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一个就你所知最痛苦的人或最痛苦的家庭,或者最痛苦的一个
社团的情形,做为你禅观的主题。
以个人为禅观的主题时,尽量看出那个人正在经历的一切痛苦。
从色身的痛苦(疾病、贫困、客观环境所造成的痛苦)开始,之后,
开始静观由「受」所造成的痛苦(内在的矛盾冲突、恐惧、仇恨、嫉
妒和内疚)。然后再观由「想」所造成的痛苦(悲观、用阴郁狭隘的
心态来思惟他所面临的问题)。看看他的「行」,是否被恐惧、失望、
绝望或仇恨所驱使。看看他的「识」,是否因为他的处境、他的烦恼、
他周遭的人、他所受的教育、倡导或者缺乏自制而封闭起来。
静观这些痛苦,直到你的心生起像一股清泉般的慈悲,直到你能
看出那个人是因为环境和无知而在受苦。你决心尽可能用最安静、最
谦逊的方式去帮助那个人脱离当前的困境。
以家庭为禅观的主题时,仍遵循相同的方法。先观察一个人的所
有痛苦,然后再观察另外一个人,直到你洞察整个家庭的痛苦。看出
他们的痛苦就是你自己的痛苦。看出你不可能谴责这群人中的任何一
个人。看出你必须尽可能以最安静、最谦逊的方式帮助他们从当下的
困境中解脱。
以社团为禅观的主题时,可以拿一个国家的情形当例子,而这个
国家正饱受战争或其它不公不义现象而引起的痛苦。尽量看出每个卷
入这场斗争的人都是个牺牲品。看出没有人希望痛苦继续下去,包括
所有那些彼此斗争的党派或者看起来相互对立的两造。看出不是某一
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要为这种情形而被谴责。
看出这种情形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执着于意识形态,执着于一
个缺乏公义的世界经济体系,而这个体系之所以屹立不摇,是因为每
个人的无知和缺乏改变它的决心。看出冲突的双方并不是真的对立,
而只是同一实相的两个面向。看出最重要的事就是生命,互相杀戮和
彼此压迫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记住《维摩诘所说经》中的话:
劫中有刀兵,为之起慈悲。
化彼诸众生,令住无诤地。
若有大战阵,立之以等力。
菩萨现威势,降服使和安。
持续禅观,直到一切责备和仇恨都消失,直到慈悲像一股清泉在
你心中生起。发誓尽可能以最安静、最谦逊的方式,为觉悟和和解而
工作。
30。 无住行
结踟趺或半跏趺坐。跟着你的呼吸。
取一个乡村发展计划或任何你觉得重要的计划,做为你禅修的主
题。检查这项计划的目的、将运用的方法,以及与它相关的人。首先
思考这项计划的目的。
洞察这项工作志在服务、在减轻他人痛苦、在生慈悲心,而非满
足被赞美或被认同的欲望。接着,洞察这个计划所使用的方法是在鼓
励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别将这个计划视为一种施舍的举动。最后,考
虑与这计划相关的人。
你还在用谁在奉献、谁在获益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吗?如果你仍然
对谁是服务者、谁是获益者有所区别,你是为了你和其它服务者而工
作,而不是为了服务而服务。
《金刚经》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
者。」决心要以「无住行」的精神工作。
31。 不即
结跏趺或半踟趺坐。跟着你的呼吸。
回忆你人生中重大的成就,逐一检查它们。检查引导你迈向成功
的才华、品格、能力与其它有利的条件。
你认为自己是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并因而感到自满和傲慢,检查
这两种情绪。以缘起观来观照这整件事,看出你以为的成就并非真属
于你自己,而是属于非你所能掌控的各种因缘条件的和合。
观照到这点,你就不会再执着这些成就。只有当你能舍弃它们的
时候,你才能真的自由,不再被它们所困扰。
回忆你生命中最痛苦的挫败,逐一检查它们。检查你的才华、品
格、能力与其它导致你挫败的不利条件。
检查你心中觉得自己无能成功所涌出的复杂情绪。以缘起观来观
照这整件事,看出你之所以挫败并非因为你无能,而是因为缺少有利
的因缘条件。看出你根本无能为力去承担这些挫败,看出这些挫败并
不是你个人的事。
观照到这点,你就能自其中解脱。只有当你能舍弃它们的时候,
你才能真的自由,不再受它们干扰。
32。 不离
结踟趺或半跏趺坐。跟着你的呼吸。
通用缘起观的一种练习:观你自己、观你的骸骨、或观逝去的挚
爱。
看出一切事物皆无常,没有永恒的实体。
看出虽然事物无常,没有无永恒的实体,然而它们却绝妙非凡。
当你不再被所有的因缘条件束缚,也就不再被不是因缘条件的东
西所束缚。
看看圣人,虽然不被缘起观的教法所限制,却也不背离这个教法;
虽然能弃绝这个教法,犹如主是一堆灰烬,却他能常安住其中而不被
它所溺没,犹如水上行舟一般。
一直禅观,直到你了悟,悟道者不会被救度众生的工作所奴役,
但也永远不会放弃救渡众生的工作。
附 录
佛经选读
正念的基础:《大念处经》
出处:巴利经典长部第二十二经
我是这样听说的:有一次,世尊在拘楼国剑磨瑟达磨城中,与拘
楼人在一起。当时,世尊对比丘们说:「比丘们!」比丘们回答:「世
尊!」世尊接着说了以下的开示:
比丘们!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
获得正道、体证涅盘,这条道路就是四念处。是哪四个念处呢?
比丘们!比丘就身体观察身体,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
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瞋;就感受观察感受,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瞋;就心观察心,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
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瞋;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
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瞋。
一、观身念处
1。 观呼吸
比丘们!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呢?
比丘们!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
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嘴巴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
时气息的出入情况。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
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
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
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
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
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比丘们!就像技术熟练的木匠或他的徒弟,当他锯木做一次长拉
锯的时候,清楚了知:「我做了一次长拉锯」;当做一次短的拉锯时,
他清楚了知:「我做了一次短拉锯」。
比丘们!就像这样,比丘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
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
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
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
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
「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
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
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
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 观姿势
又,比丘们!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
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
坐着」;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无论何种姿势,他都
清楚了知。
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
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
察身体当中不断减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
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比丘们!这就是比
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 时时彻知无常
又,比丘们!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看着正前
方或侧面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时时彻知
无常;当他搭衣持钵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
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大小便利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行走、站
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沉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于是他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
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
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