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此釋不怖惡人。六惡之人雖難教化,然我等應以堅忍而益生起持經之力,於應
攝受者而攝受之,於應折伏者而折伏之,不惜棄命持法。
丁二 四類聲聞請他方持
戊一 前二眾請持
爾時、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願,於異國土廣說
此經』!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從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
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所以者何?是娑婆國中人多弊惡,懷增上慢,功德湵。_
濁諂曲心不實故』。
異國土、他國土、均指娑婆國外之大千界而言。弊、壞也。惡、指貪、瞋、癡
、慢、邪見濁等。希意導言為諂曲,口有心無為不實。五百阿羅漢及八千人等,雖
已受佛記,然仍貪著安樂,怖畏生死,託淨邦,遠離穢土,蓋由涅槃之習氣未空
,猶有分別法執。由是可知在本世界五濁惡世中,荷擔如來之慧命,良非小心怯弱
者所堪任此也。
戊二 後二眾請持
己一 授記
庚一 二類得記
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
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於時世尊告憍曇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謂
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憍曇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
汝欲知記等,將來之世,當於六萬八千儯T佛法中為大法師,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
法師。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眨煞颉⑻烊藥煛⒎稹⑹雷稹x曇彌!是一切眾生喜
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釋授姨母記。目不暫捨,希受佛記,求而未得之貌。憍曇彌、佛姨母姓也。
爾時、羅侯羅母耶輸陀羅比丘尼,作是念:世尊於授記中獨不說我名。佛告耶輸
陀羅:『汝於來世百千萬儯T佛法中,修菩薩行,為大法師,漸具佛道,於善國中當
得作佛,號具足千萬光相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眨
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佛壽無量阿僧祇劫』。
此釋授妻記。善國、謂清淨國土。
庚二 二類喜領
爾時、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及耶輸陀羅比丘尼,并其眷屬,皆大歡喜,得未曾有
,即於佛前而說偈言:『世尊導師,安耄烊耍业嚷動洠陌簿咦恪弧
己二 持經
諸比丘尼說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於他方國廣宣此經』。
以上四類聲聞,均願他國持經,其怖畏娑婆之煩惱至矣。蓋已味清淨者,必不
習於煩惱,故不易於濁惡世中行菩薩道。若向在煩惱場中即已能發大心,迨修行稍
久,必可轉煩惱為菩提,而其所得之功行疾速堅固,殆非性耽清淨者所可及矣!
丁三 八十萬儯T菩薩持
戊一 長行
爾時、世尊視八十萬儯怯伤T菩薩摩訶薩。是諸菩薩皆是阿惟越致,轉不退法
輪,得諸陀羅尼。即從座起,至於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說此
經者,當如佛教,廣宣斯法。復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見告敕,我當云何?時諸菩薩敬
順佛意,并欲自滿本願,便於佛前作師子吼而發誓言:『世尊!我等於如來滅後,周
旋往反十方世界,能令眾生書寫此經,受持、讀誦、解說其義、如法修行、正憶念,
皆是佛之威力。惟願世尊在於他方遙見守護』!
作師子吼而誓,謂以決定說及無怖畏之志而作誓言也。周旋往反於十方世界,
顯誓願無窮盡。如法修行,即如妙法而行。正憶念,謂不雜邪見。他方、謂佛彼時
所應化之他國土也。
戊二 重頌
己一 標當說
即時諸菩薩俱同發聲而說偈言:『惟願不為懀В斗饻缍柔幔植缾菏乐校业
當廣說。
己二 廣忍受
庚一 打罵忍
『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當忍。
庚二 慢謗忍
『惡世中比丘,邪智心諂曲,未得謂為得,我慢心充滿。
此一頌、頌惡比丘之慢相。
『或有阿練若,迹略诳臻f,自謂行真道,輕賤人間者。貪著利養故,與白衣說
法,為世所恭敬,如六通羅漢。是人懷惡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練若,好出我等過
。
此三頌、頌惡比丘之假行。阿練若、村落閒寂之處。迹隆⑿蓄^陀行者之衲衣
。人間者、指不居阿練若而與世往來之人。貪著利養下四句,義可兩釋:一、即諸
