,在思维主
体中具有任意变换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变换过程依然是物质
过程,受到了与元间实体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另一层次物质势
态的制约,思维主体中完成和实现思维过程的物质载体本身
的性能制约了元间组合和元间分解的速度与深度,制约了元
间实体的“粒度”,制约了元间实体的存储的最大容量和保
存效果。 
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方式、相互作用方式是元间实体组
合的前提和条件。思维过程总是要通过物质过程才能实现,
元间转移的信噪比、记忆的准确和稳定程度、元间实体之间
互联的信道带宽、记忆容量、运算速度、各单元之间的连接
数和节点数都是有限值,这些都构成了思维势态可能性的边
界条件。 
这是限制思维能力的硬件条件。 
既然先生成的经验和概念是进一步思维的基础和条件,
就不可避免地对在此基础上的元间组合产生趋势性影响,成
为制约和影响思维倾向的元间势态。元间势态就是思维定势
和思维习惯,思维定势限制了思维的任意性。随着思维个体
的概念积累,产生元间组合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同时也意味
着个体的思维势态可能不断强化,思维势态对元间组合的自
由构成了限制。支持和限制元间组合可能性的因素始终处于
这种共同生长、相互制约的冲突中。这样,支持和限制元间
组合的因素就是元间组合本身,是元间组合的这个局部对另
一个局部、这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这个元间势态对于另一
些元间势态的支持和限制。 
元间实体之间的地位并不均衡,元间势态表现出了从抽
象到具体或从一般到特殊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不同层次的积
累程度,通常,我们又把其中更具有一般性的、普遍性的、
最初的、基本的元间势态称作“逻辑”。逻辑的演绎和积累
是元间势态演绎和积累的过程。因此,逻辑只是元间势态中
的一种,逻辑也是生成和进化的阶段性产物,是实现了的可
能性,是既成元间事实。逻辑作为元间组合的一般原则,成
为构成元间组合的基本关系和关系性要素。 


因此,逻辑是支持和规定思维势态的先决条件。 
在理想的、纯粹的元间体系中,元间势态自己约束着自
己,一般的、基础的逻辑约束和规定着具体的特殊的元间势
态。但是,现实中的思维势态都不是这样的理想状态,不可
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同层次元间势态的限制。具体的经验对抽
象的元间组合形成了干扰和限制。 
自我意识能力首先基于生命体自身的生存,思维势态建
立在对生命本身生存环境中元间势态的摄取和互补的基础
之上,生存就是最基本的立场。在生存立场之上对其他立场
进行的观察和理解,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处境的限制,受到
了自己先天范畴的制约,生存处境决定价值和意义,成为最
优先的元间势态。比如,人就不具备对于四维以上多维空间
的直观形象能力。 
这是对知识可能性限制的软条件。 

16。6。5 作为无限维联系模型的脑神经系统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是无限维世界不均匀现象中的
一个微不足道的局部,我们的脑神经系统是这微不足道的部
分中微不足道的一种不均匀方式。尽管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