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念三宝经浅说+法尊法师-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流不绝;而且尽未来际随诸有情,不加功用成为有情福德的大河、善根的源泉。

【安忍庄严,福藏根本,妙好间饰,众相花敷,行境相顺,见无违逆。】

  这是称颂、忆念佛,于有情利乐事业所显示之微妙色身。佛身德相具五圆满:

  一、“安忍庄严”句,是颂佛身的根本因圆满。谓:佛色身端严之果,由根本因圆满故。经言:“丑恶之道,谓忿与恨”。即指有情丑恶之身原于忿恨;而佛在因地修行中,于诸极违逆境而修习安忍自性,不动忿恨,断除安忍障碍,“由安忍故当得端严”妙好色身。佛身一一相好,虽各有不同功德,而根本主因则在安忍。

  二、“福藏根本”句,是颂佛身差别因圆满。谓:佛色身之一一支节、一毛一发的相好,都由于修习无尽福德之因以成之。如《无尽慧经》说精进无尽、福德无尽中,举出佛相好差别之因,有如下的不同:由十倍一切有情的福聚,才能感得如来一毛孔;百倍全身毛孔的福聚,才能感得如来一随好;千倍一切随好的福聚,才能感得除白毫相、顶髻相、法螺相以外的其它二十九种妙相之一相。感得眉间白毫相,要由万倍二十九相福聚;感得顶髻相,要由十万倍白毫相福聚;而如来法螺相的感得,则要具有十万俱胝顶髻相的福聚。故佛身者,是无尽福德之宝藏,是无尽福德之根本总聚。

  三、“妙好间饰,众相花敷”二句,是颂佛身自体圆满。谓:佛色身是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圆满端严为自体,一般称为“相好庄严”。八十随好是三十二相的伴属庄严,曰“妙好间饰”;三十二相是八十随好的主体庄严,曰“众相花敷”。

  四、“行境相顺”句,是显示佛身分位圆满。谓:佛于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一切威仪中,最为端仪故。

  五、“见无违逆”句,是颂佛身所作圆满。谓:佛身所起一切动作,垂手扬眉、顾视謦欬等等,有情若见、若闻,无不发起虔敬净信,生长功德。

【信解欢喜,慧无能胜、力无能屈。】

  这三句是称颂、忆念佛陀利生事业圆满成就。利生事业所被益之机,是统指一切有情,而以人为主。在人中,能往佛所而见佛闻法的有两种人:一是有著信仰心情的人,一是挟著好胜心,要与佛较量一下智力的人。在有信心人中,有的原是闻佛美德称誉,也带著闻名不如见面的怀疑心情而往佛所,一见佛后,心开意解;有的是一闻佛名,即欢喜心而往佛所,一见佛后,净信倍僧。前者是处中有情,后者是具信有情。故佛是这两种“信解”有情“欢喜”之因。

  在挟著好胜心情往到佛所的有情中,有的自恃智力,有的自恃威力而往佛所。而佛是具足殊胜慧者,使自恃智力者折骄慢幢;佛是成就殊胜胜他业者,使自恃威力者失其气焰。故称佛是“慧无能胜,力无能屈”。

【诸有情师,诸菩萨父,众圣者王,往涅盘城者之商主。】

  这四句是称颂、忆念佛为一切有情,以平等慈作饶益事业。谓:有情种姓虽有差别,而同在佛的平等饶益的慈悲心中所摄受。如佛为恶趣受苦有情放光现身,令起净信,置于善趣。佛为虽生善趣无解脱缘的有情(如上说的,以好胜心而往佛所的两种有情),佛以方便调伏其心,令行布施等世间乐道。佛为具有净信(即前说有信心的两种有情)、有解脱缘的有情,未种善根者令种,已种善根者令熟,已熟者如其种姓安置于声闻菩提、佛果菩提而得解脱。以佛能如是为一切有情遍作饶益事业,故称“诸有情师”。

  有情种姓有已转位和当转位的差别,今显示佛对他们所作饶益事业方面也有所不同。如对已转位的佛种姓的菩萨,出于他们累劫修大乘行,德阶极地,法得自在,佛即为之授记付以佛位。佛为法王,菩萨为法王子或法臣,故称“诸菩萨父”。再如对已转位的声闻、缘觉种姓,依佛教法各自证得圣果,以未能荷担法王家业故,佛不与以授记作佛,只是法王的庶民、群众,就此称佛为“众圣者王”。复次,如对当转位的三乘种性有情,佛为他们广设方便导引令趣涅盘;犹如商队从近至远而往宝所,佛为队主,领导三乘商队渐次前进趣涅盘城,故称佛为“往涅盘城者之商主”。

