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釋法難信解。佛為眾生說種種差別法,能委曲承順使之無疑,而終使入於佛
之知見。如為說小乘,而已為大乘之方便;為說世間法,而實為出世間法之方便,
此即為密說一切佛功德。然於說法時,初未明言顯現,至說是妙法華經時,始盡情
開示,使以前所說諸法悉會歸於一乘坲智之海;并明信受佛說者無不盡為菩薩。如
是意義,非至初地以上,豈易了知,故曰難信;以難信,故難解。
『藥王!此經是諸佛祕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與人!諸佛世尊之所守護,從昔已
來未曾顯說。而此經者,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
此釋勿妄宣傳。一、是法為祕要之藏,諸佛未曾顯說;二、如來現說是法,猶
多怨嫉;三、佛滅度後,於此難信難解之經,怨嫉之者更多,故佛戒人妄授。祕要
、指如來之利他方便言,非因圓果滿者不能行此祕要。譬如補虛、瀉實,為因病使
藥之常,若以毒藥治病,非深達醫藥妙用之良工不堪任也。佛亦如是,如於曾發大
乘心者,佛或先以小乘度令成熟,後乃開權顯實,滅其化城仍令歸於一乘,此非佛
具有無上祕要之方便智,安能成此妙用乎!怨嫉、如佛說是經時,五千增上慢等退
席皆是。謂昔說小乘,今忽云非究竟,為可怨嫉也。
『藥王當知!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頌、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
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當知是
人與如來共宿,則為如來手摩其頭。
此釋人法師之德,因法師而愈顯。難信難解之法而能信之解之,此人法師即是
菩薩,即為釋迦牟尼佛與十方諸佛之所共攝受也。衣、即本品所說柔和忍辱之衣,
此明為釋迦如來之所加被。護念、謂護持憶念,即憶念受持是經之菩薩眾而加以護
持也。信力、謂因勝解樂欲而生信,因信心清淨,自信堅固,遂能發起他人之信心
,為信力。志願力、即具足受持是經之志願,以志願宏大堅固故,起利他之大功用
,為志願力。諸善根力,謂信根、念根、定根等。自能信念是經不可搖動,兼能化
人使亦信念是經,如根不動為善根力。宿者、安住之義,如來以法身、解脫、般若
三德為大般涅槃,是即佛三祕要之法,為如來所安住。受持是經者,則為與佛同安
住於如是祕要之藏,故曰共宿。摩頭、為尊長對於卑幼安慰護持之表示。如來以智
慧為手,以方便為手,凡受持是經者,皆在如來攝受之中,故曰手摩其頭。
庚二 法身舍利應可供養
『藥王!在在處處,若說、若讀、若頌、若書、若經卷所住處,皆應起七寶塔,
極令高廣嚴飾,不須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此塔應以一切華、香
、瓔珞、繒蓋、幢旛、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此釋經為佛之全身。在在處處,謂或在說經之處,或在讀經之處,及或在書寫
此經等處,不拘何處也。七寶、珍寶之總稱,古之所謂寶者約有七種,故相沿稱為
七寶。塔、梵語塔婆,義言臁畯R,以為安放舍利之處;無舍利者名為支提,實皆公
共敬禮所依之處也。舍利、即佛之堅固身分,經火化而不毀,乃佛禪定、三昧等功
德之所成就。塔內本應安放舍利,而此因經典所曾在之處即云不須復放者,以此經
義悉為佛自證之法性所流露,佛口所宣揚,此處有經即已兼佛之法身、報身而盡有
之,等於有佛之全身,較僅有佛之舍利益為尊重也。
『若有人得見此塔,禮拜供養,當知是等皆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釋禮供是塔即近菩提。僅禮拜供養任何處所見之塔,並不必見此經,佛已許
其得近菩提,是即間接授記。此既明本經被機之廣,並使彼回小向大者心更堅固,
知將來決定作佛也。蓋如來以法平等之心,見一切法無非佛法,即無一眾生非本來
是佛,故於稱佛本懷而說之法華經中,說之如此。
『藥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薩道,若不能得見、聞、讀、頌、書、持、供養
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若有得聞是經典者,乃能善行菩薩之道。
此釋見聞是經善行勝道。善行菩薩道,謂善於行此菩薩之勝道。即先具足如來
無量教法,復於自利利他種種所行之法無所執著,斯即善行菩薩道之義。如心念於
惡,則以人、天乘對治之而不著於人天道;心念於世間,則以二乘法對治之而不著
於二乘道:自化、化他悉皆如是,則無一法而不為波羅密之法矣。斯真善持是經,
斯真善行菩薩之道!若執著於所修某乘之法而餘法悉非議之,以為非佛法,斯謂之
不善行,是皆未得見、聞、讀、頌是法華經者。
『其有眾生求佛道者,若見、若聞是法華經,聞已信解、受持者,當知是人得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藥王!譬如有人渴乏須水,於彼高原穿鑿求之,猶見乾土,知
水尚遠。施功不已,轉見濕土,遂漸至泥,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菩薩亦復如是,若未
