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禅与悟_圣严法师-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印顺法师《佛法概论》第三章说,人间有四特胜:1。环境有苦有乐,2。知惭愧,3。有智慧,4。能坚忍。具备这些条件后才可为人,所以说人身难得。且因惟有人的身体是修行最好的工具,所以人身更是可贵。
    五、什么是净土?
    (一)净土的定义:净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萨等圣人所住的国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愿力所成的世界。其和我们的世界不一样的地方是无病、无恼、无苦的环境。但因为修行的成果不同,所建造的净土也不一样;同样的,在净土里佛所建造的和凡夫建造的不同。因此净土分为四种等级。
    (二)净土的等级:
    1。法身土——法身所居住;永远且普遍存在的。是无形,也可说没有一个形相不是在此净土中。2。报身土——报身即佛的功德身,佛的功德能和圣位菩萨的人共同分享,能使圣位菩萨在佛的净土中,继续成就佛和菩萨的道业。
    3。化身土——化身佛的净土,化身佛乃是度凡夫。我们这世界也是净土,若学佛、接触佛法,就会感到净土就在面前。当然也有死后往生的世界是在佛国里,而凡夫所居佛国的净土也是化身土。
    4。凡圣同居土——即使我们到西方、东方或任何一个佛国净土,我们自己仍是凡夫,虽然可以看到许多菩萨、罗汉和佛,但在同一个地方,菩萨所能感觉的净土和凡夫所感觉的净土是不同的,此称凡圣同居土。
    (三)净土的种类:由经典可分四类。
1。唯心净土:《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说心清净的话,所见的世界亦是清净的。此“心净”系指心无烦恼,心中只有智慧的光明、无烦恼的黑暗。此时所见的世界也就是净土,即使在地狱,心无烦恼,地狱亦成净土。所以,因意念的转变,世界也完全不同,如心非常烦恼,则所见的世界亦成地狱。若能看开、想通,所见的就是净土。有句话说“化火焰为红莲,化红莲为火焰”,便是指只要意念转变,世界便为之而转变。
    2。他方净土:十方诸佛的净土,和我们这世界最有缘、感觉最亲切的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3。天国净土:是在欲界天里的兜率天,分内院和外院,外院是凡夫所居,内院是弥勒佛教化众生的地方。
    4。人间净土:可从几个地方看到,一是在弥勒佛到人间成佛时会出现。二可到须弥山北方的北俱卢洲看到。目前那儿是人间净土,可惜还没有交通工具可以让人去参观,因此,我们最好努力在这个世界建设人间净土。
    人间净土的建设及理想现象可由《正法华经》卷三的《应时品》看出:“平等快乐,威曜巍巍,诸行清净,所立安稳,米谷丰贱,人民繁炽,男女众多,具足周备。”
    目前,我们在这世界上所感受到的是不安、忧虑、没有保障,且感到缺乏不够,希望得到的东西,不容易得到;不希望得到的东西很多,所以这不是净土。但我们可能在这世界建设净土的境界吗?答案是可能的。若是不能,释迦牟尼佛便不须在人间出现。而人间过去可曾出现过净土?是的,有的是个人见到净土,即“唯心净土”,有的是一个家庭、一个范围或区域的人所建造的净土。
    六、为何建设人间净土?
    因为佛是在人间成佛,而成佛后教化的对象是以人为主,而且所有众生中能修道成佛的只有人才有可能,所以我们既然是在人间,又遇到佛法,当然要从人间净土开始着手。而也因为佛法的修行是从“人”的基础开始才成佛,所以若“人”都没做好,则成佛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前面我们提到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者可以生在人道和天道,但是否受三皈、持五戒、行十善者仅可生在天、生在人间呢?不是,若未听闻佛法、修持佛法的人,因不能解脱,所以只能在人间和天上。如果听闻到佛法后,知道“无我”、“空”的道理,就会出三界入佛道。
    对于佛法修行道理,都有它的层次,第一层教我们不要造恶因、堕地狱,因此为了不堕地狱,所以不造恶业。第二层是修善业,因为修善业可生人间及天上,如此我们便不会做坏事。这些都是以“自我”的出发点来教化,因众生都是自私、自我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利害关系,便会去恶修善,此即为基础佛法的层次。这是人天乘的说法,即以此为基础告诉我们,天福享尽后又会到下面来,所以天福是不可靠的。
    所以用自我、自私的心来修行,则福报有限,享福的时间有限,如果不为自我修行,只为广度一切众生,不求福报、回馈,永远修行下去,是绝对成佛的。
    从以上可以知道生人、天,得有限的寿命福报,以及求解脱的修行法,还有成佛的修行法,基础都是相同的,只是存心、观念不同。
    七、如何建设人间净土?