【妙智无量;辩才难思,语言清净,音声和美;观身无厌,身无与等。】

  这六句是称颂、忆念诸佛为饶益有情故,显示殊胜方便。所谓方便,是指佛从三业殊胜自体而转法轮。初句显佛意业,中间三句显佛语业;后二句显佛身业。

  佛之妙智与意业俱行,故佛意业永离颠倒,以佛妙智恒现起故,因此说:智为佛意业。缘所知境无有限量,佛所成就能知妙智亦无限量!“妙智无量”,概称佛之意业。

  佛所教化有情无量,有情所要求之义利亦有无量,佛能为无量有情从自己身业、语业,施设无量义利之方便而无障碍。龙象交参、人天海会之大会上,佛能以辩才无碍之圆满语业,以适有情不同之机,而能满足其不同之要求与利益。佛的殊胜辩才有二:一依文句,二依义理。文句无量,辩才无碍;有情无量,分析疑义无碍。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称“辩才难思”。如来说法,无离虚诳不实等语业过失,远离(闻者)身毛竖立等言说过失,远离声音不美等音韵过失,以“语言清净”故。由佛语业远离一切过失,其所发出说法的声音能悦可众心,故称“声音和美”。佛的语言功德,圆满具足五支梵音及六十种音声等,具如《瑜伽》所说。

  佛之身业具有所依殊胜与自体殊胜。云何所依殊胜?谓佛世尊一一身分殊妙端严,纵令久久瞻仰犹如初观,曰:“观身无厌”。云何自体殊胜?谓佛世尊为调伏三界五趣有情,随处现同所调伏有情之身色、身行,以共同语言而为说法,随类现身故,曰:“身无与等”。

【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

  显佛为三界有情作饶益事,和其光而不同其尘的功德。佛有时住于欲界,面对诸欲而不起欲界所摄贪欲等烦恼,也不被欲界所摄有情之邪行所染污,故曰:“不染诸欲”。佛有时住于色界,宣说色界禅定及禅定乐,称扬色界有情生处功德;然佛心不昧着四禅之乐,不爱著四禅生处与四禅功德,故曰:“不染众色”。欲界、色界有情有身业、有语业,而无色界有情既无身业亦无语业,故佛不住无色界,曰:“不染无色”。

【解脱众苦,善脱诸蕴,不成诸界,防护诸处。】

  这四句是显佛世尊唯为饶益有情,而于有情所摄诸法都无所著。三界一切有漏法皆以苦为性,佛已断尽有漏苦法,故名:“解脱众苦”。有情心身、内外诸法,总摄为五蕴、十八届、十二处三科,是一切有漏有情所爱著处。诸蕴以再生为相,佛已无生,故曰:“善脱诸蕴”。有情依六根而生六识,分别六境而起爱著;佛已远离诸界杂染,无复爱著,故曰:“不成诸界”。有情于六根、六境、见色闻声等法上,易起贪爱情欲杂染,而佛世尊已善防护,故曰:“防护诸处”。

【永断诸结,脱离热恼,解脱爱染,越众暴流。】

  究意佛位的正遍觉者,能成就断德和智德。这四句是显佛的断德圆满,为所教化有情示以规范。“解脱爱染”别行本作:“解脱诸有”。“结”,即是烦恼。烦恼不断是生死有情,烦恼永断是正遍觉者。未遇境界之烦恼是“结缚”相,已遇境界之烦恼是“热恼”相;烦恼之生门曰“爱染”,烦恼之起门曰“暴流”。在未遇境界者,于追求行相之爱染门中而成结缚;在已遇境界者,于增上行为门,为热海暴流所漂而成热恼。唯佛世尊,永断烦恼诸结生门之爱染,永越烦恼暴流起门之热恼:以如是忆念,念佛断德。

【妙智圆满;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盘,住真实际。】

  这四句是显佛的智德圆满,为所教化有情示以规范。佛具三智:曰“一切种智”,曰“无差别智”,曰“无所住智”。谓佛妙智遍一切所知境,遍一切所知种相,是为“妙智圆满”,即指诸佛一切种智。三世诸佛的寿量、身形、国土等事虽有差别,然诸佛法身常住、周遍法界、证平等性都无差别,故称“住去、来、今诸佛世尊所有妙智”,即指诸佛无差别智。诸佛世尊,不住异生之生死,“不住”二乘之“涅盘”,以无住为住,“住”于诸法平等法性;“真实际”者,指诸法法性清净真如,佛以是为住故。

【安住遍现一切有情之地。】

  这一句是总结诸佛世尊饶益有情功德事业。谓佛世尊安住三身遍观有情,因机施教而利益之。佛之报身住色究竟天,为十地菩萨宣说大乘法门;佛之化身示现欲界,为二乘种姓,随其意乐差别为说声闻、缘觉法门;为人天有情说五戒、十善等法。而佛之法身则不说法,是报身、化身之根本,亦即二身之正因。由证得法身故,二身圆满成就。三身圆满成就,才能遍观一切有情,于一切有情地现身说法。

【是为如来正智殊胜功德。】

  如来功德殊胜,难以言表,福慧两足,而以正智为归,此是总结佛德。


二、随念法经浅说

【正法者,谓:善说梵行。初善、中善、后善、妙义、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

  “正法”是标指佛所说圆满教法。别行本缺“善说梵行”句。“善说”是总赞佛所说法之功德。谓:佛如所证理说如实法,以无倒句义显示正理,能令所化有情离妄证真,故名善说。《瑜伽》(卷八三)谓佛说法:一、文句圆满,二、于圆满文句中能善现等觉义,称为善说。“梵行”是指佛所说正法,即八圣支道。佛说八圣道法,有被称为佛的“根本法轮”,有情闻者依之修习,能引生戒定慧,断除烦恼,是能趣入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