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龙“打遍美国无敌手,”当年即被香港武人称作“好莱坞式的神话。”至于大小三百余战,更不知如何统计得来。所谓世界七大技击家 之首,不知典出何处,更请问其余六人是谁?这七位名人是通过何种方式而产生?至于美国的刑物,也不过就是给一般读者看的薄书,中国 人对它毫无印象,在第三世界只怕卖出的也不多,如此“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发行物,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别说它不过是一本小册子,即 使它的影响大得超过五角大楼发布的白皮书,它也没资格让全世界的人都捧着当圣经。
不要老是说李小龙功夫天下第一,谁都不可能离开赤县神州谈天下!不要老是说李小龙多少次获得全美空手道大赛冠军,因为至今为止尚未 发现他多次夺冠获奖的切实证据。不要老是说李小龙多次踢飞歹徒的匕首,他只怕并没那本事,要真有那本事,拍龙争虎斗时他的手如何会 被对方用道具刺伤呢?不要老是说李小龙多么高尚多么伟大,单单是他偷偷摸摸地死在一个不光彩的地方这一点,就不是什么高尚的行为。 不要津津乐道李小龙急中生智咬败对手,如果这就是截拳道精华的话,我相信泰森先生比李小龙做得更好。你也不要老是说截拳道是世界上 最历害的最实用的实战功夫,因为如果真的可以不考虑后果的话,职业杀手们的手段比截拳道强得多!
十三。 请先生对李小龙先生在香港拒绝所有比武一事谈谈您的看法。
答:李小龙先生驾临香港,下车伊始便把香港武术界和中国传统武术贬得一塌胡涂,这其实是对香港武人的公开挑战。香港武人忍无可忍, 叫板李小龙其实并非挑战,而是被迫应战。对于香港武人的回应行为,李小龙顾而言他,这不是李小龙先生的一贯风格。在美国,他是一直 习惯用拳脚解决问题的,他在香港的举动实在反常。
李小龙解释说他拒绝比武,是已经达到了不随便比武的境界。不随便当然是对的,但刘大川先生有名有实并且郑重其事的回应,能叫随便 吗?显然说不通。
有人说,挑战者都是想借大爷出名,这也有可能。但挑战李小龙的并非全是无名之辈,那些名人不避一旦失败便丢了半世的英名铤而走险, 用借名出名又怎么能解释得通呢?
真正的原因不在这里。真实的原因是:李小龙的地位、体力和精神状态,已经无力承受心灵与体力的强力撞击。
首先,李小龙身居高位,他是费尽千辛万苦才爬到这个高度的。他雄踞于这个高度的前提是他必须是个无敌英雄。一旦失去这个称号,他的 声价必将一落千丈,再想成为大众情人和武迷偶像就太难太难了!他不能输,他输不起!但他只要接受比武,他就有输的可能,因为高手之 间的对垒,其结果永远都是未知数。高手与高手的竞斗一如赌博,坚决不赌可能不赢,但却可以保持不输。所以李小龙高挂免战牌,拒绝比 武。
其次,他的体力已经远离了顶峰状态,已经跌落至平常高度了,而功夫这两个字其中很大的比重是实力!体力和体能的下降意味着实力的欠 缺,同样的技术水平实力不足就预示着失败。在外人看来,李小龙依然有用不完的精力,但体力究竟如何,李小龙自己比谁都清楚。正因为 这样,李小龙先生才无视四面八方“教训一下这小子”的呼声,坚决不肯抬起他高贵的拳脚。
再者,事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传媒舆论的围剿,武林潜敌的催逼,对成功的过分追求和对失败的莫名恐惧,对自身潜在危机的不安 和发自本能抗拒……已经把李小龙的神经系统绷紧到了极限状态。他不肯放松、无法放松也不敢放松,随之而来的就只能是不可避免的断 裂。事实上,李小龙先生早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就已经患了精神分裂症。而心理不健全的人,是无法受大喜大悲的,作为大学哲学系的学生, 李小龙当然很清楚。面对不可测的前景,他只有选择平淡。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小龙先生其实并非他自说的和传说的那么强大,他常常有意回避麻烦的对手。当然,这是所有李小龙迷最不愿 听的话,但感情不能代替事实。
众所周知,处于颠峰时期的李小龙,曾经与华裔武师黄先生有过一场格斗,与泰国退役拳王有过切磋。与黄先生打了很久才分出胜负,与退 役拳王交手的结果是被人家踢伤了腰。颠峰时期尚且如此,落潮之后可想而知。
李小龙先生为什么拒绝比武,我们可以从李小龙语录中找到答案。这段语录本来是他用来说别人的,但用在他自己身上也同样合适。李小龙 这样说:“习武的人,如果真正有成就的话,就不会骄傲。骄傲是因为你过份地看重自己的优越感,在骄傲中其实都包含着担忧和恐惧。因 为一个人如果渴望得到高位,那么他在得到之后,就自然而然地担心起来,害怕自己会失去这个好容易才得到的位置。”
——这个人,就是骄傲地拒绝比武的李小龙。
