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隨順,故能融會,同歸圓覺。故更總結云: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上明佛地所證
之境。
法界海慧者,此明佛地能證之智,如海之深淵莫測。法界、賅括一切法而為界
,即一真法界,故稱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者,佛慧照了凡夫、菩薩等諸差
別相,猶如虛空不拒一切色相之發摚АH缡亲栽趫A融,名如來隨順覺性。此其四。
辛二  明頓根無層次之隨順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
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
名為隨順覺性。
此節別明頓根無層次之隨順。最上根人,根性猛利,即漸次而無漸次以隨順覺
性。此中菩薩及眾生,即指此等根機之人。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遇境逢緣,不起 

我法二執,謂隨處了當,不更增生妄念,非依上來凡夫、菩薩等漸次劬勞修斷。於
諸妄心亦不息滅者,不起妄念,亦並非全無妄心;但有心息妄亦是妄心,故云亦不
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者,妄境緣生無性,雖任叨患右庥嫸确謩e,故云
: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者,無了知即是無計度分別,蓋云雖無計度分別之
心,而非辨別此是真實、彼是虛妄,故云不辯真實。彼諸眾生,單指末世頓根,修
佛圓覺之人。是法門、指無漸次之法門,謂獨此圓頓根機之眾生,為能聞此法門而
起信生解,受以自修,持以教人,無所驚畏,非餘所能也。如此即漸次無漸次,故
不復有差別,故云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儯鼝a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
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此更讚歎圓頓眾生,文意易明。種智亦名一切種智,即佛智也。答語首明於實
相中實無差別,而歸結在頓機隨順之無漸次,又從而讚歎之。可見本經被機在頓,

隨在點出。
戊二  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
菩薩、眾生,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
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
即菩薩。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丁二  行法
戊一  單法門──威德自在章
上章已明行位之抉擇,今明行法,即修行法門之抉擇也。本章示單法門,下章
示眩ㄩT。
威德自在者,內心具圓妙之德,外能現莊嚴之威。此菩薩罩行瓮猓鲁删
,故稱自在。行與圓覺相應,故問行法。

己一  長行
庚一  啟請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
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
因修習而得善利。
大悲世尊下,謝前得益。圓音者,佛音說法,於義圓滿,聞者隨類得解,故稱
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者,自心圓覺,非依觀行,未易開悟,今以承佛廣為分別
,雖未修習觀行,亦能決定了知,決定信入,故為善利。又、聞法得悟,名為善利
。悟中之樂,名為法喜。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
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并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
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撸蛉鐏泶蠹艤绾!弧W魇钦Z已,五體投地,如

是三請,終而復始。
世尊下,致啟請之辭。先設喻以引起問意:求入大城必由四門,喻求圓覺必須
悲智雙修。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以喻菩薩修行非一方便。此中佛國,非如世間國家
具有土地人民之謂,乃菩薩度生,使眾生皆有福德,即為莊嚴佛國。莊嚴佛國,悲
也;成就菩提,智也。然在初修,根性不等,隨根悟入,則方便多門,故云非一。
唯願下、正申問詞,即緊承前文非一方便,而請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及修行人總有
幾種。令此下、并陳發問之因,在使求大乘者速待悟佛圓覺、證佛圓覺耳。大寂滅
海,即指如來淨圓覺性。言撸蛘撸栽陔S順,不假勉強意。
庚二  許說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
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
諸大眾,默然而聽。

