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知善之性而不知惡之性其為性同也,故進之以盡無盡解脫門。盡、謂滅盡,諸有
為法有起、有盡,故為有盡。無為之法本無有起,亦無有滅,故名無盡。然無為法
者、常住之法也,故一入無為即寂然凝住;而有為法者、起盡之法也,故一入有為
即奄爾垂盡。此皆俊斗ǘ荒茏杂伸斗ㄕ咭玻欠卜颉⑿〕酥ǘ谴蟪似兴_之
法也。而菩薩者,以大悲故,與六道眾生同受生死之苦以救拔其苦,故不住無為也
;以本願故,度盡眾生方入涅槃,法界眾生實無有盡,利樂眾生亦窮未來際而無盡
,故不盡有為也。是為菩薩之無住大涅槃,自在圓覺,不共二乘。
先釋不盡有為:以大慈悲、一切智心為本:大慈悲故不墮於見,一切智故不墮
於愛;離愛、見故不墮六凡,具悲、智故不墮二乘;諸邊不墮,成菩薩行。其要在
乎教化眾生、護持正法之二事耳。教化眾生以行四攝,護持正法以種善根,唯弘法
能報眾生恩──猶云國家恩、社會恩──唯利生能報佛法恩。夫眾生之顛倒流轉於
眾苦之淵者,昧乎正法而不由也。能闡明正法以自正而正群有,則莫不隨順法性得
究竟之樂,唯是稱應佛心,悅可拢猓试弧簩⒋松硇姆顗m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耗矣,哀哉!佛法之在今日,乃竟無人能知恩報恩也。報佛恩,弘法化,盡其一
切所有而赴乎此,如所謂不惜身命者辗且滓住n櫷腥颂煨〉溃窆硇靶g,入
之者竟能犧牲一切以廣事興建;而學佛者優撸Ш醴稹嬸伜醴穑棺暦鸱ㄖ朱
魔外、敗於x而不一發護持之心,炙孕ǘ缺娚溃黄淇蓯u之甚!
夫護持正法者,先當知正法之謂何。吾心本有如來福德智慧之法,奈何縱之流轉、
沈之空無而不為護持乎?大地之人無不皆具如來福德智慧之法,奈何袖手以觀其陷
溺乎?貪、瞋、癡、惑,殺、盜、淫業,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不以如來正法醒其
迷倒令悟本來之佛性乎?釋迦如來所遺塔廟貌像、經律論義,皆是三阿僧祇捨無量
身命、頭目、髓腦、國城、妻子、財寶所修得,乃大地眾生法身慧命、善根福田之
無上勝緣,奈何聽其淪散,任其毀滅,而不為保護修持乎?依佛律儀出家之眾,應
遠追妙德、慈氏、舍利弗、迦葉之芳躅,住持佛法,弘範三界,奈何俊胗蘧W,淪
為罪藪,被諸魔羅、阿修羅、蔑戾車之所蹂躪,而無以建其隆正乎?世有發菩薩心
修菩薩行乎?幸垂樱а桑≌能護持正法,則淨佛國土,自利利他,胥在乎是矣!
次釋、不住無為:證涅槃而不住,恆修習佛功德以利益眾生也。
次釋、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結歸知眾生病故、滅眾生病故。還顯諸佛菩薩入濁
惡世,皆同淨名示疾,以大悲起,因眾生病,眾生病愈諸佛、菩薩病乃愈也。然此
眾生之病,其性空寂,寂然常遍,即是一切法真如性,故又盡而無盡,平等解脫。
軌之生解、持之不失之謂法,依之開示、由之悟入之謂門。此盡無盡解脫法門,乃
不可思議解脫之究竟,諸佛菩薩於是振乎無竟。
紀 此章,下劣二字、指穢惡充滿言。方便不可思議六字,指化度眾生言;即
菩薩若離於凡夫,亦無不可思議。有為法,謂生滅法。無為法,謂常住法。不過對
有為說無為,其實無為本無法無相。例如海水,波浪起滅為水之有為相,即在定時
不得謂之無水;但亦不可執著清明鎮靜之水為水無為相,若必執此者,則是動時便
又不得謂之水耳。但本相、變相二種,皆不得過執成病,反使真性不明。如本相為
水之鎮靜無為相,變相為水之波浪有為相,皆不得過執成病,反令水之真實溼性不
明。故不盡有為,不住無為。大慈,謂當念一切隨順眾生,常得樂利。大悲,謂常
觀一切苦惱眾生,急欲救度。深發一切智心句:即成一切平等了知之佛智。佛智中
,能觀圓融、差別、因、果四相。又謂佛圓滿功德果智,稱一切種智,與初地菩薩
發心根本智不同。而不忽忘句:謂不忽略忘失菩提心。護持正法句:謂法之供養。
不惜身命句:謂破和合相。於遠離樂不以為貴下,多說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也。以
智劍二句:謂以生空、法空二智,破見、思根本二惑。以樂說辯二句:謂得法、心
二種自在。善本,指色身言。以能修說,則為善本;以受報說,則身又為苦本也。
寂滅、指佛性。善法、指佛法。無漏、即無為法──戒、定、慧,為無漏三學。諸
漏、即一切有漏有為法。不捨大悲句:謂無眾生得滅度者,而諸佛菩薩終以度生為
本願。此志不撓。如謂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力無盡,我願亦無盡,必如是乃為
不捨耳。法藥,謂對治也。授藥,謂應化也。
庚四 供養佛法
爾時、彼諸菩薩聞說是法,皆大歡喜,以眾妙華若干種色、若干種香,散遍三千
大千世界,供養於佛及此經法,并諸菩薩。已,稽首佛足,歎未曾有,言:『釋迦牟
尼佛乃能於此善行方便』!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