十四。 先生,抛开法律,绕过感情,咱们就事论事只谈学术——请你谈谈截拳道。
答:在我看来,“李小龙截拳道,实际上有三种,一种是影屏上的截拳道,也就是外国眼中的中国功夫而中国人不认为是中国武术的截拳 道。一种是生活中的截拳道,即李小龙用于实际格斗的截拳道。一种是李小龙留下的截拳道著作,这是标准的经典截拳道。
众所周知,影屏上的功夫表演并不是真正的截拳道。高腿和飞踢只是为了吸引观众,长时间的打斗也不合截拳道的宗旨。这种精彩打斗和影 视形象中的飞来飞去一样。事实上与我们要进行的武功修证无关。
李小龙在生活中打了什么人,用的是什么功夫,都是我们听人说的。我们没见过,对我们讲的人也没有见过,所以,截拳道故事实际上是李 小龙传奇,除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和唤起人们对英雄的崇拜之外,也同样与我们对武功的实际修证无关。
真正能够指导我们武功修证的,只有截拳道经典。李小龙的真正武学思想和武学概念,事实上也只能以他的著作为据。所以相信李小龙神话 的人,仰慕李小龙功夫的人,如果不满足于做一个职业磕头虫而想现身成佛的话,那么,认真研究截拳道经典应该说是不二法门。
遗憾的是,李小龙仅仅留下了截拳道经典,却没有留下《经典截拳道》。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李小龙截拳道”的种种权威版本,无一不是 他人根据李小龙的散乱遗著编纂而成,甚至是假冒李小龙名号的“杰作。”
如今,人们把截拳道系列图书的公开出版发行视为对李小龙最好的纪念,殊不知这种行为恰恰背叛了李小龙的遗愿。李小龙生前就取消了出 版截拳道著作的计划,以后也再没有委托任何人替他出书。
李小龙当年为什么取消了出书计划?有人说,是因为发现有人用他的名气抬高自己——说自己教过李小龙,或李小龙教过自己。长期以来, 大家对此坚信不移,但是,这是一种错觉。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李小龙的功夫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他的好斗也人所共知。如果哪个人没有教过李小龙什么功夫却自称是李小龙的师父,他岂不是老鼠 舔猫鼻子——活得不耐烦了?所以如果有人公开宣称他教过李小龙,这十有八九就是事实。
至于有人自称是李小龙的学生,那么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敢于自称是李小龙的学生的人,其手中必然有一定的证据。比如学费收 据,比如毕业证书,比如师兄弟名册…… 总不会空穴来风。否则,即使李小龙没功夫去收拾他,李小龙的徒弟也早去把他打劈了!他敢吗?
原因当不如此。我推测原因如下:
一。 李小龙提出了截拳道概念,猛烈地抨了招式、方法和招式教学法。但是他自己辛辛苦苦地编写了《李小龙技击法》,其技术模式恰恰就是 招式的分类与集合。《李小龙技击法》无意中否定了截拳道概念,这使李小龙不得不对自己阐述的理念加以反思。在他没有最后下结论之 前,他理智地封存书稿,以保留日后回旋的余地。
二。 1966…1967年之间,事实上是李小龙的经济困难时期。
在当时,教授功夫是李小龙主要资金来源。而要吃武术这碗饭,就必须功夫高名声大。为了维护他自己天下第一的形象,他只有做出永远是 老师的姿态。虽然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种事对任何人都是实际上的不可能。他只有否认现实,回避舆论。
三。 出于对金钱和名利的切实的考虑,李小龙关掉了平民武馆,而专教名人弟子。为了照顾那些付得起天文数字的学费的名人们的虚荣心—— 他们不屑于与平民为伍,李小龙只得把他以前的平民弟子从登记册上除名,这才是李小龙对有些人自称是他弟子的反感的真实原因。他不承 认某些人是他的学生,是因为那些人付不起每小时二百五十元的学费。我敢肯定,他没有否定名人弟子中的任何人!
李小龙的遗著,表达了李小龙的部分学术思想,可以肯定并非全部,因为缺少他生命后期的部分。但是只看文图资料,我们很难领略截拳道 的风格,因为风格是活的动的艺术。李小龙留下的活的动的艺术形象,是他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功夫片中的表演,人们普遍认 为,这就是截拳道风格。
但是,这是一个误区。正如李小龙的功夫片中少林拳并不是少林拳,其中的截拳道也并非截拳道。既然不是真正的截拳道,又如何会是截拳 道风格呢?
真正的截拳道在哪里?真正的截拳道风格在哪里?
——在李小龙“多次赢得全美空手道大赛冠军”的现场录像带内!
只有把李小龙遗著与他当年在空手道大赛上的表现合二为一,我们才有可能知道什么是截拳道,什么是截拳道风格。除此之外,任何动人的 说教都不足以说明问题,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