    人间净土可分二个方向来建设,一是物质建设,二是精神建设。前者可从科学、技术方面去努力。后者则由对佛法的信心或修行而努力。从佛法的立场看,物质的建设有与无、多或少,不是重要的事。精神建设才是重要的。请问诸位,若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有了一栋洋房后,他会不要第二栋、第三栋吗?我想人是不怕钱多的。假若一个人的家里,所有物质条件都有了,这个人是否会感到即生活在净土里呢?
    有一次一位居士载我到他家里去,那是一间别墅,院子很大,房子也很漂亮,进了屋子一看里面的摆设都好像在极乐世界一样。我说:“你住在这里一定是很快乐了!”他回答:“师父啊!如果我住在这儿快乐,就不会请你来了。”他说:“我的电话每半个月要换一次号码!我的门锁已经换好几次了,而保险及防盗系统常被破坏,我住在这儿非常痛苦,我准备搬家了。”在我看来那是一个极乐世界,真想说:“你这房子让给我好不好呢?”于是我告诉他:“问题不在外在,而在你本身心里空虚、没有安全感,如果你能将事业、财产都看成是临时的、暂时的。有很好,没有也无妨,我想你就会感到平安,而觉得这地方非常好了。”但他却告诉我:“师父您真不懂事,现在这世界你自己要做好人、自己放得下,但人家却放不下你。自己看得开,人家看不开呢!所以,就算我认为今天晚上东西都没有了也没关系,可是问题没有解决,社会上专门绑票的人,专找开宾士车及企业家,这社会这个样子,我放得下,但他们放不下啊!”
    最近又遇到另外一个居士及她的家人。她住的房子很好,有天晚上来了五六个人破门而入,将他们绑起来,再搜索家里的东西,这位太太刚皈依没多久,皈依时我教她发生任何困难时,别人救不了你的时候,有人会来救你,那就是观世音菩萨,你只要念“观世音菩萨”就行了。于是她就大声念“观世音菩萨”,此时那几个强盗就说:“不要念了,我们也是佛教徒啊!”后来就抢走了现款,没有取其他的东西及伤害她的家人。被抢后他们就赶快搬家了,她将经过告诉我,我说:“哎呀!你不需要搬家呀!他们已经来过,也知道你念观世音菩萨,且他们也是佛教徒,下次不会再来了,即使再来,只要你常念观世音菩萨,有修行、有信心,你会平安的。”
    我们一个人如此地学佛、修行,且劝人受三皈、持五戒,即有诸佛菩萨及护法善神保护我们。
    建设人间净土是从每个人的内心做起,每一个人要有行善的心,不要有自私的心。其次是要照顾全家,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安,也都能成为佛教徒,再让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也都能念佛,都能行善,无自私心,如此由个人推展到家庭再到团体,渐成净土的世界。
    如果我们都能如经里所说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身口意三业都做好事,则净土就在我们面前。即使白天看不到,晚上也会在梦中见到。
    (一九九○年九月二十日讲于永和孙中山先生纪念馆,林淑芬整理)
禅——如来如去
    有人认为“禅”与“净土”截然不同,其实,二者并无冲突。此在古来诸师们,已多有说明。念佛人临终时能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是定力加上佛的愿力。禅修者,若能明心见性,心净则所居国土亦净。因此,禅与净土没有绝对分开的必要,我不仅教人用禅的修行方法,同时也鼓励人们念佛。
    一、“禅”是什么?
    (一)禅是安定、平稳、和乐的生活方式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为心不安定,所以我们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稳,导致自己和别人之间缺乏和乐的气氛。所谓“和”,即彼此关怀、互相照顾的意思。
    我们自己若能前念与后念、过去和现在没有冲突,与人相处又能相互关怀,生活怎么会不快乐?
    (二)禅为开朗、宽大、涵容的生活智慧
    我们与人相处,最不愉快的事就是心不开朗。所谓“不开朗”,又名“闭锁”,是将自己与他人隔开,而不能有所沟通。闭锁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自己、求得自身安全,以免与他人来往时受到损失及伤害。其实,越闭锁就越不能和人沟通,对自己的损失越大。惟有开朗的心胸,才能使人左右逢源、愉快顺利。
    很少人愿意宽恕别人,反而容易宽恕自己;也就是说,自己不能对别人慈悲、接受别人。心量越是狭小的人,越放不下自己,也舍不得奉献自己,这种人心里最痛苦,他没有朋友,也不会得到帮助,纵使有人想帮助他,他也会害怕。而禅修,能帮助我们打开心胸,容纳所有的人与所有的事,就像大海一样,能收纳所有的一切,无论大鱼、小鱼,甚至有毒的鱼。大海不会拒绝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
    (三)禅为合情、合理、合法的生活原则
    我们的世界上,有人重情、有人重理,也有些人特别重视法律,这都是有所执、有所偏。最好的生活态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