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
“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阿弥陀佛在西方示现成佛到现在,时间十劫,十劫跟无量寿相比,那是很短促,好比这一个人寿命一百岁,他这个成就了,大概不过是十个小时吧!或十分钟吧!就这样的接近。所以我们今天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将来都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元老啊!为什么?阿弥陀佛开张十劫,我们就来了,寿命是无量劫啊!真正是元老啊!所以这个机会太好太好了,稀有难逢。
“今现在说法”。
西方极乐世界是学校,是道场,佛的事业,大众的事业,都是在求学,佛教导,我们到那里做学生,天天上课,以无量劫这么长的寿命在那里接受佛陀的教诲,那有不成佛的道理?决定成就。所以许许多多经论很好,很喜欢,很尊重,我统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现在我暂时把它放下,我专求西方净土。那么这样一部经,能行吗?不要说一部经,一句阿弥陀佛都行!何况一部经呢?单持一句阿弥陀佛,往生的很多、很多。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你像那个倓虚老法师讲的,那个谛老和尚,早年一个徒弟,住在宁波乡下一个破庙里,他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教他念,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他念了三年,站着往生,他还没有受持一本经,就一句阿弥陀佛,就能成功,何况这样一部圆满的经典,我们还有什么疑惑呢?有很多人,一部经不行啊!还要搞一些大乘经来帮助啊!我们想想:人家一句阿弥陀佛都行。所以这一部经足够用了,其他一切大乘经,留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这样才不错。
“有无量无数菩萨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这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弥陀的学生,无数无量的菩萨声闻,诸位要知道,十劫之外,其他的诸佛刹土,十劫决定不可能成就这么多,显示西方极乐世界无比殊胜之处。所以这个科题上,圆满成就啊!所以我们读了,确实值得我们仰慕,确实使我们动心,一定要发愿求生。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五十九卷(二次宣讲) B2…5…59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五页,第四行。
“皆愿做佛第十”。
这一章的经文不长,可是它的含义非常的深远,特别值得我们警觉的,也就是告诉我们:学佛要想在这一生当中真正得到成就,只有念佛往生这一个法门;如果不在这一个法门上坚定愿行,修学其他法门,一生当中是相当难成就的。请看经文: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
我们先看这一段,这个经文看起来很平常,其实它里面含著有秘义,前面这一句是总结,从第四章一直到第九章的经文,这是世尊为诸菩萨说明阿弥陀佛发愿、修因、证果的这一些事实。那么弥陀修行证果的目的都是为了要普度众生,不仅是要普度,是希望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就能够圆成佛道。这是阿弥陀佛与一切诸佛的宏愿,不相同的处所,也就是弥陀本愿功德,超胜诸佛行愿的处所,这是我们一定要记住的。
那么当时在座听经呢?有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他们这一伙人,过去生中是老同参,这一世在释迦牟尼会中,我们知道这一会听众,出家在家差不多有两万人,一共经典上记载有两万人。这五百人呢?他们是一个志同道合的一个团体,凡是团体,过去都是有因的。那么他们听到佛讲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非常欢喜;‘皆大欢喜’,生欢喜心,当然就恭敬供养。所以每一个人都拿了一个金的华盖,到佛前礼佛,把这个华盖供佛,这就是献一点的礼物。那么供养之后呢?回到自己座位,坐下来听经,那么这个五百人心里面都有个愿望,这个愿望没说出来;‘心中愿言’没说出来,心里面有这么一个愿望。什么愿望呢?希望我将来作佛,也跟阿弥陀佛一样,这个愿很好啊!
诸位要知道,佛菩萨,甚至于阿罗汉,都有他心通,众生心里一动念,他就知道,虽然没有说出来;‘佛即知之’,你的心一动念,佛就晓得了。
“告诸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
这一句是给这个五百个人授记,他们将来会作佛,给他授记。
“彼于前世住菩萨道”。
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帮人这个五百人是以阿阇王子为首的,他们这一帮人,前世是菩萨,前世是住菩萨道啊!