聞、未解、未能修習是法華經,當知是人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遠。若得聞解、思
惟、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一切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皆屬此經。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今佛教化
成就菩薩而為開示。
此釋見聞此經得近正覺。有人、喻發大心者。渴乏須水,喻未得法性功德之水
,即未得無上菩提。高原、喻佛法中之一乘境。穿鑿猶見乾土,喻仍滯二乘。施功
不已漸至見泥,喻自利利他不息,遂露大乘之相,因以漸能通達是經之義,更由是
得近於佛智也。言欲近佛智,必於是經,具足聞、思、修三慧,以是經於祕要方便
之門盡已開闢,於一乘真實之相盡已顯示,所謂統攝群機導歸究竟,出生一切菩薩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惟此經是賴也。又如來方便,為佛證果以後利他大悲所起之
無上法用,倘非如來於此經中盡為開顯,各乘眾生狃於法執,終莫能知佛意。故曰
:此法華經藏深固幽遠,無人能到也。教化成就菩薩,謂教化根機已熟、將成就之
菩薩,蓋是經正為教菩薩法,故佛為契機之開示也。
『藥王!若有菩薩聞是法華經驚疑怖畏,當知是為新發意菩薩。若聲聞人聞是經
驚疑怖畏,當知是為增上慢者。
此釋聞經驚疑,新學具慢。言已發大心之菩薩,聞是經而驚怖,必為新學。聲
聞之人,聞是經而驚佈,必具增上慢習也。
『藥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
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如來
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
安住是中,然後以不懈怠心,為諸菩薩、及四眾廣說是法華經。
此釋如來滅後說法儀軌。法師不必盡為比丘,故佛以善男子、善女人統召四眾
。如來自證之第一義空法性,即為如來所常安住之室。惟此以利樂眾生言,故以大
慈悲心為室。慈悲有三:一、生緣慈悲,如見苦痛心懷拔濟,由有我相故有生相。
二、法緣慈悲,以二空觀智空除眾生之相而發慈悲,此仍有功用之觀智,為有法相
。三、無緣慈悲,照見從本以來生佛同體,無有所起慈悲之境及能起慈悲之心,此
無功用道,為如來之大慈悲。若人能安住於此心,即名入如來室。如來衣者,柔和
忍辱心是。衣以外眨睢茸o身命為用,能柔和忍辱,則足以外遮暴惡,內持賢
善,故即名著如來衣。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蓋如如智之謂如來,如如智常契證
於一切法畢竟空寂之如如理體,即名坐如來座。言說法者能如是存心,復無懈怠,
斯為末世說是經之儀軌,如是方可為菩薩說經。學者亦必如是修習,來世方得作佛
也。
『藥王!我於餘國,遣化人為其集聽法眾,亦遣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
夷聽其說法。是諸化人,聞法信受,隨順不逆。若說法者在空閒處,我時廣遣天、龍
、鬼神、乾闥婆、阿修羅等聽其說法。我雖在異國,時時令說法者得見我身。若於此
經忘失句讀,我還為說,令得具足』。
此釋說是經者佛常加被。集聽法眾,謂召集聽法之人。異國、謂此土化緣已畢
,示現他國。或釋:佛既滅度,即不在此凡拢油粒诜鹬畬崍笄f嚴土或常寂
光淨土,故曰異國。言遵此儀軌常說是經,必為佛所護念。由是可知發起講習是經
及聽受淨信者,皆同受我佛世尊之所加被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欲捨諸懈怠,應當聽此經。是經難得聞,信
受者亦難。
庚二 頌見聞是經得近正覺
『如人渴須水,穿鑿於高原,猶見乾燥土,知去水尚遠。漸見濕土泥,決定知近
水。藥王汝當知!如是諸人等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
是諸經之王,聞已諦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
庚三 頌說法儀軌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
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庚四 頌讀經說經佛常加被
『若說此經時,有人惡口罵,加刀、杖、瓦、石,念佛故應忍。我千萬儯连F淨
堅固身,於無量儯贋楸娚f法。若我滅度後,能說此經者,我遣化四眾:比丘、比
丘尼、及清淨士、女,供養於法師,引導諸眾生,集之令聽法。若人欲加惡,刀杖及
瓦石,則遣變化人,為之作衛護。若說法之人,獨在空閒處,寂寞無人聲,讀誦此經
典,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若忘失章句,為說令通利。若人具是德,或為四眾說,
空處讀誦經,皆得見我身。若人在空閒,我遣天、龍王、夜叉鬼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