釋 忽然不現、盡也,還到彼國、盡無盡也,此即眾香菩薩證入盡無盡解脫法
門也。
丁三 得佛國淨
見阿■佛品第十二
釋 梵語阿■、此無動。種種分別於一切法,而未嘗有動乎一切法之實性,
真實契會乎初未嘗動之法性,開顯其無邊妙淨可喜之德相,是謂妙喜世界、無動如
來。此品為維摩詰修淨佛國行之結果,得佛國淨。蓋既顯維摩詰為無動佛國之一身
補處菩薩,則妙喜世界即為維摩詰佛國。手取阿■佛國。令大眾瞻觀以發願往生,
是取佛國以攝化有緣也。而曰『若菩薩欲得如是清淨佛土當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
者,蓋維摩詰即是學無動如來所行之道者,是仍歸入維摩詰之所行。且標明取淨佛
國以攝有緣之宗旨,非徒哀惠求往生也。此維摩詰經之為教,以寶積明得淨佛國土
之妙理,以維摩詰明得淨佛國土之妙行,以阿■佛明得淨佛國土之妙果。理藉行而
始顯,果由行之所致。雖理、行、果三教具全,其所重者尤在乎行,此經乃行經也
。故結歸於得清淨土如無動佛,獲神通力如維摩詰。神通力者,正指其能取得妙喜
國也。理、行、果三,至此皆已完具,故正宗分終乎此品。
戊一 重觀佛身以證初心
爾時、世尊問維摩詰:『汝欲見如來,為以何等觀如來乎』?維摩詰言:『如自
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不觀色,不觀色如
,不觀色性;不觀受、想、行、識,不觀識如,不觀識性。非四大起,同於虛空。六
入無積,眼、耳、鼻、舌、身、心已過。不在三界,三垢已離,順三脫門。具足三明
,與無明等。不一相、不異相;不自相、不他相;非無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
、不中流而化眾生。觀於寂滅、亦不永滅。不此、不彼;不以此、不以彼;不可以智
知,不可以識識。無晦、無明,無名、無相,無強、無弱,非淨、非穢,不在方、不
離方,非有為、非無為,無示、無說。不施、不慳,不戒、不犯,不忍、不恚,不進
、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不铡⒉黄郏粊怼⒉蝗ィ怀觥⒉蝗耄磺醒
語道斷。非福田、非不福田,非應供養、非不應供養。非取、非捨,非有相、非無相
。同真際,等法性,不可稱,不可量,過諸稱量,非大、非小。非見、非聞、非覺、
非知。離眾結俊戎T智,同眾生。於諸法無分別,一切無失。無濁、無惱,無作、
無起、無生、無滅,無畏、無憂、無喜、無厭。無已有、無當有、無今有,不可以一
切言說分別顯示。世尊!如來身為若此,作如是觀。以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
,名為邪觀』。
釋 觀亦念也,此即維摩詰經之念佛法門也。
最初觀身發心,嘗分別觀自身、佛身。此曰『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是初心
所觀行者,至此究竟證明耳。經謂『初心後心二不別』,正以後心菩薩之所觀者,
不離初心。猶文殊師利伸手過百城摩善財頂,令見普賢,顯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
。此文維摩詰之觀佛,正同佛華嚴經善財尋普賢而不得,故雖廣顯真淨佛法而卒無
可顯示。下因舍利弗等念其來生之處,佛為說出阿■佛國,取示有緣,攝令生此。
猶善財由禮佛獲見普賢,大願導往極樂國也。一負、一正,其致大同。此三卷維摩
詰,正不異說七處、九會佛華嚴耳。
紀 此章、講義中,特標為淨名之念佛法門。如自觀身實相句:指常、樂、我
、淨,無四念處之相可得。前際不來三句:無三世之相可得。不觀色句:無五陰之
相可得。不觀色如句:無五陰之體可得。不觀色性句:無五陰生性可得。非四大起
四句:謂心空真地。三垢,指煩惱垢、業垢、生死垢言。三脫,指空、無作、無相
言──即三解脫。三明,謂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不此岸三句:謂離於世間、
出世間,菩薩住也。不施不慳六句:謂離於六度功德、六蔽煩惱也。福田,約有三
種:一、敬德福田──以佛法供養,為最貴最上。二、濟苦福田。三、報恩福田。
不可以一切言說分別句:見離四句──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
,遣百非──即是百非之所不能喻者,佛法中名清淨句,皆是不可以言說分別也。
總之、此科文字,正合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若以色
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諸說。此雖為淨名對答釋尊之問,
詎知早深契入於釋尊之旨耳。
戊二 取淨佛國以攝有緣
己一 舍利弗問答開端
爾時、舍利弗問維摩詰:『汝於何洠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