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腥险饷醋觯约海删捅鹑恕5撬约海灿懈龅紫蓿飧龅紫蘧褪撬曰嵬馐撬牡紫蕖F肺徊钜坏悖鹣嗖钜坏悖挥泄叵担馐撬舻模皇遣恢溃馈K哉庑┪颐峭惩骋谩N蘼凼亲ㄐ蘧灰担蛘呤切扪Т蟪嘶叵蛲模惩扯际橇I轿鞣郊质澜纾透氖嗽咐锩嫠档囊谎硐唷⒐饷鳌⒅腔邸⒌履芗讣负鹾醺⒚滞臃鹨谎K杂胫钌仙迫送耆韧馐且桓銎降仁澜纾凰家榈氖虑椤�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一0二卷 (二次宣讲)档名:B2…5…102

  “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断除疑惑。信己善根。作诸功德。至心回向。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这一段是对前面所说的真信往生,前面往生是带著有疑情,虽然信,不能算是纯真。这一段是讲纯真,纯真往生,这就是通常讲的九品往生,九品都是纯真。那么,为什么有品位差别不同呢?这是念佛功夫不一样,心都是纯真,没有两样,这个功夫差别,功夫深的,念到一心不乱,功夫浅的,是念到成片。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这个大意说,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你是不是有真信切愿呢?这是往生的条件。那么,信,我们从这一段经文里面才真正体会到蕅益大师讲的真信,不是我们普通说,我们信,我们发愿就能往生,这个差距就很大了,信愿都要以本经所讲的标准,品位高下是在持名功夫的浅深。这一句话我们也要细心去体会它,并没有说,念佛号的多少,没有说多少,是说功夫的浅深。换句话说,如果功夫真正得力,每天念十念也不算少。假如功夫不得力,你一天念十万声也枉然。所以,要紧的是功夫得力不得力。那么,什么叫功夫得力?念到心地清净,能把妄想、烦恼伏住,这个就得力了。假如我们念的伏不住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功夫就不得力了。这样说,大家有没有理解?要用佛法术语上来讲,就是与三昧相应不相应。念佛三昧就是一心不乱,与一心、与清净心相应不相应。这是功夫,念到理一心不乱,这是功夫最深的了,跟禅家明心见性是同等的,与教下大开圆解是同样的境界。当然,这不是一般人,人人能够做得到的,不是说做不到,是很不容易做到,很不容易做到,实在讲问题是你有没有心去做。有心的时候,没有一个做不到的,怎么个做法呢?前面都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了,要把无始业障真正忏除干净,没有业习烦恼了,就很容易达到这个境界,一般人说这个达不到境界,是业习烦恼在里头作祟,起了障碍,达不到。那么功夫浅一点的,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虽然没有破无明,没有见性,可是,见思烦恼伏住了。那么他的境界,等于小乘的阿罗汉,等于圆教七信位的菩萨,实在讲也了不起了,这样的功夫,往生都自在了。实在说,对我们来讲也有相当的困难。那么再次一等,这就是功夫成片,是事一心之前者,这种功夫,如果我们努力一点,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做不到,还是业障在障碍。所以,忏除业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对修行人来讲,是一桩大事,要把自己的业障真正忏除,使它不障碍我们的清净心,这样才能够成功。就功夫成片来说,古大德说之为万修万人去,这是人人能做得到的。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对于净土的赞叹,也就是这个功夫成片带业往生。那么成片里面也有三辈,也有九品。上品功夫不但预知时至,可以生死自在。所谓生死自在,就是想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都可以。就是往生的时间可以自己来决定,这就是真正了生死了。所以讲生死自在了,喜欢那一天去,就那一天去,喜欢在世界上多住几年都不碍事。所以这样的功夫是功夫成片里面,上三品的差不多都可以做到,这是给我们非常大的鼓励,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如果讲事一心,要断见思烦恼,想想我们自己还真没有这个能力呢?没有把握,那理一心更不用说了。这个功夫成片不是断烦恼,是伏烦恼。我这个佛号功夫得力了,能够把烦恼伏住,烦恼虽有,不起现行。不起现行就是它不起作用,虽有烦恼,不起作用。有这种能力,这在一般人来讲,也是相当不容易,如果你说再容易,那没法子了,再容易就不能往生了,再容易那西方世界这个标准再往下订,他那个世界也就乱了,也就不清净了。