“无数劫来。供养四百亿佛。”
那么他们的善根之深厚,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明了了,过去他是菩萨,而且是无量劫中都是修行人,过去生生世世曾经供养过四百亿佛,这善根不可思议了,而且与释迦牟尼佛前生有关系,有缘。
“迦叶佛时”。
迦叶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前面一尊佛,我们这一个大劫是贤劫,贤劫一共有一千尊佛出世,释迦佛是第四尊,迦叶是第三尊,迦叶佛作佛的时候,在这个世间成佛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是补处菩萨,他的地位就像现在弥勒菩萨一样,他不叫弥勒,叫护明菩萨。那么现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了,这是讲他迦叶佛成佛的时候,世尊做补处菩萨的时候。
“彼等为我弟子。”
他们是皈依护明菩萨的,就像现在很多修弥勒净土的,修弥勒净土希望将来亲近弥勒菩萨出世的时候,希望做弥勒菩萨的弟子,是这样的人。
“今供养我。复相值也”。
世尊今天在这个地方讲无量寿经,遇到他们这一帮人,很久没见面了,现在又碰到了,又遇到了。‘复相值也’,相值就是相遇。这个里面藏著有什么秘密呢?我们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啊!这个很简单、很清楚啊!里头有秘密,这个秘密就是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你看看这些人,无量劫来都是学佛的修行人,而且曾经供养过四百亿佛,四百亿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不常出现,我们这一个贤劫,这一个大劫当中,才一千尊佛出世,四百亿,多少大劫啊!无数劫来啊!从前是菩萨,现在是王子长者,这不就是给你说明堕落了,退堕了,退转了!菩萨会退转啊!这是一个告诉你一个菩萨会退转,纵然修行无量劫,还会退转,这个多可怕!第二个呢?隔阴之迷,他们前生的事情,完全不知道,世尊给他说出来,世尊不说出来,他自己不晓得。所以会退转,又有隔阴之迷。这是告诉我们这一个事实。虽然世尊跟他讲了;‘后当作佛’,那个后是指那一天呢?也许说无量劫以后,这个时间太长太长了,绝对不是说他来世会作佛,后世会作佛,佛没这么说,换一句话说,这些人,五百个人不可能同时成佛,不可能!当然有先后、有早晚,早晚遇缘,可是就是他将来一定会成佛,未成佛之前,这个六道流转不得了!那要经过多少时间?过去无数劫,未来还是无数劫,你说这个多可怕!
所以李老师在这段经文里,特别警告我们,如果我们不觉悟,不认真的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求一个带业往生,那你不是愚痴就是狂妄;换一句话说,你善根福德因缘不够。所以决定不可以轻视一个念佛人,一个真正老实念佛人,一天到晚不打妄想,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一句弥陀念到底,这个人的善根超过阿阇王子与五百长者,超过!为什么呢?这个五百人还没有发愿求生净土。经上讲得很清楚,他们没有发愿求生净土,只是希望将来作佛,也能跟弥陀在一样。那你就晓得一个老实念佛人,他过去生中,所修积的这个善根功德,远远超过供养四百亿佛的人,你就晓得这个法门之难,你过去生中供养四百亿佛的人都不能往生。所以我们今天到处宣扬,讲这个经,人家听了不能相信,听了还犹豫不决,这是理所当然啊!他要一相信,一认真去发愿、持名,那我们就心里有数,他的善根决定超过阿阇王子与五百长者,决定超过。因为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这个法门不能接受,他们供养四百亿佛还是不能接受。
所以这一段经文,主要是告诉我们这一桩事情,让我们明了,一个真正念佛人,真是经上所讲的,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曾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他才四百亿啊!人家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这个不能比啊!四百亿太少了,这一个事实告诉我们,我们要去体会,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那样殊胜庄严?每一个去往生的,都是有非常非常深厚善根去往生的,绝对不是儿戏,即使一生造作罪业,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往生,那是我们看到今天的现象,他过去生中,善根深厚,我们不晓得。如果没有过去生中深厚的善根,临终那里可能一念、十念呢?不可能的事情嘛!
像我当年出家,在临济寺,念佛会的林道奇居士,念佛会的副会长,临命终时大家劝他念佛往生,佛号不念,听到佛号就讨厌,一生念佛,劝人念佛,念佛会里他敲法器,他当维那,临终的时候,自己不念佛,不愿意往生,我们今天读这个经才明了,为什么呢?善根不足啊!所以临济寺那么多出家人去给他助念,他排斥,听了就讨厌,骂人,不愿意听佛号。
所以往往我们遇到许许多多事情,我们不晓得道理,于是乎,对这个法门就怀疑,读了这个经,才恍然大悟,晓得他为什么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接受?这桩事情不是偶然的。所以同修们听了生欢喜心,阿阇王子也生欢喜心啊!这个生大欢喜啊!他就是不愿意往生,生大欢喜,善根不足啊!善根福德因缘不足,这个是要注意的。那么我们有没有这个善根呢?这个问题不要问别人,问自己,自己怎么会晓得呢?能知道