菩薩謂此惡人貪著利養,妄擬羅漢。一、即指惡人所輕賤之人,貪著利養,妄擬羅
漢,其義均通。好出我等過,謂搜尋諸持輕者之過失。
『而作如是言:此諸比丘等,為貪利養故,說外道論義,自作此經典,誑惑世間
人,為求名聞故,分別於是輕。常在大眾中,欲毀我等故,向國王、大臣、婆羅門、
居士、及餘比丘眾,誹謗說我惡,謂是邪見人,說外道論義。
此頌惡人誹謗之詞。惡人無智,不解經義,故謂持是經者為邪見,為外道論議
也。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諸惡,為斯所輕言:汝等皆是佛。如此輕慢言,皆當忍受
之。
此頌誹謗能忍。汝等皆是佛五字,即惡人輕侮之詞。謂汝既通斯妙法,汝等豈
非即是佛乎?諸菩薩以敬佛重輕之故,悉皆忍受。
庚三 毀辱忍
『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
,為說是經故,忍此諸難事。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我等於來世,護持佛所囑。
惡鬼入身,喻惡人狂詈如中魔鬼也。
庚三 默擯忍
『世尊自當知,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惡口而顰蹙,數數見擯
出,遠離於塔寺。如是等眾惡,念佛告敕故,皆當忍是事。
惡人不知佛所說法,為隨順眾生機宜而說,而反以為外道,故惡口顰蹙而橫加
擯斥也。
己三 結持經
『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說佛所囑法。我是世尊使,處眾無
所畏,我當善說法,願佛安耄ё N异妒雷鹎埃T來十方佛,發如是誓言,佛自知我
心』。
此二頌頌勸持,一頌結成。
安樂行品第十四
乙二 明一乘行
丙一 所行之行
唐窺基法師玄贊科判中,計分三編:上編自方便品至持品,共十三品,明一乘
之境;前已釋竟。以下為中編,專明一乘之行。在此編中、共有二品:首為安樂行
品,釋所行之行;次為從地涌出品,專釋能行之人。欲明能行之人,必先明所行之
行,故明一乘行編中先有安樂行品。
法華論謂求三乘果者,說於大乘而取非大乘,為第六增上慢人。其所已集之功
德尚非無上,不堪聞受此經。如建功者未至殊勳,豈足當髻內明珠之上賞!此品正
明已堪得此會歸一乘之無上功德者,獲佛說是經之賜,正與有大功者被賜明珠無異
。為對治此增上慢,故有此品。
十無上中有力無上,而力無上之三力中有持力,其通釋所持之法與能持之人者
,為法師品。但釋能持之人者為持品。至專釋所持之行者,則為此安樂行品。前在
法師品中,如講末世法師說法儀軌等,亦明一乘之行。然此但於一乘境中帶明之行
,未為正明持是經者所行之行,為欲正明行者之行相,故有此品。
離危險怖畏曰安,適身悅心為樂,威儀可軌、語言有則曰行。凡能安住於法,
則在濁惡末世中,即可遠離怖畏,身心安樂。以行為因,以安樂為果,此為安樂行
之依主釋。若安住於遠離險怖之法,即行即安樂,安樂即為行之自身,並以表示行
之性伲藶榘矘沸兄謽I釋。又因能安住於法,而身口意三業以住於法故悉皆悅
樂,由是能自行法並能教人行法,使此妙法得流通於世,此為有觀安樂行。若知一
切法相當體空寂,畢竟無所安、無所樂、無所住、無可行,是為真安樂,是為真安
住於安樂法而行,是為真能於末法宣揚是經,此為空觀安樂行。若知一切法雖體性
空寂,而業用之相不壞不雜,業用雖不壞不雜而亦無定相可取,此為中道安樂行。
丁一 啟請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難有!敬順佛
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
是經』?
文殊師利為菩薩之上首,前品諸菩薩既已發誓持經,故問如來行何方法,始能
於濁惡末世中流傳解說此經。蓋已將前所信受領解者,力為荷擔,而期與諸菩薩眾
實力奉行矣。能說是經者,必先能行、能證而後始可為人解說,故以能說賅括一切
觀行等。
丁二 開示
戊一 詳答因安樂行行
己一 標答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
四法者、即下文之四行是:一、正身行,二、正語行,三、意離諸惡自利行,
四、心修諸善利他行。
己二 顯大
庚一 正身行
辛一 長行
壬一 標處
『一者、安住菩薩行處、親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安住著,心契是理,身習是事,行之純熟了無不適之謂。行處、謂心所撸⒁
止之處。親近處、謂親習接近之處。凡心之所緣,身之所接,茍非契於正法理性者
,皆非菩薩之行處、親近處也。
壬二 別釋
癸一 明行處
『文殊師利!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
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
處。
行、即觀行。自住忍辱地句至心亦不驚,為有觀安樂行,蓋以如實觀智為先導
而起於行也。凡小乘法以離欲為本,而菩薩法則以無瞋為本,若不能無瞋即不能利
人,處此濁惡世中,將無往而不為煩惱之所動搖矣。菩薩以忍辱為住,住於忍辱,
如住於地,喻如大地能容攝一切山海、草木、眾生,而一切有情、無情亦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