所以这个标准实在讲,是有一个底限的,没有底限,我们社会就乱了,世界就乱了,所以这个法律道德观念都有一个底限。儒家自古以来讲这个底限就是‘礼’,他已经把这个分做五层了,最高的是‘道’,道下面是‘德’,德下面是‘仁’,仁下面是‘义’,义下面是‘礼’,礼是底限,礼不要了,天下就大乱了,那就是任何人来也救不了,我们今天礼都不要了,所以这个才是乱世。西方极乐世界也有个底限,这是功夫成片是底限,守住这个底限,所以那个世界是清净世界,那个世界是极乐世界。那么换句话说,我们的修学最低限度要达到他最低的标准,这才能够真正往生。本经这一段特别是讲信,三资粮里头特别重这个信;第一个相信佛的智慧德能,究竟圆满;第二个相信自己,有缘遇到这个法门,生起欢喜心,那就是经上给我们所说的,我们过去生中曾经培养著有深厚的善根。只要这一生,能够依教奉行,决定往生。就怕的是我们违背了,佛在经典里给我们的教训,那就没有话讲了。你违背,这一生就不能去了,依然是结个缘,这一生要去的话决定不能违背,换句话说,我们在过去生中,修学这个法门,不知道修学了多少次,为什么没有能去得成呢?自己现在好好想一想,痛定思痛,去不成,还是没有真的做到。假如我们真的做到了,早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做菩萨了,怎么可能还在这个世间呢?过去生生世世之不认真跟我们今生一样,今生还是不认真,那还是不能往生。这一次不能往生,下一次再要遇到,这个机会就不知道要隔多少生多少世?你不要梦想我来生还能遇到,来生说实在的话,你能得人身吗?能不能有把握来生还得人身呢?这是一个很大问题,说实实在在的话,我们这个世间人,佛在经上比喻,告诉我们,我们失掉人身,再得人身那个数量就像那个指甲上的土一样,不能得人身像大地土,那个多啊?我们再想想为什么不能得人身?人身要五戒具足,你这一生持戒这个功德,至少要可以打上八十分,你来生就不失人身。我们想想这个五戒,我们做到了几成?自己跟自己打个分数,能打几分?说实在的话,许许多多情况当中自己犯了戒,自己不知道,并不知道自己在犯戒,自己造作罪业,自己不晓得,有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有功德,你说这怎么得了呢?所以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啊!杀、盗、淫、妄、酒五条,那一条都不好持啊!这个杀生,有意无意当中伤害多少众生?有意是罪,无意是过。那个偷盗就更不得了了,偷盗叫不与取,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想占人一点便宜,这是盗心。果然占到了,这是盗戒,破了戒了,起心动念想占国家一点便宜,那个犯的戒就更大了,国家不是有税收?我们想方法少缴一点税,逃一点税,是做到了,可是这个罪过可犯大了。今天什么人愿意守法呢?做生意的守法就不能赚钱了,守法就要亏本,才知道那个真难,盗不是说拿着枪去做强盗去抢,不是那个盗,这个戒心非常非常的微细。这个邪淫,心里面动念已经就犯戒了,果报都在地狱。妄语就更难持了,有意无意当中,妄语两舌,两舌就是挑拨是非。绮语是花言巧语,不得了啊!比较容易持的,酒这条戒,酒的开缘也很多,只要不喝醉,不乱性,都不构成犯罪,因为它是遮戒,遮戒是预防的,它本身没有罪过,但是受了戒,那你是犯了戒,虽然没有罪,也犯了戒。没有受戒的时候,只要不喝醉,不乱性,这是没有罪过的,酒醉乱性,会犯前面的罪过,它是防止的。所以这是这个知识是要有的,我们冷静想一想自己,五戒都做不全了。换一句话说,来生人身得不到,这个问题严重了。在这个世间我们做好事,实在讲那个好事做得太少了,坏事做得太多了,我们今天供养三宝,实在讲,我赚十块钱供养一块钱就不得了了,求佛菩萨保佑我赚钱,我来供养你,这是什么心呢?贿赂心,可见得我们的心行,真的像地藏经上讲的,起心动念无不是罪啊!真正觉悟的人不多,多迷惑颠倒的人多。迷什么呢?迷这个世间是真的啊!是常的,迷了,真的有常乐我净。所以样样都自私自利,为自己着想打算,真正觉悟的人晓得这个世间没有常乐我净,都是假的。真正看穿了全是假的,一样也得不到,他这个私心自然就少了。就晓得我们应该少替自己想,多替众生想,这是福。能够常常这样想,不想自己,常想众生,常想佛法,纵然不能往生,来生决定是人天福报,这是决定得到的。可是几个人不为自己想呢?几个人懂得少积财多积德?这才能来生得人天福报,多积财少积德,甚至于不积德,还要积罪业,那来生果报当然是三涂,所以说来生得人身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那么得不到人身,就入恶道去了,恶道是很容易去,很不容易出来的,必须到你罪业受完了,你才能出来。出来,佛在大乘经上讲得详细,出来的时候还有余报,也就是那个造罪业的恶习气还在,恶习还在,虽得人身,他依然造恶。因此,在人间住个几十年又到恶道去了。大家念地藏经,就看得很清楚,你看地藏菩萨所讲的,菩萨辛辛苦苦劝他,他一念回心,得到人身,过不了多久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