庚三  正說
辛一  總標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
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自此以下為佛正答,此先總標循性差別三種。妙覺、即妙圓覺心。覺無不遍,
故云遍滿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者,悟此圓覺,則出生一切淨法;迷此圓覺,則
出生一切染法;同依此圓覺為體,故云同體平等。放諸修行實無有二者,一切法既
以圓覺為體,則修行皆以證此圓覺體為究竟,實無差別可言。顧體雖同而用有別,
若隨順眾生之根性機宜,則修行方便多至無量,故云方便隨順,其數無量。今就機
性之差別歸迹灾斢腥N行法。
辛二  別說
壬一  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
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
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自此以下三段,皆冠以『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云者,謂菩薩先悟後
修方名真修,所悟之境為淨圓覺,能悟之智即淨覺心,菩薩既悟圓覺,即以此心而
依奢摩他等方便以進修耳。
別說三種行法,其一、奢摩他,此云止,即以止息一切紛亂煩動為功夫。取淨
覺心上之寂靜為觀行之本,故云取靜為行。而入手則先由澄清一切妄念,妄念既澄
,即可覺得識心上煩動之相。何以念澄反覺識動耶?譬如水然,必待靜止時始見渣
滓。凡夫無澄念之功,故不能覺知識心之煩動。能覺煩動者,必已在靜上用功,如
是功用能引靜慧發生。言靜慧者,以火譬之:凡夫之慧,如風中之火,動搖不定,
只名散慧。菩薩由澄念而發之慧,如不動之火,朗然明照,故名靜慧。靜慧既發,

則四大假合之幻身,及六塵緣影之妄心,皆如客塵昏擾不住。此種昏擾不住之相,
即從靜慧發生而永遠息滅,故云身心客塵,從此永滅。身心幻妄既滅,故能內發輕
安。輕安,對粗重言,凡人如負重勞走,不得休息,四威儀中,無論行住坐臥皆難
久持,無定力故也。菩薩內依寂靜定力而發輕安,如人已釋重負,得休息處,故名
寂靜輕安。而此寂靜心體非他,即是湛然常寂之淨圓覺心。到此妄念消歇,慧光煥
發,無明滅除,法身顯露,自心即是如來,故與十方世界諸如來心相應相契,而佛
心現於我心,乃如鏡中所現之像。修此取靜為行之方便,名奢摩他。
壬二  三摩缽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
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
,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
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其二、三摩缽提,此云等持,亦是定名。或稱三摩提,三昧。此經用作觀,蓋
指定後之觀照也。
三種方便,均約已悟圓覺之人而言,故云菩薩悟淨圓覺。即以此淨覺心,了知
六根、六塵、六識皆因幻化而有。此中心性,即指六識。根、塵、識皆因幻化,可
參普眼章恆作是念一段。既已覺知根、塵、識皆因幻化,即以如幻之智而為觀行。
幻者,指幻化所依之無明,起諸如幻之智,即以除滅無明,故云:即起諸幻,以除
幻者。復以此如幻之智,發為幻用,作諸佛事以開悟如幻眾生──做夢中佛事,度
如幻眾生──,故曰變化諸幻而開幻眾。大悲輕安者,如實了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
真如平等,同體無二,發大悲憫,故稱大悲。廣度眾生而無度生之相,故名輕安。
此大悲輕安,乃從以淨覺心起如幻觀行而發,故云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
一切菩薩,通指修如幻觀行之菩薩,即從此起行而漸次增進。漸次增進之相云何?
即如彼觀幻之觀慧,因已超諸幻化而不同;再進、則知超幻之觀慧亦皆是幻,故云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如是知幻即離,漸次深入,直至得無所
離,故云幻相永離。至此、幻境既空,幻智亦亡,心境能所俱亡,而淨圓覺性隨而
圓證。菩薩由湺睿x一分幻即證一分覺,如苗滋長,故云是諸菩薩所圓境界,
如土長苗。修此如幻觀行之方便,名三摩缽提。
壬三  禪那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
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
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
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其三、禪那,義即靜懀В混o即止,懀Ъ从^。蓋止觀雙修,使定慧均平,非如奢
摩他之偏修於定;三摩缽提之偏修於慧也。
修禪那之菩薩,於悟淨圓覺之後,以此淨覺心,不似修三摩缽提者偏取於幻化

之觀,亦不似修奢摩他者遍取於靜相之止,故云不取幻化及諸靜相。其所以不取者
,因為了知幻化身心皆為罣礙,故皆不取也。無知覺明,指淨覺心上無妄想分別了
知之覺明體也。此無知之覺明,乃絕待臁亩灰漓吨T礙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